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对中国IT业的影响及对策

来源 :Twice消费电子商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恶化,已经演变成一场全球化的金融海啸。在次贷危机的打击下,众多国际顶尖投行等金融机构纷纷落马,华尔街神话破灭,全球股市、原油期货、债市等市场也受到剧烈冲击。若情况继续恶化,美国实体经济将陷入衰退。尽管部分中资银行持有次债以及华尔街金融机构的相关债券,由于中国独特的金融体系和政策,中国金融机构在这次危机中损失较小。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国难以独善其身,美国金融海啸将对中国金融业的经营环境乃至整体IT行业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金融海啸对中国金融lT业的直接影响
  
  此次金融危机对国内银行业的主要影响在于它们手上所持有的按揭证券化产品的数量。如果国内银行拥有这些债券,受金融危机影响,债券价值会大幅缩水。从各大行的公开数据来看,中国银行是目前拥有美国按揭信贷证券化产品数量最大的国内银行,共持有雷曼兄弟控股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7562万美元,总风险敞口为1,29亿美元。中资银行较为单一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其收入较为稳定,不易受国际大背景影响,虽然与金融危机相关的风险尚未充分释放,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银行业逃过了一劫。
  由于目前的QDⅡ主要投资美国市场以及香港市场,美国的金融危机必然会影响到香港市场,直接引发各类金融资产的价格下挫,导致QDⅡ基金净值缩水,投资者预期变坏,可能会引发赎回风潮。受到美国金融危机和全球股市动荡的影响,QDⅡ基金净值不断下降,不排除QDH基金净值继续下降的风险。根据2008年9月16日公布的净值,嘉实海外0.491元,单日跌幅高达5.58%;上投亚太0.496元,单日下跌5.16%。美国金融海啸中暴露了国内一些机构在海外投资产品的结构设计、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不足,过于依赖合作机构。
  
  金融海啸对中国金融业IT投资及IT解决方案市场未来发展的影响
  
  本次危机对中国金融机构相应的IT直接投资的影响较小,中国金融IT行业受到的波及并不明显。鉴于美国金融危机,无论是中国金融机构还是监管层都将对风险控制、合规管理和风险预警更加重视,未来几年这一领域将有巨大发展空间;不论从新兴市场的发展潜力还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外国IT厂商及金融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更加关注中国市场,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此外,美国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国软件及服务离岸外包对欧美市场的快速增长势头。
  具体而言,IDC认为美国金融海啸将对中国金融行业IT投资和IT解决方案市场的发展产生如下影响:
  1、对金融机构IT投资规模的直接冲击较小
  2、金融机构会在风险控制和合规管理等解决方案方面投入更多资源
  3、国际IT厂商和IT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更加关注中国金融行业市场
  4、将会影响到软件服务企业的离岸外包业务,但也带来了发展契机
  综合以上观点,IDC对中国金融业IT支出市场的预测如图所示。IDC预测,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IT投资总规模将达到137.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9%。IDG对IT企业的建议:
  1、关注中国市场商机
  对国际IT厂商和IT解决方案提供商而言,首先,业务中心应向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转移,以寻找新的利基市场和增长点;其次,加强与占据中国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主导地位的本土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加速本土化;再次,依托自身丰富的海外金融机构服务经验和客户网络,为中国金融机构提供一揽子的IT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对于国内外包企业来说,针对欧美金融行业软件外包需求的减少,一方面应继续保持东亚外包市场的优势地位,同时也要积极发掘和开拓国内金融行业软件外包市场。
  2、注意市场格局变化
  在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国际金融IT企业将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厂商应增强与国际IT厂商以及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做到优势互补。
  3、把握IT需求趋势
  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要密切关注中国金融企业的动向,抓住其在合规管理、风险控制、以及融资融券等金融创新业务中对相应IT解决方案的新需求;同时也要关注中国金融机构未来可能的国际并购所带来的IT需求,以在竞争中占据先机。
  4 合理进行资本运作
  对于国内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内外包企业来说,可能涌入中国的国际资本,特别是风险投资资本为公司融资和进行相应的资本运作提供了机会。受金融危机影响,印度、爱尔兰等国高度依赖欧美外包市场的企业可能面临困境。国内外包企业一方面需要“苦练内功”,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上积极赶超印度和爱尔兰的企业;另一方面做好并购印度、爱尔兰软件外包企业的准备,加速自身全球业务部署和业务扩展的进程。
其他文献
2008年6月12日上午9时30分,在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BICEC)前广场上,天津手机展组委会负责人宣布:“2008天津手机展开幕!”会展中心广场霎时烟花闪耀,彩花飞扬,礼炮齐鸣,2008天津手机展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天津市商务委员会、天津市经济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信息化办公室、天津市通信管理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电子商会、TD
期刊
在蓝牙逐渐普及中高端手机的时候,这项技术也开始逐渐在播放器中蔓延开来。Bluetooth指的是两个设备间进行无线短距离通信的最简单、最便捷的方法。最初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时候,则完全因为其在手机中的应用。不过随着便携式计算机、汽车及立体声耳机的广泛应用,也使它的使用范围更加多了起来。MP3中的应用也开始逐渐盛行起来,动人的音乐不一定要从网络中下载。如果周围人的播放器中也有心仪的歌曲,如果它的播放器也
期刊
2008电脑暑促高祭降价高清牌    高考已经过去了,同学们期待的暑假也随之来临,一年一度的暑促风暴也在各大电脑厂商之间激烈展开,各式各样的暑促誓师大会,让全国各地的零售商们一直处于亢奋状态。  记者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暑促除了常规性的大力降价促销之外,由于英特尔等上游厂商的支持,高清电脑、上网机上网本以及超便携电脑成为一大亮点。    降价促销是最热卖点  因为汶川地震的因素,各大电脑厂商在
期刊
虽然整个IT产品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但业界对IT零售的整体评价依旧是“其规模偏小,整体素质不高,信用低”,换句话说就是大多IT零售企业并没有从IT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得到太多的好处。  不能不说,IT零售企业自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市场环境也确实对零售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太的制约作用。    供应商不可靠    背靠大树好乘凉。以有实力的上游合作伙伴为依托展开零售业务,在企业发展初期自然会有很大
期刊
当前,由华尔街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使全球经济形势恶化正愈演愈烈,市场消费也由此陷入新一季严冬之中。中国作为全球消费电子产品主要的制造中心和出口大国,所经受的影响已经初步显现。  目前虽无法对这场金融海啸将会对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做出定论,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就像危机总是危险与机会并存一样,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带给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不仅仅是危机和风险,其中还蕴藏着相当多的机遇。
期刊
赛迪顾问研究成果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PND市场总体销量为117.2万台,同比增长85.47%。第三季度销售量降低,其中7、8月份市场低迷,9月中下旬开始好转;华东、华南和华北仍然是主要销售区域,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2%。受奥运会影响,8月份北京市场销售量下降,华北地区除北京外普遍略有上升。    终端厂商增多,山寨机搅局,下游风险加大,市场整合待即    2008年终端厂商的数量剧增,山寨机扰乱
期刊
尽管音箱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只有HiFi音箱领域例外。较高的技术门槛,将许多潜在的竞争对手,挡在了门外,HiFi音箱厂商的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然而,一种恐慌的情绪,开始在业内蔓延。恐慌情绪的源头,是一家名为Auluxe乐丰华的全新品牌登台亮相,并正式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有“MINI-HIFI交响乐团”之称的Auluxe乐丰华两款新品AM1021和AM2021,售价分别为1980元和
期刊
在业内提到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显示设备部,可谓无人不知,因为连续九年雄踞中国显示器市场销量第一名宝座的三星显示器就出自于李载烨领导的这个部门。就目前情况看,今年的第十冠也胜利在握。如今,这个部门又重拳出击投影机市场,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李载烨表示,“可以这样讲,在三星显示器方面成功经验,将帮助我们打造出适合中国市场的投影机产品。”    出色产品:共赢的源泉    名体操运动员如果能在全能赛场上
期刊
美元贬值、人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成本上扬、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国外消费市场疲软、土地价格飞涨机、银行利率上调、运输成本上浮,对习惯于靠低价打市场、靠船小好掉头来谋生的中国消费电子制造企业来说,难题这两年是一个接着一个。但正像30年前,中国在内忧外患之中,迎来改革开放一样,如今中国消费电子制造企业也没有身陷囵圄,他们从传统制造业的夹缝中,开始寻找新的突围之路。  “通过以V6为代表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
期刊
冰箱行业经历了种种市场变革,各品牌均有了各自稳定的市场地位和成熟的技术力量,往往这种情形下的竞争更加艰难和激烈;2008年一季度已经结束,现简单分析下冰箱行业本季度的市场情况。    整体市场:零售量同比大幅增长    2008年一季度,冰箱产量1042万台,出口403.7万台,内销242万台,国内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19.9%,零售额同比增长28.6%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冰箱市场的放量增长基本集中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