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难山下的“干栏石楼”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西西北部紧靠云贵高原的东麓,屹立着有名的茅难山,周围石山挺拔,绵亘不绝。青山环抱的峒场山各异,犹如一个个翠绿的翡翠盘。就在这桃源般的苍翠幽静的山乡里,居住着一个顽强、勇敢、充满智慧和理想的民族——毛南族。
  毛南族的住房风格独特,一座座由石头砌成的干栏石楼,融汇了祖国的古老文化与技术,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中国5000年文明历史长河中,潮涨潮落,云卷又云舒,绽放出自己独具风釆的文化个性。
  作为一个广西人,虽然对自己的世居民族——毛南族神往,但一直没有过亲密接触,这次,我终于有了寻访它的机会。
  


  “晓桐”与“龙办”
  “寨子”和“村子”
  
  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三个乡,是毛南族聚居地,也称“毛南山乡”。汽车从环江县城出发,沿着桂西北弯曲的山路徐徐向前,那里山路弯弯,通向数不清的民族山寨,山高林密,常常看不见来路,也看不清去路。好在,不时有缭绕在山梁上的袅袅炊烟提醒我们,山那边确实有村子,有人家。在这几多期许几多等待中,我走进了毛南村寨。
  毛南族聚居地,山川畎亩相连,地形西北高、东北低,不同的地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环境。西北段是大石山区,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水源相对稀疏,在毛南语里,那里的寨子被叫做“晓桐”,意思就是“种旱粮的村寨”。“晓桐”,多为六七户聚成一屯,村与村之间相距较远,十里八里或数十里,都有,没有大的溪流,没有大块的田地,人们所耕种的,是分散在山场石窝里的小片畲地。几十年前以及更早,人畜饮水是一个天大的难题,尤其到干旱时节,毛南人常常不避山高路远,头上顶着一颗热辣辣的太阳,络绎不绝地去到深深岩洞里,把水一桶一桶往家背。当然,现在不会了,政府出资引出了地下水,并给每一户人家都建起了可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水柜。彩带般的公路飘进每个村落,伴随着公路开通的还有照明、通讯设施等,“晓桐”不再闭塞。
  我来到的是东北段,这是半石山区,石山不算高,也不很大,连绵起伏的山峦环抱着大大小小的田垌,在毛南语里,那里的村子叫“龙办”,意思是“种水稻的村寨”。这些村落大都同姓聚族而居,不但姓氏相同,而且血脉和祖先也共相传承。这些人家,日出而耕,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平静地繁衍生存着,儿女们长大后,除大儿子留在老屋外,别的后辈多另盖新屋,天长日久,又慢慢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其他村落。
  “龙办”依山而在,面对田野,有十多户或数十户人家,多的,一村上百户。村与村之间不很远,二五里路吧,远也不过十来里,绿树翠竹,人烟稠密,溪水潺潺,土肥地沃,是个随便插根竹子也能变成竹林的地方。“龙办”以种水稻为主,香粳香糯远近闻名,岭旁村边,稻田片片,每年秋风漸起时,田里的香谷稻穗低垂,随风摇摆,纯净的金黄谷色铺在黛绿山谷之间,谷香伴着花香,悄悄裹满毛南山乡的每一道田埂和每一片屋顶。
  
  毛南族的“干栏石楼”
  
  走进村口,迎面而来的是一道道废弃的石城墙,这是毛南先人为了防御外侵垒砌的。当年偶尔开启石城墙的栅门走出去的,是一个个心高志远的少年,如今这些人成了毛南族人走向文明与进步的使者。居住在大石山区的毛南人生活中离不开石,房屋建筑也因为石而独具特色,那是一座座石的柱子,石的房基,石的墙,石的台阶的干栏式的楼房,人们称之干栏石楼。
  由于毛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小河边,人们就地取材,用河边的鹅卵石砌墙裙,上半墙用土制成,房子周围的路面全是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使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沿着错落有致的石板路徐徐行走,淳朴乡风浓浓地扑面而来。这里朴素而自在,平静而干净,三三两两的村民坐在村头的榕树下,在刻有“鸡笼棋”、“三棋”、“射棋”、“皇棋”、“牛角棋”、“侧刀棋”、“五环棋”等毛南族特有民间特有的棋谱上,随手摆上碎石片或者玉米粒,对弈开来,边上不少村民围圈观战。毛南人用极具善意的表隋与声音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又从容不迫地继续做他们手中的活,就连行走在村间路上的鸡鸭鹅,也都自然之极地摆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
  据说,毛南族住宅建筑经历了四个阶段。最初住的是草木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口;稍后是土木结构,分三开间或五、七开间,皆取单数;接着是石木或砖木结构,俗谓石楼,其内外装修皆比较讲究,宽敞明亮;再后来就是钢筋水泥结构的出现,不过这个现在尚不普遍,干栏石楼还是占了大部分。
  


  一名村干部带我们进入了他的家——一座干栏石楼。这座干栏石楼共三层。第一层圈养牲畜和堆放粮食。第二层靠前面的大部分地区是木板,靠后面的小部分是地面,与第二层的木板对齐,拼成一个平面。
  “我们的干栏石楼一般是三间、五间或七间,均为单数,全部用当地的石料做房基、垒山墙、砌台阶。堂屋设在正中,两边的房屋对称。石楼的山墙全部由条石砌成,把砌山墙称作封山。在两堵山墙之间视建房的多少竖立排架,排架与山墙平行。一般情况下,建三间屋,立两道排架;建五间屋,立四道排架;建七间屋,立六道排架。我们毛南话称排架为排檐。排檐由柱、木护、析条等组成。木柱有四根,两根母柱最为高大,两根子柱相对低矮一些;母柱靠内,子柱靠外,都坐立在柱石之上。柱石是精心雕凿而成的圆台形石垫,有的高达1m以上,非常气派。木柱由木护串联而成;木护是一些很长的厚木板,按长度可分为大护、二护、三护等。排架与山墙之间及排架与排架之间均用析条连接,析条上打棣子、盖瓦。”或许是看到我一直在打量这座房子,村干部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石楼的堂屋设在正中,大门由两块整木板对关的双扇门组成。门板不是用合页固定的,而是套在上下各一的门枢上,正厅对着大门有一板壁,把厅堂分成了前后两部分。板壁后面的空间较小,是主妇的住所,又可以作餐厅。两边的厢房是子女的房间,也是客房。大门到板壁之间的空间是堂屋的外厅,也是正厅。厅堂的板壁上,用木板镶花边装配了一个小阁,村干部告诉我,那个被毛南族称为“香花”。此外,还有供奉祖先的灵台,设有灶王、财神等神位。
  
  穿越历史走廊
  
  很意外的,墙壁上居然还挂着一顶毛南族的“精灵”花竹帽。花竹帽是毛南女子身边一种美丽、吉祥并跟爱情有关的特殊装饰品。这个,我在县文化馆有看到,据说那是用毛南山间长出来的金竹和墨竹破成薄如纸细如发的竹丝编织而成的。帽子手工之细腻和图案之精致,可以与壮锦媲美。后来在乡间看到艺人在编织,几百根竹篾在他手上飞舞,仿佛赏心悦目的指尖舞蹈。这项传统工艺濒临消失,幸运的是如今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扶持。
  毛南人的传统石雕工艺精湛。门外有雕刻精美的石具,一盘雕着花草的石磨、一扇雕着鱼跃龙门的石门、一面雕着龙凤呈祥的石窗,或者几根雕着莲花造型的房屋石脚;屋里呢,还会有雕着蝶恋花或鸳鸯戏水的石缸与石盆。雕刻工艺精细、刀法流畅,图案精美,栩栩如生。正赞叹不已,“我们的傩戏傩舞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更具有我们毛南族的浓郁特色,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看来,毛南人的韵致,铺陈在被岁月和雨水冲刷得圓润清亮的石板路上,隐约在四季长响的傩戏音乐里,缠绵在承载着历史文化信仰的傩面具中,沉浸在干栏下低头吃草的牛儿那光洁的脊背上。
  穿过长长的历史走廊,毛南族一路走到今天,在青山绿水中,在天地之间,就这样生生长流。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毛南山乡,汽车驶出村边清澈透亮的小溪上的石桥,干吗栏石楼慢慢地在我视野中消失,但我知道,毛南族从此一定常在我的梦中闪现。
  
  毛南族简介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毛南族自称“阿难”,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称谓表明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子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 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
  毛南族的编织和雕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所编织的竹器,工艺精湛。著名的花竹帽,又叫“顶卡花”,使用削成只有半根火柴粗的竹蔑织出精致的花纹图案,非希美观,所雕刻的木质假面具,形象主动逼真。所刻制的石柱、石碑等,均有栩栩如生的龙、凤、麒麟、仙鹤、寿松和几何图案花纹,深为附近各族人民赞赏。
  
  旅游小贴士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全国唯一的毛南族聚居县,居室为干栏式样,房基和山墙也大部分是由石块制成,是中国南方民族民居的杰作。有驰名中外的土特产品:川山凉席、毛南族花竹帽、下南菜牛、醇香浓馥的毛南红窖酒、被誉为“五香”食品的香精,香鸭、香牛、香粳、香菇。从南宁可直接坐汽车到环江,有快巴和普通卧车,时间约8小时,也可坐火车到金城江,然后从金城江找到环江的中巴(每日两班)。到环江县城后,再坐中巴车到上南、中南、下南乡的各个毛南村寨。
其他文献
央视上个月播出了一个专题片,题为《恋上桃花源》。这里所说的“桃花源”,指的就是江西婺源的上晓起村;而片中所说“恋上”这个世外仙境般的小村庄的主角,正是我的老友、中国茶文化专家陈文华教授。  说起陈教授与上晓起的这段“恋情”,我不仅是一个见证者,还差点成为一个参与者呢!    (一)题字    那是在2004年夏天吧,陈教授来到深圳,在我家里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不久前在婺源的一桩奇遇:在那个名叫上晓起的
期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天地孕育一种风情。泱泱中华大地,崇山峻岭不知凡几,遗世独立的民族自然不在少数。  摊开中国地图,在云南省左上角,可以看到一条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的河流,这就是独龙江,居住在江两岸的民族因江得名——独龙族。    独龙族人数不过数千,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大多聚居在独龙江峡谷,全年很多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与世隔绝,在另外的时间里,也因为山高谷深、群峰环抱、沟壑横阻,与外界交往甚疏
期刊
栖息在怒江峡谷中的众多少数民族中,傈僳族是一个主要的民族。傈僳族的房屋大多建造在斜坡上,屋子的一端就用若干根木柱支撑起来,形成一个平面。这种支撑方法当地人称“千脚落地”。在一个霏霏细雨的日子,我们沿着怒江,从福贡县城往北20公里,走进了一个名叫娃吐娃的傈僳族村寨。  寨子被绿色的田园环绕,一条小溪清清流过,中间有水磨,灌溉着整个村落的农田,这也是支撑着整个村落的水利设施了。在群山环绕的地方,出现这
期刊
在苍郁森莽的贵州高原大山深处,有一个被称为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这就是中国惟一的水族聚集地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全县水族群众超过20万人,是水族文化的发源地,水族的历史在这里得到了悠久的印记。    聚族而居的水族村寨—水族人的精神家园    九阡水寨位于浅浅的山腰里,村寨后面是绿树覆盖的山梁,村前是满目金黄稻谷的梯田,更远处的梯田层层蜿蜒在深深的山谷里。整个
期刊
“底页”,是由母系或父系血亲集团组成的大家庭。大“底页”之下又有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称之为“底各”。因此,由若干个“底页”组成的村寨,是形成拉祜族社会的基本单位。20世纪50所代初,勐海县偏僻山区的拉祜族,一家数代几十人生活在一起,形成“底页”这种独特的、典型的民居形制。90年代,贺开山村庄依然是一个由若干“底页”组成的村寨。这里的村民,依然保持着祖辈们的居住传统。    我们要去的贺开山拉祜族村
期刊
西江苗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一律盖有黛瓦,日渐斑驳的墙角裸露出黑而光圆的卵石。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后半边靠岩着地,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传闻,西江千家苗寨有摄魂的气魄,但耳闻终究不如目睹。来到西江千家苗寨,只见上
期刊
俗语说“高楼万丈平地起”,然而有时也会有例外。散布于湘鄂川黔四省接壤地区的土家吊脚楼就是这样神奇的民居建筑。这种建筑虽然往往只有二三层高,但它“吊”在水面和山腰之间,屹立于山水之上,好似空中楼阁,形象飘逸,十分奇特。  久居土家山寨里,仿佛觉得离喧嚣繁华的大城市很遥远似的。山区的公路修通了,山里人手头也,有钱了,于是,山里人便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大城市是什么样子,而城里人呢,这时却希望到深山老林的少
期刊
梭坡    1 这天早上,没有计划和目的的在大渡河谷里行走,顺着往康定瓦斯沟方向不停地听着河水滔滔不绝絮叨着,降低我脚踏的海拔高度。忽然就在大渡河的对岸,出现一片绿色的田地,那绿色在清晨阳光下碧玉般的晶莹,似水般的柔软和湿润,甚至田地中央的大树,都在刚刚褪去山影的光亮中斜躺出一道痕迹。  要问当地最老的人,他们也许会讲一个传说给人听,那是羌人先民在首领阿巴白苟的率领下南迁至今地时,与当地居民“戈基
期刊
每当人们来到漓江边,看着山光水色的江面上那流动着的竹筏,还有那渔夫忙碌的身影,耳边似乎就会飘来刘三姐那动人的歌声:唱山歌来哎,这边唱来那边和,那边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哎……  人们熟知的刘三姐是壮族人,这位壮族的民间音乐家,将壮族风情融入到美妙的歌律中,如丝带般环绕着山水层层递进,响彻云霄,隔着江水,远望壮寨,壮族房屋在层层如螺如髻的梯田间,皆顺着陡峭的坡地从山间延伸至山顶。踏着石阶进入壮寨,壮民们
期刊
人们都说侗寨山乡有三美:鼓楼、大歌和廊桥。鼓楼之美,美在她像一棵根深叶茂的银杉,脚踏大地,头顶云天,挺拔、清雅,雄浑、壮观,于是,僻静的侗寨山乡,因之多了一份雄奇与美丽;廊桥之美,美在她像天陲边的飞虹,绽放着吉祥、瑰丽的霞光,于是,天上人间,洒满了侗家人的遐想和希望;大歌(亦称“鼓楼大歌”)之美,美在她如同天籁之音,萦绕于白云间,徜徉在蓝天下。    于是,八百里侗寨山乡,天穹因之越发的美妙,大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