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之初探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ong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澳认为:“问题解决”是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和法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目的。“解决问题”是学习的最高类型。“解决问题”的问题来自于数学与其他情景中,但多数来自于学生有关学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之中,尤其是低年级,教学要找好的数学问题。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一般应具备三个特征:首先它是有点难的问题,有地方有待解决而且解决方法不太明显:第二,从数学角度看,它是有挑战性的和有趣的;第三,它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相关,这样学生就能应用目前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要求学生达到以下目标;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有尝试和检验、画图、实际操作、找规律、制表、从简单的情况入手、整理数据、反方向思考、列方程、逻辑推理等。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认知水平的限制,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侧重于前四种。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解题能力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帮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要求
  
  我要求学生每做一道应用题,都要坚持具有“读、找、想、算、答”五步,即:一要准确地读三遍题:二要找出条件和问题;三要想好算法;四要正确地列式计算;五要答题。
  为了使学生养成习惯,课上只要讲应用题,我自己都坚持按五步去做,给学生做示范,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要正确地解答应用题,首先要能准确地读题,正确理解题意。我要求学生每读一遍题,就在题的前边画一道,读完三遍,画出“△”。然后用单横线画出两个条件,分别注明①和②,用双横线画出问题,边画边小声读出条件和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养成习惯,我还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按要求去做了。
  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正确地选择算法,是正确解答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楚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或减,在什么情况下用乘或除,我让学生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练习。我把全班49名学生分成16个小组,每小组指定一个组长。当拿出一道应用题时,就让小组讨论基本数量关系,每人说一遍,会的教不会的,以好带差。还要求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并把所想的那句话写下来。如:分析了“做一个书包要用2尺布,有8尺布可以做几个书包”后,要写出“8尺里面有几个2尺”;分析了“大船有2 0只,小船的只数是大船的5倍,有小船多少只”,要写出“20只的5倍是多少只”。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知道在列式前必须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给学生审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较灵活题的能力
  
  所谓灵活题,一种是语言结构与普通提问不同,如:“小荣认识50个字,小光认识45个字”,普通提问是“小光比小荣少认几个字”;如改为“小光再认几个字就和小荣认的同样多”,有的学生就不懂了。
  另一种灵活题就是“逆向叙述题”,其叙述顺序与生活行为顺序不一致。学生对这种题理解起来也感到困难。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灵活题的能力,我帮助学生掌握几种理解题意的方法:
  1、实物演示法。如:我常用一摞本子演示“发了→还剩→原有”的关系,或用一把粉笔演示“用了→还剩→原有”的关系,帮助学生学会借助实物演示来理解题意。
  2、用改变说法理解较难懂的语句。如:上面说的“小光再认几个字就和小荣认的同样多”,通过讨论使学生弄懂它的意思。就是“小光比小荣少认几个字”。再如:“食堂买来白菜、萝卜各7筐”,就是“白菜有7筐,萝卜也有7筐”。
  3、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教一年级时,我帮助学生学会看线段图;教二年级时,我就帮助他们学会画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注明条件和问题,以此来帮助他们分析数量关系。
  4、借助生活经验理解题意。有的学生对“吃了一还剩一原有”等逆向叙述题不理解,我就举学生熟悉的事——“你吃了3块糖,桌子上还剩4块糖,你原来有几块糖”,来帮助学生理解。
  5、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应用题的叙述进行想象。如:读了“育红小学有两排房子,其中一排有4个教室,另一排有5个教室,一共有几个教室”之后,脑子里应当出现“两排房子,一排有4个教室,另一排有5个教室”的一幅图画,这样就可避免列成2+4+5的错误。又如:读了“有人在车站上等车,车来了,上去10人,还有8人没上去,车站原来有多少人等车”,学生脑子里就应浮现出车站上等车及上车的情景。
  
  四、让学生经常进行判断和分析
  
  我发现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因个别词或巧合数字的干扰,选择了错误的算法。
  如:“学校买来粉笔5 4盒,每天用去6盒,几天用完?”结果,个别学生看到“用去”这个词,就用减法解答。每次出现这样的问题,我都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明确正确解法,并引导学生讨论;原题怎么改变,才用减法解答。
  又如:“缝纫组要做72套衣服,已经做了8套,再做多少套可以全部做完?”因为那一段时间常做除法,有五分之一的学生见到72和8,马上列出72÷8的式子。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知道错了。我接着提问学生:这道题条件和问题怎么变一下。才用除法解答呢?
  这样的判断和分析,对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五、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问题,培养学习自主性
  
  改革后的应用题教学强调应用题教的内容应该取自于孩子们周围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在小学里,孩子们学习如何通过教学的帮助来了解周围世界的真相是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传统的数学课里,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给出一组必不可少的信息,使学生求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作为改进,第一,应用题设计上留出让学生自己选取、补充信息的空间,使学生能够自己收集组织有关信息。例如:20元钱可以买多少斤桔子,这种是按传统观点无法解决的,是信息、数据不全的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必须首先在学校或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去收集桔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挑选价格最便宜的和价格最贵的。再算出可买桔子斤数的范围,这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应用题不设问,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设问,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设问中看出学生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和处理能力。第三,设计问题时考虑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发散性思维,探求不同的答案。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中学音乐歌唱教学中,我通过在歌唱发声训练方面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在发声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声音与气息的关系、呼气与吸气的关系、声音靠前与靠后的关系、喉咙打开与面罩共鸣点的关系等。只要我们认识了歌唱训练中的这一对对关系,全面统一地调动歌唱发声的各个器官,处理好它们之间的矛盾,那么在歌唱时就能够达到声音的和谐、饱满、统一,就能达到声情并茂,较为自如的进行歌曲演唱。    一、处理好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向情感交流、共享、共进的充满活力的过程。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能达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呢?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景,唤醒、激发、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与学生共同感受生命的美丽与神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乐于学习。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美感非常强烈的学科,争奇斗艳的鲜花、郁郁葱葱的森林、搏击长空的雄鹰、翩翩起舞
期刊
小国不丹与我国西南边界接壤,许多人只知这是一个小国而已,对不丹其他皆无所知。现在这个小国却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不丹的经济虽不甚发达,但不丹人民的精神状态却让人羡慕——不丹被称为世界上最快乐的穷国。不丹人的快乐从何而来、因何而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只能从教育的角度去窥知不丹人的快乐,在教育对比中发现我们与不丹之间实际存在着“教育差距”。    一、这里没有人辍学     一群教育考察者深入不丹,想去看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美术欣赏中“模糊层面”的特点、研究意义,以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相应地进行一些教学尝试的研究和建议。  【关键词】美术欣赏 模糊层面 创新思维 情感联想 审美能力 课堂教学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精神产品,它有别于听觉艺术的音乐、语言艺术的文学,是具有造型性、可视性、静态性、物质性的一种空间艺术。正因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们视知觉观照的空
期刊
一、何谓恐惧    能否及时消除学生体育课上的恐惧心理,是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本领。恐惧是在主观感受的危险情境下,个体产生的一种强烈反应,它是由刺激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使原有动型遭到破坏引起皮质神经兴奋,通过兴奋的诱导来改变皮下中枢神经的活动,导致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发生变化,同时将由此而获得的相应刺激传回大脑。与新的动型结合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往往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四肢无力、内分泌增加、大量出
期刊
“教后感”是教师在上完课后的感想和体会,它可以再现一堂课中的成功和失败。对于“教后感”,在教学生涯中我一路与它同行,已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教学上的喜怒哀乐来源于它,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归功于它,十年来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财富也取自于它。  “教后感”记录了我在教学生涯中的每一个起起落落,说起对它的灵感,就来源于现实生活、师生沟通、同事切磋、换位思考、自我反思。一路行来,“教后感”已成为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期刊
实验楼前人头攒动,学生忙碌的身影晃得忙碌的我也有点喘不过气来了。不过很快地,作为班主任的我就发觉学生中的气氛有一点点不太对劲:学生们虽然在忙着体检,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却明显地分成几个小圈子在窃窃私语,不知道在说什么。这可与他们的性格有一点不符:在这种场合下,一般情况都会出现大声喧哗的现象,甚至有几个学生会借机和初一的学生一样追逐打闹一会儿。初三了,初三的学习压力毕竟太大了点,如果有点打闹现象反倒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在每个学校或班级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后进生问题,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影响却很大。面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作为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善待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
期刊
从古到今,中国人对“代”字的研究是颇有心得的。据说,最早使用“代”字绝招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有诗为证云:  曹操马上传将令,大小儿郎听分明;  知法犯法本应斩,割发代首不容情。  说的是曹操为了体现自己的爱民之情、悯民之心,在行军途中传令三军将士,任何人不得践踏百姓的青苗,违令者斩首。不料,此令刚出,恰恰是自己的坐骑受惊践踏了百姓的青苗。这下却让这位奸雄为难了:割下自己的脑袋,那绝对不行!既往不咎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朗读和英语词汇习得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外语学习者进行朗读测试会对英语词汇的习得产生相应的反拨作用。针对这一假设,设计实施了一项实验,在对实验和控制两组共26名学生分别进行朗读测试和无朗读测试正常习得词汇的情况下,又对两组同学的两次词汇测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对朗读测试成绩与词汇测试成绩的相关分析,得出朗读可以作为一种测试手段对英语词汇的习得发挥一定的正面反拨作用。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