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梭坡
1 这天早上,没有计划和目的的在大渡河谷里行走,顺着往康定瓦斯沟方向不停地听着河水滔滔不绝絮叨着,降低我脚踏的海拔高度。忽然就在大渡河的对岸,出现一片绿色的田地,那绿色在清晨阳光下碧玉般的晶莹,似水般的柔软和湿润,甚至田地中央的大树,都在刚刚褪去山影的光亮中斜躺出一道痕迹。
要问当地最老的人,他们也许会讲一个传说给人听,那是羌人先民在首领阿巴白苟的率领下南迁至今地时,与当地居民“戈基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最终羌族先民在“白石神”的帮助下战胜了当地的戈基人,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再以后,阿巴白苟的子孙分作九支,其后代正好涵盖了现今嘉绒人分布的范围。
这块水田面积不算太大,从梭坡的莫落到大坪两个村之间有一条深长的悬崖深谷,水田就在靠近大坪一侧深谷出口边上,略略高出大渡河水梯田位置上。不过这片小梯田到最近碉楼,垂直高度也要上爬百米,要到山顶最高的碉楼位置上,那就需要有垂直高度在近千米的落差。真无法想象,他们为了耕作要爬多少的山路,要走多远的路程,从陡峭的上面走到河边,再返回到陡峭的山上,年年如此,没有时间可以说这种劳作可以终止。
这条通往山外公路,很长时间没有车辆过来,而太阳又在一寸一寸消灭山谷里的阴影,在水田里留下它的痕迹。我尽可能走到公路边上,找了块巨大的石头爬了上去,看着大山的影子在绿色的锦缎上缓缓的移动,那种慢慢的感觉,好像都能清晰听到影子在作物上拂过发出的沙沙声响,很是细碎,又很是真真的。
从我新住的梭坡山寨对面,被大渡河滔滔河水阻断的三布家里,走到我停留的这个地方,大概是要小三里地的样子。农田在河水对岸,正好能被湍急河水滋润而不会被山洪冲走,但对岸山寨人要走到这里,也一样要有很远的山路,何况他们是要背负沉重的农具。在三布家里,男人不在家,院子里有两条很善于叫唤的大狗,三布家的女人,自己带着孩子在打理这个小小的客栈,却把自己的心思全部都扑在看那没完没了的韩剧,也就是从院子里那口天线锅里接收来的,一天可以连续播放10个小时。
经常没有人管小客栈本应该管理的事情,仅仅是在应付差事早饭就是扔在桌上的稀饭,然后依然独自去陪与自己好不相干的那些人和世界。现代的电讯,就这么轻易地把一个久远的角落,就如此的给荡涤了,真叫人一时难言。不过此时田地里的光线又在发生变化,也是在旋转着山的影子。
其实无论是藏族还是现在的羌族,妇女都是非常能干的,尤其是在农业地区的普通人家,像三布家的女人这么不善于操持家务的很少见。她的名字叫格桑尼玛,今年35岁,可还是孩子般总在韩剧里眼泪汪汪的,坐在我吃饭时的身边,当着她的儿子面放任自己在剧情中的感情。她老公开车连夜送客人到成都,已经走了两天了,好像三布家里的钟表都慢了下来。
坐在逐渐强烈起来的阳光里,不想移动地方。没有到过东北大平原,就无以看到和了解土地的广袤;没有上过茫茫高原,就不能知晓和感受土地在天空里的胸怀;没有进到深山峡谷,就难得体会到不大的土地是如此珍贵。人不管走出多远,土地就是自身一切,那是故乡的一切、梦幻的一切,即便是个传世的英雄,也无法离开土地而生立于世。
梯田有不同的层面,并在边缘上留下完全不同的曲线,这是嘉绒人对农田活路的精细,把田地都整理得如此美妙。有的时候感觉不同的梯田层面都像是一架钢琴,在梯田的边缘上一定有一位钢琴师正在弹奏一曲田园银画,或是峡谷春来的奏鸣,那琴声就是阳光照耀下透彻的嘉绒山谷和湍急的大渡河水。
土地是永恒的沉默,承载着各种喧哗而唯独自己不作任何声响,倾听着一切倾诉和嘈杂,包容着各种烦恼和作为,而自己无有任何作为,仅仅在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夏天之后的收获。生育斯又长于斯的人,不过是一撮有生命的泥土,从远方而来,又继续在这里依靠着土地,延续自己的下一代。
在梭坡乡一带的大渡河水流已经算是缓慢的,但它坐落在河水对岸的高山向阳的山坡上,虽然跟中路山寨处在同一个大山两个不同侧面,但要想翻过山从这个山寨到那个山寨,没有山民一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梭坡要与现在的外界联系,只有架在大渡河上唯一一座悬索桥,不过因为使用寿命过长,只能允许行人徒步或是摩托车从被扎满彩色经幡的桥上过,而在解放前这里则是以牛皮船为渡。大约是11点半的样子,路过又一块田地,在地里干活的农妇很是辛劳的在暴晒的阳光下农作着。
不知道为什么,大渡河左岸上分布有七个村子,名字分别是龙中、公布、莫落、东风、左比、大坪、八梭,这些都算是梭波大寨范围的村子。我想这么多的村子和自然碉楼,还有那些石头垒就的房屋,之所以散落在山岗之上,多半原因是这里完全向阳和面水,适合人居住。早些年,人们的概念里哪有公路,现在进了梭坡只有一条崎岖土路,没有公路可以上山,寨子农田也没有中路那边有更多的平坦川地可以耕种。
如果把嘉绒人与农耕藏族人做个横向比较,嘉绒人应该是更为勤劳和耕作,要比我在西藏日喀则的后藏粮仓里见到的农区藏族人显得要更加能干和娴熟,因为毕竟在丹巴的所有土地都是在与大山争夺中挤占出来的,这跟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原的自然条件是无法相比。不过这里海拔相对西藏是很低,气候较温暖,因此作物传统两季,现在推广农业科技,可套种,甚至还可以把农作物变两季为三季。
由于所有的平地都用来开垦种植,嘉绒人住房就充分利用当地的不宜耕种的“角落”,而把耕作精密到分毫之间,所以能见到建筑一般都在农地的边缘,占到是很窘迫的狭窄地方,而且大都建造在不宜耕种的瘦瘠之地上,而且还要选择在避风向阳或风力较小,日照较多的山麓、山凹里。于是在当地人的房屋里,经常是窗外就是更高台地上的庄稼,刚好每天可以借着风力把碧绿的叶子扫进早晨的房间。
在青海的班玛县河谷里,也就是大渡河发源地看到山坡上藏(实际上也是由古羌人演变成藏族)寨碉房,还有在多贡麻寺见到碉堡的寺院经堂,总是党得这些高高的碉楼,在修建初始动机上,对苍天和神灵的崇拜要远远超过所谓军事上的需要。碉楼是~种外在的文化表现,被千百年来屹立在山岗岭前,甚至是绝壁上,而嘉绒人,或是远在西藏,再远到阿富汗那些山岗上碉楼修建者的内心,则是一种内在文化。文化是一种内在表现,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张扬,就是这种固执或是近似疯狂的举动,没有人告诉那家这是为什么,可一代一代传承着,不是居住在孤高碉楼里数落天上星星稀少,就是汗流浃背在空手行走都困难的陡峭山坡上背负重重条石,一块又一块垒砌起来,让天空一点点接近自己的心房。
这些高碉与修建者在几百年来一起呼吸、一起生存、一起命运,成为当地人在生活或是生存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无法用文字记录的就是被称为民俗事象。早上起来看索坡近千米高的山上,那些屹立很久很久的碉楼,依然高高站立在 那里,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任何的损毁,如半碑映照在任何走进嘉绒地区人眼底,也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和习惯,成为一种无解重谜。
不过在丹巴各个村寨都可以听到一种确切的建造碉楼说、法-就是作为当地民俗一种是各家凡生子必建一碉,否则这个男孩成人后娶不到妻子。于是平民之碉虽然不如土司头人那般雄伟,仪三四层,有的还与房寨居室相连,不仔细辨认还真把它成为普通民房的一个组成。我在中路的时候去过一个人家,刚开始是以为那不过是个古老的碉房而已,在漆黑的房内看了他们的锅庄,还有存放粮食和肉品的三楼。
直到后来主人告诉我,他的房子有近800年历史,我才在黑暗中发现,这碉房的一个角落是相对独立的一座碉楼建筑,虽然仅仅有五层之多,比他们家新盖的彩楼房子高出不了多少,若不是主人自己这么说,根本就不知道这也是个碉楼。我估计当初在计算中路山寨的碉楼时,类似这种碉楼是没有计算进去的。在阳光里看碉楼周围的高高杨树,竟然是这样的颜色和光线。
虽然嘉绒地区在农业上是很有实力的,而且还有在山坡上有果树和不太多的畜牧,像这样具备农林牧的山区往往是很富裕的,所以在过去年代里,这里生活水准要远远高于青海或其他川西藏区。但是即便是这样,要想每家每户都这么修碉楼,特别是那些高耸入云的碉堡,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家中生男孩就一定要建碉堡,而且是一年建一层,需要多少财力来支撑呢。有人把这种为男孩建碉楼解释成为在军事和械斗中男性角色的重要,特别是高耸的碉楼是对男性生殖的模仿和崇拜,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或是被语言给理想化了,属于臆想牵强的附会,根本不是这些碉楼建造最初和主要的动机。
顺着山坡看阳光在碉堡群中飞快的奔跑,那种感觉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因为那些阳光在快乐和欢笑着从碉楼群中间穿过。问了懂得丹巴碉堡分类和用途的人,才知道当地的碉堡或是碉楼,可以分为房中碉、经堂碉、阴阳碉、姊妹碉,当然还有性别称呼的公碉、母碉等。站在大渡河对岸望梭坡,感觉这些高高挑起的碉堡如林子般混在树丛里,这人工在神秘信仰下建造碉堡之林,足以让任何人震撼。每年不仅男孩18岁成年,要在高碉下举行成年礼;而女孩到17岁成年,也需在高碉下举行成年礼;或是每逢喜庆节日,谁家有高兴的事情,山寨各处人们还是要聚集在高碉下,打起皮鼓,唱着山歌,跳着锅庄。一座座碉楼在嘉绒人心目中,成为一种历史与流逝着的见证,沉默的岩石高壁不会承诺什么,也没有见到在碉楼内外上镌刻了什么,但这些碉楼陪着嘉绒人一生一世,从这一代人走到下一代人。
2 有人把嘉绒人建造碉楼的砌石技艺称之为“叠石奇投”,那技艺绝非是一般现代建筑师所能掌握的。从山上取下来的都是一些完全不规则的乱石,通常是山坡上散落的那些破石乱砾,大小方圆,并无定式与规则。但寨子里有专门砌墙工匠,不用斧凿锤钻,仅仅是凭双手一兜,就可以将这些乱石头,随意砌叠,取长补短,环环相扣,犬牙交错,无论什么形状和尺寸都各得其宜。然后将缝隙用土泥调水填糊,空大处支一些小石,根本不引绳墨,就能使圆如规、方如矩、直如矢、垂直地表,不稍倾畸。一米两米,如此仅靠石头自然垒砌,最终能上升到30多米甚至60多米的高空,经历几百年甚至千年不倒,没有任何运输和起重工具,就是工匠对石块的感觉和倾情,碉楼就在空中站立。
一个人坐在大渡河的彼岸,什么都不要思索,就仅仅看着这些碉楼,它们的沉默就是给我最好的说明。过一些时候,阳光会转移角度,我也会离开,但那些碉楼是纹丝不动在原地,那些被很多后人不断论证的精神内核,无需一定被再考证出来,有的时候沉默和形状就能把一切都表述清楚。
这天是非常炎热的下午,从高高山坡上下到大渡河边,人已经被这种炙热给焦灼得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在山崖的阴影下躲了好一阵,才迟疑和缓慢在烈日下踏上残破木板和被数千面风马经幡簇拥的悬索桥,登上索坡第一台阶。对面山上的碉楼一个接一个探出山崖看着峡谷河边的我,若不攀爬上去,就无法接近这些碉楼,而山坡下方有这个乡150多个碉堡中海拔比较低的几组。在嘉绒地区,碉堡却是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标记,体现着当地人们原始的生殖崇拜,实际上是一种包容和孕育的表现。像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绝大多数的碉堡,都是赤裸裸的“公碉”,没有什么害羞和隐瞒的,只是表明在这个碉堡下的人家是男人当家,同时也表明力量和神灵在保佑这个家庭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不过不仅在梭坡,在其他的寨落群里,总有一些很高大和神秘的碉堡,很是凝重带有许多威严的矗立在被男人统治碉堡群里。据说那是因为女人在这里当家,而碉堡的下半部开始有许多间隔距离不一的水平横线,问当地的女孩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对方很爽朗的回答到,这是“母碉”。据当地人说形状倒是有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但我看了山脚前这幢碉堡群中唯一的“母碉”半天,也没有明白她说的意思。不过嘉绒妇女在过去都穿百褶裙,而那些碉堡外墙上的水平线是否取自当地女性的百褶裙,然而就我观察在当地穿百褶裙已经很少,绝大多数是穿一种叫“三片”由当地人自己手绣的衣物。
真是一谜未结,又出新谜,谜谜衔环,苦思不解。
查了一下笔记,整个丹巴地区的碉堡到目前还存在有共562座古碉,而历史记载在大小金川战争爆发的时候,整个嘉绒地区有大小碉堡是3000多座,由此可见,再坚硬的石头也无法抵挡意识懈怠所带来的毁灭。现在梭坡乡是丹巴全县保存碉堡最多的地方,共存有碉楼175座,其中最高的碉王也是一座雌碉,有63米高,这个碉王在梭坡寨所在山顶的背面一点,需要爬上千米高山梁才能到达这座碉王下面。
我找了个老碉堡,就是当年有个法国女人从这碉堡里锯掉一块木头,回去在实验室作了碳14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碉堡有800~1500年之间。唉,这个好事的法国老女人,所得出的结论不过是在验证历史记载上的一个记录,或者是已经被记载的一段历史,也许西方人过于看中的实证吧。不过当我走到这座碉楼和碉堡之间过道时,忽然觉得火热的阳光在这里一下就变得冷森森的,所有热量都被这个狭缝都给吸走了。而要想进入近千年的碉堡,必须要从这个狭缝里过去。
转过紧紧挨着的石头房和碉楼,碉堡建造时间大概在元朝,而修复是在清朝期间。被不规则石头垒砌和在缝隙里淤满泥沙构成冰凉墙面,在这些石头之间露出朽态木头则是被时光染成浓重的黄色,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颜色,吸纳了日月星辰,风沙雨雪,见证了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在碉堡房子的一角上,有一只白色的羊头挂在柱子上,徽章般的悬在空间里,朝向山谷,朝向风来的方向。古羌,在字面上的解释就是一只大羊的意思,这只白色羊头,是否隐含几千年前高原上游牧人避邪和求神保佑的习俗。
老人给我打开两个建筑之间一面土垒墙壁上紧锁的木门,从梯子上到相当于二楼凉台的位置,实际上这才是这个建筑的主活动场所。而另一侧则 是十几米高的主碉楼,我从侧门探进身子,结着几米高的地方才有小洞口照射进来微弱光线,能看到这些岩石嶙峋内部,形成微缓的锥形,逐渐向上收缩变小。大约每到三米的位置有横梁木头穿过碉楼,能看出来上面还有残存的木板,想必是主人不同的生活地方,每层之间还有用独木砍出脚蹬梯子交叉叠放在凸出石头上。看样子这个碉楼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养护,主人已经不打算再爬回到碉楼的顶端,去西北眺望永远无法归去的高原,而是在想自己该如何面对现在的生活。
在碉堡和碉楼连接中间房间地面是木板构成的,掀起一侧的木盖,下面就是地道的入口,过去遇到外敌侵入抵抗不住时就通过这里逃走,下面地道与周围几个碉堡都是相通的。接着老人转过墙角,取出镶入墙壁的一块圆木块,说这里是藏经书和私人宝贝的地方,在房子边上长方形的木槽用于堆放粮食,这样如果外敌攻不上来,在这个碉堡里可以生活几个月。在二楼另外一间密室里,应该是这家碉堡主人的家庙,在不同峡谷的山寨里,一家人自己在碉楼内开设自己的家庙,供奉自己信仰藏传佛教活佛或是苯波教的师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在想这么做恐怕不仅仅是财富和虔诚的体现,更多应该是多种宗教交叉,一个寨子里可能就因为不同祭司或师父法力认知,会产生矛盾的,把他放在自己家里,就免去许多麻烦。环顾这家主人特地为祭司装饰的房间,虽然年代已久,画面被照明火把烟熏黑,但依然能看到是典型汉家画派风格,敬奉神明和佛家的造型,那些造像婀娜张扬,仿佛此时身在几百年门槛上翩翩起舞。
有人喜欢说有关“墙”的隐喻:墙跟墙打招呼,一定是在墙角里碰面,这就是建筑的角。如果墙与墙没能碰面,那不就成了一条通道,永远不能把生活留存下来么,而墙和墙结合在一起的角落,就会你中有了我,我中也有了你,那是个整体空间。不规则的碉堡,在嘉绒地区是最为神秘的一科碉堡,而13角碉则是这里多角碉堡中的极品。按道理说8角碉在建造上没有特别的麻烦,16角碉是其正反角的对应,相同12角碉就是6角碉的正反角列应,但是13角碉就找不到对应的那个角。13角碉堡不在梭坡这面大寨里,而是在大渡河对面的更高山上,那个村子的名字叫蒲角顶。有人说13这个数,在藏族民间乃至在其宗教中是一个吉祥的数目,同时也有其宗教神圣的内涵。在丹巴民间还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就叫“13战神舞”,这13战神是嘉绒的护卫神,于是人们不仅用舞蹈来祭祀,而且还要用修建13角碉来以示崇奉。
不过我在古碉堡的楼上,正好可以从建筑的缝隙之中看到旁边索坡碉堡群中独立的8角碉堡,这尊碉堡与我在中路山上所见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此时阳光从云缝里洒下,大渡河峡谷里露出的雪山闪烁耀眼光彩,阳光、云幻、雪风、涛声,都从碉堡16个不同凹凸立面上流了下来,与碉楼连成一个共生面。
现在的嘉绒地区,已经没有人再建造高耸的碉堡,因为电视进入了这个地区,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是他们在画面上看到的事实。但是每当寨子里有人盖房子的时候,山寨里的乡亲们就像是赶节一样,到盖房子人家去帮忙,成群结队的背石头运木料,那种喜悦和雀跃,都在山谷里洋溢着。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正好在村落一角碰见一户人家盖新的碉房,山寨众多人手都集聚在这里各司其职,看见陌生人的到来,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很兴奋的发出啸叫的声音,表示自己应该得到重视。
盖碉楼,男女干的活路基本上是有明显的分工,男性一般承担砌筑墙体,或是上山砍伐木料、备运石料等技术性强和选择性的劳动,而女性则要承担备运泥土、背水、合泥及其他辅助性劳动和杂务。多少年来,这种习惯始终没有改变,嘉绒的女子肩膀特别结实和负重,好像再大的高山都可以被她们的坚韧和忍耐给分解,用绳子拴住任何重物,然后被她们用后背一背的,就能背到遥远的地方。
3 丹巴之所以出名,一是这里遍布在山岗上的碉堡,二是被平面媒体所形容的美人。说句真心话,嘉绒地区的民族在农业和操持家务方面,要比大多数藏区人都高明许多,会很注重利用不大的土地和资源,甚至是时间和季节,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在如此险峻山区,却是过得很是一番别样的滋润。但是要说其女人,光是从容颜相貌上说,在藏区里算是平常一般的,要比我在青海高原或是西藏高原,甚至在甘肃祁连山北麓遇到的藏族姑娘,差很多了,因为她们需要负重的是整个高耸如云大山和不间断岁月。
于是总有人在特地去丹巴“美人谷”,回来大失所望,说是美人谷里没有美人可寻。其实这都是城市化的庸俗美学在作祟,什么是丹巴的美人,就是那些终日下地干着粗粗累活,每日背负沉重背篓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妇女,生活就在她们这些古铜般颜色脸庞笑容被延续着,从没有有过间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连续几天早起在山岗上上下下溜达,我在丹巴田地看到干农活,多是妇女,她们才是支撑碉楼和家的基础。在盛开后的栗子树前,我曾仔细端详过这些嘉绒的女子,健壮的骨骼和粗壮的躯体,是她们在落英之中能承受日子带来的辛苦,将种种磨难都当做家常生活来平淡对待。
从丹巴地区北面和西面高原上走下的古羌人带来的是农作技术和对苍天的敬仰,还有就是对神灵和自然发自心底崇拜,这在嘉绒地区一直无声的传沿了几千年,一直延续到现代。根据这里比较正统的传说是,在南下部落里有个女首领,也就是后来被人传说的东女王,与嘉绒地区原来土生的嘎达山神做过一场激战,这山神是个无恶不作、涂炭生灵的恶神,专门要吃当地的男孩,几乎要把当地的男性都要灭绝光了。东女王与它大战很久,最后邀来墨尔多山神才最终降服了这个妖孽,使其皈依苯波教教法,还这方土地以和平、安宁。这个故事很像我在藏区听到藏传佛教在初入藏区与苯波教发生冲突所产生你死我活的争斗一样,至少在这里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留下重重一笔,古羌人在漫长岁月里留有母系社会的习惯,而他们进入这个峡谷里,带来的萨满教跟这里原生的土教发生激烈冲突之后,才落脚下来,成为这里信仰的方式。
在嘉绒地区,女人往往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支柱,操持家务,抚养后代,照顾地里的庄稼,然后就是站在自己家的碉楼外面,寻找自已放养的猪或是鸡。而且嘉绒女人的服饰也是非常讲究和细致的,据说要把整套的嘉绒女人服饰全部,从头到脚可以分出几十甚至几百种不同组成了。不过我面前这位大嫂腰里围的就是当地女人的三片,前腰是很窄的长片,长片一角有自己绣的花,后腰围的是很宽的长片,也有自己绣的花,这样围起来很合适干力气活。第三片是搭在头发上的,但今天她头上不是那片同一幅黑布上裁下来的头帕,而是另一种嘉绒女人的彩色裹头。
我问过当地女子,这种绣花的三片都是当地自己用自己绣的,女人们一般不给男人绣什么东西,更不会给别的女人绣,女人想要漂亮,首先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绣出漂亮的服饰来。我问大嫂这种三片要是自己绣,需要多长时间,大嫂回答最少也要两天的时间。不管当地女子身上穿什么样的服 装,体恤、牛仔,都可以在外面围上这三片,作为自己的装饰。在寨子可以跟当地的妇女手中买,价格大约是人民币40元一套。
这些是嘉绒的姑娘,这些是丹巴的女人,都是最普通而又简单的生命,简单得不会有任何外界觉察到她们曾经在阳光之下穿过如此多彩的服装。她们早晨刚刚从对面高高的山岗上下来,下午的烈日里又要顺着山岗爬上陡峭的山崖,回到只有苍鹰盘旋的山顶上,然后在那些孤立的碉堡下仅仅眺望大渡河水日复一日的流淌。外面的世界在变化,外面的故事很精彩,但她们绝大多数还是以山岗为家,在已经过去千年的嘉绒历史轨迹上过着自已生活,只能把一点点试探和偶尔,放在下山到县城里的片刻。
几千年前的古羌是个完整和延续的母系社会,这种习惯被迁徙的步伐带入这个狭窄的峡谷里,演化成一个又一个串联起来的故事。也许文人会说女人如大地,隐忍、浑厚、载物、青华,但女人就是把泥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孕育生命;也许有人会说所有的女人都会大抵一样,但女人在社会底层的承载和她们的美丽在阳光下逝去,又有谁能为此感到一种内心漾动呢。母系社会离开我们很遥远,当这些回家的女人走过开满苹果花的山口时,生活将依旧重复千年前的简单,而此时花与身影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悲悯。
在嘉绒姑娘里,其中这位穿着黑背心的高挑女子很是大方健谈,她一开口,如同她脚下的滔滔大渡河水,源源不绝。她说自己才18岁,初中还没有读完,就耐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自己偷偷离家,到外面去打工挣钱。但两年下来,没有离开过四川,先是在成都,后是康定都做过,不过像她这样的学历和阅历,繁华的大城市不过跟一片沙漠一样,她又能在那里干什么呢,不外就是酒吧或酒店的服务员。在繁华人群中找不到一个嘉绒姑娘质朴的落脚,而她也在年纪轻轻的时候知道外面世界不过是一个早上和一个夜间的叫唤,除去辛劳的奔波,啥都不能比家乡阳光自在,便觉得没什么意思的就回来了。也许她已经知道,只要心在,在那个地方都是天堂般的美丽,何况嘉绒本来就是天堂般的纯净和安详。
就在她跟我说起自己在大城市那个打工的经历,语言不多,脸上却是一股忧伤和失望的神色。我不知道那段经历在她的内心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印象,原来外面的世界与一个嘉绒山谷里的姑娘心目中的理想,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距,所以她还是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回到峡谷和山岗上。在这些嘉绒姑娘中,就数她最大方和自然,也很贴切问我在炎热空气中那副难受的样子,要我在阴凉的地方歇息一下感觉就会好得多。我问她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她们用手把大渡河对岸山岗整整划过一圈,散布在海拔不同的高度上,最远的一家距离我们河边聊天的桥头,要有两个小时的山路。黑背心的打工姑娘站起来最先朝着自己碉楼走去,即刻跟换了个人一样,在路上是有说有笑,把刚才谈话之间那点不快,丢得一干二净。
在嘉绒地区,男女之间的爱慕是在月色明媚的夜晚,小伙子们三五成群,每人披上一件毪衫邀约到相好的姑娘家去对歌,姑娘们也相约一群,坐在锅庄边,等待小伙子们的到来。等到结婚的女方出家门时,要根据新娘属相及家门开的方向来决定是正面走出,还是侧身走出。最重要的送亲人数都要在60人以上,一般是百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唱着山歌,在太阳未下山前进入对方的大门。
我在索坡大渡河悬索桥边上遇到的这群山寨姑娘,就是过河到县城里去参加她们一个好友,或是好友的好友,好友的好友的好友出嫁仪式。显然这里面真正认识新娘的只有几个人,都是大家一起吆喝着,整个索坡一下子去了五六十人,当时在桥头稍作休息的有将近十个女孩,说是大部队在后面呢。作为女方家里这次一共去了百多位女孩,就她出门和送亲的路上,大家在一起,最后是照一张百多人的嘉绒花朵大合照。此时她们参加完朋友的婚礼,正分散过桥往自己家里走,也许不要多久的那天,她们当中哪个姑娘也会成为新娘,也会得到这些姑娘和城里的姑娘一起的欢庆、舞蹈、唱歌、雀跃,让日子如河水,永不中断。
这是很偶尔的遭遇,没有见到在县城实际婚礼的场面,但从一拨一拨从公路上走下来的嘉绒女孩的身影,能感受到嘉绒人在传承着自己内核中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记录和传承的内核。她们穿上自己最鲜艳的衣服和发辫首饰,去远远步行几个小时,参加一个盛大而又他人的婚礼,也许过不多久,也会有许多陌生的女孩来参加她们或是亲人的婚礼。于是生活是简单和重复的,可是快乐和舞蹈是随时存在的,在这个山谷里,开满鲜艳和浓浓的苹果花,难道也是因为如此么?
热闹的婚礼结束了,她们或是在县城里买上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伙伴们相识结伴,慢慢过桥,在闲聊着闺中贴己的话。也许几十年以后的回忆里,在刻满皱纹的额头下,能想起曾经有哪个人在桥边说起过一件让大家都开怀大笑的事情。有姑娘看见我羡慕地看她们身上衣服服饰,打听他们参加婚礼的庆典,便告诉我说明天中午在寨子里还有一场庆典,到时候她们还会穿着这些衣服去唱歌跳舞,要我干脆过河住在她们当中谁的家里,吃着咸猪肉,等着明天天亮以后她们随阳光照耀,携手起舞。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仿佛有一件世常的东西,本是安然的放置着无人理会,它始终沉默并无思想;而有一天忽然间它与外人目光所撞见,惊奇与幽暗相互交错,能让寻常事物翩翩展翅,随风飞翔起来。从大渡河边山崖下的阴影里,休息够的嘉绒姑娘一个接一个跳跃到炙热阳光下,如在目光和思绪探慰着醒来,勾起的是那些女人生命之初深潜的和鸣。生命如花,盛开就要到盛极,不会在乎转眼凋败,那些繁华如烟花,一定是转眼流云,想留都留不住。时光于人而言,不过是一朵花开时间,落到女子身上如此贴切,女人如花花似梦,况乎是苹果花。
4 梭坡大寨的这道山,落差在千米以上,据说就是当年传说中唐末时期东女国所在位置。有关中国古代东女国,其领地在史书上先后出现有两处,最初东女国在怒江和澜沧江中游,以昌都为中心,而唐末之东女国则纯属在嘉绒地区,其中心在今大、小金川流域,当时吐蓉称其为“康国”,实际上也应该属于吐蕃势力控制下的部落王国。据说当时在东女国,国王也就是部落首领与官吏皆女子,国内的男人,不能从政,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因女子少而贵,且位商权重,故为多夫制,女王则侍男者众。也有说当时东女国4万余户,散布在山谷间八十余座聚邑中,女子服饰尚青及男子赭面之俗,但所有这些都随着大渡河上空飞快流过白云,难以追寻。而作为一种被镌刻在时光上的文化烙印,女性掌权、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等的东女国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
跨过大渡河的悬索桥边上,桥上扎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此时正被河面上爽利的风扬起千万面疯狂风马。她们看到我这个陌生人,就有姑娘说跟我走吧,今天晚上就到我家里去住,我说你家在哪儿,她把手指扬扬说不远,就在山上那两个碉堡的 左边个子有点高的那下面。我扬起了头,又扬起了头,几乎要把身体都仰倒,才在绵延的高山顶上找到那两个碉堡(也就是N033那张画面)。我赶紧就摇摇头说,那地方太高了,我爬不动。估计没有爬到半山的位置,以我现在心血管的能力,早都报销了。几个嘉绒姑娘很不理解,七嘴八舌的说,那有什么,这点儿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走到,最多不要两个小时。我估计了一下,照一般人的腿脚,估计最少也要四个多小时。这时候,一直不肯说话的另一个黑衣女孩说话了:瞧瞧你这么大的个子,走路还不如人家小女子,真没有出息。于是一大帮的女孩哄然大笑。我老天呀,她们把爬山当作走路,而且是很平平常常的走路,这怎么能比。她们总是笑得狠了,笑得肆无忌惮的;我一恼,说,那不成你们谁有背篓,或者是滑竿,我坐着上去。这下嘉绒的姑娘们笑得更欢,喳喳的响彻整个河面。
就在这些随时都能找出快乐的嘉绒女孩们当中,嘴巴比较犀利的白衣女孩总是很关心这个黑衣的小女孩,不时为她整理偌大的盘头和上面的头饰。穿黑衣服的女孩只有15岁,真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第一次参加别人的婚礼,就像是西方出席一个社交场合,而多接触接触外面的社会。嘉绒女子脸部表情变化起来是非常快的,喜怒哀乐都在一瞬间转变,那是因为这些女子的心都是透亮,不像是城里阅历丰富的人,没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不过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唯独这个15岁的女孩,我拍了她好几张照片,她大都是面部一副副不苟言笑的表情。
聚会在寂寞的地方总是最有魅力的,尤其是女子,可能很早就在为那个日子计划着衣服和首饰,因为也许就在偶尔一瞬间就会有似乎心仪很久的男子出现,日后便有长久的辗转反侧。每一场出嫁的仪式是姑娘最后的浪漫狂欢,之后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将是年年阳光下盛开的苹果花,每年的等待都是以凋谢忧伤而告终。女人的快乐就如此琐碎而简单,但女人的幸福却又必须在这种琐碎和简单中得到依托,让它得以生根发芽,在峡谷里开花结果。
梭坡大寨在长长山岗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的七个村子,只有莫洛村是距离河边悬索桥最近的一个,也是这些年被研究嘉绒文化和民俗的专家光顾最多的地方之一,都快成了他们论文讨论的核心。不过因为我拍悬崖上的苹果花和行走的苹果花,从悬索桥到这看起来不算高的村口,让我在碎石路上耗费了一个半小时。烈日下,仿佛我是在甘肃安西极旱大沙漠里行走,在于渴中感觉时间是那么长,终于在头顶上看到有一面院墙,上面有粗陋写着“冷饮凉茶”的牌子,里面平房是一个商店,宽敞阴凉,从阴暗洞开的大门里吹出凉爽的微风。四边沿墙摆着一排长长的货柜,上面摆放的各种老式生活用品,这种类似于过去的供销社,在我的记忆里是40年前市里曾经有过的。店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包着头巾,瘦瘦的,满脸笑容端上凉茶,又打开冰箱任我在里面随意翻上一通的冰棍,直到找出我认为可口的冰棍。
在柜台一头空地上找了个小木头板凳坐下,嘴里含着老婆婆冰柜里找出的冰棍,前后三支,才把从内脏翻起到喉头火焰给平息下来。对面阳光透过窗口,被切割成块状洒下,有细小的尘埃在轻轻升起,这是藏区里最熟悉不过的一个画面。不过此时的阴凉,一定从容得让外面烈日下的空气嫉妒;窗口旁边坐着的也是走累了休息的嘉绒姑娘,头帕翻过来遮挡太阳暴晒都还没有放下,却歪着头不时偷偷露出顽皮的笑容。
她好像是从天上突然的落下,又好像是从峡谷深处奔跑出来,犹如一个生机盎然的精灵,轻盈欢快,又好似善于跳跃的漂亮小兽,修长韧健,总之她出现在“冷饮凉茶”的小卖部里,笑得非常甜美。她是这个店主婆婆的外孙女,本名叫达娃卓玛,意味月亮和仙女,她还有个汉族名字叫冬梅,现在是康定师专大三的学生,最近是回家里实习,实际上就是在摸索她毕业以后的生活之路。她很热情地给我们倒茶,问我们需不需要向导,并出示她作为讲解员资格的证件,目前在整个索坡只有三个人拥有这样的证件。将来的丹巴会是什么样子,嘉绒的旅游会是什么样子,10年以后她的生活又该在什么地方,她都不敢去设想,也许眼下的事情就是做好每一件她能接触到点滴,努力不是现在,结果也不会一定是将来。
按照我的习惯,是不会请导游的,但还是答应了她,请她领我去山上古碉堡。一走到阳光下,黝黑发亮的皮肤,那是一种健康和青春的颜色;眼眸子也黑得发亮,嘴角上翘起,匀称结实的身材,快步在山道上跳跃。她的介绍还是做了一番准备,但她也非常愿意跟我一起探讨嘉绒人过去和现在的渊源,甚至还特地代我去了莫洛村边上的自布寺,那是索坡几个村子里两个对外依然坚持自己是苯波教的寺庙之一。
这张照片是在进入古碉堡前的夹道前拍摄的,当时我正在拍摄近处的墙壁和远处碉堡夹杂在一起的影子,回头看见她正在背靠在岩石墙边,淡然地看着我的忙碌。以后在索坡的一路行走,都是我负责拍照片,她负责把我询问的问题答案记载在我的笔记本上,然后把她自己的手机和信箱,还有通信地址都留在后面。她说请我回去把照片给她发过来,她已经下定决心,作为有文化、有想法的女子,要在自己嘉绒山寨坚守下去,坚守到旅游能给这个不通汽车的山寨,带来新的变化。
5 丹巴的出名,给丹巴那里的嘉绒人带来的是新奇和变化,也给这里带来的是各种灰尘。嘉绒本来就是最初由青海的羌人游牧、甘南的羌人部落、陇东落难的方国后裔、吐蕃的强大势力,还有就是后来从四川平原上千百年逃出来的各种打散军队,或是逃命的汉人。于是嘉绒人总是在接待来自各个地方和族源的人,汇集成自己独立的居民主体。如今来的人,可是一个无法抗拒的现代之风,在吹拂这里原来的古风。
一个来自成都的什么旅游组合,四台大车,二十几号人,是康定方面招待来的。这些人把昨晚我吃饭的客厅和锅庄都占满了,他们大吃大喝,然后叫上几个打扮漂亮的本寨姑娘给他们敬酒,酒足饭饱之后,各自占上几桌半个小时的速战麻将,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山乡风情之旅。我开始有点明白,昨晚在山下那家练习锅庄的用意,原来在没有能力建造客栈的人家,只能靠到各个客栈演出来获得旅游受益。此时这位已经在众多嘈杂客人之间应付一个多小时的嘉绒姑娘,很是疲惫的站在客人走后的窗前,淡淡的嘴角,没有一点对客人笑容,倒是对那些不知嘉绒真正含义匆匆之客的冷笑吧。
在嘉绒地区有很多的土司,实际上这是农耕部落的一种进化版本,土司也就是当年的部落首领,世袭、统治自己区域内各家族或仆人的一切,管理政权和军队、司法,所不同的是土司比部落首领在体制上要相对更成熟,并有相应的农奴。在这些土司中,很多都有称呼自己吐蕃血统的,甚至是当年吐蕃军队中的哪个将领,或是英雄的后代。这也不难理解,嘉绒地区和广大的康区、安多,都是当年吐蕃势力占领的地方,留下一些将军作为司牧一方的长官,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这种土司家族,把自己渲染成吐蕃贵族后裔,更主要是借用一些历史故事,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吧了。
我从扎瓦措里出来,到处是拂动的经幡,薄薄纱上写满了蝌蚪模样的经文,让阳光透过那些鲜红的、金黄的、天蓝的颜色,经文都成了晨风里的 一种风情。就在下甲居山崖边上的土司官寨路口,一位身穿当时土司时代上衣的牛仔嘉绒青年,正等着周末的游客上来,随他一起到自己家客栈里休憩。
甲居与其他地方的碉楼或是砦房与小金川、大渡河峡谷里的有一些差异,比如岩石垒就的砦房颜色特别,上端一层白、一层红、一层黑,中间保持本身的土黄色,下面有两行三角形和波浪形的白色图案,充满原始和祈求符号的意味。我问过一些人,甲居墙上的那些向上白色三角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有人说那是对男性生殖的崇拜,有人说那是原神居住的地方,还有人说那是苯波教特有的符号,就像是他们以“卍”为教符,而与藏传佛教中的“卐”符号正好相反。这个反的“卍”称为“雍中”,是苯教的象征,具有吉祥、神圣、永恒、坚固等含义和驱邪纳祥的功能。
按照昨天晚上,扎瓦措家男人讲的故事最后的解释说,当各尔东杀掉妖魔之后,山寨非常感谢他的恩德,希望他能留下来任寨王,但各尔东谢绝了寨王的好意,只是说他回到圣地墨尔多山林,如寨里有求于他时,请派人来喊他,他一定回来效力。于是寨王决定每年的虎月十三日为嘉绒藏族的藏历年,以此纪念降魔除妖的胜利,庆祝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并再三叮嘱各尔东:每年虎月十二日一定回来和大家团圆,但各尔东却说:我深居大山密林,与世隔绝,那里还记得什么龙年虎月?还是以每年山寨房屋染白为期吧。
所以在每年约在十二月嘉绒虎月的十二日,墨尔多神山北面峡谷地区的的嘉绒人,除当年家有丧事外,都会用白如石灰的泥浆将各自的房屋粉刷~新,这就是甲居一带房子与山那边的中路和梭坡房子外观不一样的原因。此日,房内外打扫干净,做上丰盛的宴席,全家团聚,上首座位空着,留给阿尼各尔东,“阿尼”在当地人语言中尊称爷爷的意思。吃过十二日晚的年饭,各村寨晚上要举行热烈丰富的娱乐晚会,在此盛会上,还要举行一种古老的交战方法:打火仗,以纪念祖先英雄业绩,并祈愿来年五谷丰收,人畜安康,生活吉祥。如此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不过嘉绒人的天空里,总是会出现一些特殊符号,这些符号从无意之间出现在碉楼之间的狭缝中,让没有阳光晒热的凉风吹着眼神,看着天空,一时找不到的是自己和嘉绒之间的距离。当苹果花盛开的时候,最望不见的,就是那些遥远天空和比天空更遥远的过去。
嘉绒地区的碉楼或是砦房一般是五层,当然也有三层的,或是在三层上还有个半间,是用来供奉神灵的地方。这种碉楼在当地语言叫“空巴”,在每一层都有不同称呼,具有不同建筑意义和功能:一楼是底层,当地话叫“热瓦”是当地人用来关牲畜的地方;而二楼在当地话中叫“嘎哗”就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三楼当地话里叫“巴咱”,意为招待客人的地方。如果嘉绒生活富裕,碉楼可以盖到五层,则四楼在当地话里是“嘎底”,是放庄稼的地方;五楼叫叫“左日”,意为煨桑的地方。
在老碉楼的四楼上,一位老人正在楼顶上蹒跚而行,依然是那些熟悉的风,把他稀疏的头发吹起,在符号般的天空里回转自己的身体,留在楼下我的镜头里。光线与剪影,倥偬恍惚,显得如此空灵而浩大,大得如宇宙漫无边际,总有一代一代的习俗被积累在高高和古老的石墙上。
如果说在两千多年的苯波教发展,曾经有过初期的多苯时期,也有过松赞干布前的恰苯时期,也有后来反省和参照佛教的居苯时期,那么自那场历时七年惨烈的大小金川战争之后苯波教,应该是进入残苯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原来曾经丰富的嘉绒习俗和早就与人们起居、交谈和惯例一起融化在苯波教里的那些远方非物质遗存,都与苯波教一起被恐惧所躲藏,在躲藏中淡化,在淡化中离开人们渐渐的远去。
6 俊坡的达娃卓玛陪我去他们村里唯一对外宜称是正规苯波教小寺庙,是在那天日落高山的时候,小寺庙大门紧闭着,我只能扒在门缝朝里面观望。小寺院子非常的狭小,除去一圈转经筒廊子之外,在中央仅仅有一尊白塔,据说这是代表苯波的一个神,被关在里面。
达娃卓玛告诉我,在小寺只有五六个黑教师傅,此时都回“家”了,其中一半的老师傅还是坚守独身,而另一半年轻的师傅,现在都已经结婚。其实在藏传佛教中,只有格鲁教派是有比较严格的禁欲规定,而其他教派就没有这么严格,当年南宋最后小皇帝被蒙古人俘获之后送往西藏边远的萨迦寺当喇嘛,后来在他晚年的时候以萨迦教派高僧身份在甘肃找了个回鹘女人做老婆。而在川西与苯波教相依的宁玛教派,本身还保留有世袭的习惯,所以本来就是身披佛教外衣作为自我保护的苯波教,在自己的约定中就没有禁欲不许结婚这样限制。就在边缘的地带,人们内心不需要禁锢,而是包容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嘉绒文化核心的一部分。黑夜进入这个山寨,一个小小的寺庙,苯波这个外来而又被本地给吸收演化的宗教,如此渐渐在退出历史舞台。我离开的时候,在山岗上看见高高的碉堡,还有在山岗之间的那轮半半的月亮,如此清明,如此斑驳。
在嘉绒的西面和北面,有着自己祖先最早的家乡,那是一片在天上的草原和农耕之地,在那些地方罾经的古芜人朝向东面的迁徙,参与创造出大夏王朝的中央政权。而那些没有跟着出青甘走廊进入陕西关中平原的人们,则是分散开进入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六江流域,形成一条民族融合的藏彝走廊。古羌人在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则是在中路山上考古遗址里能看到其延续的影子,甚至远在缅甸之外,依然可以找到古羌来到的痕迹。
远古的古羌从山谷来,不是这些大山的客人,后来中古的古羌来这里,依然不是这里人们的客人,虽然完全本生的当地人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但是毕竟他们与古羌创造这里本生的文化。早晨大渡河河谷这面安静,滔滔河水在述说,诉说一个没有尽头的故事,一个更要遥远的将来。
也是同样的一个清晨,坐在大渡河河谷的对岸,将我与嘉绒分成了彼此两个世界,中间狭长的是一片高远的天空。阳光在肆意的奔跑,移动的幻影多样地单一,而生命的炊烟又从坡上飘起,充满着被一种遥远之光触摸着的虚无碎片,又被许多染上柔和颜色。碉堡是沉默着,炊烟是弥散着,然而即使是最柔软的颜色,在此时也不能知觉到温暖,因为海底无声,流水声音里充满荒凉,时间就是如此无尽头,默默延伸。也许如那些敬奉山地天空的嘉绒人所说的,灵魂可能真的是不灭,在山谷里流淌的就是时间,其中的人和物则是在永远徘徊。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懦弱的,不会尊重或崇拜英雄的民族也是可悲的。在西藏游历和在青海的行走,凡是在藏区总能遇到打听老人家情况的藏族普通人,他们对老人家的崇拜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在一个完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与英雄同在一片天地下,那才是真正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得到安详和自己的未来。
就在嘉绒山寨的一个山路岩石垒起来石墙上,挂着一幅老人家的绣像,这种绣像我很熟悉,至少是35年以前的存留。今天被嘉绒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挂在这里,在绣像周围还有白色的哈达,是祈求保佑还是避开邪恶,老人家是山里的碉堡主人最崇敬的神和英雄之一(相比之下,想起这几十年后那些不负责任的指责和猥亵,想起那些蔑视和遗忘,真的要为那些在现代社会茫然奔突的人们感到惭愧)。
后记
有人说,如果能把大地给站立起来,从康定这边的大度河水向上看过去,整个丹巴地区就像是一把枝丫繁茂的大树。我就这样溯着大渡河水爬到树杆的终点和树枝的起点。大河与大河在衍生出无数的枝枝蔓蔓,听着干燥阳光下充满湿润的水流声,见到的都是那些农耕的山谷却呈现出一种深远的平和与安详。有云和无云的时候,有风和无风的时候,那些陌生山谷在不断闭合又不断敞开,不时闪出一个又一个石头寨子的村庄。石头砌成的寨子很坚固,显出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模样,能用手掌触摸的是磨砺中的粗糙,还有就是被阳光照耀后的寒气,却有无数未解痕迹在上面裸着。当炊烟渐渐熄灭的时候,精工雕绘的彩饰门窗,总是显出一种繁复却又质朴的美感,只要能站在里面,就会知道时间在嘉绒门窗中都变成一幅经典永恒的油画。寨子里面有生生不息的水在转动着石磨,树丛林间有生生不息的风在拨弄着经幡,碉楼旁边有生生不息的女人在辛劳支撑家庭与亲人生活。如果有人问嘉绒是什么样地方,只能说那是青稞的山寨,是玉米与小麦的山寨,是土豆与向日葵的山寨,是苹果树、梨树与核桃树的山寨,是歌声与舞蹈的山寨。尽管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一座寺庙可以在藏传佛教中排得上地位,但那些分布细致到各个角落,甚至到家庭里的寺庙却依然在支撑这嘉绒人的日常和精神世界,甚至将嘉绒人的文化与过去说的是那么质朴和久远。
离开丹巴已经很久了,怀念她的时候,觉得说什么都无法表达和形容,最合适的就是那首在深夜盛开的苹果花,一首,又一首,衔接得没有任何缝隙。人生无须轰轰烈烈,仅仅是山谷里飘荡一春的花朵,做好花开的几日便可,真是愿已如同苹果花,生为一朵苹果花:那朵远方消逝的苹果花
面向深谷
面向清风
是那一朵苹果花
攀缘春来
摇曳夏日
任凭时光毫无牵挂
灿烂的瞬间
那么短
那么长
那么长
又
那么短
我的梦梦缠绕
烟轻雾霭着
原来如此繁华
但我却不是那
远方消逝着
山谷里的苹果花
1 这天早上,没有计划和目的的在大渡河谷里行走,顺着往康定瓦斯沟方向不停地听着河水滔滔不绝絮叨着,降低我脚踏的海拔高度。忽然就在大渡河的对岸,出现一片绿色的田地,那绿色在清晨阳光下碧玉般的晶莹,似水般的柔软和湿润,甚至田地中央的大树,都在刚刚褪去山影的光亮中斜躺出一道痕迹。
要问当地最老的人,他们也许会讲一个传说给人听,那是羌人先民在首领阿巴白苟的率领下南迁至今地时,与当地居民“戈基人”发生了激烈的战争,最终羌族先民在“白石神”的帮助下战胜了当地的戈基人,成为这里的新主人。再以后,阿巴白苟的子孙分作九支,其后代正好涵盖了现今嘉绒人分布的范围。
这块水田面积不算太大,从梭坡的莫落到大坪两个村之间有一条深长的悬崖深谷,水田就在靠近大坪一侧深谷出口边上,略略高出大渡河水梯田位置上。不过这片小梯田到最近碉楼,垂直高度也要上爬百米,要到山顶最高的碉楼位置上,那就需要有垂直高度在近千米的落差。真无法想象,他们为了耕作要爬多少的山路,要走多远的路程,从陡峭的上面走到河边,再返回到陡峭的山上,年年如此,没有时间可以说这种劳作可以终止。
这条通往山外公路,很长时间没有车辆过来,而太阳又在一寸一寸消灭山谷里的阴影,在水田里留下它的痕迹。我尽可能走到公路边上,找了块巨大的石头爬了上去,看着大山的影子在绿色的锦缎上缓缓的移动,那种慢慢的感觉,好像都能清晰听到影子在作物上拂过发出的沙沙声响,很是细碎,又很是真真的。
从我新住的梭坡山寨对面,被大渡河滔滔河水阻断的三布家里,走到我停留的这个地方,大概是要小三里地的样子。农田在河水对岸,正好能被湍急河水滋润而不会被山洪冲走,但对岸山寨人要走到这里,也一样要有很远的山路,何况他们是要背负沉重的农具。在三布家里,男人不在家,院子里有两条很善于叫唤的大狗,三布家的女人,自己带着孩子在打理这个小小的客栈,却把自己的心思全部都扑在看那没完没了的韩剧,也就是从院子里那口天线锅里接收来的,一天可以连续播放10个小时。
经常没有人管小客栈本应该管理的事情,仅仅是在应付差事早饭就是扔在桌上的稀饭,然后依然独自去陪与自己好不相干的那些人和世界。现代的电讯,就这么轻易地把一个久远的角落,就如此的给荡涤了,真叫人一时难言。不过此时田地里的光线又在发生变化,也是在旋转着山的影子。
其实无论是藏族还是现在的羌族,妇女都是非常能干的,尤其是在农业地区的普通人家,像三布家的女人这么不善于操持家务的很少见。她的名字叫格桑尼玛,今年35岁,可还是孩子般总在韩剧里眼泪汪汪的,坐在我吃饭时的身边,当着她的儿子面放任自己在剧情中的感情。她老公开车连夜送客人到成都,已经走了两天了,好像三布家里的钟表都慢了下来。
坐在逐渐强烈起来的阳光里,不想移动地方。没有到过东北大平原,就无以看到和了解土地的广袤;没有上过茫茫高原,就不能知晓和感受土地在天空里的胸怀;没有进到深山峡谷,就难得体会到不大的土地是如此珍贵。人不管走出多远,土地就是自身一切,那是故乡的一切、梦幻的一切,即便是个传世的英雄,也无法离开土地而生立于世。
梯田有不同的层面,并在边缘上留下完全不同的曲线,这是嘉绒人对农田活路的精细,把田地都整理得如此美妙。有的时候感觉不同的梯田层面都像是一架钢琴,在梯田的边缘上一定有一位钢琴师正在弹奏一曲田园银画,或是峡谷春来的奏鸣,那琴声就是阳光照耀下透彻的嘉绒山谷和湍急的大渡河水。
土地是永恒的沉默,承载着各种喧哗而唯独自己不作任何声响,倾听着一切倾诉和嘈杂,包容着各种烦恼和作为,而自己无有任何作为,仅仅在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夏天之后的收获。生育斯又长于斯的人,不过是一撮有生命的泥土,从远方而来,又继续在这里依靠着土地,延续自己的下一代。
在梭坡乡一带的大渡河水流已经算是缓慢的,但它坐落在河水对岸的高山向阳的山坡上,虽然跟中路山寨处在同一个大山两个不同侧面,但要想翻过山从这个山寨到那个山寨,没有山民一天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梭坡要与现在的外界联系,只有架在大渡河上唯一一座悬索桥,不过因为使用寿命过长,只能允许行人徒步或是摩托车从被扎满彩色经幡的桥上过,而在解放前这里则是以牛皮船为渡。大约是11点半的样子,路过又一块田地,在地里干活的农妇很是辛劳的在暴晒的阳光下农作着。
不知道为什么,大渡河左岸上分布有七个村子,名字分别是龙中、公布、莫落、东风、左比、大坪、八梭,这些都算是梭波大寨范围的村子。我想这么多的村子和自然碉楼,还有那些石头垒就的房屋,之所以散落在山岗之上,多半原因是这里完全向阳和面水,适合人居住。早些年,人们的概念里哪有公路,现在进了梭坡只有一条崎岖土路,没有公路可以上山,寨子农田也没有中路那边有更多的平坦川地可以耕种。
如果把嘉绒人与农耕藏族人做个横向比较,嘉绒人应该是更为勤劳和耕作,要比我在西藏日喀则的后藏粮仓里见到的农区藏族人显得要更加能干和娴熟,因为毕竟在丹巴的所有土地都是在与大山争夺中挤占出来的,这跟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原的自然条件是无法相比。不过这里海拔相对西藏是很低,气候较温暖,因此作物传统两季,现在推广农业科技,可套种,甚至还可以把农作物变两季为三季。
由于所有的平地都用来开垦种植,嘉绒人住房就充分利用当地的不宜耕种的“角落”,而把耕作精密到分毫之间,所以能见到建筑一般都在农地的边缘,占到是很窘迫的狭窄地方,而且大都建造在不宜耕种的瘦瘠之地上,而且还要选择在避风向阳或风力较小,日照较多的山麓、山凹里。于是在当地人的房屋里,经常是窗外就是更高台地上的庄稼,刚好每天可以借着风力把碧绿的叶子扫进早晨的房间。
在青海的班玛县河谷里,也就是大渡河发源地看到山坡上藏(实际上也是由古羌人演变成藏族)寨碉房,还有在多贡麻寺见到碉堡的寺院经堂,总是党得这些高高的碉楼,在修建初始动机上,对苍天和神灵的崇拜要远远超过所谓军事上的需要。碉楼是~种外在的文化表现,被千百年来屹立在山岗岭前,甚至是绝壁上,而嘉绒人,或是远在西藏,再远到阿富汗那些山岗上碉楼修建者的内心,则是一种内在文化。文化是一种内在表现,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张扬,就是这种固执或是近似疯狂的举动,没有人告诉那家这是为什么,可一代一代传承着,不是居住在孤高碉楼里数落天上星星稀少,就是汗流浃背在空手行走都困难的陡峭山坡上背负重重条石,一块又一块垒砌起来,让天空一点点接近自己的心房。
这些高碉与修建者在几百年来一起呼吸、一起生存、一起命运,成为当地人在生活或是生存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无法用文字记录的就是被称为民俗事象。早上起来看索坡近千米高的山上,那些屹立很久很久的碉楼,依然高高站立在 那里,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任何的损毁,如半碑映照在任何走进嘉绒地区人眼底,也越来越远离现代人的生活和习惯,成为一种无解重谜。
不过在丹巴各个村寨都可以听到一种确切的建造碉楼说、法-就是作为当地民俗一种是各家凡生子必建一碉,否则这个男孩成人后娶不到妻子。于是平民之碉虽然不如土司头人那般雄伟,仪三四层,有的还与房寨居室相连,不仔细辨认还真把它成为普通民房的一个组成。我在中路的时候去过一个人家,刚开始是以为那不过是个古老的碉房而已,在漆黑的房内看了他们的锅庄,还有存放粮食和肉品的三楼。
直到后来主人告诉我,他的房子有近800年历史,我才在黑暗中发现,这碉房的一个角落是相对独立的一座碉楼建筑,虽然仅仅有五层之多,比他们家新盖的彩楼房子高出不了多少,若不是主人自己这么说,根本就不知道这也是个碉楼。我估计当初在计算中路山寨的碉楼时,类似这种碉楼是没有计算进去的。在阳光里看碉楼周围的高高杨树,竟然是这样的颜色和光线。
虽然嘉绒地区在农业上是很有实力的,而且还有在山坡上有果树和不太多的畜牧,像这样具备农林牧的山区往往是很富裕的,所以在过去年代里,这里生活水准要远远高于青海或其他川西藏区。但是即便是这样,要想每家每户都这么修碉楼,特别是那些高耸入云的碉堡,还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家中生男孩就一定要建碉堡,而且是一年建一层,需要多少财力来支撑呢。有人把这种为男孩建碉楼解释成为在军事和械斗中男性角色的重要,特别是高耸的碉楼是对男性生殖的模仿和崇拜,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本末倒置或是被语言给理想化了,属于臆想牵强的附会,根本不是这些碉楼建造最初和主要的动机。
顺着山坡看阳光在碉堡群中飞快的奔跑,那种感觉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因为那些阳光在快乐和欢笑着从碉楼群中间穿过。问了懂得丹巴碉堡分类和用途的人,才知道当地的碉堡或是碉楼,可以分为房中碉、经堂碉、阴阳碉、姊妹碉,当然还有性别称呼的公碉、母碉等。站在大渡河对岸望梭坡,感觉这些高高挑起的碉堡如林子般混在树丛里,这人工在神秘信仰下建造碉堡之林,足以让任何人震撼。每年不仅男孩18岁成年,要在高碉下举行成年礼;而女孩到17岁成年,也需在高碉下举行成年礼;或是每逢喜庆节日,谁家有高兴的事情,山寨各处人们还是要聚集在高碉下,打起皮鼓,唱着山歌,跳着锅庄。一座座碉楼在嘉绒人心目中,成为一种历史与流逝着的见证,沉默的岩石高壁不会承诺什么,也没有见到在碉楼内外上镌刻了什么,但这些碉楼陪着嘉绒人一生一世,从这一代人走到下一代人。
2 有人把嘉绒人建造碉楼的砌石技艺称之为“叠石奇投”,那技艺绝非是一般现代建筑师所能掌握的。从山上取下来的都是一些完全不规则的乱石,通常是山坡上散落的那些破石乱砾,大小方圆,并无定式与规则。但寨子里有专门砌墙工匠,不用斧凿锤钻,仅仅是凭双手一兜,就可以将这些乱石头,随意砌叠,取长补短,环环相扣,犬牙交错,无论什么形状和尺寸都各得其宜。然后将缝隙用土泥调水填糊,空大处支一些小石,根本不引绳墨,就能使圆如规、方如矩、直如矢、垂直地表,不稍倾畸。一米两米,如此仅靠石头自然垒砌,最终能上升到30多米甚至60多米的高空,经历几百年甚至千年不倒,没有任何运输和起重工具,就是工匠对石块的感觉和倾情,碉楼就在空中站立。
一个人坐在大渡河的彼岸,什么都不要思索,就仅仅看着这些碉楼,它们的沉默就是给我最好的说明。过一些时候,阳光会转移角度,我也会离开,但那些碉楼是纹丝不动在原地,那些被很多后人不断论证的精神内核,无需一定被再考证出来,有的时候沉默和形状就能把一切都表述清楚。
这天是非常炎热的下午,从高高山坡上下到大渡河边,人已经被这种炙热给焦灼得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在山崖的阴影下躲了好一阵,才迟疑和缓慢在烈日下踏上残破木板和被数千面风马经幡簇拥的悬索桥,登上索坡第一台阶。对面山上的碉楼一个接一个探出山崖看着峡谷河边的我,若不攀爬上去,就无法接近这些碉楼,而山坡下方有这个乡150多个碉堡中海拔比较低的几组。在嘉绒地区,碉堡却是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标记,体现着当地人们原始的生殖崇拜,实际上是一种包容和孕育的表现。像我们在许多地方看到绝大多数的碉堡,都是赤裸裸的“公碉”,没有什么害羞和隐瞒的,只是表明在这个碉堡下的人家是男人当家,同时也表明力量和神灵在保佑这个家庭人丁兴旺,多子多孙。
不过不仅在梭坡,在其他的寨落群里,总有一些很高大和神秘的碉堡,很是凝重带有许多威严的矗立在被男人统治碉堡群里。据说那是因为女人在这里当家,而碉堡的下半部开始有许多间隔距离不一的水平横线,问当地的女孩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对方很爽朗的回答到,这是“母碉”。据当地人说形状倒是有女性生殖器的象征,但我看了山脚前这幢碉堡群中唯一的“母碉”半天,也没有明白她说的意思。不过嘉绒妇女在过去都穿百褶裙,而那些碉堡外墙上的水平线是否取自当地女性的百褶裙,然而就我观察在当地穿百褶裙已经很少,绝大多数是穿一种叫“三片”由当地人自己手绣的衣物。
真是一谜未结,又出新谜,谜谜衔环,苦思不解。
查了一下笔记,整个丹巴地区的碉堡到目前还存在有共562座古碉,而历史记载在大小金川战争爆发的时候,整个嘉绒地区有大小碉堡是3000多座,由此可见,再坚硬的石头也无法抵挡意识懈怠所带来的毁灭。现在梭坡乡是丹巴全县保存碉堡最多的地方,共存有碉楼175座,其中最高的碉王也是一座雌碉,有63米高,这个碉王在梭坡寨所在山顶的背面一点,需要爬上千米高山梁才能到达这座碉王下面。
我找了个老碉堡,就是当年有个法国女人从这碉堡里锯掉一块木头,回去在实验室作了碳14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个碉堡有800~1500年之间。唉,这个好事的法国老女人,所得出的结论不过是在验证历史记载上的一个记录,或者是已经被记载的一段历史,也许西方人过于看中的实证吧。不过当我走到这座碉楼和碉堡之间过道时,忽然觉得火热的阳光在这里一下就变得冷森森的,所有热量都被这个狭缝都给吸走了。而要想进入近千年的碉堡,必须要从这个狭缝里过去。
转过紧紧挨着的石头房和碉楼,碉堡建造时间大概在元朝,而修复是在清朝期间。被不规则石头垒砌和在缝隙里淤满泥沙构成冰凉墙面,在这些石头之间露出朽态木头则是被时光染成浓重的黄色,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颜色,吸纳了日月星辰,风沙雨雪,见证了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在碉堡房子的一角上,有一只白色的羊头挂在柱子上,徽章般的悬在空间里,朝向山谷,朝向风来的方向。古羌,在字面上的解释就是一只大羊的意思,这只白色羊头,是否隐含几千年前高原上游牧人避邪和求神保佑的习俗。
老人给我打开两个建筑之间一面土垒墙壁上紧锁的木门,从梯子上到相当于二楼凉台的位置,实际上这才是这个建筑的主活动场所。而另一侧则 是十几米高的主碉楼,我从侧门探进身子,结着几米高的地方才有小洞口照射进来微弱光线,能看到这些岩石嶙峋内部,形成微缓的锥形,逐渐向上收缩变小。大约每到三米的位置有横梁木头穿过碉楼,能看出来上面还有残存的木板,想必是主人不同的生活地方,每层之间还有用独木砍出脚蹬梯子交叉叠放在凸出石头上。看样子这个碉楼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养护,主人已经不打算再爬回到碉楼的顶端,去西北眺望永远无法归去的高原,而是在想自己该如何面对现在的生活。
在碉堡和碉楼连接中间房间地面是木板构成的,掀起一侧的木盖,下面就是地道的入口,过去遇到外敌侵入抵抗不住时就通过这里逃走,下面地道与周围几个碉堡都是相通的。接着老人转过墙角,取出镶入墙壁的一块圆木块,说这里是藏经书和私人宝贝的地方,在房子边上长方形的木槽用于堆放粮食,这样如果外敌攻不上来,在这个碉堡里可以生活几个月。在二楼另外一间密室里,应该是这家碉堡主人的家庙,在不同峡谷的山寨里,一家人自己在碉楼内开设自己的家庙,供奉自己信仰藏传佛教活佛或是苯波教的师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我在想这么做恐怕不仅仅是财富和虔诚的体现,更多应该是多种宗教交叉,一个寨子里可能就因为不同祭司或师父法力认知,会产生矛盾的,把他放在自己家里,就免去许多麻烦。环顾这家主人特地为祭司装饰的房间,虽然年代已久,画面被照明火把烟熏黑,但依然能看到是典型汉家画派风格,敬奉神明和佛家的造型,那些造像婀娜张扬,仿佛此时身在几百年门槛上翩翩起舞。
有人喜欢说有关“墙”的隐喻:墙跟墙打招呼,一定是在墙角里碰面,这就是建筑的角。如果墙与墙没能碰面,那不就成了一条通道,永远不能把生活留存下来么,而墙和墙结合在一起的角落,就会你中有了我,我中也有了你,那是个整体空间。不规则的碉堡,在嘉绒地区是最为神秘的一科碉堡,而13角碉则是这里多角碉堡中的极品。按道理说8角碉在建造上没有特别的麻烦,16角碉是其正反角的对应,相同12角碉就是6角碉的正反角列应,但是13角碉就找不到对应的那个角。13角碉堡不在梭坡这面大寨里,而是在大渡河对面的更高山上,那个村子的名字叫蒲角顶。有人说13这个数,在藏族民间乃至在其宗教中是一个吉祥的数目,同时也有其宗教神圣的内涵。在丹巴民间还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就叫“13战神舞”,这13战神是嘉绒的护卫神,于是人们不仅用舞蹈来祭祀,而且还要用修建13角碉来以示崇奉。
不过我在古碉堡的楼上,正好可以从建筑的缝隙之中看到旁边索坡碉堡群中独立的8角碉堡,这尊碉堡与我在中路山上所见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此时阳光从云缝里洒下,大渡河峡谷里露出的雪山闪烁耀眼光彩,阳光、云幻、雪风、涛声,都从碉堡16个不同凹凸立面上流了下来,与碉楼连成一个共生面。
现在的嘉绒地区,已经没有人再建造高耸的碉堡,因为电视进入了这个地区,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是他们在画面上看到的事实。但是每当寨子里有人盖房子的时候,山寨里的乡亲们就像是赶节一样,到盖房子人家去帮忙,成群结队的背石头运木料,那种喜悦和雀跃,都在山谷里洋溢着。我从山上下来的时候,正好在村落一角碰见一户人家盖新的碉房,山寨众多人手都集聚在这里各司其职,看见陌生人的到来,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很兴奋的发出啸叫的声音,表示自己应该得到重视。
盖碉楼,男女干的活路基本上是有明显的分工,男性一般承担砌筑墙体,或是上山砍伐木料、备运石料等技术性强和选择性的劳动,而女性则要承担备运泥土、背水、合泥及其他辅助性劳动和杂务。多少年来,这种习惯始终没有改变,嘉绒的女子肩膀特别结实和负重,好像再大的高山都可以被她们的坚韧和忍耐给分解,用绳子拴住任何重物,然后被她们用后背一背的,就能背到遥远的地方。
3 丹巴之所以出名,一是这里遍布在山岗上的碉堡,二是被平面媒体所形容的美人。说句真心话,嘉绒地区的民族在农业和操持家务方面,要比大多数藏区人都高明许多,会很注重利用不大的土地和资源,甚至是时间和季节,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在如此险峻山区,却是过得很是一番别样的滋润。但是要说其女人,光是从容颜相貌上说,在藏区里算是平常一般的,要比我在青海高原或是西藏高原,甚至在甘肃祁连山北麓遇到的藏族姑娘,差很多了,因为她们需要负重的是整个高耸如云大山和不间断岁月。
于是总有人在特地去丹巴“美人谷”,回来大失所望,说是美人谷里没有美人可寻。其实这都是城市化的庸俗美学在作祟,什么是丹巴的美人,就是那些终日下地干着粗粗累活,每日背负沉重背篓的那些普普通通的妇女,生活就在她们这些古铜般颜色脸庞笑容被延续着,从没有有过间断。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连续几天早起在山岗上上下下溜达,我在丹巴田地看到干农活,多是妇女,她们才是支撑碉楼和家的基础。在盛开后的栗子树前,我曾仔细端详过这些嘉绒的女子,健壮的骨骼和粗壮的躯体,是她们在落英之中能承受日子带来的辛苦,将种种磨难都当做家常生活来平淡对待。
从丹巴地区北面和西面高原上走下的古羌人带来的是农作技术和对苍天的敬仰,还有就是对神灵和自然发自心底崇拜,这在嘉绒地区一直无声的传沿了几千年,一直延续到现代。根据这里比较正统的传说是,在南下部落里有个女首领,也就是后来被人传说的东女王,与嘉绒地区原来土生的嘎达山神做过一场激战,这山神是个无恶不作、涂炭生灵的恶神,专门要吃当地的男孩,几乎要把当地的男性都要灭绝光了。东女王与它大战很久,最后邀来墨尔多山神才最终降服了这个妖孽,使其皈依苯波教教法,还这方土地以和平、安宁。这个故事很像我在藏区听到藏传佛教在初入藏区与苯波教发生冲突所产生你死我活的争斗一样,至少在这里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留下重重一笔,古羌人在漫长岁月里留有母系社会的习惯,而他们进入这个峡谷里,带来的萨满教跟这里原生的土教发生激烈冲突之后,才落脚下来,成为这里信仰的方式。
在嘉绒地区,女人往往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支柱,操持家务,抚养后代,照顾地里的庄稼,然后就是站在自己家的碉楼外面,寻找自已放养的猪或是鸡。而且嘉绒女人的服饰也是非常讲究和细致的,据说要把整套的嘉绒女人服饰全部,从头到脚可以分出几十甚至几百种不同组成了。不过我面前这位大嫂腰里围的就是当地女人的三片,前腰是很窄的长片,长片一角有自己绣的花,后腰围的是很宽的长片,也有自己绣的花,这样围起来很合适干力气活。第三片是搭在头发上的,但今天她头上不是那片同一幅黑布上裁下来的头帕,而是另一种嘉绒女人的彩色裹头。
我问过当地女子,这种绣花的三片都是当地自己用自己绣的,女人们一般不给男人绣什么东西,更不会给别的女人绣,女人想要漂亮,首先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绣出漂亮的服饰来。我问大嫂这种三片要是自己绣,需要多长时间,大嫂回答最少也要两天的时间。不管当地女子身上穿什么样的服 装,体恤、牛仔,都可以在外面围上这三片,作为自己的装饰。在寨子可以跟当地的妇女手中买,价格大约是人民币40元一套。
这些是嘉绒的姑娘,这些是丹巴的女人,都是最普通而又简单的生命,简单得不会有任何外界觉察到她们曾经在阳光之下穿过如此多彩的服装。她们早晨刚刚从对面高高的山岗上下来,下午的烈日里又要顺着山岗爬上陡峭的山崖,回到只有苍鹰盘旋的山顶上,然后在那些孤立的碉堡下仅仅眺望大渡河水日复一日的流淌。外面的世界在变化,外面的故事很精彩,但她们绝大多数还是以山岗为家,在已经过去千年的嘉绒历史轨迹上过着自已生活,只能把一点点试探和偶尔,放在下山到县城里的片刻。
几千年前的古羌是个完整和延续的母系社会,这种习惯被迁徙的步伐带入这个狭窄的峡谷里,演化成一个又一个串联起来的故事。也许文人会说女人如大地,隐忍、浑厚、载物、青华,但女人就是把泥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孕育生命;也许有人会说所有的女人都会大抵一样,但女人在社会底层的承载和她们的美丽在阳光下逝去,又有谁能为此感到一种内心漾动呢。母系社会离开我们很遥远,当这些回家的女人走过开满苹果花的山口时,生活将依旧重复千年前的简单,而此时花与身影都是一种对生命的悲悯。
在嘉绒姑娘里,其中这位穿着黑背心的高挑女子很是大方健谈,她一开口,如同她脚下的滔滔大渡河水,源源不绝。她说自己才18岁,初中还没有读完,就耐不住对外面世界的好奇,不顾家里人的反对,自己偷偷离家,到外面去打工挣钱。但两年下来,没有离开过四川,先是在成都,后是康定都做过,不过像她这样的学历和阅历,繁华的大城市不过跟一片沙漠一样,她又能在那里干什么呢,不外就是酒吧或酒店的服务员。在繁华人群中找不到一个嘉绒姑娘质朴的落脚,而她也在年纪轻轻的时候知道外面世界不过是一个早上和一个夜间的叫唤,除去辛劳的奔波,啥都不能比家乡阳光自在,便觉得没什么意思的就回来了。也许她已经知道,只要心在,在那个地方都是天堂般的美丽,何况嘉绒本来就是天堂般的纯净和安详。
就在她跟我说起自己在大城市那个打工的经历,语言不多,脸上却是一股忧伤和失望的神色。我不知道那段经历在她的内心留下什么难以磨灭的印象,原来外面的世界与一个嘉绒山谷里的姑娘心目中的理想,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距,所以她还是在自己最年轻的时候选择了回到峡谷和山岗上。在这些嘉绒姑娘中,就数她最大方和自然,也很贴切问我在炎热空气中那副难受的样子,要我在阴凉的地方歇息一下感觉就会好得多。我问她们都住在什么地方,她们用手把大渡河对岸山岗整整划过一圈,散布在海拔不同的高度上,最远的一家距离我们河边聊天的桥头,要有两个小时的山路。黑背心的打工姑娘站起来最先朝着自己碉楼走去,即刻跟换了个人一样,在路上是有说有笑,把刚才谈话之间那点不快,丢得一干二净。
在嘉绒地区,男女之间的爱慕是在月色明媚的夜晚,小伙子们三五成群,每人披上一件毪衫邀约到相好的姑娘家去对歌,姑娘们也相约一群,坐在锅庄边,等待小伙子们的到来。等到结婚的女方出家门时,要根据新娘属相及家门开的方向来决定是正面走出,还是侧身走出。最重要的送亲人数都要在60人以上,一般是百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唱着山歌,在太阳未下山前进入对方的大门。
我在索坡大渡河悬索桥边上遇到的这群山寨姑娘,就是过河到县城里去参加她们一个好友,或是好友的好友,好友的好友的好友出嫁仪式。显然这里面真正认识新娘的只有几个人,都是大家一起吆喝着,整个索坡一下子去了五六十人,当时在桥头稍作休息的有将近十个女孩,说是大部队在后面呢。作为女方家里这次一共去了百多位女孩,就她出门和送亲的路上,大家在一起,最后是照一张百多人的嘉绒花朵大合照。此时她们参加完朋友的婚礼,正分散过桥往自己家里走,也许不要多久的那天,她们当中哪个姑娘也会成为新娘,也会得到这些姑娘和城里的姑娘一起的欢庆、舞蹈、唱歌、雀跃,让日子如河水,永不中断。
这是很偶尔的遭遇,没有见到在县城实际婚礼的场面,但从一拨一拨从公路上走下来的嘉绒女孩的身影,能感受到嘉绒人在传承着自己内核中无法用文字和语言记录和传承的内核。她们穿上自己最鲜艳的衣服和发辫首饰,去远远步行几个小时,参加一个盛大而又他人的婚礼,也许过不多久,也会有许多陌生的女孩来参加她们或是亲人的婚礼。于是生活是简单和重复的,可是快乐和舞蹈是随时存在的,在这个山谷里,开满鲜艳和浓浓的苹果花,难道也是因为如此么?
热闹的婚礼结束了,她们或是在县城里买上自己需要的东西,或是伙伴们相识结伴,慢慢过桥,在闲聊着闺中贴己的话。也许几十年以后的回忆里,在刻满皱纹的额头下,能想起曾经有哪个人在桥边说起过一件让大家都开怀大笑的事情。有姑娘看见我羡慕地看她们身上衣服服饰,打听他们参加婚礼的庆典,便告诉我说明天中午在寨子里还有一场庆典,到时候她们还会穿着这些衣服去唱歌跳舞,要我干脆过河住在她们当中谁的家里,吃着咸猪肉,等着明天天亮以后她们随阳光照耀,携手起舞。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仿佛有一件世常的东西,本是安然的放置着无人理会,它始终沉默并无思想;而有一天忽然间它与外人目光所撞见,惊奇与幽暗相互交错,能让寻常事物翩翩展翅,随风飞翔起来。从大渡河边山崖下的阴影里,休息够的嘉绒姑娘一个接一个跳跃到炙热阳光下,如在目光和思绪探慰着醒来,勾起的是那些女人生命之初深潜的和鸣。生命如花,盛开就要到盛极,不会在乎转眼凋败,那些繁华如烟花,一定是转眼流云,想留都留不住。时光于人而言,不过是一朵花开时间,落到女子身上如此贴切,女人如花花似梦,况乎是苹果花。
4 梭坡大寨的这道山,落差在千米以上,据说就是当年传说中唐末时期东女国所在位置。有关中国古代东女国,其领地在史书上先后出现有两处,最初东女国在怒江和澜沧江中游,以昌都为中心,而唐末之东女国则纯属在嘉绒地区,其中心在今大、小金川流域,当时吐蓉称其为“康国”,实际上也应该属于吐蕃势力控制下的部落王国。据说当时在东女国,国王也就是部落首领与官吏皆女子,国内的男人,不能从政,仅任征战与种田之役,因女子少而贵,且位商权重,故为多夫制,女王则侍男者众。也有说当时东女国4万余户,散布在山谷间八十余座聚邑中,女子服饰尚青及男子赭面之俗,但所有这些都随着大渡河上空飞快流过白云,难以追寻。而作为一种被镌刻在时光上的文化烙印,女性掌权、女性崇拜、多夫制、无固定性伴的走婚、尚青、居碉楼等等的东女国文化元素,在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影响至今。
跨过大渡河的悬索桥边上,桥上扎满了五颜六色的经幡,此时正被河面上爽利的风扬起千万面疯狂风马。她们看到我这个陌生人,就有姑娘说跟我走吧,今天晚上就到我家里去住,我说你家在哪儿,她把手指扬扬说不远,就在山上那两个碉堡的 左边个子有点高的那下面。我扬起了头,又扬起了头,几乎要把身体都仰倒,才在绵延的高山顶上找到那两个碉堡(也就是N033那张画面)。我赶紧就摇摇头说,那地方太高了,我爬不动。估计没有爬到半山的位置,以我现在心血管的能力,早都报销了。几个嘉绒姑娘很不理解,七嘴八舌的说,那有什么,这点儿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走到,最多不要两个小时。我估计了一下,照一般人的腿脚,估计最少也要四个多小时。这时候,一直不肯说话的另一个黑衣女孩说话了:瞧瞧你这么大的个子,走路还不如人家小女子,真没有出息。于是一大帮的女孩哄然大笑。我老天呀,她们把爬山当作走路,而且是很平平常常的走路,这怎么能比。她们总是笑得狠了,笑得肆无忌惮的;我一恼,说,那不成你们谁有背篓,或者是滑竿,我坐着上去。这下嘉绒的姑娘们笑得更欢,喳喳的响彻整个河面。
就在这些随时都能找出快乐的嘉绒女孩们当中,嘴巴比较犀利的白衣女孩总是很关心这个黑衣的小女孩,不时为她整理偌大的盘头和上面的头饰。穿黑衣服的女孩只有15岁,真不知道这是不是她第一次参加别人的婚礼,就像是西方出席一个社交场合,而多接触接触外面的社会。嘉绒女子脸部表情变化起来是非常快的,喜怒哀乐都在一瞬间转变,那是因为这些女子的心都是透亮,不像是城里阅历丰富的人,没有什么需要藏着掖着的。不过也许是紧张的缘故,唯独这个15岁的女孩,我拍了她好几张照片,她大都是面部一副副不苟言笑的表情。
聚会在寂寞的地方总是最有魅力的,尤其是女子,可能很早就在为那个日子计划着衣服和首饰,因为也许就在偶尔一瞬间就会有似乎心仪很久的男子出现,日后便有长久的辗转反侧。每一场出嫁的仪式是姑娘最后的浪漫狂欢,之后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将是年年阳光下盛开的苹果花,每年的等待都是以凋谢忧伤而告终。女人的快乐就如此琐碎而简单,但女人的幸福却又必须在这种琐碎和简单中得到依托,让它得以生根发芽,在峡谷里开花结果。
梭坡大寨在长长山岗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的七个村子,只有莫洛村是距离河边悬索桥最近的一个,也是这些年被研究嘉绒文化和民俗的专家光顾最多的地方之一,都快成了他们论文讨论的核心。不过因为我拍悬崖上的苹果花和行走的苹果花,从悬索桥到这看起来不算高的村口,让我在碎石路上耗费了一个半小时。烈日下,仿佛我是在甘肃安西极旱大沙漠里行走,在于渴中感觉时间是那么长,终于在头顶上看到有一面院墙,上面有粗陋写着“冷饮凉茶”的牌子,里面平房是一个商店,宽敞阴凉,从阴暗洞开的大门里吹出凉爽的微风。四边沿墙摆着一排长长的货柜,上面摆放的各种老式生活用品,这种类似于过去的供销社,在我的记忆里是40年前市里曾经有过的。店的主人是一位老婆婆,包着头巾,瘦瘦的,满脸笑容端上凉茶,又打开冰箱任我在里面随意翻上一通的冰棍,直到找出我认为可口的冰棍。
在柜台一头空地上找了个小木头板凳坐下,嘴里含着老婆婆冰柜里找出的冰棍,前后三支,才把从内脏翻起到喉头火焰给平息下来。对面阳光透过窗口,被切割成块状洒下,有细小的尘埃在轻轻升起,这是藏区里最熟悉不过的一个画面。不过此时的阴凉,一定从容得让外面烈日下的空气嫉妒;窗口旁边坐着的也是走累了休息的嘉绒姑娘,头帕翻过来遮挡太阳暴晒都还没有放下,却歪着头不时偷偷露出顽皮的笑容。
她好像是从天上突然的落下,又好像是从峡谷深处奔跑出来,犹如一个生机盎然的精灵,轻盈欢快,又好似善于跳跃的漂亮小兽,修长韧健,总之她出现在“冷饮凉茶”的小卖部里,笑得非常甜美。她是这个店主婆婆的外孙女,本名叫达娃卓玛,意味月亮和仙女,她还有个汉族名字叫冬梅,现在是康定师专大三的学生,最近是回家里实习,实际上就是在摸索她毕业以后的生活之路。她很热情地给我们倒茶,问我们需不需要向导,并出示她作为讲解员资格的证件,目前在整个索坡只有三个人拥有这样的证件。将来的丹巴会是什么样子,嘉绒的旅游会是什么样子,10年以后她的生活又该在什么地方,她都不敢去设想,也许眼下的事情就是做好每一件她能接触到点滴,努力不是现在,结果也不会一定是将来。
按照我的习惯,是不会请导游的,但还是答应了她,请她领我去山上古碉堡。一走到阳光下,黝黑发亮的皮肤,那是一种健康和青春的颜色;眼眸子也黑得发亮,嘴角上翘起,匀称结实的身材,快步在山道上跳跃。她的介绍还是做了一番准备,但她也非常愿意跟我一起探讨嘉绒人过去和现在的渊源,甚至还特地代我去了莫洛村边上的自布寺,那是索坡几个村子里两个对外依然坚持自己是苯波教的寺庙之一。
这张照片是在进入古碉堡前的夹道前拍摄的,当时我正在拍摄近处的墙壁和远处碉堡夹杂在一起的影子,回头看见她正在背靠在岩石墙边,淡然地看着我的忙碌。以后在索坡的一路行走,都是我负责拍照片,她负责把我询问的问题答案记载在我的笔记本上,然后把她自己的手机和信箱,还有通信地址都留在后面。她说请我回去把照片给她发过来,她已经下定决心,作为有文化、有想法的女子,要在自己嘉绒山寨坚守下去,坚守到旅游能给这个不通汽车的山寨,带来新的变化。
5 丹巴的出名,给丹巴那里的嘉绒人带来的是新奇和变化,也给这里带来的是各种灰尘。嘉绒本来就是最初由青海的羌人游牧、甘南的羌人部落、陇东落难的方国后裔、吐蕃的强大势力,还有就是后来从四川平原上千百年逃出来的各种打散军队,或是逃命的汉人。于是嘉绒人总是在接待来自各个地方和族源的人,汇集成自己独立的居民主体。如今来的人,可是一个无法抗拒的现代之风,在吹拂这里原来的古风。
一个来自成都的什么旅游组合,四台大车,二十几号人,是康定方面招待来的。这些人把昨晚我吃饭的客厅和锅庄都占满了,他们大吃大喝,然后叫上几个打扮漂亮的本寨姑娘给他们敬酒,酒足饭饱之后,各自占上几桌半个小时的速战麻将,也许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山乡风情之旅。我开始有点明白,昨晚在山下那家练习锅庄的用意,原来在没有能力建造客栈的人家,只能靠到各个客栈演出来获得旅游受益。此时这位已经在众多嘈杂客人之间应付一个多小时的嘉绒姑娘,很是疲惫的站在客人走后的窗前,淡淡的嘴角,没有一点对客人笑容,倒是对那些不知嘉绒真正含义匆匆之客的冷笑吧。
在嘉绒地区有很多的土司,实际上这是农耕部落的一种进化版本,土司也就是当年的部落首领,世袭、统治自己区域内各家族或仆人的一切,管理政权和军队、司法,所不同的是土司比部落首领在体制上要相对更成熟,并有相应的农奴。在这些土司中,很多都有称呼自己吐蕃血统的,甚至是当年吐蕃军队中的哪个将领,或是英雄的后代。这也不难理解,嘉绒地区和广大的康区、安多,都是当年吐蕃势力占领的地方,留下一些将军作为司牧一方的长官,是很正常的事情。当然这种土司家族,把自己渲染成吐蕃贵族后裔,更主要是借用一些历史故事,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吧了。
我从扎瓦措里出来,到处是拂动的经幡,薄薄纱上写满了蝌蚪模样的经文,让阳光透过那些鲜红的、金黄的、天蓝的颜色,经文都成了晨风里的 一种风情。就在下甲居山崖边上的土司官寨路口,一位身穿当时土司时代上衣的牛仔嘉绒青年,正等着周末的游客上来,随他一起到自己家客栈里休憩。
甲居与其他地方的碉楼或是砦房与小金川、大渡河峡谷里的有一些差异,比如岩石垒就的砦房颜色特别,上端一层白、一层红、一层黑,中间保持本身的土黄色,下面有两行三角形和波浪形的白色图案,充满原始和祈求符号的意味。我问过一些人,甲居墙上的那些向上白色三角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有人说那是对男性生殖的崇拜,有人说那是原神居住的地方,还有人说那是苯波教特有的符号,就像是他们以“卍”为教符,而与藏传佛教中的“卐”符号正好相反。这个反的“卍”称为“雍中”,是苯教的象征,具有吉祥、神圣、永恒、坚固等含义和驱邪纳祥的功能。
按照昨天晚上,扎瓦措家男人讲的故事最后的解释说,当各尔东杀掉妖魔之后,山寨非常感谢他的恩德,希望他能留下来任寨王,但各尔东谢绝了寨王的好意,只是说他回到圣地墨尔多山林,如寨里有求于他时,请派人来喊他,他一定回来效力。于是寨王决定每年的虎月十三日为嘉绒藏族的藏历年,以此纪念降魔除妖的胜利,庆祝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并再三叮嘱各尔东:每年虎月十二日一定回来和大家团圆,但各尔东却说:我深居大山密林,与世隔绝,那里还记得什么龙年虎月?还是以每年山寨房屋染白为期吧。
所以在每年约在十二月嘉绒虎月的十二日,墨尔多神山北面峡谷地区的的嘉绒人,除当年家有丧事外,都会用白如石灰的泥浆将各自的房屋粉刷~新,这就是甲居一带房子与山那边的中路和梭坡房子外观不一样的原因。此日,房内外打扫干净,做上丰盛的宴席,全家团聚,上首座位空着,留给阿尼各尔东,“阿尼”在当地人语言中尊称爷爷的意思。吃过十二日晚的年饭,各村寨晚上要举行热烈丰富的娱乐晚会,在此盛会上,还要举行一种古老的交战方法:打火仗,以纪念祖先英雄业绩,并祈愿来年五谷丰收,人畜安康,生活吉祥。如此习俗,代代相传至今。
不过嘉绒人的天空里,总是会出现一些特殊符号,这些符号从无意之间出现在碉楼之间的狭缝中,让没有阳光晒热的凉风吹着眼神,看着天空,一时找不到的是自己和嘉绒之间的距离。当苹果花盛开的时候,最望不见的,就是那些遥远天空和比天空更遥远的过去。
嘉绒地区的碉楼或是砦房一般是五层,当然也有三层的,或是在三层上还有个半间,是用来供奉神灵的地方。这种碉楼在当地语言叫“空巴”,在每一层都有不同称呼,具有不同建筑意义和功能:一楼是底层,当地话叫“热瓦”是当地人用来关牲畜的地方;而二楼在当地话中叫“嘎哗”就是主人居住的地方;三楼当地话里叫“巴咱”,意为招待客人的地方。如果嘉绒生活富裕,碉楼可以盖到五层,则四楼在当地话里是“嘎底”,是放庄稼的地方;五楼叫叫“左日”,意为煨桑的地方。
在老碉楼的四楼上,一位老人正在楼顶上蹒跚而行,依然是那些熟悉的风,把他稀疏的头发吹起,在符号般的天空里回转自己的身体,留在楼下我的镜头里。光线与剪影,倥偬恍惚,显得如此空灵而浩大,大得如宇宙漫无边际,总有一代一代的习俗被积累在高高和古老的石墙上。
如果说在两千多年的苯波教发展,曾经有过初期的多苯时期,也有过松赞干布前的恰苯时期,也有后来反省和参照佛教的居苯时期,那么自那场历时七年惨烈的大小金川战争之后苯波教,应该是进入残苯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原来曾经丰富的嘉绒习俗和早就与人们起居、交谈和惯例一起融化在苯波教里的那些远方非物质遗存,都与苯波教一起被恐惧所躲藏,在躲藏中淡化,在淡化中离开人们渐渐的远去。
6 俊坡的达娃卓玛陪我去他们村里唯一对外宜称是正规苯波教小寺庙,是在那天日落高山的时候,小寺庙大门紧闭着,我只能扒在门缝朝里面观望。小寺院子非常的狭小,除去一圈转经筒廊子之外,在中央仅仅有一尊白塔,据说这是代表苯波的一个神,被关在里面。
达娃卓玛告诉我,在小寺只有五六个黑教师傅,此时都回“家”了,其中一半的老师傅还是坚守独身,而另一半年轻的师傅,现在都已经结婚。其实在藏传佛教中,只有格鲁教派是有比较严格的禁欲规定,而其他教派就没有这么严格,当年南宋最后小皇帝被蒙古人俘获之后送往西藏边远的萨迦寺当喇嘛,后来在他晚年的时候以萨迦教派高僧身份在甘肃找了个回鹘女人做老婆。而在川西与苯波教相依的宁玛教派,本身还保留有世袭的习惯,所以本来就是身披佛教外衣作为自我保护的苯波教,在自己的约定中就没有禁欲不许结婚这样限制。就在边缘的地带,人们内心不需要禁锢,而是包容和延续自己的生命,这也是嘉绒文化核心的一部分。黑夜进入这个山寨,一个小小的寺庙,苯波这个外来而又被本地给吸收演化的宗教,如此渐渐在退出历史舞台。我离开的时候,在山岗上看见高高的碉堡,还有在山岗之间的那轮半半的月亮,如此清明,如此斑驳。
在嘉绒的西面和北面,有着自己祖先最早的家乡,那是一片在天上的草原和农耕之地,在那些地方罾经的古芜人朝向东面的迁徙,参与创造出大夏王朝的中央政权。而那些没有跟着出青甘走廊进入陕西关中平原的人们,则是分散开进入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的六江流域,形成一条民族融合的藏彝走廊。古羌人在5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则是在中路山上考古遗址里能看到其延续的影子,甚至远在缅甸之外,依然可以找到古羌来到的痕迹。
远古的古羌从山谷来,不是这些大山的客人,后来中古的古羌来这里,依然不是这里人们的客人,虽然完全本生的当地人已经找不到任何的痕迹,但是毕竟他们与古羌创造这里本生的文化。早晨大渡河河谷这面安静,滔滔河水在述说,诉说一个没有尽头的故事,一个更要遥远的将来。
也是同样的一个清晨,坐在大渡河河谷的对岸,将我与嘉绒分成了彼此两个世界,中间狭长的是一片高远的天空。阳光在肆意的奔跑,移动的幻影多样地单一,而生命的炊烟又从坡上飘起,充满着被一种遥远之光触摸着的虚无碎片,又被许多染上柔和颜色。碉堡是沉默着,炊烟是弥散着,然而即使是最柔软的颜色,在此时也不能知觉到温暖,因为海底无声,流水声音里充满荒凉,时间就是如此无尽头,默默延伸。也许如那些敬奉山地天空的嘉绒人所说的,灵魂可能真的是不灭,在山谷里流淌的就是时间,其中的人和物则是在永远徘徊。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懦弱的,不会尊重或崇拜英雄的民族也是可悲的。在西藏游历和在青海的行走,凡是在藏区总能遇到打听老人家情况的藏族普通人,他们对老人家的崇拜和尊重是发自内心的。在一个完整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与英雄同在一片天地下,那才是真正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得到安详和自己的未来。
就在嘉绒山寨的一个山路岩石垒起来石墙上,挂着一幅老人家的绣像,这种绣像我很熟悉,至少是35年以前的存留。今天被嘉绒人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挂在这里,在绣像周围还有白色的哈达,是祈求保佑还是避开邪恶,老人家是山里的碉堡主人最崇敬的神和英雄之一(相比之下,想起这几十年后那些不负责任的指责和猥亵,想起那些蔑视和遗忘,真的要为那些在现代社会茫然奔突的人们感到惭愧)。
后记
有人说,如果能把大地给站立起来,从康定这边的大度河水向上看过去,整个丹巴地区就像是一把枝丫繁茂的大树。我就这样溯着大渡河水爬到树杆的终点和树枝的起点。大河与大河在衍生出无数的枝枝蔓蔓,听着干燥阳光下充满湿润的水流声,见到的都是那些农耕的山谷却呈现出一种深远的平和与安详。有云和无云的时候,有风和无风的时候,那些陌生山谷在不断闭合又不断敞开,不时闪出一个又一个石头寨子的村庄。石头砌成的寨子很坚固,显出与天地同在的永恒模样,能用手掌触摸的是磨砺中的粗糙,还有就是被阳光照耀后的寒气,却有无数未解痕迹在上面裸着。当炊烟渐渐熄灭的时候,精工雕绘的彩饰门窗,总是显出一种繁复却又质朴的美感,只要能站在里面,就会知道时间在嘉绒门窗中都变成一幅经典永恒的油画。寨子里面有生生不息的水在转动着石磨,树丛林间有生生不息的风在拨弄着经幡,碉楼旁边有生生不息的女人在辛劳支撑家庭与亲人生活。如果有人问嘉绒是什么样地方,只能说那是青稞的山寨,是玉米与小麦的山寨,是土豆与向日葵的山寨,是苹果树、梨树与核桃树的山寨,是歌声与舞蹈的山寨。尽管这里已经没有任何一座寺庙可以在藏传佛教中排得上地位,但那些分布细致到各个角落,甚至到家庭里的寺庙却依然在支撑这嘉绒人的日常和精神世界,甚至将嘉绒人的文化与过去说的是那么质朴和久远。
离开丹巴已经很久了,怀念她的时候,觉得说什么都无法表达和形容,最合适的就是那首在深夜盛开的苹果花,一首,又一首,衔接得没有任何缝隙。人生无须轰轰烈烈,仅仅是山谷里飘荡一春的花朵,做好花开的几日便可,真是愿已如同苹果花,生为一朵苹果花:那朵远方消逝的苹果花
面向深谷
面向清风
是那一朵苹果花
攀缘春来
摇曳夏日
任凭时光毫无牵挂
灿烂的瞬间
那么短
那么长
那么长
又
那么短
我的梦梦缠绕
烟轻雾霭着
原来如此繁华
但我却不是那
远方消逝着
山谷里的苹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