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在课堂上的“冷热”表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存在一热一冷两种表现。在讨论问题时,表现的非常热烈,在总结发言时,表现的沉默寡言。
  一、“冷热”的表现
  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学生认为讨论就是说话,说话就是参与讨论了,有的学生在讨论时说的话,与教师的问题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几个人在远离教师的偏远地区唠嗑,等教师走近时,再拿起书来装模作样地说几句,等教师一走,再接着聊。这种热烈的讨论,表面上是积极的,实际上根本没有触及到问题的实质。一些优等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能马上组织语言,在小组内“狂轰乱炸”,以期得到别人的赞赏,他们的这种表现使得讨论场面趋于白热化。与此热烈场面对应的是总结发言时的冷场面,只有寥寥几个人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他们的热情也是停留在对教师表扬的期待上,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接近完美:语言简练,叙述清楚有条理。大多数学生面临这种情况,更多的是选择沉默,只有沉默,才不会让别人笑话或瞧不起。有的学生想说不敢说,有的学生根本不想说,导致了尴尬的冷场出现。
  二、“冷热”的原因
  有的教师认为,问题提出后,学生应马上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讨论中去,甚至和小组内的同学争得面红耳赤,才算是成功的讨论。在一些公开课、观摩课上,可以看到教师只要一提出问题,学生的讨论就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出口成章,口若悬河。事实上,问题提出来后,学生需要一个理解、思考、提炼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需要时间,需要思考,这就需要保持一定的沉默。沉默后的讨论,思考后的讨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应该让积极的沉默为讨论做好铺垫,让热烈的讨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使积极的沉默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三、“冷热”的转化
  有讨论就有发言,发言是一件让人紧张并且心理有压力的事情。一些学生在发言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甚至自始至终一言不发。此时,教师切忌心浮气躁,切忌学生稍有停顿,就不断引导学生往正确答案上走,或者甚至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等不及学生发言,就直接把答案说出来,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组织语言,理清思路。即使再聪明的学生,也不可能准确回答每一个问题。教师不能把完全正确作为评价学生发言的标准,而应多采取鼓励的办法,让学生敢说、愿说、会说,说出内容,说出结果,说出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个性。
  四、“冷热”的评价
  教師课堂评价语言应富于变化,不能单一,不能落入俗套,左一个“你真棒”,右一个“你真了不起”,学生听多了以后肯定会感到腻烦。因此,教师的评价语言要灵活多样,随机应变,注意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很期待,自己回答完问题期待教师的评价,并且爱听,听不厌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收放自如,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参与,师生间妙语连珠,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教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积极评价学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特别是教师真诚的评价,更会使学生兴趣高涨,反应积极,学生都期待自己的巨大潜能被发现。
  教师赞赏的目光、激励的语言和会心的微笑,是课堂上评价学生的主流,但不是全部,评价在提倡赏识、鼓励的同时,也不应该放弃批评。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于是课堂上教师不管学生表现如何,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就以“好”“非常棒”进行过热评价。从学生来说,教师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形成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正确的评价应该是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和不同问题,说出应有的鲜明见解和准确答案。善意的批评像一个音符,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真诚的批评像一缕阳光,是一种无私的关爱。
  愿教师成为一名厨艺高手,善于调节冷灶与热灶的温度,达到冷热适宜。
其他文献
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常常会被那些鲜活逼真的人物形象所打动,被作品中精彩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种种如梦如幻的生活场景充满向往。在提倡教改新理念的今天,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上,也要渗透一种“游戏精神”,使儿童以玩的心态接受童话作品,由游戏走向文学,追求快乐的体验,使儿童生活在幻想、乐观和浪漫中,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受到某种启发,发展生命,提升文化。以下谈谈童话教学之游戏精神的运用。 
期刊
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许多学生在阅读写作过程中正逐渐丢失了传统文化,缺乏人文素养,无论是在价值取向,还是在言谈举止上,都有庸俗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表现为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憤世嫉俗、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等特征。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英文、火星文、网络语言,甚至是自己生造出来的一些词语,在思想上故意剑走偏锋,以走极端来表现自己的创造性。体现自己的创造性无可厚非,我们也想把“中国制
期刊
谈及学生,人们会进一步联想到教师,除了父母,教师也是使学生获益一生的人。尤其是在小学时期,学生更是对教师有着无比的尊重和爱戴,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学生铭记于心,并且会使学生深深地效仿教师的许多行为。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仅仅是言传的教师,更是身教的益友。因此,可以说教师对学生的一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神圣而又伟大的,尤其是对于小学教师的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教师本身而言,教书育
期刊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可以学习的内容。就是在语文课本里,一些不为人注意的地方,都可以学到别人学不到的知识。比如,课本下面的注释,便是应该关注的内容。  课文编者费了一定的心血,为课文编写了较为详备的注释,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好这些课文。可是一些学生在阅读时却视而不见,不认真去读它们,更谈不上研究它们,使这些注释成了多余的摆设,这实在是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殊不知,在读书时认真阅读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用兴趣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一个人一旦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就会如饥似渴地去追求。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激发,情绪高,思维活,反应快,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灵活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期刊
把课讲明白,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一个出类拔萃的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而且在德、识、才、教等各方面要有较高的修养,导课是数学课堂的起始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课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顺利进入课堂教学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来选择适当的导课方式。  一、故事式导课  学生们最爱听有趣的故事,因为有趣的故事,富
期刊
对于《烛之武退秦师》这篇历史事件类的文言文,就应该站在历史坐标上,关注人物性格,解读人物语言,建立大历史观,倡导大语文观。打开文本语言的皱褶,直抵文本的深处,帮助学生探究到符合历史规律和生活逻辑的真实。  一、历史并不如烟——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  秦国的历史并不美丽,与其他春秋诸侯相比,寒酸卑微低贱了许多。从西周初年养马的奴隶到一次次与西戎、犬戎的作战,才在偏僻的、经济落后的大西北有了封地。这时,
期刊
一、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核心素养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  “学科素养”一词,指的是涵盖小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诸学科方面的学科素养。而“素养”较之“素质”则更强调后天的教养,本课题为了突出教育的影响,所以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新课改的每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即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以“读”为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朗读”,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读看结合,体会文本意境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配有精彩的插图,这些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构图精巧。让学生给插图配音,为插图做解说,能够帮助学生
期刊
目前,全国各大城市均有“超市”,而且生意异常火爆。究其原因,是“超市”为顾客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与权力,在“超市”里,顾客可以摆脱推销员的纠缠,可以慢慢地挑,可以细细地看……总之,“超市”体现的也是“以人为本”。从“超市”我想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何不让“超市”走进课堂?下面以《明天,我们毕业》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超市”式阅读教学。  自选——诱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明天,我们毕业》一文很长,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