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人”培养的校企文化融合模式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打造独具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完善与推广企业文化等方面阐述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从缺乏精神文化基础、缺乏制度文化对接、缺乏技术力量保障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论述基于“职业人”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实践: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校企精神文化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制度文化对接;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技术互通。
  【关键词】酒店管理  校企文化融合模式  职业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2C-0078-03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整合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资源,进行校企文化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品牌,可以提升校园文化对职业精神养成的影响力。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校企文化融合实际是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把学生由“学校人”变成“职业人”“企业人”,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基于“职业人”培养的校企文化融合模式。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性
  (一)校企文化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等。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企业同样非常看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即服务意识、敬业精神、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提升能力等素质。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自学能力不足、职业意识淡薄等问题,而且在校期间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以“职业人”培养为目标进行校企文化融合,有助于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参照企业用人标准来提升自己,从而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忠诚度。
  (二)校企文化融合有助于打造独具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存在办学同质化的问题,如办学理念相似,课程设置雷同,育人模式实质差别不大,缺乏专业特色,很难形成独特的专业品牌。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以“职业人”培养模式进行校企文化融合,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修订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有意识地将企业精神文化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内容中;将企业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中;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产品为导向设计课程,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同时实现师资互通、共育共管,有助于打造独具职业特色的酒店管理专业品牌。
  (三)校企文化融合有助于企业文化的推广与完善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是企业蓬勃发展的根源所在。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进校园,与校园文化进行全方位融合,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推广,亦可辐射到学生的社交圈子,学生在无形中帮企业做了免费宣传。学生在校企文化融合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提前了解并认可企业文化,然后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进入企业工作,进行企业文化践行,通过长久的企业文化接触,能从专业的角度思考并发现企业文化中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如此便可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基于“职业人”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思路
  (一)精神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两者都属于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两者都包含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但是校企文化内容差异较大,如果进行校企合作时只是单纯地将文字性的企业文化内容拿来让学生阅读,没有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精神通过课程植入、日常行为熏陶等方式进行校企融合,学生在校园环境中很难真正理解何为职业道德、经营理念、经营方针等,进入企业后容易出现缺乏职業意识、忠诚度不高等问题。因此,精神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基础。
  (二)制度文化对接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举措
  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主要指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岗位要求等,校园文化也包括学生的管理制度和日常行为要求,但是两者内容相差甚远。如果进行校企合作前没有引进企业制度文化,学生在校园中无法实现“职业人”的角色代入,就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岗位要求,从而导致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所适从。进行制度文化对接,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及岗位要求通过职业形象塑造、职业技能提升、校企共育共管的方式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举措。
  (三)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技术力量保障
  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教师团队中大部分教师都是缺乏酒店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任教师基本都是直接从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虽然这些教师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总结,再加上后期的专业技能提升,也能基本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历,无法将行业特有的处事技巧及应变思维传授给学生。进行校企文化融合时,缺乏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对引进的企业文化理解程度不够,也会导致企业文化未能自上而下进行有效的渗透。因此,引进企业人才,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是进行校企文化融合的技术力量保障。
  三、基于“职业人”培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实践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酒店管理专业从2012年开始与多家五星级品牌酒店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校企双方就如何培养酒店适用的人才进行多次研讨,近两年开始探索以“职业人”培养为目标的校企文化融合模式并进行实践。
  (一)培育学生的职业精神,促进校企精神文化融合
  其一,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引进并整合合作企业的职业道德内容及真实的工作案例,结合学校的学生守则,通过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的方式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
  其二,定期邀请合作企业的酒店经理人进入学校开展“酒店人”系列专题讲座,通过专业人士的经历分享,让学生提前了解酒店行业,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其三,校企共同建设校内企业文化展示墙,将酒店企业文化的内容通过文化墙的形式展示在校内专业实训室区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耳濡目染,逐渐产生职业认同感。
  (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校企制度文化对接
  1.职业形象塑造。酒店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视员工职业形象及礼仪规范的行业,良好的员工职业形象是酒店的门面,是酒店的软实力。通过开设形体礼仪课、化妆课、酒店制服进课堂等措施对学生进行职业形象塑造,将学生由内到外打造成一个标准的“职业人”。
  2.职业技能提升。主要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是根据职业标准设置课程标准,主动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构建基于岗位能力的模块化实践课程体系。二是用职业标准进行考核导向,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采取职业标准与技能考核标准合一的原则进行教学效果评价,构建双元、三主体、四渠道、五维度的“2345”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见图1)。三是邀请合作酒店的技术能手进入校园,对学生的实训课程进行专项指导,并担任专业技能大赛的评委,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3.校企共育共管。首先,将酒店的管理制度、职业标准及工作规范以文化墙的形式展示在专业实训室区域,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逐渐理解并掌握。其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书吧,企业提供与酒店相关的知识手册、工作规范或管理制度等文件或企业文化书籍,学校提供方便学生阅读的场所,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在专业书吧内畅快阅读专业书籍。最后,通过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企业,走上工作岗位,切身体会企业文化,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业能力,达到“职业人”的标准。
  (三)校企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实现技术互通
  第一,不断提高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通过吸纳符合条件的酒店技术型人才进入师资队伍或者聘请酒店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通过短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如餐饮对客服务专项指导、VIP接待专项指导、金钥匙服务专项指导。
  第二,酒店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迭代快速,专任教师可脱产或利用假期时间进入酒店顶岗锻炼,掌握行业新动态,学习行业处事技巧,吸收行业新理念,并参加技能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第三,专任教师利用自身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优势,进入酒店对员工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如外语、客源国概况、服务心理学、酒店发展史等。
  校企文化融合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环节,校企文化融合不但可以体现高职院校的二元性,也是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力量源泉。基于“職业人”培养的校企文化融合模式通过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校企共建师资队伍等措施将校企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力量进行全面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形成满足专业内涵建设需要及行业发展需求的“双赢”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杰,林峰,卓璧湖.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2]李娟,宗斐.基于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科教理论,2018(8)
  [3]李媛.论高职校企文化立体融合的实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4)
  [4]邹春霞.新时期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2)
  [5]高熙贺,吴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14)
  (责编 苏 洋)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提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离不开中学课堂教学案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高校与中学应共同开发和利用中学课堂教学案例资源,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推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28-02  案例教学法已成为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要教学模式。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教学现状,提出广西高职院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策略:建设舞龙舞狮师资队伍,为龙狮运动教学、训练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开设舞龙舞狮课程,为龙狮运动推广提供沃土环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龙狮运动技术提供提高平台。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龙狮运动教学 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分析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三者之间的关系,广西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状,从加强职业院校自身建设、通过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激活乡土人才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等方面提出广西职业教育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取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从被调查者对个人的发展定位、实现个人发展定位最需要加强的方面、能否胜任当前的教学工作、参加培训的原因、教学培训方面需求、理想中的教师培训等方面调查分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培训需求等情况,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教师自身身份认同问题、学校青年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与青年教师成长规律契合度不高问题,提出转变青年教师思想观念、引导青年教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探索与青年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将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农民画艺术应用于高校设计课程教学,提出在设计教学中应注重对侗族农民画艺术文化寓意的挖掘,将蕴含侗族传统审美精神的农民画艺术融入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并以创新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对农民画艺术进行衍生产品开发,从而将产品的实用性、功能性及农民画艺术的审美性与侗族文化传承性相结合,实现文化、艺术、经济的共赢。  【关键词】侗族农民画 民族元素 设计课程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精准扶贫与推广普通话相结合的必要性,针对精准扶贫与推普工作结合面临的思想观念滞后、农村推普的力度不足、青壮年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各部门承担的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论述实现推普与脱贫相结合的主要策略:提高站位,明确职责;扭转观念,扶智通语;产业引导,搭建平台;落实分工,多方联动;强化督导,消除短板;突出重点,凸显功能;培训骨干,夯实队伍;精准定位,营造氛围。  【关键词】精准扶
期刊
【摘 要】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探讨现代学徒制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政府缺乏宏观层面的统筹、学校的制度建设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广度不够等问题,提出国家从宏观层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学校细化现代学徒制的制度和考核考评机制、企业利用好现代学徒制模式储备优秀人才等改进建议,推进现代学徒制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应用。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高职教育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教学模式 改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課程为例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课堂教学基本理念,提出采用“翻转课堂+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的形式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针对实践中优质网络资源有限、实训条件有限、高校教师幼教经验有限等问题,提出建立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丰富实训材料和拓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到幼儿园交流的机会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产教融合 学前教育专业 课堂教学质量 优化 学前儿童生理与保育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校园文化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分析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本土文化面临考验、不同文化差异较大、阅历与见识妨碍交流等问题,提出国际化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依托节日活动、课程等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建设与国际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促进留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畅通中外师生文化交流平台。  【关键词】国际化 高职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为例论述我国民族地区的职普融通实践,阐述当前广西已经初步构建起民族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实现横向融通、纵向贯通,优化了整体人才培养结构,成为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类型教育,特别是在职普渗透、综合高中和职普融通班等三种职普融通层次上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职普融通 职普渗透 综合高中  【中图分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