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质量之殇

来源 :中国地产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程建设的五方责任主体中,除发包方外,承包方、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这四方皆受雇于开发商,以开发商为“衣食父母”,并不能真正起到“监理”的作用。
  2012年7月的一场大雨,拷问了京城的“良心”,也冲走了覆盖在某些地产商“良心”表面的华美装饰,不少楼盘在这次降雨中原形毕现,一夜之间由“新房”变为“闹心房”。而有关建筑质量的问题,并非首次曝出,更非最后一次。
  行业乱象
  在曝出“毒地板”和“纸板门”之后,房企龙头老大万科近期又陷入精装房“质量门”。有业主打出条幅,对王石“喊话”:王石,郁亮喊你回家修房子。宋卫平也曾经“嘲笑”万科“品质太粗糙”。在万科质量问题频发的背后,是其不断扩张的规模:2010年跨过千亿门槛,成为中国地产界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地产公司“规模上”的老大。人们不禁高呼,万科,走慢点,等等你的灵魂吧。对此,5月,王石终于发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愿为质量沦为老二、老三。”“巨人”开始反思终归是一件好事。
  将“灵魂”落下的不止万科一家,质量跟不上数量,早已成为一种行业现状,就连业内口碑一直不错的龙湖也被业主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龙湖在北京小有名气的香醍溪岸洋房项目被多名业主投诉交接的新房存在墙体倾斜甚至扭曲现象。在此之前,龙湖位于北京通州的蔚澜香醍项目在交房时也被指存在质量问题和涉嫌修改规划问题。对此,龙湖方面回应称这些并非普遍性质量问题,均属于可整改的质量瑕疵。
  龙湖将此定义为“瑕疵”,显然不能平息已经砸进去毕生积蓄的业主们的愤怒。很快,业主在路边树起了大广告牌,在“龙湖=诚信=现实”中“诚信”两字上打了叉号,这无疑给了以追求卓越、专注品质和细节为己任的龙湖一记响亮的耳光。业主虽然小小地出了一口气,但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在维权方面的无力。
  更有甚者,继“楼倒倒”、“楼脆脆”之后,安徽合肥出现了“楼粉粉”,华邦世家小区业主反映,房屋隔板所用板材一剁就断、一掰就碎,被水弄湿后一捏就成粉末状……触目惊心的现实再一次挑战业主的承受底线。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小区开发公司总经理表示,所用材料已经通过了国家质检……
  监管不力
  人们不禁要问,这样有明显缺陷的房屋是怎么通过层层检验,堂而皇之地“上市出售”的?又是谁给它们颁发了“合格证书”?这其中质监部门难辞其咎。
  据业内人士介绍,商品房在出售之前,要经历至少十几道检验关卡,涉及建设局下属的质量监督站、工程测绘院等多家机构,验收合格,才会拥有“合格证书”。而去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预防处的答记者问或许能给业主解释些许“疑惑”:部分工程项目三分之一的工程款被用于行贿。
  商人有逐利的本性,行贿的款项最终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无论开发商承不承认,无论华邦如何狡辩,房屋质量不合格却通过了层层关卡是铁的事实,监管部门“离奇”集体“失职”,其中的“猫腻”可想而知。施工单位和验收单位成了“一家亲”,业主却成了“被抛弃而任人宰割的羔羊”,除了被动接受这一既成事实,别无他法。说到底,这不过是一场开发商成本控制与利益之间的博弈,而这场博弈的背后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行为方式。
  2010年上海静安的一场大火暴露了中国建筑行业多年的痼疾: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的抢工期、抢进度、突击施工等行为。静安事件只是建筑行业乱象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违规承包到违规转包,再到将工程转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司,直到最后无证上岗的电焊工“点燃”了这场悲剧的火焰。
  “监管失职已经成为购房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痛’。”第三方验房专家庞永军对《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说,“在我国的房屋质量的监管体制中,质量监督站既是责任主体,又是权力主体,对于监督站来说,没有监督机构去监督他们。‘管’是他们的权力,‘监’是他们的责任。更多时候,监管部门会忽略他们的义务而更多地去执行权力。因此,借助第三方验房机构以完善社会化监督力量显得很有必要。”
  庞永军介绍说,在西方成熟的监督机制中,“监理”作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在整个房地产开发链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中国,受制于开发商的角色定位,“监理”的地位很尴尬。当前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督与开发商的自我监督外,媒体的舆论监督只能是作为“事后监督”而存在,在专业性方面也显得很无力。引入第三方验房机构,完善社会化监督的力量,进而弥补现行体制下的一些缺失,既可以监督商品房质量,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相关部门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形成包括开发商、政府和社会力量同时监督的联动力量。
  庞永军表示,与其坐等体制改革,一味谴责监督部门的不作为,不如调动社会力量以应对这样一个“行业现实”。
  制度缺失
  调查显示,中国当前建筑的平均寿命仅有30年。想想30年后满大街屹立的建筑垃圾,不寒而栗,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竟然敌不过古人木质结构建筑“存活”的零头。
  上海“楼脆脆”事件发生后,很多专家建议取消期房预售制度。今年8月,随着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不断加码,一个关于国家将取消期房预售制度的传闻,使得地产股集体暴跌,其中招商地产、首开股份、保利地产等跌幅均逾8%。但从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比例来看,取消这一制度恐怕会对开发商的资金链提出严峻考验,很可能成为高房价的又一推手,可行性不高。北京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指出,预售制度为支持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提供了金融支持,也为银行分散了资金风险,更有利于消费者提前两至三年锁定房产价格。
  不可否认,期房预售制度曾经推动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中国建筑质量问题频发,短寿,有多方面原因,但有专家指出,建筑质量低劣的根源正在于当前的期房预售制度。这种制度虽然满足了开发商的资金需求,但当钱进入开发商的口袋,政府又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一些不良开发商为降低成本,将与建筑质量有关的风险转嫁到购房者和银行身上。毕竟指望开发商依靠自身的道德约束来抵抗巨额的利润诱惑,难度较大。
  而建设过程中的五方责任主体以及竣工验收备案体制,更为开发商提供了无视房屋质量的“便捷”途径。庞永军介绍说,在工程建设的五方责任主体中,除发包方外,承包方、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这四方皆受雇于开发商,以开发商为“衣食父母”,并不能真正起到“监理”的作用。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家庭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房子是国人承载向往的物质载体。特别是在房价年年高企的时代,大部分买房的人,或砸进毕生积蓄,或将自己抵押给银行,背上几十年债务,只为能给家人一个属于自己的屋檐。房屋质量之殇,伤的是民心,动摇的是政府公信力,祸及社会根本,更应防患未然。
其他文献
受政策调控影响,2011年全国有一万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退出或者倒闭。2012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冲高到10.84万亿元,资金缺口量达到1.35万亿元,形势更为严竣。专家预计,随着后调控时代的来临,房企并购整合将更为频繁,十年后房企数量将从目前的5万家大幅减少到1万家以下。  2012年,转型、创新成为房地产市场最热门的话题。房地产市场现状如何?兼并退出潮是否来临?房企将如何实现转型?转型的
期刊
“毒地”应该得到开发利用,这是全世界的趋势。但是,“毒地”的开发利用,不能在不透明的情况下以牺牲施工工人和居民的健康权利为代价。  近年来,中国有大量毒地被开发为住宅用地,甚至成为昂贵的地王。北京广渠门15号地块原来就是一家化工厂,入市拍卖成为2009年的北京地王,经修复后建起豪宅。自2004年以来,毒地开发引发的急性中毒事件陆续被曝光,北京、苏州、武汉等都出现过“毒地”导致施工工人中毒的事件。 
期刊
商业地产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走上专业化的运营时代,主要体现在专业性的投资、专业性的开发、专业性的运营。商业地产在与专业市场的亲密接触后价值将会飙升。  “商业地产还属于价值洼地,国内真正的商业地产才算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潜在商业价值没有被挖掘。从去年到今年商业地产逐渐受到重视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住宅受到打压。”世纪天乐商业管理集团副总裁黄鹤在接受《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专访时如此表示。而随着商业地产井喷
期刊
我国政府征收农民的土地,用于经营获取收入,形成的土地财政规模越来越大。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1.6万亿元,约占当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48.8%,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高达2.9万亿元,相当于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71.4 %。  现行征地制度与政府经营土地制度相结合,形成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是政府主导片面追求GDP的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也可以说是旧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发展方式,有利也有弊。
期刊
那个素有“冬天里的春天”美誉的城市,那个冬天银装素裹装点美梦的北方小城,冬雪点缀了夜的星空,苍穹托起了年轻人的梦。谁能想象这个出生吉林通榆的年轻人,伴随1997年“下海”热潮而起身离开这个满满都是雪白色彩毅然南下的郑文东,因为骨子里的“不安分,有想法”成就了今天的厦门道邦,也成全了“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厦门之美。  爱上一座城  张爱玲口中的“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演绎到厦门道邦集团董事长郑文
期刊
摘要:消费偏好在房地产中体现,一个是配套设施的设计,另一个就是整体形象和气质的塑造以及社区的整体规划风格。由于对这种“偏好”洞察,我们会有针对性的做迎合消费者这种需求的设计,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赢得一部分人的喜欢就行。  南方人初到北方,往往水土不服。南方企业到北方开创市场会遵循北方文化的“游戏规则”,还是会特例独行地冲出重围?山东光耀用两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光耀集团“
期刊
在设计阶段对关键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控制,是将成本控制前置的有效手段,标杆企业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关键指标控制的可行性、有效性。  房地产设计环节是实现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尽管设计费占建筑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仅1.5%-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深远。合理科目的设计,可大幅降低房地产工程造价。  当前设计单位普遍“重技术、轻经济”, 往往注重设计效果、忽视成本;而成本人员又缺乏设计背景,不清楚
期刊
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实施股权激励?激励是“对人还是对岗”?授予股权后,员工不努力工作怎么办?员工中途离职,股权收益如何结算?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班“房企人才管理”模块课程五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北大黄埔特聘讲师薛中行用生动鲜明的案例分析了激发核心人才的“五步连贯”股权激励法以及详尽阐释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3P模式,全面丰富的解读让所到学员受益匪浅,更为地产企业持续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期刊
对工程项目管理部门及上层分工领导的职责以及机制进行合理划分和设置,才能既有效地发挥工程项目管理的专业化优势,同时又能对工程投资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监督和管控。  按照房地产开发的专业化分工要求和开发流程管理的需要,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常见的组织机构设置一般分为开发部、研发部、工程部、成本部、营销部、财务部、物业部、人资部、综合部和项目部等部门,在上述部门设置中,除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服务部门外,其中的研发部、
期刊
调控持续,房企如何控制成本?后调控时代,房企如何修炼内功?2012年4月20日-22日,“2012中国地产总裁高峰论坛暨北京大学房地产成本控制论坛”在山东泰安泰山帝苑酒店隆重举行。此次论坛活动由北京大学房地产总裁黄埔同学会与《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联合主办,山东帝苑集团公司承办。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副局长郑良村、山东帝苑集团公司总经理何风亭及全国百余名地产高管出席此次论坛活动。  房企走势短期内仍不被看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