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愈演愈烈时,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了新的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打造高效课堂光想着强调老师备好课,完善备、教、批、辅,精讲还是远远不够的,应从老师、学生、课堂三个方面着手改革,才能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本文介绍了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三方面策略。
1.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是指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筹划、安排,以期达到对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那么如何设计高中化学课堂呢?
1.1课堂教学对象的定位。
“目中无学生”与“目中只学生”都是不恰当的,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关注差异,关注传统教学中的“弱势学生”。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
1.2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工具,合理的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又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又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状态和学生可能发展的基础上有机整合三维目标。
1.3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只有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要站在单元、整章、整册乃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备课,这样处理教材时才会避重就轻、驾轻就熟。如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通过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巩固和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获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新思路(过程与方法),实现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这种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而要深入研究教材包含的知识、方法和情感价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4设计问题和问题的呈现情境。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发散学生思维;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能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引導学生参与、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展开学习。
1.5科学设计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层作业,合理安排学科的作业量和内容。作业分量要适当,内容要精选,难度要适度,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要布置到课外,布置作业要规定完成时间、明确作业要求,重视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设计。
设计训练和作业时还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练性,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化学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2.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情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2.2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2.3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关注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
2.4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通过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适度拓展,评价时留下弹性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如学生的错误资源和偶发资源,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3.化学高效课堂的课后反思策略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环节和手段,可以增强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实效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教学艺术。
3.1做好课堂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后记指的是从每一节课做起,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在每节课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记录。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及改进措施记下来,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而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3.2写好化学教学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可以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最好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在写反思日记之前,下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启发,这些问题代表不同教学要素,请你仔细回想: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教学情境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
化学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搜集有特色的学生作业、自己教学设计的精彩片段、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思路的过程记录等作为反思日记。
3.3学会如何反思并做好与其他老师的分享与合作。
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失败之处是问题的来源。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点滴的鲜活细节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有些是总结发现的,有些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的,有些是经过专家的指点发现的。
反思日记写好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就反思内容和看法与同事或研究者进行交流与探讨、合作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和课题研究等合作反思。还要做好角色转换,有些问题的设计,不能只从教师本身出发,这样会使课堂陷入死角。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要从老师、学生、课堂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改革,践行优化教学策略,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道静.如何让化学高效课堂更“高效”[J].成才之路,2012.21.
[2]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化学教学 高效课堂
本文介绍了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课后反思三方面策略。
1.化学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起点,是指课堂教学之前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预先筹划、安排,以期达到对教学目标的系统设计。那么如何设计高中化学课堂呢?
1.1课堂教学对象的定位。
“目中无学生”与“目中只学生”都是不恰当的,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面对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关注差异,关注传统教学中的“弱势学生”。每位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
1.2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定位。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是检查教学效果的工具,合理的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既不能单纯地考虑认知性目标,又不能将发展性目标制定得面面俱到;既不能将三维目标简单叠加,又不能将整体目标机械分割,而要在分析教学内容、学生状态和学生可能发展的基础上有机整合三维目标。
1.3整合课堂教学内容。
只有将教材内容重新组合,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要站在单元、整章、整册乃至整个学段教材的角度进行系统备课,这样处理教材时才会避重就轻、驾轻就熟。如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围绕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通过实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既学习了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又巩固和深化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更获得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新思路(过程与方法),实现了单一教学内容的多种教育功能。这种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行为,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而要深入研究教材包含的知识、方法和情感价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4设计问题和问题的呈现情境。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发散学生思维;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能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和探索问题的欲望;引導学生参与、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展开学习。
1.5科学设计课堂训练和课后作业。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层作业,合理安排学科的作业量和内容。作业分量要适当,内容要精选,难度要适度,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要布置到课外,布置作业要规定完成时间、明确作业要求,重视操作性和实践性的作业设计。
设计训练和作业时还要注重练习的层次性、多样性、综合性、精练性,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化学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模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更好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
2.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计精彩的课堂引入,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例如《元素周期表》第二、第三课时的教学,为创设理解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情境,首先提出思考题:如何利用元素周期表判断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怎样通过实验归纳得出规律?激发学生求知欲。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从同周期元素和同主族元素两方向进行研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2.2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相信和尊重学生,给学生营造民主、开放、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思考,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唤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相信自己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敢于大胆质疑、发表意见、挑战权威。
2.3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
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关注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
2.4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通过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系统,发掘学生的潜能。
教师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适度拓展,评价时留下弹性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提供的大量信息,如学生的错误资源和偶发资源,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3.化学高效课堂的课后反思策略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实践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渠道、环节和手段,可以增强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实效性,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完善教学艺术。
3.1做好课堂教学后记。
课堂教学后记指的是从每一节课做起,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在每节课后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记录。将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及改进措施记下来,可使教学经验理论化,从而形成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
3.2写好化学教学反思日记。
反思日记可以对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和自身教育理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审视自己走过的足迹,倾听自己的心声,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反思日记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最好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反思日记必须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在写反思日记之前,下面这些问题可能会有所启发,这些问题代表不同教学要素,请你仔细回想:你在教学之前的计划或期望是什么?实际教学情境又是如何?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为什么存在差距?对你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作用?
化学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搜集有特色的学生作业、自己教学设计的精彩片段、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思路的过程记录等作为反思日记。
3.3学会如何反思并做好与其他老师的分享与合作。
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失败之处是问题的来源。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和点滴的鲜活细节是问题的开始。问题有些是总结发现的,有些是通过学生的反馈发现的,有些是经过专家的指点发现的。
反思日记写好后,不能束之高阁,而要就反思内容和看法与同事或研究者进行交流与探讨、合作与帮助。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备课组、教研组活动和课题研究等合作反思。还要做好角色转换,有些问题的设计,不能只从教师本身出发,这样会使课堂陷入死角。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要从老师、学生、课堂三个方面同时着手改革,践行优化教学策略,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真正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杨道静.如何让化学高效课堂更“高效”[J].成才之路,2012.21.
[2]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3]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