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静坐忆当年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天的晚上一个人静坐家中,白居易七绝《邯郸冬至夜思家》便自然而然地在脑海中跳了出来,冥想一千多年前白氏漂泊异乡孤灯独坐,怎一个落寞了得?彼时此刻,相思难眠的何止是他?“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家中亲人围炉取暖,绕不开的话题之中总有远行之人……关山万里,血脉相连,这是一份何等温暖的牵挂……想到这里,怀旧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家乡在粤北农村,属丘陵地带,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红沙岭上没有什么高大的树木,岭脊岭脚长着稀稀疏疏的茅草、野枣树和灌木丛。一到冬天,草木枯黄,田土裸露,格外空旷,一片肃杀凄凉。这时节野外天寒地冻,各种农事大致结束,除非特别需要,村里人一般都呆在家里烤火取暖,一天到晚几乎足不出户。
  家家户户大多是用一个破旧的搪瓷脸盆作烤火炉子,盆里整个冬季都盛着大半盆草木灰。生火的时候,先将少量木炭或木柴棒子在厨房的灶膛里引燃,然后架在盆里,再往里面撒上一把生盐,又架上几块木炭或木柴棒子。一会儿,盐粒噼里啪啦响了起来,火花星子飞了出来。等到盐粒爆完之后,一盆熊熊炉火就生成了。如果用了“炭头”(没有烧透的木炭,里面还是生的木柴)生火,满屋子顷刻烟雾弥漫,个个吭吭地咳,大呼“好烟!好烟!”,打开屋门冲了出去,等煙雾散去,再进入里面。村人不懂得这种烟雾的主要化学成分叫做一氧化碳,但知道它的危害,每家都会在盆里放上一碗清水,清水受热蒸发出的水气湿润了屋子里干燥的空气,降低了一氧化碳的浓度,降低了危害程度,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寒冷而无农事可做的冬季,我家狭小的客厅是左邻右舍农妇们固定的聚会取暖场所,那时候我每天都挤在母亲身边听着她们闲聊瞎扯。母亲们坐在小凳子上,围着火盆一边纳着鞋底———做布鞋的一道工序,用锥子将麻绳密密麻麻地“纳”进由碎布纸片浆糊粘合而成的鞋底模块上,使之牢固成型———又一边不着边际地聊着一些我似懂非懂的事情。话题东一个西一个,言语有一句没一句。有时静默,只听得见一片沙沙沙的麻绳抽动的声音,一会儿又有人嘀咕了起来……静谧的屋子,平和的话语,烤着炉火,我莫名地享受和陶醉,人也显得文静乖巧。在我对童年和母亲的回忆中,这个场景总是最先在脑子里面浮现出来,可能是再也没有什么比一天到晚偎依在母亲身边更幸福更温暖的事了。
  在母亲们所讲的故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妖魔鬼怪的故事,我最害怕的也是妖魔鬼怪的故事。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寒冷的深夜,一个妇人在阁楼上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光补着衣服,不小心针头掉在楼板上,妇人弯下腰去捡拾,猝然间发现床底蜷缩着一个人,全身长满黑毛,胸前一把大刀格外白亮———那人正打着瞌睡。妇人大骇,顾不得捡拾针头,抱起睡着了的大儿子就蹑手蹑脚地下楼去找外出的老公———床上还睡着一个小儿子,妇人不敢抱起小儿子,怕惊醒小儿子从而惊醒床底下的黑衣人———等到妇人和她老公上楼来救小儿子时,小儿子和黑衣人已不知去向……听了这个故事后,晚上我再也不敢单独进房睡觉,爹妈催着要我睡觉,我也要磨磨蹭蹭好一会儿,然后才猛地推开房门,看看门角里面和床底下有没有藏着什么,确认没有,才敢战战兢兢上床———这个习惯我似乎一直持续到十来岁上初中前。
  在这一群农妇中,有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婆婆是常客。老婆婆特别擅长拔火罐及针灸、艾灸之类,村里小孩子有个头痛脑热什么的常常找她弄弄,她总能手到病除,小孩安然无恙,我就被她诊疗过不知多少次。老婆婆可以说是我的救命恩人。有一次跟往常一样,我偎依在母亲身边烤着火听着她们闲聊,我突然软软地倒在地上,不醒人事。母亲大惊,不知如何是好,老婆婆非常镇定,打开屋门,让空气流通,又用手指头掐我人中,揉搓了好一会儿我还没有苏醒过来,老婆婆从头上拔下银钗刺进我的人中,慢慢地我才苏醒过来……这事母亲跟我讲过多次,母亲不知道原因所在,以现在看来,那时候我实际上是一氧化碳中毒了———农村老屋狭窄密实,窗户又小又高,屋里生着炉火,人中毒昏迷是不奇怪的。
  ……四十多年前的冬天里依偎在母亲身边烤着炉火听着“怪力乱神”乃至昏迷不醒的经历,至今我仍时时回味,遐思无垠。我除了体会到无言而温暖的母爱外,我还体会到了那时候乡村农人之间的平和、宁静、融洽。母亲们都很贫穷,都是捉襟见肘勉强度日,但左邻右舍十里八乡,你不比我多多少,我不比你少多少,反而相安无事相敬如宾,少了怨气冲天愁肠百结。她们得过且过,随性达观。
  反观这些年日子逐渐富裕了,但平和的心态却丢失了,变得敏感、猜忌、失望、暴躁,似乎很难彻底敞开心扉,彼此赤诚相对。其实内心还是十分渴望脉脉温情的,渴望“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场景,渴望曾经的乡村农人间的平和与融洽。
其他文献
“养士”这个词出自战国时代,当时没有考试制度,一般平民有了知识,就依靠权贵人家求出路,到他们家里做宾客。从唐代到清代叫“幕府”,像曾国藩,不少有本领的人都在他的幕府里,后来也称作幕僚。六国的“养士”就是这样的情形。  那时的养士养些什么人呢?苏轼在《论养士》一文中的分类是智、辩、勇、力四种人,实际上也可说只是两种人,一种用头脑,一种用体力。  苏轼说,社会上天生有智、辩、勇、力这四种人,智、辩、勇
期刊
在新时代,包括杂文在内,诸多事都该有点“新”感。所幸,《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1·上,很有几篇文章,给人以“新”的感觉———主要指思想新、知识新。  《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活得好》一文,援引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生存的最好的生物,是对周围环境最有利的生物”之后,指出:“你有利于周边环境,周边环境也不负于你。你让周围生物活得好,你就因周围生物活得好而活得好。利他者利己,此
期刊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可是,一些人在心里种的,却是自私、仇恨、邪恶、嫉妒、狭隘。种瓜得瓜,你不应该怪罪他人。如果想让自己的人生诗情画意、瓜果飘香,就在自己的心里种花吧!  每一次讲座,几乎都有人问:成功的路为什么那么遥远?我说:我始终感觉,跨越几步,就到了天堂,不明白那么多人,为什么总是到了天堂门口就不再前行?  不久前应邀去一所监狱讲座,到了之后我了解到,我有几个同学和同事正在这里服刑
期刊
看了《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1·上《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一文,深深为董寅生先生的观点折服。  的确,古今中外很多会说话的人,不仅能力出众,而且还堪当大任,他们在自己“岗位”上,把自己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佩。当然,我们也看到,生活中也存在“马谡”那样的人,平时夸夸其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力似乎很强,但做起事来,“成事不足,敗事有余”。说实话,对付这样的人还是好办的,“
期刊
在我读完本书第一页时,就决定将此书推荐与你,因为我们中不讲逻辑者实在是太多了也,包括我自己。柏杨先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在《丑陋的中国人》之序言《酱缸国医生和病人》中对此有生动描述:  医生:对不起,我恐怕要报告你一个坏消息,化验的结果就在这里,恐怕是三期肺病,第一個是咳嗽……  病人:怪了,你说我咳嗽,你刚才还不是咳嗽,为什么不是肺病?  医生:我的咳嗽跟你的不一样。  病人:有什么不一样?你有钱、
期刊
读了《孩子心中的榜样问题》(见《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1·上)有几句话要说。  1、同意作者对此问题“不必大惊小怪”的看法。明星颜值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自然喜欢。明星如果饰演正面人物,傳达了正能量,孩子们把他们作为榜样,也未尝不可。喜欢明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粉丝就是音译外来词。再说,几岁孩子心中的榜样是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改变的。榜样归榜样,生活归生活。孩子最后成了榜样那样的人即明星是极
期刊
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忏悔与剖析》栏目中,有这样一组镜头: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副主任、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夏平说:“我把别人当朋友,别人把我当‘鱼’钓。在‘利’字当头的商人眼中,我成了拉拢腐蚀的重点对象,成了‘猎物’。”  夏平素有“平民厅长”之称,可能是因为他善于伪装,或者他原本“并不贪”;可是,在“香饵”的诱惑下,夏平的贪欲一点点膨胀了起来,慢慢在侥幸中咬上了“香饵”后面的“鱼
期刊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代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教养渐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什么是教养呢?有人提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判别方法,即无教养的人图自己痛快,有教养的人让他人舒服。那么,怎样能够让他人感觉舒服呢?  首先,是真心实意地替他人着想。有人说起在台湾旅游消费的经历。在某小店,游客看中了一套非常漂亮的茶具,折合人民币两百多元。店主自豪地介绍说:“这套茶具是本店的团队设计的,获得了
期刊
近年来,中央巡视组在巡视中多次发现,有些干部“以权谋房”,被揭露出来的上至部级下至科级,多名干部有此类问题发生。  譬如,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以内部价格购买的五套住房中,和市场价格之间,时价相差达两千多万元。深圳市消防监督管理局建审处工程验收科原科长余某然,利用职务之便,以低价购房的形式收受公司贿赂款80余万元人民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王天朝,竟在2004年至2014年中,以权谋私,收受
期刊
《杂文月刊》原创版2017·11·上,佳作颇多,而我独对吴锦祥先生写的《人还是要有点“清高”的》感兴趣。因为此文不但说理透彻,而且我本身就深有同感。我也是一直被人认为是“清高”者,甚至认为这是我的一个“缺点”。  然而,对此我并不服氣,清高,有什么不好?何以就是“缺点”了?难道与此语相对的“浊低”就好吗?满嘴粗话脏话就好吗?说归说,有人就这么看,你有啥法?读了此文大感痛快,总算吴先生为我出了一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