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阶段”精准把握学情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058002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面把握学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动力,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沟通法和诊断预习法进行课前学情收集,明确教学起点;运用白描记录法、发言统计法和观察错误法进行课中学情收集,调整教学方式;运用测验评价法、目标分析法和作业讲评法进行课后学情收集,反思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情;收集;全阶段
  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全面把握学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究的学习动力,是高效教学的前提与保障。课前学情的收集,有助于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学生,明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身心特点等,能为更精准地把握教学起点、教学重难点和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等指明方向;课中学情的收集,有助于教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保障课中学习的真实有效;课后学情的收集,有助于教师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并为后续学习提供重要依据。
  一、课前:通过“问卷”“访谈”“诊断”,明确教学起点
  客观、准确、细致的学情收集,需要教师着力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包括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课前把握学情,我们学校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沟通法和诊断预习法。
  (一)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就是教师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通过现有的问卷或特制的问卷,以问题的形式,对全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作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较为准确的教学预判。问卷中的问题需遵循客观、全面、精简、易懂的原则,不能出现一题多问的现象,以便于全班学生轻松作答,同时也便于教师汇总,进而了解本班学生对这节新课的实际盲点在哪。
  例如,执教低年级写字课,为了让教学目标更精准,语文组的所有教师针对一年级学生,商议制作了针对性问卷(见图1)。



  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写字的学生占了89.7%,“写字前会观察”的学生只占了15.6%,“写字时能保持写字姿势”的仅有12.1%,而选择喜欢“老师”表扬和“老师”指导的学生占了76.7%和83.6%。由此可见,学生写字环节的主要盲点集中在“写字前不会有序观察、写字时不能保持正确的姿势”。根据问卷上学生的答题情况明晰“已知”和“未知”后,教师明确了教学起点,将教学设计为三大板块:板块一,训练写字姿势,保证“三个一”;板块二,指导有序观察,“看一笔写一笔”;板块三,展示写字作品,“大家一起评”。
  (二)访谈沟通法
  访谈沟通法,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创设较为安静且轻松的氛围,和学生相互沟通与谈话,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访谈前,教师需认真审视,确定好访谈沟通的时间、地点、对象、目标和内容,并拟好访谈提纲,便于进行“深度交流”。访谈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人或多人同时愉悦地沟通,真诚以待。访谈后,及时记录好学生的“深度信息”,把握学生当下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起点等。
  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阿西里西》前,音乐组的教师合力研制了访谈沟通法学情收集单(见图2)。



  访谈沟通的结果显示,学生对五十六个民族知之甚少,但是非常感兴趣。学生还没有形成“民族”的概念,对“彝族”更是不了解,对彝语“阿西里西”充满好奇,在音樂课前兴奋地喊着“阿西里西”。根据访谈结果明晰学生当下的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和“本班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后,教师设计的教学板块有:板块一,请汉族学生代表和本班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分别介绍本民族特色和“歌曲”代表;板块二,学习哼唱《阿西里西》;板块三,民族歌曲串烧,学生互学互唱。
  (三)诊断预习法
  诊断预习法,就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解读教材后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单,并借此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诊断预习法保证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能让教师清楚地收集到学生的错误共性资源,即“实际学习难点”,由此充分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深度思考学生预习后的收获与困惑,开展教学。
  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前,五年级数学组的教师制作了诊断预习法学情收集单(见下页图3),提前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明确教学目标,意在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几部分组成?”能激活学生旧知,而“试一试”和“练一练”是学生的错误共性资源,即单位“1”和“平均分”是学生的“实际学习难点”。根据诊断预习结果明晰学生预习后的收获与实际困惑后,教师设计了四大板块的教学内容:板块一,忆一忆“激活旧知”;板块二,试一试“探究新知”;板块三,练一练“巩固新知”;板块四,问一问“自主质疑”。
  二、课中:通过“记录”“统计”“观察”,调整教学方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以动态生成为轴心,通过学情分析、及时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中学习活动时的实际状态,即关注学生当下的“听、说、读、写、思考、发言……”,及时发现不良的学习效果后,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迅速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适时加以点拨、指导,并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动态中的课堂教学,确保学生的课中学习真实有效。对课中学情的把握,我们主要采用白描记录法、发言统计法和观察错误法。   (一)白描记录法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课中学习时各种原因造成“落单”的那些学生更应引发教师的关注。为了强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情“落单”的意识,我们在实施分组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采用便于操作的白描记录法分析学情,即教师通过观察个别“落单”学生在分组学习中的现状,记录描述性的细节。
  以上面第一节写字课中“展示写字作品”板块的教学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一起评”时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有的小组在争论分工时花了很多时间,导致个别学生几乎都没轮到练习评价;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不清楚,内向的学生几乎一直都是听众或记录员,没有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尝试设计白描记录法学情分析表(见表1),分析“落单”学生的学情。



  教学内容观察“落单”对象学习方式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学情分析通过白描记录法,我们观察到有12名“落单”的学生:7名比较调皮,爱插嘴,爱说闲话;5名学生或胆小不敢发言,或不愿发言,常常发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小组没有明确分工任务,“落单”学生没有轮到练习。课上巡视时,教师及时做了记录,并在第二次小组合作评价时,重点关注了这12名学生。小组分工前,教师会建议这些学生所在的小组轮换岗位,细化小组分工细则,安排适合这些学生发挥特长的岗位,督促并指导他们在小组内优先练习。以白描记录法分析学情,明显改善了“落单”学生课中学习的实际状态,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实在的成长与发展。
  (二)发言统计法
  课中学习的有效性,最显著的考量方式就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认真地参与学习。很多情况下,最为有效的考量方式还是观照学生课中“发言”次数的多少、发言人数的多少等,因为这些都是学生潜在学习欲望的体现。
  仍以教学《阿西里西》一课为例,在“学唱第一句曲谱”环节,音乐组的教师先集中研讨,制作发言统计法学情分析表(见下页表2),以此收集分析学情。
  通过发言统计法统计后我们发现,全班48人中有6人发言,且3次都是其中4人。学生发言人数少,次数少,教师就要及时调整教学,活跃氛



  教学内容发言人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第八组()学情分析班级学生总数()发言面()发言率()发言总次数()发言最多次数()平均每人发言率()围。于是在接下来的“9—12”小节,教师想方设法让学生边唱谱边配上科尔文手势,鼓励他们可以配上舞蹈,可以尝试运用老师带来的打击乐器,还可以自由创编恰当的节奏为古曲伴奏等。在主动唱歌主动跳舞中可以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创作的灵感被引发。
  (三)观察错误法
  尽管课前教师已经预设了很多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可能会出现的状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仍会出现许多预设之外的错误点。而这些预设之外的错误点就是“当下的学情”,值得我们汇总分析。运用观察错误法调试教学,适时帮助学生破解这些错误,无疑是可取之策。
  教学《分数的意义》练习六的第3题时,数学组的教师设计了观察错误法学情收集单(见表3),借此分析学情。



  教學内容观察“预设之外的错误”错误人数错误率学情分析通过观察错误法,我们发现让学生“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时,错误人数竟达到了20人,其中15人把“一节课”看作了“单位1”,表述不正确。对此,我们数学组的教师及时关注隐藏在句子中的“单位1”,并及时将此作为本课的一个学习“拔节点”。于是,在复习巩固环节中,我们尝试运用找关键字记忆法寻找隐藏在句子中的“单位1”,引导学生学会找句子里的“关键字”——“是”“等于”“相当于”“占”等,从而明白这些“关键字”后面的“量”才是隐藏在句子中的“单位1”。
  三、课后:通过“评价”“分析”“讲评”,反思教学效果
  在收集与运用学情的多年教学探索中,很多教师已养成了课后反思教学效果的习惯。因为,一节课下来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达成目标,总存在部分学生还一知半解、个别学生没有突破难点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运用下的预设与生成”作进一步的理性思考,研究课后指导的后续发展。此阶段把握学情,我们主要采取测验评价法、目标分析法和作业分析法。
  (一)测验评价法
  测验评价法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当下的学情专门设计试题,通过深入的量化分析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检测已学的特定内容,处理好教材解读与学情运用两者的融合度。
  在“写字课教学评价”中,语文组的教师设计了测验评价法学情单(见表4),开发多元评价主体,“因情制宜”地寻找解决措施,客观地评价近阶段写字教学的得与失。



  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寻找措施教师学生家长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通力合作下,本堂写字教学课的改进优化方向更为明确:教师集体示范写字不够,还需加强对个别学生一对一的示范指导,写字细节行为指导有待加强……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   (二)目标分析法
  目標分析法适用于个人,主要是针对小部分课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其目标达成情况,找出适合的应对措施,做出相应的知识补充与疏通,助力学生更好更快地达成目标。
  《阿西里西》一课的教学结束,教师设计了目标分析法学情收集单(见表5),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13个学生的节奏感不好,11个学生的音准不好,3个学生对这一课不感兴趣。



  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寻找措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据此,教师对这些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等重要信息做了梳理总结,灵活调整转换自己的教学路径,针对性指导学生的节奏感、音准,让学生学得有自信、有兴趣,为他们下一阶段更好地开展学习找到了适合的生长点。
  (三)作业讲评法
  作业讲评法,就是教师通过课后布置作业为学生提供后续指导,让之前理解全部知识的学生能在课后作业中得到巩固与发展,让之前一知半解的学生通过课后作业的练习与指导得到点拨顿悟,及时总结不足,寻找提升措施,为下一节课的后续指导提供“学情依据”。
  例如,针对《分数的意义》练习六第3题学生找不到隐藏在句子中的“单位1”时,教师尝试运用作业讲评法学情收集单(见表6),针对错误题目的类型,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正确率以及做题错误的人数、错误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题目的难易程度、解题思路等做细致的分析,并“因情制宜”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类型作业完成情况正确人数正确率错误人数错误率寻找措施通过对类似题型训练以及学生做题情况的分析,对题目本身、做题思路做出精准分析,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做“因人而异”的灵活引导,最终获得了让教师较满意的结果:39位学生全对,8位学生错一题,1位学生错两题。继续对错一题、错两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点拨,最终帮助所有学生消灭了错误。这样以作业讲评法“因情制宜”寻找解决措施的尝试,既分析了方法又整理了错题,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解决了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促使他们得到了更好的成长。
  学情收集的策略研究,是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下,正视学生的学习起点,探究激活学生旧知与发展新知的固着点和生长点。上文在课前、课中、课后运用的不同方法并不是固定的,需要教师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定,意在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和教学效度。全面把握学情,“因生而异”设计教学,“情以类聚”调整教学,“因情制宜”反思教学,我们努力寻找最适切的方式,在思想上重视,更在行动中孜孜以求。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自筹课题“课程实施中的学情把握与过程性运用的行动研究”(编号:Bb/2016/02/4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晨,胡惠闵.学情分析中“学情”的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15(2).
  [2] 陈隆升.基于语文教师“学情分析”的个案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4).
其他文献
叙述视角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它是小说最复杂的要素之一,现代小说的重要标志,与作者讲述的内容、追求的效果有关.统编教材对叙述视角十分关注.着眼叙述视角是解读小说文
摘要:语文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与记忆的认知,涉及言语规律的发掘、理解图式的构建,以及能将知识灵活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的过程。“互文阅读”是促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新尝试。以“互文阅读”推进深度学习,需要在比较中发现言语规律,以归类的方式建构理解图式并在迁移中巩固运用所学。  关键词:“互文阅读”;深度学习;比较;归类;迁移  根据布鲁姆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学习目标的六个层次中,“记忆和理解”属于浅层学习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开展指向文化意识培养的英语本土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整合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设计文化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技能;创设文化交流情境,增强学生的文化情感。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以英语国家文化为主体的单向跨文化英语学习,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英语课程应促进学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本期“专题研究”聚焦“本土文化与英语教学”这一主题,刊登4篇文章,探讨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本土文化的方法与途径等问
摘要:英语绘本画面精美、情节有趣、句型反复、语言押韵、寓意丰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帮助他们学习和积累语言。让英语绘本在英语课堂上发挥积极的辅助性作用,教师可以灵活运用赏读绘本插图、分析绘本结构、推敲绘本细节等多种策略,提升绘本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英语绘本;赏读插图;分析结构;推敲细节  英语绘本画面精美、情节有趣、句型反复、语言押韵、寓意丰富,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有助于提
宁波市四眼碶小学秉承“和教育”的办学理念,总结提炼出量时--作业限量而做、度力--作业因人而异等实践经验,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时间、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 要:巧妙设计问题,能够有效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教师要挖掘问题、文本与学生思维之间的连结点,并利用课前设问、课中设问等方式,引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课堂提问;思维  英语课程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问题则是英语课堂学习上的“火苗”,能够有效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发展性”教研针对农村初中存在的教研不力、不活现象提出,指的是基于学校教研的“最近发展区”,通过教研部门的引领,对学校不能独自解决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创新校本研训一
摘要:儿童创造性劳动是指儿童运用独特的、新颖的方式和思想去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劳动实践,包含着儿童主体的个性化思维和实践。以“农场课程”培养儿童创造性劳动,从三个层面发力:“创造有责任”,把“农场主人”的身份还给学生,培养其劳动责任感;“创造有方法”,把“农场开发”的本领教给学生,提升其劳动参与感;“创造有甜头”,把“劳动创业”的平台留给学生,培养其劳动幸福感。  关键词:农场课程;劳动教育;创造
摘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倡导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倾听他们的思维过程,努力寻找他们“在学习”“在思考”“在碰撞”的“证据”,并让这些“证据”成为优化教学的重要依据。尝试通过构建表达支架、设置层层追问和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用语言外显思维过程,“听见”学生的“思维”,以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把握真实学情,实施更精准的教学改进,为学生提供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