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推动群众文化发展与升级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群众文化事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靠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进行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可以在地区间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效应,扩大群众文化活动规模的影响力,从而有利地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本文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探索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的形式,并分享相关经验。
  [关键词]文化服务 跨地区 合作
  肇庆市地处珠三角西部,东邻广、佛等核心城市,西靠大西南地区,是珠三角通往大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广佛肇经济合作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各级政府、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领域跨地区交流与协作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同时也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从群众文化层面来讲,肇庆自古以来对岭南文化有突出贡献,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其作为粤西枢纽门户城市,从文化方面一直以来都承载着大西南各地与岭南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跨区域的文化服务体系,有效利用广佛肇以及大西南各地文化资源,实现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在共同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合力开发文化特色资源,通过文体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强文化强市战略合作,联合打造弘扬岭南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化项目,形成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这是新常态下对公共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推动跨地区文化服务体系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群众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是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群众文化事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须依靠民间文艺团体、组织机构以及广大的群众的充分参与,同时还要通过吸收社会力量、借助民间资本来解决资金、场地、人员不足的问题。而开展群众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可以在地区间形成资源优势互补效应,有利地推动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群众文艺团队的发展和群众文艺精品生产
  跨地区合作模式能够为群众文艺团队展示艺术才华提供更高层次的平台,同时也能够促进文艺作品评审制度改进,扩大专家库成员数量,保障文艺精品评选的公平和效率,更好的与群众文艺团队之间搭起理解、互信的桥梁。这就有助于提高群众文艺团队的活动积极性,促进群众文艺精品的生产。
  (二)有利于聚集地域特色文化,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吸引力
  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不断提升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吸引力。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与地域特色文化结合,联合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能够提升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在打造“半小时经济圈”的同时,形成“半小时文化圈”,让群众在“圈内”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实现合作共赢
  群众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支持,而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健康的文化支撑。通过跨地区文化合作的契机,可以改变过去群众文化规模小、活动零散的格局,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共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高地平台,在人民群众标准化、均等化的享受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当然,地区文化合作,不同于单纯的经济合作,它是指地区间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交往、融合最终趋于一体化的过程;文化资源的整合,也不是指单纯的资源叠加,而是文化相互吸收、转化,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逐渐改变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的过程。
  二、群众文化服务跨地区合作的做法及经验——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
  (一)利用广佛肇经济一体化优势,形成一批有影响力、能够突出“枢纽门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群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基石,只有大力推进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加强自身开发文化项目的能力,才能形成以文化历史名城为核心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在这方面,肇庆市已经在探索尝试一些做法。比如说,肇庆市的广场(排)舞这几年来一直作为省级特色文化活动品牌进行推广,对周边地区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去年12月份,肇庆市开展了“我秀我美·舞动肇庆”2015广佛肇云广场(排)舞邀请赛,来自广州市、佛山市、云浮市以及肇庆本地17支广场(排)舞舞蹈队参与了本次赛事,参赛人数近四百人,影响比较大;而同月,广佛清肇原创音乐作品展演活动也在肇庆市举办,作为赛事“东道主”,肇庆市发挥所长,为各参演节目提供最好的参赛服务和指导,借助这次活动,汇集了四市优秀的音乐创作人才,发掘和推出了一批内容健康、旋律优美、特色鲜明的优秀音乐作品。通过开展这些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为广佛肇文化共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加强对大西南地区文化交流,探索区域文化合作模式
  为大力弘扬岭南文化,促进两广文化交流,推动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产业发展,近几年肇庆市十分注重加强地域间交流,让广府文化、肇庆文化走出去,同时也把特色文化请进来。为实现这个目标,去年9月份,肇庆市文化馆组织馆办中乐团赴广西南宁市参加了“2015东盟国际戏剧周”开幕式,并演出了这场开幕式的重头戏——粤剧《璎珞传》,演出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受到南宁文化界的高度赞赏,最重要的是这说明广东、广西两地的岭南文化一脉相承,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在请进来方面,肇庆市制订了一系列合作框架协议,如《“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肇庆-梧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及《肇庆—梧州文化合作框架协议》等,多次邀请梧州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我市非遗项目一起交流、展演,开展了“肇梧”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肇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活动,在分享各地非遗工作有关经验的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肇庆市还计划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比如在传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交流方面,大力加强民间音乐、地方戏、传统舞蹈的保护、传承、推介工作,让四会民歌、封开山歌、贵儿戏、采茶戏、麒麟白马舞、龙鱼舞等地方特色项目走出去;在传统工艺美术交流方面,加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鼓励端砚制作技艺、玉雕、木雕等与苗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互相交流,吸取借鉴,更好地传承发展,为我市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促产业发展,以及中国砚都(肇庆)端砚文化特色产业集聚园建设,特别是端砚文化村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文化跨地区、跨领域合作要把社会公益目的放在首位,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在开展文化项目合作时,肇庆市始终是把社会公益目的放在首位,各级文化馆、站应该为群众提供以文化艺术娱乐为主的一系列便民服务,这是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的最大区别,也是指导肇庆市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合作项目的理念。一直以来,肇庆市在开展跨地区群众文化合作项目时,始终坚持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免费送到人民群众家门口,不仅得到了市民的热情回应,赢得了良好口碑,而且让群众在享受精神生活的同时,有效提升了肇庆市市群众文化在全省的知名度,加强了肇庆市的文化软实力,打造了一批活跃在城区及各个乡镇的文化队伍,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一)欠缺完善的顶层规划
  开展群众文化地区合作离不开政策保障,而这几年来各地对于文化方面的合作协议往往倾向于文化产业方面,缺少对公共文化服务合作的规划及具体措施。这大概是因为各地政府对公共文化投入的情况不同,地区之间难免有经济上的差异,另外各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不一也是公共文化领域合作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个难题,各地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合作方案时,应在联动发展上下功夫,降低开展文化服务合作项目的门槛和成本,对欠发达地区争取省级资金补助,打造互利共赢模式。
  (二)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才
  公共文化资源类型多、主体杂、规模庞大,在现有条块体制下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建立一个能够整合这些资源的机构,配备专门的策划、管理人才,才能够顺利开展地区合作文化项目。就目前的情况看,人才瓶颈是各地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普遍问题,挖掘管理、专业能力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并不容易。开展跨地区文化合作,必须推进人力资源整合、充实人才队伍。建议省级有关部门成立“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合作促进中心”,专门负责推进和协调公共文化服务合作项目的开展,吸纳各个行业的专家参与,对跨地区公共文化合作进行管理和指导。通过建立合作示范区,创造合作示范项目积累相关经验,充分发挥区域合作效应。
  参考文献:
  〔1〕尹照东.创新服务机制,加强区域文化资源整合推动边境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J].文化月刊,2015(9):P68-69;
  〔2〕安晶.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关键方向及其问题探析[J].学理论,2015(01):P27-28;
  〔3〕李秀燕.关于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策探讨[J].北方文学,2015(01):P51-52。
  作者简介:武谦(1984--),男,硕士,馆员,研究方向:群文理论研究、文学创作,现任职肇庆市文化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信息来源、数据量以及传播渠道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使得挖掘非遗更深层次的价值成为可能;同时在大数据时代下,更广泛的挖掘非遗的价值和内涵也是非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针对当前非遗数字化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大数据对当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巨大影响,并从三方面对大数据背景下的非遗数字化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数
期刊
[摘 要]进入网络时代,各种艺术体裁争先恐后涌入网络空间,粤剧为什么极少出现在网络空间?我们在美学的深层探源潮流时,希望能找到答案。粤剧走进网络需要美学的转型,这是时代和生存的双重呼唤,那里有广阔的天地。网络粤剧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词]网络粤剧 舞台性与蒙太奇 双重呼唤 美学整形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已发生巨大变化;电脑已成为生活中的常用品、必需品,几乎是人人皆有,家家必备,俨然构成一个
期刊
[摘 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发挥本土文化的研究,建设文化传承体系,培育时代精神,利用优秀本土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建设和管理服务。在复杂的当今社会,人心浮躁的现实环境下,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提升人文精神,规范行为,净化风气,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无疑具有重大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会管理 传承 创新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社会发展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化设施建设越来越迫切。笔者对连平县个别镇的调查发现,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供给量不足、利用率不高、科技含量低等问题。基于目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状况,政府要加大力度,调动多方力量来建设农村文化设施,提升村民的文化幸福指数。  [关键词]农村文化设施 老百姓生活 影响 建议  一、连平县田源镇文化
期刊
[摘 要]初学钢琴的幼儿,从不懂到逐渐认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的引导他们循序渐进,让他们对钢琴有最基本的认识,通过正规的训练,培养学琴兴趣,从简单的乐谱知识到学习弹奏钢琴的基础动作,让幼儿能正确地掌握弹奏钢琴的简单技术。  [关键词]坚持 正确 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孩子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较为重视,特别是这十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学习弹钢琴,家长对自己小孩在选择怎样更好地掌握
期刊
[摘 要]自媒体时代是以电子化、现代化为手段,以个人传播为主,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媒介时代。群众文化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群众文化的水平,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对社会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群众文化培训工作重在普及和提高,在全民自媒体的时代下,文化馆应怎样开创性地做好群众文化的培训工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群众文化 培训  一、群众文化培训的意义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是现今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新兴形态,在实用、便捷、社会功能最大化的效应推动下,文化艺术的演进及其催生的“互联网+”文化活动的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又一新趋势。在社会文化活动中,互联网思维的实践运用和显著效果,推动了文化活动方式、形态的变革创新,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领域,开阔了新的视野,给社会公共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互联网+ 文化活动 社会功能  在深圳举办的“
期刊
[摘 要]调查是为项目的立项、公布和申报服务的,做好基层非遗调查工作是每个非遗项目能否成功立项的关键步骤。而在日常的调查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唯有努力寻找对策才能推动非遗工作向前发展。  [关键词]基层非遗 存在问题 相应对策  做好非遗调查,有助于项目的立项公布和申报。一个非遗项目要立项公布和申报,离不开事前周密的调查工作。非遗调查,说来容易做来难,说它难,是因为没有章可循,没有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珠海“百姓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革新方案,向新时期文化精品建设迈进。同时,在具体的革新方案基础上,探析珠海“百姓舞台”文化品牌的构建对策,使这项活动在珠海市群众文化建设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百姓舞台 文化品牌 构建  珠海“百姓舞台”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是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主办,珠海市文化馆承办,自2013年9月起,由珠海专
期刊
[摘 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工作迫在眉睫,它是文化强国发展的需要,是尊重公民文化共享文化权利的重要体现。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网点化建设、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内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文化建设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 社会化 人才队伍  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