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思考

来源 :教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ysse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综合性学习课的设置,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内容来说是一项重大改革。
  相关调查表明:农村初中学校语文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视不到10%,新课程所设置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几乎成了一种摆设。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师生的回答几乎都是:没条件。其实,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相比,虽然有其难于克服的弱势,如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学生见识相对狭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信息获取与交流相对滞缓等,但农村学校自有其独特的语文活动优势,只要教师能去充分挖掘与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就一样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实现课程设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笔者从实践方面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基于农村的本土文化,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农村文化,虽然较之城市,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却是人类最原生态最真文化的因子。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对此耳濡目染,却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不能汲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贱的不良心理。对此,作为有责任的农村语文教师,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对文化建设有所作为。至少我们可以借助语文综合性学习,帮学生明辨农村文化的优劣,提高他们对农村和农村文化的认识,让他们学会理性地认识自己所在的农村和农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语文综合性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如会喂猪,会种菜,会割稻,会做饭,爱劳动等,让他们从小树立做农村人的信心和勇气。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烦恼”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引导学生就自己的亲情“缺少”(农村有近七成孩子是“留守孩”,双亲或单亲在外)的烦恼,讨论自己的理解和解决的办法,以书信或短信的形式向远在他乡的亲人倾诉,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立意识,增进亲情。再此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农村学生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广泛搜集自己所在农村的民俗民风,如传统文化节日文化、婚丧嫁娶风俗、饮食方式习惯,花鼓戏、皮影戏、山歌等,然后拿到课堂上就其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和教师的引导下,正确认识这些民俗民风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审美观。又如农村的常用语、农事诗、俗言俚语、农谚、百家姓等。完全可以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怎样搜集资料”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村、组去搜集那些还有生命力的语言,去积累现在还能用的词语,并从语言的变化中感受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再比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关注我们的社区”活动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走访的形式,去调查本地的爷爷奶奶辈的文化生活和当今农村青壮年的文化情况,尤其调查记录他们在不同年代的不同习惯用语,如问候语、流行语等,借此让学生感受历史发展的脚步,增强对农村文化的认同感,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的适应和运用能力。
  
  二、基于农村的学生优势,针对性地开展活动
  
  农村初中生,正因其见识相对狭窄,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大多数学习时间都用在课本上,因而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着较强烈的愿望与兴趣,这种愿望与兴趣往往比城镇学生来得更强烈。只是我们语文教师没有好好地组织学生去参与活动,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这种语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渐成了学生的“冷饭”,教师的“闲饭”。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种强烈的语文心理需求,充分重视语文综合性活动,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无的“闲事”。其次,农村学生长期生活在农村,他们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与自然现象打交道,然而他们又对这些动植物与自然现象缺乏更深更科学的了解,常常处于好奇与懵懂状态。作为语文教师,就不能无视这种现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其它学科教师的事,而因把这些学习与语文学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感受大自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适时带学生到他们的田间地头、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认识自然,并引导他们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作为农村学生就有着参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在家里观察燕子的活动、花的开放、草的萌发,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去校园周边的山林野地踏春,让他们在活动中对自己熟悉的东西进行认识、询问、记录,然后教他们以自己喜爱的语文形式(如日记、童话、寓言等)表述出来,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文兴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尤其是对自己熟悉的农村的认识。再者,农村初中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农忙时参加过农事劳动,他们对农事的过程与心理的感受和认识是城市学生无法比拟的。作为语文教师,不要认为这是农村学生的劣势,是见识狭窄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一笔丰富的语文资源,完全可以与城市学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网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献给母亲的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可以结合他们的农事经历,引导他们描述母亲劳作的形象,体会母亲劳作的情感,讨论报答母亲的方式等,这也许比从网上搜集一些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或观看一部母亲电影来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样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农事或农村家务劳动有针对性开展活动。
  “生活处处皆语文”,充分挖掘利用农村独有的文化资源,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使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
  (责任编辑:谢先国)
其他文献
一   选择题是客观性试题,是高考试题重要题型之一,选择题侧重于“双基”的考察。高考新课标卷中选择题共7道,分值占42%,故选择题的得分已成为很多考生整份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保证理想的得分,考生除保证较高的答题准确率外,还必须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这样可以一方面为信息文字容量更大的非选择题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为考生解答三科试题增强自信、保持稳定的心理。   纵观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化学选择题,总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形式多元的教学方式才是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条件。针对此,本文将探讨,教师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有效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摘 要:“日本文学选读”是自学考试日语本科段的一门全省统考课,考试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教材选编了随笔、小说、评论、俳句、和歌、物语等30篇文章。既有现代文学又有古典文学,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对于日语零起点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门很难学的统考课程。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任课教师必须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考试通过率。  关键词:日本文学;统考课;通过率  一、
设计了3种具有不同界面相互作用的PP/POE/BaSO4三元复合体系,SEM观察证明三元复合体系中形成了两种形态结构,即完全分离结构与核壳包覆结构。采用拉伸屈服强度定量表征了界面相互
2014年底以来,河北省冀州市部分乡镇夜间发生多起农户家中羊被盗窃案件,上百只羊失踪。2015年1月,这一系列偷羊案件被河北警方侦破,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
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而创设的生活情境,有时候因为呈现方式单一,不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就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选取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英语新课标教材中的词汇量巨增,语法难度增大,教师又几乎完全用英语授课。面对这种突变,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再加上英语水平差异较大,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班级,原来所学的英语语音、语调也有所差异,很难适应高一英语的学习。并且,高一又是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阶段,很容易造成两级分化。怎样才能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初中向高中英语过渡呢?高一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
介绍了基于可编程复杂逻辑器件(CPLD)技术的耐压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测试系统用于对电磁线绕制的产品进行绝缘耐压测试,测试波形数据通过CPLD和高速A/D转换器件进行采集转换,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在学生应用意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与其生活经验脱节;教师缺少全纳教育理念,应用意识的培养只是少数有兴趣的优生的专利。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我们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将数学的生活实用性与教学紧密结合。只有建立了学习数学的目的性,学生才会产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  一、“全纳教育”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