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的挖掘浅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w8229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 会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将所学运用于生活,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教学应当重视社会资源的挖掘,将教学内容与时代相结合,让学生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关键词 小学品德;社会教学资源;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F4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069-01
  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受教材和教学模式的局限,往往将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大纲和教材上,从而忽视该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内容阐述出发,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概况,研究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挖掘的重要性,并就教学资源挖掘的渠道和方式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概况
  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两种。其中,校内课程资源是指除教科书以外的其他资源,诸如教师、学生本身所携带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还有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都是可以直接获取的宝贵的校内课程资源。而校外课程资源,则是指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提供的具体资源,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所接受到的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以及学生在家庭中所获取的家庭资源等。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充分挖掘的重要性
  我们之所以要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學资源的充分运用,很大程度上和该课程自身的特征有关。首先,这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其次,它十分注重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这些特征都对课程本身充分运用自身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
  除此之外,品德与社会课程自身的教学目标也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它让我们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是拓展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要想让学生具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就必须更加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好校内外各种资源。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挖掘渠道
  (一)网络多媒体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文等信息,非常直观地、迅速地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添一些趣味,而不是单一的。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例如板书),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所以老师要把握好多媒体的运用,尽可能多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化的东西,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不论从听觉,还是视觉效果上来说,多媒体教学都比传统的教学法要好很多。
  以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合作》这一章为例,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合作的重要性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图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观看“团结合作”与“不团结合作”的后果有什么区别,从而使二者之间的差异在学生头脑中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
  (二)贴近生活,还原生活的案例
  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和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正确政治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挑选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情境和事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该学科的现实感和亲和力。它将最大程度的激起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对生活进行探知的热情,在不知不觉地,让这门课程融入学生的生活。
  就我们每一个人的主观感受而言,生活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感知都不相同。在政治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容易接触的案例,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选择材料,提出问题。
  四、社会教育资源挖掘注意事项
  (一)资源选取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开发课程资源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探索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接受方式,从学生视角出发,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比如,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文字理解能力不如对图片和动画视频的理解力强,那么,教师在传授某堂课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借助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片或动画视频资料,来吸引学生的眼球,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资源利用的方式要尽可能丰富多样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由于信息技术尚未普及和教师缺乏创新的教学思维,导致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常出现教师主导课堂,而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大多采用口头描述的方式,无法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日益普及,教师利用课程资源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了。我们不仅可以将某些内容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让学生亲身参与游戏活动,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
  (三)资源分析要结合生活实践深入彻底
  挖掘课程资源的深刻内涵,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运用,应该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相互契合。对于那些表现简单实则蕴含丰富意蕴的资源,我们应该深入分析,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过场仪式上。
  五、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以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下完全静听及静思的学习。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将所学运用于生活,甚至是创造性地运用于生活,才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小学品德教学应当重视社会资源的挖掘,将教学内容与时代相结合,让学生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参考文献:
  [1]盖莹.小学品德学科中学生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学位
施入土壤中的氮素化肥,除被当季小麦吸收利用和挥发损失外,尚有相当数量残留在土壤中,对这些残留肥料的后效作用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通过三年盆栽试验结果,碳酸氢铵当
学位
学位
目的:①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氟维司群(Fulvestrant)进行放射性131I标记,探索一套高效的氟维司群放射性碘标记技术,同时证明碘化的氟维司群的理化性质未发生碘化以外的影响,生
摘 要 生活情境教学法以小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为基本要领,将其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简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并探索其应用策略及应用时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情景教学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068-01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照比成人更加直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
IR_(64)原为IR_(18348-36-3-3).它是国际水稻所采用来自8个国家(中国、美国、泰国、朝鲜、印尼、印度、菲律宾、越南)的20个亲本多次杂交选育而成的,于1985年定名为IR_(64).
摘 要 逆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就是从结果或结论出发,倒着分析某一结果或结论得出的原因、根据和条件,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为逆向思维。在解决和分析问题时,人们常常习惯于从原因或条件追溯结果或结论,这是正向思维。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对学生正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比较欠缺,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甚至阻碍了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的发挥。遇到某些问题,如果运用正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