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探究“字里乾坤”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汉字文化课程,是以文化视野为切入点,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根基,它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让儿童掌握汉字的读、写,而是和儿童的文化启蒙、心理发展、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结合在一起的。汉字文化课程的研究应当是扎根课堂的行动研究。
  关键词:汉字文化 课程 开发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件单调的、乏味的义务,那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向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2008年,我们14位心怀梦想的年轻老师有幸成为祝禧文化语文工作室的首批成员。
  在工作室,导师带领我们扎根“田野研究”,坚持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选取具有教育研究的前瞻性和宏观视野的项目,一个个研究项目既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代表着教育改革的新方向,同时又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待解决的、带有普遍适用性的问题。在行动研究的道路上,我们收获着一份别样的幸福。
  起: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016年3月1日,是工作室例行的“相约星期二”活动,导师宣布3月底在南通北城小学,我们工作室和南通的董一红、刘昕工作室将举行联合教研活动,希望大家踊跃报名,用课例来展示自己的项目研究成果。我没有主动报名,因为我没有独立的研究项目。可结果出人意料,我竟然被列入了上课的名单。
  活动结束,带着疑惑和不安,我留在了会议室。导师看着我,眼底的关切犹如一缕春风。她告诉我,可以从之前获得南通市特等奖的微课《神奇的“山”》入手,做一个“文化识字”的课例。混沌的心头一下被点亮,回到家我就赶紧翻出录制微课时的所有资料,逐字逐句细细推敲。首先是教学目标:(1)写好独体字“山”及带有“山”的合体字。学会发现同一部件在汉字不同位置的变化,把字写得美观大方。(2)激发对汉字的兴趣。(3)继续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这样的目标设定只重视了汉字的工具性,却忽视了汉字本身的文化功能与价值。
  很显然,挖掘“山”字蕴含的文化因素,才能让儿童真正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从而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回眸中华历史长廊,中国的文化历来和山有着不解之缘。古代中国人对于山有着近乎宗教一般的崇拜与敬畏。历代帝王都有登山封禅的传统,甚至春秋前,朝廷还设有掌管大山的官吏“岳”。山居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的一个部分。现代革命时期,山又因为革命斗争历史被抹上红色一笔。随着文字的变迁,从最初的甲骨文中象形文字“山”,到如今方方正正的楷体“山”,以及诸多书法家笔下的“山”,再加之衍生开去的带“山”的字词,“山”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而是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文学象征了。
  于是,我又增加了一条教学目标:积累和“山”有关的字、词、诗文,了解“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围绕目标,设计了看“山”、写“山”、赏“山”、诵“山”、研“山”五大板块,从了解“山”字的演变开始,到多种形式写好“山”字,欣赏古代书法大家的“山”字作品,诵读《咏华山》《望岳》《独坐敬亭山》等描写“山”的诗文,最后引出带“山”的各类字词,指导书写好“岗”和“峰”。
  那段日子,我沉浸在找到撬起我项目研究支点的亢奋中,常常浑然不觉夜已深。
  一气呵成的教案和课件,一蹴而就的试教,一帆风顺的教研,不免让我心生“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淋漓,对汉字的文化价值更是有了新的认识:从甲骨文一路走来,汉字前后生成,又淘汰相接,新生旧灭,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从某种角度说,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
  承: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016年5月,海门市教育局正式发文,海门文化语文研究所宣告成立,我多了一个“研究员”的身份。从工作室14个成员之一,到研究所2个研究员之一,我和文化语文竟有这么深的缘分,身边不少“诧异”的目光,甚至我自己都感觉到导师对我的“偏爱”。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正式确立了我的研究项目:字情画意——汉字文化课程。还记得导师曾谆谆教导我们,“文化的风景异常迷人,而达到文化的境地是需要前沿的学术思想和厚实的文化底蕴的。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越高级的创造越不是突发奇想得来的,越需要不断汲取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于是,段玉裁作注的《说文解字》,何九盈的《汉字文化学》,姚淦铭的《汉字文化思维》,杨琳的《汉字形义与文化》,李索的《汉字与中华传统文化》,林西莉的《汉字之美》……一系列专业书籍摆上案头,从生吞活剥到细细咀嚼,汉字文化独特的魅力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让我越来越着迷。
  2016年10月,研究所要去给东台市骨干教师做一次培训,用上课和报告把自己的课程项目推广给老师们。时间紧迫,我本可以拿之前比较成熟的课例去上,但是我想,作为一个研究者,要打造一个课程项目,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几节课的教学设计。汉字文化那么丰富,山石虫鸟、金木水火,每一个都是值得研究的点。我重新选择了课题《有趣的“木”》,然后便开始广泛的文献阅读: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木”的字形、字义的变迁;从《木与人类文明》中读到人类文明中留下的木文明的痕迹;从《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形成的宗教文化基因》读到树木神异的生命本体特质,树木与故先民的亲缘血胤关联,以及先民的树木崇拜;从《诗经》中的木文化读到了古人在实用、宗教(崇拜)、爱情乃至美德方面都与树木密切相关;从五行学说中了解到木代表的顏色是青色,代表的季节是春天。之后,又整合各个版本教材中关于“木”的教学内容,历时两个星期,经过六稿修改,设计了一节自认为文化含量极高的课。
  然而,和导师说课时,却听到了这样的评价:“这节课的设计我看到了各种知识的堆砌,看到了教师的精彩表演,却没有看到儿童的身影。”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呀,课堂必定是以儿童为主的,我们的项目研究一定是基于儿童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儿童的发展的。   中秋假期,我闭门备课,对上一稿的“断舍离”让我痛苦不堪,但我始终告诫自己,“一切为了儿童”。于是,一个个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化环节产生了: “我们都是木头人”“汉字变变变”“我是小小研究员”……
  经过反复试教、修改,10月13日,在东台实小的舞台上,带着第十稿的教案,我和一群可爱的孩子相遇了。課堂上,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小游戏“我们都是木头人”和“我是一棵小树苗”,让学生在玩耍中体会到“木”是蕴含无穷生机的。“木”字的演变过程仍然保留在课堂里,但是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欲始终被调动得足足的。依据甲骨文是刻在动物的龟甲之上,他们大胆想象金文是刻在金子上,猜测小篆后面的文字是大篆……通过观察,他们发现了不同字体的细微区别,发现了由难到易、化繁为简的文字演变过程。“汉字变变变”的游戏,则是让学生看着黑板上板画的树,找找树梢、树根、树枝,想想在不同的位置给“木”加一笔变什么字,可以表示树梢、树根、枝繁叶茂的树等等。当学生把猜出的字一个个写在树上的田字格中,一位学生情不自禁地说:“我觉得这个‘木’字就像一个妈妈,它能生出好多字宝宝,太有趣了!”“我是小小研究员”环节,探讨“木”与人类衣食住行的关系,学生在小组里积极地讨论着、记录着,分享交流时他们的表达让我惊喜不已:种桑养蚕让先民告别了衣不蔽体,构木为巢让先民有了栖居之所,钻木取火让先民不再茹毛饮血,“木”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进化史。通过一个个轻松愉快的活动环节,他们感受到了“木”蕴含的蓬勃的生命力,对木文化产生了深深的喜爱之情,更是折服于汉字无穷的魅力。
  研究教学首先要研究儿童,从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儿童的需要设计教学。少一些“不放心”,课堂就会多一份精彩。
  转:众里寻他千百度
  2016年11月,研究所去海门市江心沙小学送教。上完自己精心准备的课,感觉很不错。但是,在听完同伴的课后,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她是和我一起做文化汉字课程的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课题是《水》,设计的“谜语激趣,写水”“七嘴八舌,话水”“吟诗诵句,品水”“深受启迪,学水”四大板块内容,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个个能写、会讲、善读、敢悟。
  诚然,这节课和我之前所设计的诸多课例,如果单独看其中的一节,都会觉得设计精巧,颇有可取之处。但是,把它们聚在一起,从课程的视角去审视的话,却发现它们是重复的,并没有依据儿童的水平发展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王荣生教授曾说:“合宜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备课的两个关注点。”虽然我们的课型和一般的语文新授课有区别,也没有固定的教材,但不意味着我们想教什么就教什么,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从课例到课程,该怎么走?我苦苦思索着,努力寻找着答案。记得导师曾说我身上有种工匠的精神,我想,或许这就是她“偏爱”我的原因吧。
  合: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6年岁末,我们研究所的年会有幸邀请到了学界大家成尚荣先生。在听了我们的成长叙事后,先生做了现场的点评,他提出了一个概念“自我意向”。所谓“自我意向”,就是自我认知,即对自己的发现,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认知。这种自我意向不仅是对当下实践的认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先生的话发人深省,要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自我意向”是何等的重要。我的课程的核心是什么?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该循着怎样的路径去走?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汉字文化课程,是以文化视野为切入点,以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为根基,让儿童通过汉字了解中华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形态和思维模式,从而传承中国文化。汉字文化课程,绝不是仅仅局限于让儿童掌握汉字的读、写,而是和儿童的文化启蒙、心理发展、能力培养和智力开发结合在一起的。儿童通过汉字和古人对话,触摸远古时代的脉搏,发现隐藏在汉字音、形、义中的文化奥妙,接受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陶冶,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文化”的本意有“耕种”的含义,汉字文化课程的研究应当是扎根课堂的行动研究。
  诗人余光中曾这样描述汉字:“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生长。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汉字一路演变过来,不断适应,与时俱进,始终继续着自己灿烂的生命之旅。将汉字文化发扬下去,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会在我的文化汉字课程探索中不断前行。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低年级数的认识(主要是整数的认识)时,很多教师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多数学生已经掌握,感觉没什么可教的。这是将教学的关注点局限在数的读写与组成、计数方法等基本知识层面。其实,教学的着眼点不应囿于基本知识,还应指向数感,促进学生对数本身以及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改进来说明这一观点。  关键词:数感;教学诊断;认识100以内的数  19
期刊
摘要:无痕教育是徐斌近年来倾力倡导和深入研究的一种教育理念。它是“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藏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一课教学,围绕“无痕”,设计了“感知规律(不知不觉中开始)”“探索规律(潜移默化中理解)”“内化规律(循序渐进中掌握)”“运用规律(春风化雨中提升)”四个教学环节。  关键词:无痕教育 感知
期刊
摘要:说明文教学应避免刻板、无趣。《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学,尝试用情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情境化活动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应用和迁移。这节课,利用情境驱动,体现高远的立意;借助多元比较,引领学生思辨整合;通过读写结合,彰显迁移至上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情境任务;说明文教学;《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是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读课文,是桥梁专家茅以昇所写的一篇语言平实、特征鲜明的事物说明文
期刊
摘要:体验是人文教育的有效方法,“大学语文”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课程,从哲学、心理学、美学、教育学诸学科的体验理论人手,以“大学语文”体验式教学实践为例,探索人文教育实施路径,对促进人文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引导人文教育走出误区、提高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文教育 体验 大学语文  何为人文教育?从根本上说,人文教育就是人性教育,也即教育人“自觉而充分地活出自我属人性”。具体说,人文教育就是唤起人
期刊
摘要:民间玩具是民俗活动、民间游戏的载体,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引入学前专业学生的教玩具设计教学。调查幼儿园自制教玩具和学前专业教玩具设计教学的现状,了解幼儿园自制教玩具的特点和需求,及学前专业课程缺乏自制民间玩具的结果。分析民间玩具对学前专业课程的价值、整合适宜的民间玩具资源、探讨学前生教玩具设计教学改革,建构适合学前生民间玩具资源的教玩具设计课程,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间玩具 学
期刊
一回首,从第一次近距离地和师父徐斌交流,至今已近11个年头,而我也从一位刚从农村小学竞聘到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成长为福建省第二批教学名师(培养对象),并应邀到江苏、浙江、湖南等地进行多场次的讲学。在我心中,徐斌师父的无痕教育不仅仅只在课堂上服务于学生,对于我们这些弟子的专业成长亦如是,更形成了其独特的个人魅力。  下面,撷取记忆中的若干片段,与诸君共分享。  “无痕”之缘  2007年7月
期刊
摘要: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教材,聚焦古诗文,旁及其他维度,分析与语文课程改革相关的文化源流、政治体制、课程标准等制约要素。就目前看,教材选文及任务设计,尊重课程规律,这是教材编著者共同恪守的底线。  关键词:教材比较 高中语文 古诗文  课改,是世界潮流,关涉国民教育目标。语文作为核心课程,教材编制尤为各国所重视。本文分别选择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各两种高中语文教材,以古诗文为聚焦
期刊
摘要:如果把《作者之死》和《从作品到文本》看作巴尔特Ⅱ期的话,在那之前的“叙事结构分析”则是巴尔特工期,在那之后的《罗兰·巴尔特自述》《恋爱絮语》和《明室》等则可视为巴尔特Ⅲ期。巴尔特工期和Ⅱ期之间有个世界观认识上的断层。主客二元论在巴尔特Ⅱ期遭到否定,巴尔特Ⅲ期则明确了巴尔特Ⅱ期在否定主客二元论之后具体开拓出什么样的世界观。巴尔特最终所到达的世界观和目前日本国内引领文学研究和语文教育的第三项理论
期刊
摘 要:保持自发自为的阅读兴趣,可以让一个人在求知之路上走得更远。情感的濡染,负责任的态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无差别的博大之爱,以人类文明的最优秀成果引导学生,是苏祖祥对教育的理解和践行。“写作不是写作文”,真正的写作不是炮制八股腔、程式化的应试作文,也不是心灵鸡汤的煽情蛊惑。“语文不是语文书”,意在指出语文的真功夫在语文课本之外。纵观苏祖祥的教育实践、教育阅读与写作,可以看出他逐渐走出眼高手低的
期刊
摘 要:中国孩子学业负担普遍越来越重,主要有法治、文化、国情、机制和时代的原因,各个原因之间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情况,其中法治原因是根本。对比中美课堂讲落实的差异,可见教育观念、教育策略的不同,而法治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逐步提高法治水平,同时加快文化转型、机制完善等。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当坚持永远第一任、主导性适应、非智力培养、学习的革命、有机性补充和向未来发展。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