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关键句,悟乡土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平凹的散文《秦腔》是选在粤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散文选读》里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写秦地、秦人和秦腔的关系,来表达自己的乡土情结。从研究成果来看,对散文《秦腔》的研究并不多,尤其通过抓关键句,理解关键句,以对文本当中“地籁”“天籁”和“人籁”的内涵探究为切入口,深入文本,探究贾平凹乡土情结的文献几乎没有。针对这个研究现状,笔者拟从贾平凹在他的散文《秦腔》中说到的,“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这句话入手,通过探究作者视为秦腔三个特性的“地籁”“天籁”和“人籁”的含义,深入文本,探究作者文本当中流露出来的乡土情怀。
   一、从“地籁”属性看贾平凹的乡土情结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地籁”指的是“风吹大地的孔穴而发出的声响”。这就告诉了我们秦腔的形成与秦地的地理构造息息相关,正如作者在文本中所说到的“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的一统”,那么秦腔与秦地地理构造的“一统”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对秦地地理构造的简单交代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我们通过原文再现来挖掘秦地的地理特征与秦腔的内在关联,探究作者在描绘秦地时所流露出来的个人情感。作者在描绘秦地的地理特征时写到:一抹黄褐的平原,八百里秦川,一处一处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简短的数句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作者精心选取了一些秦地典型的自然物象——“白杨,苦楝和紫槐”,用的修饰词是“冲天”和“粗壮如桶”,用植被的茂盛,一来说明了秦地是个适合万物生长的地方,二来说明了植被丛生的秦地与靠钢筋水泥野蛮生长的城市存在着天壤之别,突出了秦地的空旷;除自然景观外,作者还特地描绘了一下当地的建筑——“一尺多宽墙,粗笨而庄重的土屋”,墙是一尺多宽的,一方面可能这种建筑构造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里的人实在,像“二愣子”一样,做事丝毫不偷工减料。而总括性话语“八百里秦川”则说明了秦地的广袤。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的选择,以及总括性话语的说明,体现出了秦地的三个特征:广袤,空旷,实在。正是因为秦地的广袤和空旷才导致了唱秦腔时需要吼的特性,地理特征影响了秦腔的唱法。作者对秦地是爱得深沉的,所以他脑袋里才会深深地刻着那堵粗笨庄重的墙,那棵冲天的白杨,那些枝干粗壮如桶的苦楝、紫槐;所以他才会在文本当中说到那是块“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实在”二字已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盘托出。而作者又说秦腔是“地籁”,也流露出了作者对这片土地上衍生出来的秦腔的热爱。不管作者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还是对秦腔的热爱都是作者乡土情结的体现。
   二、从“人籁”属性看贾平凹的乡土情结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人籁”指的是“1.人吹箫所发出的音响。籁,古代管乐器。一说即排箫。2.泛指人发出的声音。3.指人力精工制作的作品。”概括来看,“人籁”就是人工精心制作的东西。作者说秦腔是“人籁”,本身就蕴含了作者对秦腔的喜爱之情。秦人与秦地存在着什么关联呢?作者对秦人的刻画又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们通过原文再现来概括秦人的性格特点,从秦人的性格特征找出秦人与秦腔之间的关联,并通过秦人性格特征的归纳,来探究作者流露出来的情感。作者对秦人的刻画有如下语段:
   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揪心裂肠的唱腔,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常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日”的一声隔人头甩去。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呢。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
   通过上述语段可以看出作者对秦人的刻画运用的方法是多样的,既有对比描写,又有细节描写。其中细节描写以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居多,作者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绘,一批豪爽真诚的秦人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虽然这些秦人们“大都不识字”,但是作者对他们的情感却是热爱的,这一点在作者运用对比法刻画人物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文中写到: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常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将秦人与都市人进行对比时,作者精选了“永恒”和“有限”,“伟大”和“渺小”两组反义词,常理来看,伟大的文人嘴里讨论的爱情,本应该是永恒的,伟大的,但是当把这个普遍的常理性的东西放在秦人面前时,却显得非常“有限”“渺小”,从理的角度来看,这种说法是不合逻辑的,但是从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合乎逻辑的,作为一个从秦地走出流向城市的人——贾平凹,秦地、秦人和秦腔等等已经给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了不可磨滅的印记,于是在他看来,任何高大的城里的东西都不及秦地的一曲秦腔。在常人看来越是不合逻辑,越是不可思议,越是情理矛盾显著的地方,越能体现作者对秦人的热爱,对秦腔的热衷。作者说“秦腔是人籁”,其实质就是作者乡土情结的直观表达。
   三、从“天籁”属性看贾平凹的乡土情结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显示,“天籁”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物自然而然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也指诗文天然浑成的自然之趣。”通俗地说天籁就是自然的不娇柔造作的好听的声音。贾平凹把秦腔说成是“天籁”,就足够说明贾平凹和秦人对秦腔的热爱之情,以至于在外地人看来“大喊大叫,惩罚人的玩意”竟然成为了唯一能使秦人喜怒哀乐的东西,成为了他们劳作吃饭时的唯一交响乐。正如文本所说:“秦腔与他们,要和‘西风’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也就是说秦腔已经融进他们的血液里,骨髓里,成为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对于秦腔的喜爱就是一种之于天籁般的喜爱。而这种喜爱之情作者并不是自说自话,而是通过三个典型的场景描写即“排戏”“盼戏”和“演戏”体现出来的。下面我们分别将通过三个场景的原文再现,分析秦人之于秦腔,作者之于秦腔的这种具体可感的热爱之情。    场景一:“排戏”原文再现:
   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 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
   场景二:“盼戏”原文再现:
   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
   场景三:“演戏”原文再现:
   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从上面“原文再现”的三个场景描绘来看,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如场景一里面的“抱”“趴”,说明喜爱秦腔的人,从年龄来看,上至老叟下至童稚无一例外,场景二里的“挤”“扛”“光”“乱”,刻画了一群为了看戏全然不顾形象的秦人形象,展示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场景三,抓住了演员动作与观众动作惊人的一致性,刻画了观众和演员已经融为一体﹔除动作描写外,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场景二里的“人的漩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作者把人群的涌动场景比喻成“麦田起风,根儿不动”的场景,“漩涡涌起”一个“涌”字突出了盼戏人之多,以及盼戏人想要看戏的迫切,“根儿不动”,不管人多拥挤,不管人流怎么涌动,但都坚持据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寸盼戏之地,生怕一挪动就被别人占了去,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人盼戏时的入迷程度﹔最后,作者还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本身大大咧咧性子的秦人为了看戏偷跑回家,煨熟红薯土豆等给演员吃,以秦人对秦腔演员喜爱的例子,爱屋及乌,侧面表现出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之情。用“冬天里四面透风,热了前怀,凉了后背”的语言,着力刻画排戏环境的惡劣,来反衬“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这个事实,环境恶劣与秦人观看排戏时的执着,二者表现出来的张力,极力地反衬了秦人对于秦腔的痴迷程度。可见作者精心选取的三个典型场景,字字句句都是秦人对秦腔喜爱之情的流露,作为土生土长的秦地人,贾平凹之于秦腔的喜爱正如其他秦人一样。
   通过上文对文本中“地籁”“人籁”和“天籁”的探究,文中“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既是贯穿全文内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最能体现作者乡土情结的一句话:“天籁”说明秦腔在作者和秦人看来是世间最美好的声音﹔而“地籁”和“人籁”说明了这最美好的声音与这片广袤的秦地,以及豪爽真诚的秦人密不可分,这抔养育了自己的黄土大地,生活在这块大地上的人民,以及融入骨髓血脉的秦腔等等,他们的很多特性给贾平凹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即使长大成人扎根城市,贾平凹依然常常想起这内心深处的烙印,这烙印铸就了作者那浓浓的乡土情结,而《秦腔》就是这乡土情结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孙政.秦地生命的交响——读贾平凹散文《秦腔》[J].名作欣赏,2004(03):35-40.
   [2]李娟.从《秦腔》看贾平凹的陕西乡土情结[J].文学教育(上),2007(10):53-55.
   [3]赵勇锋.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情结[J].语文建设,2015(26):37-38.
其他文献
何为议论文?国际知名写作研究专家詹姆斯·A·雷金和安德鲁·W·哈特认为:“议论文是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以说服读者接受观点或采取行动(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写作意图的文章。”这里的“以逻辑为基石”“以证据为结构”,其实就是论证。毋庸置疑,论证属于议论文写作的核心问题,也是议论文写作中问题表现最集中的问题。一个好的论证,除了具备一个好的论题(道理)之外,还必须要有正确的论证方法。而所谓论证方法,
王本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学语文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先后参与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的策划与编写工作,主持修订人教版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主编供藏族地区使用的小学至高中《汉语》教材、供香港地区使用的高中《中国语文》教材、供新疆民族学生使用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语文》教材。注重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对汉语母语教学以及第二语言教学等多有研究,先后撰写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经常联想起很多其他文本,接着便结合原文和联想到的文本进行比较,讨论水浒传文字的精妙之处。笔者想把这种在阅读时根据原文特点想到其他文本并进行比较和鉴赏的过程称为联想性评点。小说往往在写人、写景和叙事上下功夫,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文本,探究联想性评点蕴含的审美特点和思考其对于语文学习的启示。   一、写出人物精神   在写人时,我们常常说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写,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外国语学校教师  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师提供了“通常用什么教”的材料,课堂教学教什么内容,需要对教材进一步加工,做到“教材内容教学化”。“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层面的概念,它同时面对两个问题:第一,针对具体情境中的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組、这一个学生,为使他们或他(她)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上需要教什么”?第二,为使具体情境中这一班学生乃至这一组、这一个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既定
语文学科的考试,在突出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强调对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以及运用能力的考查。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对语言积累的考查呈现出立足课标、回归传统、关注热点、突出考查语文综合素养等特点,中考语言积累试题的命题趋势值得关注。  为了能从纵向的角度来展示语言积累试题近几年的变化与发展,笔者在2013-2017年连续跟踪了22个省市的23套中考试卷同时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分别从测试内容
【教学设想】  教学即生长,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困惑,清除学生阻滞的地方。每一节课,都要力求让学生有切实的收获。在知识或情感上有所提升。让课堂充满精神生长的气息。这堂课,我尝试着去实现这一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都学过这样一段话:“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段文字出于一首散文诗《海燕》,作者是誰?对!苏联
2016年7月10日-11日,“南菁杯”全国鲁迅作品教学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江阴市南菁高级中学举行。特级教师黄厚江、邓彤、肖培东,青年名师、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第一名获得者刘铁梅、向浩、徐杰,江阴名师胡学英等将分别执教不同学段、不同文体、不同课型的鲁迅作品教学展示课。我执教鲁迅的经典小说《祝福》。  “鲁迅作品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语文课堂肩负着继承、弘扬鲁迅精神及其思想的重要使命,引导学生读
《寒风吹彻》是一篇内涵深刻而又不易把握的散文,先后被选入苏教版和沪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但不少高中教师对这篇文章的处理往往是让学生自读或者干脆不教。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该文入选教材以来,就文本的深度解读和价值判断一直聚讼纷纭。反对入选教材的声音为数不少,如《中学语文》2015年09期刊登的《从“同题异构”的大同小异看》一文,就认为“《寒风吹彻》不适合在课堂上读”。不少老师觉得文章太寒冷,太阴暗,太令人
孔子被誉为东方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的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教师施教要把握逻辑起点。他认为,教师不应代替学生的思维,而应在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疑問时,才去启发,并指出提出疑问是学生学习的结果,也是促进他们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   一.深度自习——保护学生的原初感受   笔者在“唐诗宋词”选读课的教学中,做过这样的尝试:课前对学生提出深度
一、设计思想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容易被语言文字遮掩,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