谈音乐教师的能力拓展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的教育观念和创新型教师。因此,拓展音乐教师的能力,对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音乐教师 能力 拓展
  
  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就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这个重要环节和必要途径,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以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教育和创新型教师。因此,拓展音乐教师的能力,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有必要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过去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接受力转移到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方面,并且树立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这需要教师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自身素养。
  一、转变音乐教学观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假如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教学建立在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念上,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我想,学生们是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是会得到扭转的。也只有如此,音乐教育才能够肩负起“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二、具有自我专业发展的意识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行动+反思=教师成长。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需求和意识既是教师成长的起点,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音乐教师应具有音乐课堂教学能力,包括音乐教学实施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及调控能力、音乐教学反思和评价能力。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研究探索自己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开发相关的音乐教育资源,进行音乐课程的设计、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越强,参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就越高。教师自主进行教育教学生涯的规划,并在音乐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自我审视,对自身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得到全面地发展。音乐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习成为自觉行为意识,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技能,研究发现音乐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新特点,使自身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三、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科研促进教学,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真理。在高度科学技术化的现代社会里,音乐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优秀的科研能力。“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因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从而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把科研活动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与教学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教学和研究相互作用,必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蓬勃发展。科研的灵魂在于创新,教师的科研创作及成果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做到教学和研究的同步发展,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宝贵的研究能力,为学生的长足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显然,音乐教师应当拥有教学、研究的双重能力,这是各学校所应鼓励的理念,各教师所应追求的理念。
  四、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培训
  1、改进培训内容。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培训内容不应该是千篇一律,搞一刀切;更要避免内容的机械重复。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特点、培训需求进行不同内容的培训。例如,针对青年教师音乐教学科研能力薄弱的问题,培训内容可以加强他们对音乐学术论文的撰写,以及做音乐课题等内容的培训。随着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音乐教师不能对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向、新特点置若罔闻,如何更快、更好地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针对新任音乐教师,可以进行其教学能力的提高,考虑其特点进行培训,使其尽快熟悉适应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从音乐教学新手成为熟手、能手的转变。
  2、丰富培训形式。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新任的音乐教师的入门培训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指导,通过听取老教师的传、帮、带,使他们尽快能适应音乐教学工作;学历未达标的教师通过参加学位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一定的学历或学位水平;音乐教师的在职培训可以以本校培训为主,立足于本校音乐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艺术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设置的问题应源于生活,具有针对性;设置的问题应服务于学习生活,具有目的性;问题的设置应贴近生活,具有趣味性;问题的设置应结合社会热点,具有开放性;问题设置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政治课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把培养学生学习运用所学知识的基本观点和
期刊
到了初二,一些农村学生由于成绩的原因,自知升学无望,逐渐发展为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的态度,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学困生”。为此,我们必须对这些“学困生”进行激发学习物理兴趣的教育,结合本人多年教学实践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做起:  一、上好“引言”课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初二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上课,如果处理不好,会使“学困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对上此课
期刊
新课改是一种新理念,新思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挑战,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进行各种尝试,在不断的探索中成长。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 新的课程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
期刊
所谓“讨论法 ”就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灵活运用  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局限,对政治理论的学习最初往往是以“机械记忆 ”的形式进行的,这种学习获得的认识是片面的、肤浅的和外显的。如果教师也只以“灌输”的方式进行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遵循“语”字当头,积累词汇的原则,教学生学习语言,培养语感,把时间大胆地花在落实字词教学,真正掌握和运用课文词汇上,不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这对于懵懂的农村学生来说,实在是第一要紧的事,事实上这跟注重人文性的探究性阅读教学之间尤如吃饱了饭欣赏风景一样,饭吃不饱,是看不到美景的,语文课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语言土壤,完成思想教育便如缘木求鱼,只有抓住语言这个根本,一以当十,其他派
期刊
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一直是学校及班级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都会遇到而又普遍感到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又常常忽视他们,如在化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取等,往往以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参照对象,其结果,必然是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出现,这时教师在教学中显然不能顾及两头,作为弱势群体的学习困难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标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应积极开发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考察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突显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性和文化功能,形成了富有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文化观。  流行文化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
期刊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就一年多来我们实施新课标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改观,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已成为新课标实施的一个主要的“瓶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
期刊
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当今的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构成。然而,在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状况也很不一样,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异很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难把握和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常出现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中间部分的学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习惯于满足现状,导致不管哪一类学生都很难从学习中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