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真是挺长的一段时间。长到当初《网球》创刊号的封面人物费雷罗都已经退役了,长到我都从一个普通读者成长为国内著名网球评论员了,长到我时不时翻阅当年的杂志却好像从来没看过似的,长到即使我用记忆跟时间赛跑也不得不败下阵来。
第一次跟《网球》杂志接触是2004年底,张文悦到北航采访苏启仲和吴茵,陈功老师拍照时我在画外帮着给喂了喂球,还跟文悦介绍了一下当时北京业余网坛的状况以及苏、吴两位的江湖地位,他俩不大方便吹的牛我也都帮着给吹了。我记着后来文章的题目是《玉女蛟龙》。现在吴茵也当了孩子她妈,都有了自己的玉女了;苏启仲也在积极孕育着自己的龙种。
第一次给《网球》杂志写稿好像是许吻宣传“业余大师杯”。一转眼,这比赛都办了11年了,我也从曾经当然的参赛选手混到现在连外卡都不好意思拿了。这可不是因为我退步了,而是说明全国业余网球水平进步得实在太快了。
后来还写过一篇人物稿,大概是2005年底吧,题目我也还记得——《“裁”女周兵》。当时周兵还是铜牌女裁判。这才几年,她的好朋友张娟已经当上我国第一位国际金牌裁判,都能坐上大满贯的裁判椅了。
再后来写稿就是去高网频道说球以后的事了,写的内容也从业余转向职业了。其中2009年写的比较多,写过德约科维奇换球拍,写过奥丁的昙花一现,写过发球上网的衰变,还写过不少东拉西扯的随笔。那年写的多,主要是因为被文悦拉到网球网开了博客,才发现自己挺能写的,对网球好像也积累了不少想法。当然,这个积累过程其实跟常年阅读《网球》杂志也是分不开的。这么说吧,我基本是看着《网球》杂志从读者被培养为作者的。
对了,2009年还有个事儿值得一提,就是我拉着吴吴老师还有文悦去高网说球。纳达尔至今在法网输的唯一一场球,就让吴吴老师和我赶上了。当时我们也只是觉得有些意外,并没有意识到这场失利的历史价值和稀缺性,也没看出纳达尔伤得有多重,更没看出他父母正在闹离婚。有很多事情必须把时间拉远,才能大概看清本来的面目。跟电视比起来,杂志往往就可以提供这种功能。
应该是从2010年起,我在《网球》上有了自己的专栏。首先得感谢编辑对我的信任,其次还要感谢诸位编辑对我的耐心和包容。几年写下来的一个主要感受就是,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都太深厚了,自己的那点积累还差得远,写着写着就快没的写了。越缺什么就越爱看什么,这几年最爱看的就是隔壁姚昆老师的个人专栏——史海钩沉,深入浅出。这10年一直都爱看的是原来吴吴老师现在谢明老师写的卷首语,让你拿到杂志就想一气看完。不瞒大家,也不是恭维,这么多年都保持着这个阅读习惯:除了分类广告,基本是一字不落看下来的。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也有些东西没怎么变,比如《网球》杂志的调调就一直没怎么变过。这个调调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我从第一期开始就觉得文章读起来比较过瘾,也比较耐看。这个耐看一方面说明文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立得住;另一方面又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头再看那些文章,还会有新鲜的、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就像我开头说的“好像从来没看过似的”。
也正因如此,去年家里装修老妈擅自把旧杂志都卖了的举动才让我着急又生气。好在后来小邱又在杂志社帮我找回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在球友的帮助下也终于凑齐了——10年,一共120本。
这10年,是中国网球突飞猛进、大干快上的10年,但看着书柜里的几摞《网球》杂志,我突然有一种时间停下来的感觉。
第一次跟《网球》杂志接触是2004年底,张文悦到北航采访苏启仲和吴茵,陈功老师拍照时我在画外帮着给喂了喂球,还跟文悦介绍了一下当时北京业余网坛的状况以及苏、吴两位的江湖地位,他俩不大方便吹的牛我也都帮着给吹了。我记着后来文章的题目是《玉女蛟龙》。现在吴茵也当了孩子她妈,都有了自己的玉女了;苏启仲也在积极孕育着自己的龙种。
第一次给《网球》杂志写稿好像是许吻宣传“业余大师杯”。一转眼,这比赛都办了11年了,我也从曾经当然的参赛选手混到现在连外卡都不好意思拿了。这可不是因为我退步了,而是说明全国业余网球水平进步得实在太快了。
后来还写过一篇人物稿,大概是2005年底吧,题目我也还记得——《“裁”女周兵》。当时周兵还是铜牌女裁判。这才几年,她的好朋友张娟已经当上我国第一位国际金牌裁判,都能坐上大满贯的裁判椅了。
再后来写稿就是去高网频道说球以后的事了,写的内容也从业余转向职业了。其中2009年写的比较多,写过德约科维奇换球拍,写过奥丁的昙花一现,写过发球上网的衰变,还写过不少东拉西扯的随笔。那年写的多,主要是因为被文悦拉到网球网开了博客,才发现自己挺能写的,对网球好像也积累了不少想法。当然,这个积累过程其实跟常年阅读《网球》杂志也是分不开的。这么说吧,我基本是看着《网球》杂志从读者被培养为作者的。
对了,2009年还有个事儿值得一提,就是我拉着吴吴老师还有文悦去高网说球。纳达尔至今在法网输的唯一一场球,就让吴吴老师和我赶上了。当时我们也只是觉得有些意外,并没有意识到这场失利的历史价值和稀缺性,也没看出纳达尔伤得有多重,更没看出他父母正在闹离婚。有很多事情必须把时间拉远,才能大概看清本来的面目。跟电视比起来,杂志往往就可以提供这种功能。
应该是从2010年起,我在《网球》上有了自己的专栏。首先得感谢编辑对我的信任,其次还要感谢诸位编辑对我的耐心和包容。几年写下来的一个主要感受就是,网球文化的内涵和底蕴都太深厚了,自己的那点积累还差得远,写着写着就快没的写了。越缺什么就越爱看什么,这几年最爱看的就是隔壁姚昆老师的个人专栏——史海钩沉,深入浅出。这10年一直都爱看的是原来吴吴老师现在谢明老师写的卷首语,让你拿到杂志就想一气看完。不瞒大家,也不是恭维,这么多年都保持着这个阅读习惯:除了分类广告,基本是一字不落看下来的。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也有些东西没怎么变,比如《网球》杂志的调调就一直没怎么变过。这个调调到底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但我从第一期开始就觉得文章读起来比较过瘾,也比较耐看。这个耐看一方面说明文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立得住;另一方面又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回头再看那些文章,还会有新鲜的、有时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就像我开头说的“好像从来没看过似的”。
也正因如此,去年家里装修老妈擅自把旧杂志都卖了的举动才让我着急又生气。好在后来小邱又在杂志社帮我找回大部分,剩下的小部分在球友的帮助下也终于凑齐了——10年,一共120本。
这10年,是中国网球突飞猛进、大干快上的10年,但看着书柜里的几摞《网球》杂志,我突然有一种时间停下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