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与公传(主持人语)

来源 :鸭绿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zs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以《牛健哲再研究》为题,写过一篇近两万字的文学随笔,主要通过牛健哲,以及李月峰鬼金三位小说家风格迥异的创作特色,分析讨论相关问题,其间,提到了董学仁。这未免突兀,并且,不是简单地一笔带过,而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地,在一篇关于小说家的文章里,分配出一千五百字的“巨大”篇幅给了这位诗人,还为烘托他的登场,先把夏多布里昂、赫尔岑、卡内蒂三位大神推举出来,让他们那浩如烟海的自传散文,理所当然地,把董学仁韧若涧溪的散文自传勾连出来。我不讳言,在我心中,董学仁那部既冥顽地迷恋自我又恺切地评骘人类的《自传与公传》,是关于20世纪下半叶中国社会最开人眼界更开人脑洞的平民史诗。
  显然,前边我称董学仁“诗人”,并非对“散文家”的错植误用。我估计,一生都与所谓文坛保持距离的他,如果想要微醺一下,只能愿意醉于“诗人”。但坦白地说,尽管我知道他写诗多年,且与他相识四分之一世纪也不止了,可他的诗我好像从未读过,在我这里,他真正是“一本书主义”的标杆样板。他那很难终笔的未竟之作,那在《西湖》杂志连载十年暂时只能偃旗息鼓的一百几十万字“半成品”,那从面世之初就一直诱着我把玩不歇的他的我的也是所有人的“年月日”,是我所见到的他唯一的文学果实。但在我眼里,这部散文长卷,又从来都是一首一咏三叹而九曲回肠的绵绵长诗,它不仅无损于董学仁的诗人称号,还更以它反修饰反抒情反制式化的清洁的诗意,为当代中国文学和现代汉语保守了尊严,留存了骄傲。
  它“对人性与社会,对耻辱与灾难,对疯狂,对暴虐,对悲和卑,对罪和丑,有着堪称完美的真实述说,而这一切,又成功地实现在他为洗涤汉语言的嚣张戾气和重塑汉语言的内敛品质的努力之中”。
  在当年的文学随笔里,我如是说。
  主持人简介:
  刁斗,當代著名作家,1960年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当过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居于沈阳。已发表文学作品三百多万字,出版著作单行本三十一种。
其他文献
诗歌与诗人始终是双向的,在我们选择诗歌的同时,诗歌也在选择它喜爱的诗人,用卡夫卡的话说,“好比一只笼子,在选择一只鸟”。  我写诗,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读诗,从20世纪70年代末一直读到现在。在我看来,无论诗歌观念如何变换,占据报刊版面的一直是两类作品——诗人写的诗和写诗的人写的诗。更有意思的是,这两类作品时常出自同一作者的笔下,甚至他上午写的是诗,是位诗人,而到了下午,他极有可能就是个写诗的人。讲这
期刊
某年,张赟写了本我的评传,这位武汉大学的在读博士,以《来自边缘的坚持》命名了它。它当然主要评说小说,但因为也“传”,就还兼及了其他话题,比如友谊。于是,作为我最早的文学朋友,更作为比多数圈中人都适合出任“边缘”或“坚持”这种悲壮故事主角的人,柳沄在书中,很跑了几步“友谊”的龙套,其诗《瓷器》,还作为他的代表作被全文引用。  先插一句,柳沄和我,其实活得都不“悲壮”,某种意义上还挺跌宕自喜:一辈子,
期刊
马晓丽的作品,我本来以为是很熟悉的,因为早在 33 年前,我就读过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长大了》的草稿,那是 1987 年春天,在我主持的“沙城笔会”上。后来,这篇小说发表在我当时供职的文学月刊上。但是这两天读了一批她的散文作品后,我发现我对她并不是很了解,某种程度上还很陌生。这源于她的散文给我带来的尖锐的触动。  想起了年轻时不知听谁说过的一句话 :找老婆不要找女作家,特别是优秀的女作家,因为她能
期刊
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一位名噪一时却又不见史传的东北作家——邓刚。他的《阵痛》和《迷人的海》相继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和中篇小说奖,引发了丁玲、周扬、冯牧、刘白羽等诸多取向各异的文坛老宿的一致赞赏,并且让1983年一度被标记为“中国文坛邓刚年”①,但是今天的人们却很难在林林总总的文学潮流中找到邓刚的名字,甚至无法在当代文学史的年表中发现他的作品。如果不是东北研究重新成为热点,人们恐怕很难记起“新东北作家群”
期刊
雪的疑惑  雪照亮一年的开始  也照亮城市的夜和天空  寂静的能见度中  没有看到行走的生命  铺天盖地之后  仍是漫天飞舞,那些鸟  栖宿于哪一根时针  雪粒压着雪粒的情绪  无处寻觅  河水惯于不动声色  落在怀里的雪继续接收  消失的土地不知道  雪与雪如此拥挤  是快乐还是痛苦  一棵树露出一半的身体  清醒的部分依旧质疑  白色,猛烈,这些词的感情  来历不明  可以这样想:至少这是一次
期刊
两座山  两座山,面对面  站立了很久  中间是一条  叫作细河的河  汛期,河面宽阔  依然被叫作细河  两座山隔河而视  那姿态,说它们是在互相睥睨  就和说它们是在相互仰慕  一样有道理  此时的天色  已被一群一群登山的游人  一层一层地走暗  对面的山顶上,几位  同行的伙伴在不停地喊我  像喊着一个  丢了魂的人  两座山不为所动  在它们看来:恨够不着的  爱同样够不着  回去的路上
期刊
如同白昼在早晨与夜晚之间出现一样,我的生命就在流浪的冲动与对家的渴望中度过。①  ——赫尔曼·黑塞《堤契诺之歌·红屋》  作为一位“朴素现实主义”的实践者②,生于乡村、长于城镇、居于都市而心系日常的作家王怀宇,其创作有着自身独特的厚朴与细腻。李洁非评价王怀宇的小说“取材于‘小’、着眼于‘微’而能不失其‘暖’”③。他的近作长篇小说《血色草原》《风吹稻浪》也秉承着一贯厚朴、细腻的风格。2016年的长篇
期刊
谈论柳沄的诗歌,于我可能是危险的。我和诗人从未谋面,素不相识,仅凭数十首短诗和一个简历便放言评骘,无异于高空走钢丝绳。没有背景材料,没有注解说明,这就好像,走进一间屋子,除开四壁挂着的一幅幅画作外,再无任何抓手可为倚凭。所以,写在这几句话之后的所有文字,都是我基于这些短诗而生发的想象,若与事实不符,若太过想当然和不靠谱,还请诗人及读者见谅。而我之所以敢斗胆开启这次评论之旅,又是因为在我看来,一个写
期刊
驼背的父亲躲过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  马背  战壕  冲锋  造就了你独特的身材  驼背  你说  这是最好的馈赠  躲过了那么多的枪林弹雨  长城垛口的硝烟  天津郊区夜以继日的奔袭  余粮堡与土匪旷日持久的拉锯  身边倒下的战友  前面流血的兄弟  着了火的眼睛  足以摧毁最坚硬的钢铁  硝烟改变了天空的颜色  热血改变了大地的颜色  父亲说  还是没有躲过两颗子弹  尽管只是擦破了一点皮儿  
期刊
眼下我们所处的时代,物质至上,感官为王,浮躁且粗糙。仅就精神生活领域而言,影视戏剧、时尚潮流、网络与新媒体……摧枯拉朽般地瓜分着人们的时间、趣味、癖好、热情。这样,在如此的大背景下,对于一个诗人来讲,不要说创造轰动或者引发关注,能一直写,能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存在,便不啻为一项重要成就了。单从这点说,柳沄值得敬佩与羡慕。  有评论说,柳沄是一位稀缺的思考型诗人,借助诗歌分行的形式,表达意味深繁的体会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