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师一般都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和精湛的实验技能,但在实验教学方面还有几种实验意识值得广大教师体会与反思。
一、化学实验的准备意识
化学实验前都需要一定的准备过程。准备一个演示实验一般需几个小时,而有的药品,如饱和氯水、FeCl2(或FeSO4)等溶液的配制,则需一到两天;准备一个分组实验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因此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按要求提前填好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教师。这既是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又能表现教师对实验的一种态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就没有这种实验准备意识,而是在上课前才到实验室做实验,结果只能是课堂上讲实验,课堂下补做实验。这种不同步的教学,使化学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化学实验的规范意识
课堂演示实验不仅仅是揭示化学原理、验证化学性质,而且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关键。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对老师进行演示实验时的动作的模仿是非常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操作必须科学规范,不能只顾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或自身的习惯动作而违背实验操作。学生在第一次见到一种新鲜仪器时,他们对老师的操作是分辨不出正误的,一旦教师在操作中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实验操作,有的操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一点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例如,滴瓶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取出滴管排空,再伸到溶液中吸液,而有部分学生是直接在溶液中将滴管排空,结果使溶液溢出或吸入胶头。这种错误操作就与教师在课堂进行的演示有直接关系。另外科学规范实验操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不良实验习惯的一种挑战。当然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某种动作要领已形成习惯或定势,在演示实验时可能就会出现错误操作。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口头强调该如何正确操作,因学生在今后实验中不可能记住,教师可以改变方式,让学生指出刚才的操作有哪些错误,并分析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当学生彻底理解了实验的操作要领后,再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而且也帮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
三、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是老生常谈。虽然每个化学教师能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对一些化学危险品及其性质记得滚瓜烂熟,但在进行实验时,不得有半点马虎,一定要小心谨慎,
必须确保每个实验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可能给师生造成身体伤害,还会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对今后的实验教学产生负效应。另外大学生用浓H2SO4泼熊的事件警醒我们,还应对化学危险品的取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演示实验若有危险品(如白磷、浓H2SO4)时,任课教师必须同科代表一起到实验室取送实验药品,以免学生偷拿危险品;学生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一方面要科学地指导和严格地监督实验;另一方面下课时要协助实验教师及时检查药品,尤其是一些危险品(如白磷、浓H2SO4),坚决杜绝学生从实验室带走危险品。只要全体教师时刻惦记实验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那么师生就会远离危害。
四、化学实验的成功意识
要想化学实验做到万无一失,一定成功,教师就必须要有高度的实验成功意识。因为课堂演示实验的失败,不但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于是在进行实验前,教师有必要到实验室提前演示实验。例如,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有时用酒精喷灯把玻璃管烧熔了也验证不出有氢气生成;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实验,若课前没有给甲苯“掺假”,那么在课堂上不论怎样振荡试管,高锰酸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褪色。可是有的教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自己的实验水平很高,没有必要提前演示一遍实验,结果在课堂上就出现上述的尴尬局面。若教师有实验的成功意识,提前做了准备,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H2与Cl2的爆炸实验,由于我国北方的气候和收集时气体纯度的影响,此实验很难成功。如果有了思想准备,一旦课堂演示实验爆炸不成功,就可以改用湿毛巾裹住集气瓶在酒精灯上点燃听其爆鸣声,这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实验意识对化学实验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验水平。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实验意识,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廖银燕)
一、化学实验的准备意识
化学实验前都需要一定的准备过程。准备一个演示实验一般需几个小时,而有的药品,如饱和氯水、FeCl2(或FeSO4)等溶液的配制,则需一到两天;准备一个分组实验一般需要一周的时间。因此化学教师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按要求提前填好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教师。这既是教师备课的一个环节,又能表现教师对实验的一种态度。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就没有这种实验准备意识,而是在上课前才到实验室做实验,结果只能是课堂上讲实验,课堂下补做实验。这种不同步的教学,使化学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二、化学实验的规范意识
课堂演示实验不仅仅是揭示化学原理、验证化学性质,而且也是帮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关键。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对老师进行演示实验时的动作的模仿是非常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演示实验时,操作必须科学规范,不能只顾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或自身的习惯动作而违背实验操作。学生在第一次见到一种新鲜仪器时,他们对老师的操作是分辨不出正误的,一旦教师在操作中出现错误,就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实验操作,有的操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一点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例如,滴瓶的正确使用方法,是取出滴管排空,再伸到溶液中吸液,而有部分学生是直接在溶液中将滴管排空,结果使溶液溢出或吸入胶头。这种错误操作就与教师在课堂进行的演示有直接关系。另外科学规范实验操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教师不良实验习惯的一种挑战。当然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某种动作要领已形成习惯或定势,在演示实验时可能就会出现错误操作。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口头强调该如何正确操作,因学生在今后实验中不可能记住,教师可以改变方式,让学生指出刚才的操作有哪些错误,并分析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当学生彻底理解了实验的操作要领后,再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而且也帮助学生掌握了实验技能。
三、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
化学实验的安全问题是老生常谈。虽然每个化学教师能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对一些化学危险品及其性质记得滚瓜烂熟,但在进行实验时,不得有半点马虎,一定要小心谨慎,
必须确保每个实验的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可能给师生造成身体伤害,还会使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对今后的实验教学产生负效应。另外大学生用浓H2SO4泼熊的事件警醒我们,还应对化学危险品的取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演示实验若有危险品(如白磷、浓H2SO4)时,任课教师必须同科代表一起到实验室取送实验药品,以免学生偷拿危险品;学生分组实验时,任课教师一方面要科学地指导和严格地监督实验;另一方面下课时要协助实验教师及时检查药品,尤其是一些危险品(如白磷、浓H2SO4),坚决杜绝学生从实验室带走危险品。只要全体教师时刻惦记实验安全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那么师生就会远离危害。
四、化学实验的成功意识
要想化学实验做到万无一失,一定成功,教师就必须要有高度的实验成功意识。因为课堂演示实验的失败,不但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于是在进行实验前,教师有必要到实验室提前演示实验。例如,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有时用酒精喷灯把玻璃管烧熔了也验证不出有氢气生成;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实验,若课前没有给甲苯“掺假”,那么在课堂上不论怎样振荡试管,高锰酸钾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褪色。可是有的教师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自己的实验水平很高,没有必要提前演示一遍实验,结果在课堂上就出现上述的尴尬局面。若教师有实验的成功意识,提前做了准备,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H2与Cl2的爆炸实验,由于我国北方的气候和收集时气体纯度的影响,此实验很难成功。如果有了思想准备,一旦课堂演示实验爆炸不成功,就可以改用湿毛巾裹住集气瓶在酒精灯上点燃听其爆鸣声,这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的实验意识对化学实验教学起着关键性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验水平。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实验意识,使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