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童的发现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个屏幕是黑色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似乎又被填满了。
  声音仍在继续——是卡带播放的声音和人物的对话。在这个黑场中我们只是猜测,这是谁的全部世界。
  电影这样开始。这是伊朗的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名作《天堂的颜色》。
  “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很明显,这是一句对理解主题很重要的表白。不要责怪它过于直接。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想要明显的指引。“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而凡棘手的问题,大都是因批评家的研究在其中受到作者‘意图’的限制而产生的”。然而这句话是整个电影创作的一个指导思想,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它。我们通常凭借自信理解世界,但这种自信过大往往会蒙蔽了我们的感知。
  影片开始,导演做了一个很重要的特写:小男孩穆罕默德凭借自己的听觉发现了从巢里跌落下来的一只雏鸟,而不远处一只猫正在跃跃欲试。他吓退了猫之后,努力找到这只小鸟,放到上衣口袋里,然后艰难地爬到树上,凭感觉摸到了鸟巢,小心翼翼地把它放了进去。镜头停在一张笑眯眯的脸上。这是一个善良温情的男孩,而他是个盲童。
  电影的基调基本上就确立好了,很明显,这不是一部晦涩复杂的电影。它似乎只是在努力让我们接近繁琐并重现认识它。马基德·马基迪选择了让一个盲童来做我们的指引。因为,他说,我们既看得到又看不到。
  老师对穆罕默德说,真主和我们每个人同在。但没有人能看到真主。
  我想,他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因为他只能感觉真主。
  真主把秘密写在了每一件物体上,以各种形式,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耳朵和手指来接触这些秘密。这部电影的对白就显得不再重要,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小男孩的手指传达出来的。他在努力地发现万物。所以,触觉与视觉,成为了本片最主要的方式。
  我们这些观众耳聪目明,沉湎在这个世界中并习以为常,绝少为它感到惊喜。我们从不询问,天堂是什么色彩。而现在我们就开始跟随着他的手指重新感受:
  特写之一:在随父亲归家的路上,公路两旁是连绵的绿色,纯净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正把手伸到窗外——他想抓住风。其他乘客则睡得昏天黑地。他们对这些景色已经不稀罕了。
  特写之二:在一条溪流边上休息,父亲坐在一边闷声不响;而穆罕默德把手放进水里,纤长的手指感受着水的流动,我们也把目光从父亲沉闷的脸上移开,落到最平凡但洁净美好的自然事物上来。流水如此清澈。
  特写之三:他和妹妹久别重逢,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她的笑脸,“你长大了”。而父亲对儿子和女儿长大了似乎从来没看到。
  特写之四:奶奶拉着他的手从田里回来,他用手抚摸着奶奶的田野,这边是苜蓿,那边是麦子,麦穗在阳光和风中散发馨香,紫色的,红色的花朵正在怒放;“奶奶,你的手又软又白”。他说他“看”到了。—— 一个日夜在田里劳作的老年女人的手!
  ……
  其实,他什么都看不到。
  但是,他什么也看到了。
  这些寻常的东西,为我们所忽略了琐碎的东西,在我们眼里也开始变得神奇而美丽,充满诗意。正如整个电影的画面异常纯美,非常的抒情,对光线特别讲究:原野,丛林,山峦或者海水,色彩鲜丽而丰富。每一个微小的物体上果真都有秘密,都在诉说,真主在每一个物体上都投射了自己的精髓,只要你仔细地去发觉。而认识这个世界的秘密的方式,不是眼睛,因为目力有限,而是在于内心。充满爱的内心。
  所以,小男孩还要有另一个作用,如何升华这爱——爱人。
  作为父亲再婚路上的重要障碍,这将是一个被抛弃的孩子。父亲在极其复杂的心情中违背祖母的意愿把他送到了远方一个盲人木匠那里做学徒,而祖母与之发生了很大的冲突,在风雨交加的时候离家出走从而得病最后郁郁而死。马基德·马基迪很喜欢使用一些唯美并具有理想主义象征色彩的镜头:例如,早上把鸡从鸡笼放飞时越飞越高的满天的白色羽毛,还有此处,雾霭氤氲中祖母升入天国的脸。最爱他的祖母去了天国。父亲的婚事就这样被破坏了,女方觉得嫁给他似乎不吉利。他在去叫穆罕默德回家的路上,脸色一如平常的阴郁,正如他对生活的抱怨充斥了心田。而那是一个多雨的夏季,河里涨满了水。经过一座桥时,不幸发生了。小桥突然断掉,马和孩子落入水流湍急的河中。父亲惊恐的注视着。就在孩子被冲走的那刻,他突然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而导演更多的镜头留给了翻滚的水。我们的心悬在了那里。但是,孩子的使命并没有完成。他是个引路者,别忘记。
  最后一个镜头,父亲被冲到海边,渐渐苏醒,急忙寻找儿子,不远处,儿子静静地躺着。他跌跌撞撞地奔过去,抱起儿子,放声痛哭。他已经彻底明白儿子对他有多重要,而他曾尽力想把他抛弃。这时,一缕金色的光照射过来,孩子的手指轻微的颤动。影片结束。
  有人说,这是一个生死未知的结局。
  其实,生死已不必知。
  作为象征,诠释爱与需要,他的使命已经完成。饱受生活折磨的父亲因为自己心中的自私念头,违背了爱,从而失去了母亲和儿子。正是这个盲童引发他展示了自己心中的恶念,又迎来了最终的回归。
  最后的这个镜头就只是作为一个象征而存在。正如那缕金色的光芒。当天堂里亮了,他还是用自己的手指感受它。
  天堂的色彩,就是让我们去发现爱。爱自然界;爱人。无论世界如何千差万异,星辰、砂砾、水火、树木、人,它们都显示了同样的神性,都值得真心去爱。
  其实电影整体上故事和叙事手法都很简单、直接,也很纯朴。(虽然偶尔也有煽情的处理——但这几乎是电影本身无法避免的)它带领我们重新感受了这个世界。并满怀爱心。
  是盲童在发现,也是我们在发现。
  这部电影堪称是伊朗电影的经典代表。
其他文献
梵高到南方疗养,希望找回自己的活力。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那满园盛开的花朵,这一景象令他沉醉,这种陶醉弥漫在整个作品中,使这幅作品有别于印象派那种光和色彩所营造的明快风格。一棵棵果树向上伸展,构成一片片白色和粉色,有如流动的色彩均匀地飘浮在空中,树叶和细细的枝桠在其间若隐若现,使人联想到东方的绘画作品以及早期西方山水画那种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的精美与柔和。画面上部纵横交错的花朵、天空和树枝给人一种强烈
201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肝胆混合祖细胞”的新型细胞。这种细胞能以类似于干细胞的方式,转化为两种构成肝组织主体的细胞: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肝胆混合祖细胞被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但成年人体内也有少量这种细胞。  肝脏是人体内唯一具有再生能力的器官,只需要四分之一的原始肝脏就可以再生回原来的大小。然而,如果肝臟不断受到损伤,由于肝内瘢痕组织(即肝硬化)的发展,其再生能力就会受到影
焦虑情绪会对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社交生活产生干扰,对学业成绩,面试找工作,发展友谊和爱情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焦虑情绪甚至可能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应对焦虑。    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生活环境或某些想法带来的压力,都有可能让人产生焦虑情绪。焦虑给人带来紧张、忧虑、担心,甚至恐惧的感觉,可能会影响到人的正常工作学习,严重时可能会影响睡眠,甚至影响其他能力和功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巴洛克时期的荷兰画家,1632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小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作品多以描绘风俗市井生活为主,画中女性角色颇多。她们或神态端庄、或柔和、或清丽,关于这些模特儿的身份并无记载。维米尔遗留的作品不多,有关他的生平也很有限。另外,加之他对光线的理解和描绘是精湛和超前的,因而有人说,他在绘画技巧上所提供的新东西“比许多同时代的画家加在一起所提供的还要多” 。维米尔一生中几乎
“那不勒斯”最早是希腊人给起的名字,叫“Neapolis”,“那不勒斯”这个译名应当是从英语中的“Naples”音译而来的,如果按照意大利语“Napoli”来音译的话,可以译作“那波里”。  那波里是我一直想去的地方,诱惑我的原因是那里迷人的民歌和美丽的风情。  我从罗马的特尔米尼中心火车站出发,坐的是八点四十九分的慢车,结果九点十五分才出发,意大利人比我们国人还要慢条斯理。上车后和一位从罗马去乡
破解非洲过去的故事,你不能只观察它的面孔,还需要聆听它的语言、收割它的庄稼。    不管你听说过多少有关非洲的传说,当你真的踏上这片土地时,你仍然会感到惊奇。比如走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的街道上,你会看见黑皮肤的赫雷罗族人和同样是黑皮肤的奥万博族人;你也会看见那马族人,从外表看他们根本不像黑人;你还会看见白人,他们是最近的欧洲移民和殖民者的后裔。在温得和克郊外,你会看见以前很常见、如今已很稀少的喀
两千多年前,特奥蒂瓦坎已是个可容纳近20万人的大型城市,其后却谜一样的消失了,遗留下太阳金字塔、月亮金字塔等伟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迹。至今,游客仍被难以想象的建筑艺术所震撼。  早在公元前700年,这里便开始了城市的建设。经过上千年的不懈努力,据考古学家估计,到了公元500年时,这里已建成可容纳近20万人的大型城市,比当时的古罗马城还要大,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大城市之一。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篓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了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
美丽的地中海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被誉为是镶嵌在欧亚非大陆中间的一块蓝色宝石。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人民自古至今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崇尚自然、享乐自然的“天性”。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更是将地中海人的这种天性敷上了神秘而浓郁的色彩。今天的地中海以及周边辽阔的疆域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圣地”,还是传播自然文化的“天堂”。虽然地中海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语言和历史
2019年7月25日晚,我带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考察队与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摄制组一起,来到青城山金鞭岩公路附近一座悬崖边,考察川西山区的蛾类。  在许多人心目中,蛾子是一类模样丑陋、令人讨厌、在暗夜里诡异地来去的小虫。人们常常将蛾子与愚蠢、贪婪、肮脏和渺小等联系起来。西方传说中。蛾子是夜晚出现的巫婆的化身。这种对蛾子的厌恶被好莱坞大片《沉默的羔羊》表现到了极致,该片中蛾子被用来隐喻一个变态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