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乌鸦致敬(外两篇)

来源 :翠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乌鸦致敬
  在我的孩提时代,虽然生活比较贫困,但生态环境非常好,天空每天都是蓝的,时常有成群鸟儿飞过,麻雀自然是不用说了,它们是乡村最多的鸟,还有每年春季定期而至的燕子,以及黑不溜秋的乌鸦。
  现在,就说乌鸦。
  当它叫着难听的“呱呱”声,从头顶飞过的时候,我们总会急速地低头朝地面“呸呸呸”地吐着口水。我们这等举止,是大人叮嘱过的。他们说,“乌鸦叫,晦气到。”而吐口水,是一种脱晦的简便方法。
  当时,尚且年幼的我,有着好问的习惯,见大人这般嘱咐,免不了要问个究竟。但他们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是说那是祖辈传下来的。倘若你再问,他们会很不耐烦地强调道:“你记得吐口水就行了。”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听到乌鸦的叫声,还来不及去寻找乌鸦,我就会习惯性地吐口水。而且吐了口水还不够,在那天接下去的时间里,无论说话、行事都会小心翼翼地,尽可能避免惹祸上身。
  也许是吐口水起了作用,抑或听到乌鸦叫后行动谨慎了,反正在我的记忆里,于乡村的20年中,瞧见乌鸦后的那些天,还真的没有“晦”过。倒是没瞧见的日子里,“晦”过好几回,严重一次还灼伤了双腿。
  后来,我离开农村,来到了城里。而在城市,不像农村,不要说是乌鸦,连麻雀都很难见到,倒是养在笼子里的鹦鹉,总时不时能碰上,当你瞧见它们,它们也正好瞧见你时,说不定还会“学舌”:“你好!”
  对于鹦鹉的友好“招呼”,自然是不用吐口水的。渐渐地,我也就忘记了吐口水这回事,直到前几天,在编一本杂志时,看到一篇关于乌鸦的稿子,才蓦然回想起来。不过,那篇稿子里没提到“乌鸦叫,晦气到。”
  那乌鸦到底是种什么样的鸟?那篇稿子里这样写道:美国动物行为学专家路易斯-莱菲伯弗尔对鸟类进行IQ测验后发现,乌鸦是人类以外具有第一流智商的动物,其综合智力大致与家犬的智力水平相当。
  智慧如斯,为何被人类视为“不祥之鸟”?原来古人发现它在谁家树上叫,过几天谁家就会死人。对此,现代科学揭示了谜底:病危者体内会散发一种微量化学物质,乌鸦被该物质刺激则会反射性地啼叫。
  如此说来,乌鸦“叫丧”,不过是诚实报信!但正因为此,它被打入了另册——听到它叫,就担心不吉利;说些担忧的话,被讽为“乌鸦嘴”;好多词语对其也极含偏见,如:乌合之众、天下乌鸦一般黑……
  由此,不禁联想到一个人:鲁迅。他深刻地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却被贬为:自私者、谣言家、变态者、仇世者、大伪者、民族虚无主义者、汉奸和棍子。
  他所遭受的,不就是乌鸦的遭遇?或者说,他就是人类的“大乌鸦”!于此,我为乌鸦深感不平!是啊,它们何辜?就因为以“先知的预见性”和“启唤悲剧危机意识”的“啼叫”太难听而遭人嫌?被人恨?
  窃以为,我们应当向乌鸦致歉,甚至于致敬!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了生态破坏,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我们几乎很难再见到乌鸦了,倒是被驯养的鹦鹉随处可见,不断学说着:“你好!你好!”
  “抢镜者”的结局
  前些日子,陪父母去某公园游览。在那里,谋过面的不下百人,但此刻能让我回想起的,只有那么一位。当时,我们正观赏园内的小火车,一个上了年纪的矮瘦男人,带着一个年轻女子,从身边跑过,显然去坐小火车的。他穿着风衣,戴着礼帽,走路时脚抬得很高,跑起来的样子很怪异,像鸭子似的。他跑到小火车前,也不像其他乘客买票上车,而是在那边来回走动,朝车厢内东张西望。等小火车快启动了,才急匆匆跑上车。这倒也罢,小火车开动后,他又现身中间车厢门前,摆出各种姿势自拍,还不时朝围观的人群挥手致意,惹得我们哈哈大笑,母亲忍不住说:“这也是个活宝,都一大把年纪了还发‘鲜’!”
  这是一个爱“抢镜”的人。
  其实,在当下,各行各业里,都不缺这样的人。他们混迹于各种场合,凡是有活动的地方,就会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时常在媒体上露面,要么衣着怪异在装神弄鬼,要么喷着唾沫在高谈阔论。他们的名气一律如雷贯耳,但曾经做出过些什么?目前具体在做些什么?究竟做得怎么样?我们一概不知道,也無从了解。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要紧的是,我们记住了他们,那些场子需要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所在行业的代表、楷模,甚至于领袖。
  应该说,这种爱“抢镜”的人,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特别在当前,数量还是蛮可观的。然而,由于如今每个行业的竞争已然到了“惨烈”的地步,僧多粥少,得以“出镜”的永远只是少数,所以“抢镜”的招数也越来越“出奇制胜”。在文学圈,某诗人当街表演吃垃圾、吃蛆,身上挂着“我有罪,我写诗”的牌子示众,一时引起轰动。在娱乐界,学历不高、貌如东施的罗某某,就靠说“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等一系列雷人言论,在2015年中国网红排行榜中名列第14。
  对于这类人,要说他们有什么重大危害,确实也谈不上,他们没有能耐颠覆政权,也不会去烧杀抢掠。确切地说,他们靠“抢镜”博出位,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提前过上了吃香喝辣的美好生活,根本用不着去颠覆政权和烧杀抢掠。他们急需做的,恰恰是维护政权和防止别人向他们烧杀抢掠。但害处还是有一些的,即他们不择手段地“抢镜”,侵占了原本不该属于他们的权益和名利,扰乱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原则,助长了所处时代的歪风邪气。
  不过,“抢镜”也不是那么好抢的,并非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首先,得脸皮厚。自然,能炼到恬不知耻的程度,那是最好不过了。倘若,人家没邀请,你不好意思去凑场子,也就失去了“抢镜”的机会;即使,场子是去凑了,但因没多少真本事,不敢睁着眼瞎吹嘘,那迟早也会被淘汰出局。其次,精力要充沛。你要具备每天奔来跑去的体力,还能够经常熬得起夜。假如,你连落两个通宵就病倒了,肯定会比人家少赶几个场子,从数量上已输给了对方。第三,要不负责任。因为你老是在外混场子,对家庭不可能再顾及了,这是一把双刃剑。   当然,“抢镜”虽然利益很明显(这些我在上文多少有所提及,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但风险也是蛮大的。2016年的时候,某画家跨界搞书法,为了“抢镜”,宣扬“性书法”,成为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结果被中国美协取消了会员资格。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月前,凭借超强的“抢镜”能力,使其平淡乏味的诗作被吹捧为“文化史诗”的某诗人,由于长年累月地混场子“抢镜”,导致身体严重透支,突发心机梗死去世。类似的例子还很多,不胜枚举。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抢镜”也是利弊并存。但得到的“利”,说破了也只是眼前利益——得利薄的,获取一些混场费,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得利厚的,充当着权威,坐上了主席台。可“抢镜”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不同于正常的“出镜”,虽然暂时露了一下脸,但终究不会长久。纵观古今中外,还真没哪个“抢镜者”,能够真正名留汗青的。即便留下来了,也只是一个丑角。就像我开篇提到的那个矮瘦男人,留给我们的无非是不良印象。所以,那“镜”不抢也罢!
  生长在秦始皇陵上的杂草
  距离浏览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已过去了漫长15年。于我依稀的印象中,该处在西安众多景点里,也许是最不具看点的——一个偌大而空荡的园区,耸立着一个高大的土丘,除此再无别致的景观。
  然而,在这么多年里,我始终对此念念不忘,也曾多次欲提笔书写。是记录它的神秘莫测,还是描绘它的雄伟壮丽?显然,都不是的。我只想写写覆盖其上的“封土”,以及生长于斯的“杂草”。
  那么,何谓“封土”?其实,说破了就是“坟头”。不过,那只是针对普通百姓而言的。对于中国历代帝王,因其“坟头”庞大,且造得气派,为表示帝王之显赫地位,则专称为“封土”。
  而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是不乏“封土”的。在那个地方,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建都,光是帝王的陵墓,就有40余座!
  那么,为何我独“爱”秦始皇陵?这应该归“功”于秦始皇陵的“封土”。因为相对于其他帝陵,它是那样与众不同!
  首先是高大,据《汉书·楚元王列传》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换算成现在的尺寸,高115米,底部面积约25万平方米。其次是坚固,据说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和而成,又用糯米汤浇固,并加了铁钉。
  当然,最特别的是,据当地流传的一种说法:秦始皇陵的“封土”,取自咸阳原上,是炒熟的!听一位家住秦始皇陵村的耄耋老人说,他小时候陵上只长不到1尺高的碎蒿蒿,再长不高,其他啥都不长了。
  把“封土”炒熟?这听起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但想明白了,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为了让皇陵上寸草不长。可又为何不让皇陵上长草呢?这就是唯我独尊的秦始皇嬴政,希望自己死后依然能“至高無上”吧。
  显然,这不是妄自推断。嬴政一统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就自称“始皇帝”,希望从自己开始,他的后世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神圣化,还采取过一系列“尊君”措施。
  可是,这一切不过是嬴政的臆想罢了。
  事实上,那座被嬴政及其儿子胡亥最多时用刑徒72万人、费时39年精心打造的陵墓,在嬴政下葬后才3年多,就被攻入关中的项羽大规模破坏。此后,在新莽末年、魏晋时期、唐代末年、五代时、清光绪年间、民国初年等不同时代,屡遭盗掘。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他死后,秦二世胡亥仅当了三年皇帝,便被丞相赵高逼杀。随即,赵高去秦帝号,立子婴为秦王。而那位所谓的“秦三世”,在位只有46天,就投降刘邦,后被项羽所杀。如此一来,赢政一手创建的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就灭亡了。
  一个“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的暴君,以为把自己的陵墓打造得规模宏大、固若金汤、寸草不长,就可以让自己唯我独尊、至高无上,让自己所创建的政权世代相传?这正是赢政的愚昧荒诞之处。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对于此,同样身为帝王的唐太宗李世民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始皇暴虐,至子而亡。”而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则在其代表作《过秦论》中这样总结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确实,唯有施仁义于国民,才能长治久安。在这个方面,宋朝开拓者赵匡胤无疑是一个典范。他如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言“救五代之乱,不戮一人”,宋朝虽二度倾覆,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亡于内乱的王朝,享国319年,真正达到了“赵氏之祀安于泰山”。
  行笔至此,我还想补充的是,那个时代运输能力不行,靠百姓穿着的大襟,把炒熟的土,我撩给你,你撩给他,传递到临潼,覆盖于秦始皇陵上的熟土,终究违背不了万物生长之自然规律,在我去浏览的当年,早已杂草丛生!
  倘若嬴政地下有知,又会做何感想?
  自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这一切,对嬴政来说,为时已晚;但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或者说对于我们的后人,不失为一种极妙的“借鉴”。
  那一个高大的土丘呀,实在是一面历史的明镜!
其他文献
山之殇  我们踏着破碎的云  我骑着云的马,赶到你的脚下  我五指紧扣,拽着你残破的裙  我们进你的山,喝你的水,吃你的客家饭,  然后读你的历史  一片片低矮的房子,房子里的人已经远走了  ——他们留下的灯还在发光  他们没有回来。也许有一天他们的魂会重归此地  因为,你是他们曾经的天  祥云在四周闪着亮光  ——山门不开  我们都是你的人,你的臣民,所以  我们可以来碰触你,安慰你,一如  安
期刊
手机响起,看来电显示,是堂伯家的座机号码。堂伯生活在农村,与我所在城市相距百里。我们少有来往,除去过年打个拜年电话,平常几乎没有联系。会是什么事?我的大脑如高速列车一路狂奔,好事坏事像沿途景物在眼前唰唰闪过,待响铃狂叫七八声,我才摁下接听键。电话那头嘈杂混乱,一片狼藉,有大人急速的说话声,有孩子叫喊声,还有桌子板凳的拖拽挪动声。是乔迁,还是打扫卫生,让家变得整洁漂亮?我喂喂喊话,不见回应。我想是不
期刊
1  夜色寂寥,听觉因之灵敏  笔划过纸,指触击屏  铺陈一种接近灵魂的叙说  是高贵,还是梦呓  无从知晓  熟悉的昆蟲肯定在夜色中偷听  文字滑过的声音  比如蛐蛐、蝈蝈正在静默  而我,渐渐浅睡眠之中想象  语言营造的美好  2  夜真是思想者的好时光  可以辽阔到大海、星辰  亦可低端到角落  来一声无关痛痒的吟唱  也偏爱夜深时的独处  区别是  我处在思考的浅表层  适合想一个人或一件
期刊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活过了不惑才明白,真正的心结其实不能用来煽情,只能用来使自己灵魂的醒悟。  认识她时,正是她活力四射的年纪,尽管已经六十出头,依然是某个社办小厂的头儿,一举一动,都带着自然的威仪风度。她指挥着手下一帮婆婆妈妈,上班,下班,聚会,打麻将,尖锐高亢的大嗓门常会让我皱眉。那时,没有人知道她有一天会成为家人沉重的负担。  我对她曾经有过怨恨,而且还很多。我生了孩子,她几乎没有护理过
期刊
锡剧,发源于常州地区,原名常锡文戏、常锡剧,带括号简称锡剧。叫着叫着,不知什么时候就剩下简称,把原名丢了。其实叫常锡文戏的时候,无锡还是常州的属地。  无锡这么叫,有点想要强出头的意思,倒也情有可原。常州也心甘情愿地这么叫,就有忘了祖宗的嫌疑了。  错进错出,如今,也叫顺了。  当年华东三大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现在越剧和黄梅戏名声在外,央视戏曲频道三天两头都能看到。锡剧,式微了。  很多地方
期刊
作者简介:  孙全鹏,1985年生,河南周口人,文学硕士,系河南省作协会员。主要从事短篇小说创作,作品见于《莽原》《四川文学》《南方文学》《佛山文艺》《延河》《辽河》《牡丹》等文学期刊。   那时候风很大,杜大山戴着个眼镜,可不知什么东西还是钻进了他眼里,他赶紧揉揉眼,连电动车也没停,弓着腰继续向前骑。杜大山明白,如果在天黑前赶不到家,就不能与母亲说说话了。他加快速度,早赶晚赶还是晚了,母亲先走了
期刊
清晨,推开窗,细雨扑面而来,一时有些湿润迷茫。梦里老屋后的林子是那样清晰茂密,仿佛就在雨的那一头,轻拂雨帘,高耸的银杏树,葱翠的竹林又在眼前呈现清晰,那份浓郁的阴凉轻轻地在心头滑过……  老屋后门外池塘边有一片竹林,竹林到屋后中间有一溜长满杂草的荒地。很多年前,大哥工作后,搞了一些银杏种子回来,把空地种满。几年后,一排排银杏高耸林立。  春天里,暖暖的气息,惹起银杏露出嫩嫩的绿芽,慢慢舒展出枝叶,
期刊
有清一代,常州文事兴盛。兴盛的标志,不仅有众多代表人物,更形成了好几个大的文艺流派,和桐城派比肩的阳湖文派、风气流布清末的常州词派、与四王山水相颉颃的恽派花卉,都是后人的谈助与资本。这个兴盛之中,有个特色,女性文学家与艺术家颇多,组成了一支独立的队伍。常州文艺史上女性人物的出现,与近现代无锡文化史上女性的崛起,根源是略有不同的。常州女性文艺家的生成,多一半倒与常州文艺流派的家族式承继特点有关,所以
期刊
我是常州人,出生在上海。所以讲话的口音中,自然而然带上海腔的常州口音。这种口音从上海带到北京,生儿育女有了第三代,可是依然乡音难改。由于根在常州,所以少年时代,每逢清明、冬至,常随父亲到武进横山桥包家祠堂祭祖,顺道探望两位姑妈。二姑妈家住横山桥西街头,小姑妈则住戚墅堰东街头。据说还有一位大姑妈,嫁到无锡,但我从未见过面。二姑妈有儿无女,小姑妈无子有女两千金,长女叫梅度(学名碧华)、次女叫梅二(音尼
期刊
奶奶是北方人,性格泼辣豪爽。  我看到她总想起《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来到南方后,奶奶喜欢上了凌霄花。她不在意舒婷的那句: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一直认为,奶奶会一直以她豪爽的性格度过余生。  但是一场大病过后,原先做事雷厉风行的奶奶,她的世界在一瞬间变得昏暗了。病床上她睁开眼睛的一刻,我看不到她眼中闪烁的明星。奶奶迷茫地看着围在她身旁的家人,是的,她不记得任何人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