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兴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培养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的主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教师要想学生所想,把数学知识跟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联系,采取适合学生兴趣特点的教学方式,并结合教师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乐意学的愿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1、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想学
  导入新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头,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氛围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导入新课又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很大关系,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运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例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学生认识“两定”即定点(圆心)、定长(半径)是重点,也是难点。一位老 师这样引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硬币、钟面、饼干、车轮……)→从中设疑:所列举的物体哪些一定要做 成圆的?为什么车轮一定要做成圆的?(学生为难)→提供学生正、反面体验材料,国外为了训练自行车运动员,设计出前后轮均為椭圆的自行车(出示示意图)。假如你骑上这种自行车会有什么感觉(学生体验到:会 产生上下颠簸。进一步分析颠簸原因是:车轴心到地面的高度随车轮转动而不断变动,即轴心到轮边各点线段 长短不一)。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为什么平稳(轴心到车轮上的距离处处相等)。→在释疑中引入圆心、半 径的概念。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教具或直观形式,创设出与所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视觉、听觉的关注,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人的各种感观、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状态及效果.它可以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中,也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联系生活实际操作实践,激发兴趣
  在学生产生浓厚探索兴趣时,因势利导,为课堂的动态生搭起平台;如学习“厘米和米的认识”,要求学生先估计一下讲台、课桌、黑板各有多长,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实际测量,通过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在建立1厘米和1米的表象之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与1米、1厘米长度有关的物体,如图钉的长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讲台的长大约是1米;米尺的长是1米……再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身边熟悉的事物,如门、电视柜、讲桌、铅笔、身高、步长有多长。通过对身边事物的实际测量和估测,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可以逐渐培养学生估算、估计的能力和测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
  例如“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三角形实例→请学生用自备的3根小棒搭三角形(要 求搭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并说出搭的方法→让学生画三角形并说出画的过程→比较所画出的各种三角形的 异同→在分析比较中引出三角形的本质属性。又如,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三角形,通过自己摆出不同的三角形,再进行观察、计算、分析、讨论三角形边的关系,发现有的能围成,有的围不成,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为什么,能围成的三角形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自然而然形成三角形边的关系的理念;“较短的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那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边都有这样的特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这时学生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怏然继续操作摆小棒去验证这一普遍的结论。通过再观察、思考、交流、验证,终于得出结论“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经历这一操作、探索、体验过程,能更好地激活学习思维,增强学习自信心,作学习的主人充分认识自己学习数学的快乐,感悟获得成功的愉悦,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增长智慧培养能力。
  4、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明上学选路的事情引出盖房子搭三角形房架的实际生活运用的事情,把学生引入到拓展思维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三角形边关系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三角形,想象三角形的构成和特性。如自行车,拉栅门等,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去体验、理解和探索,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的趣味性和需求性,感受所学的数学是有价值的;巩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理验,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应用,让学生产生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兴趣是学习的母亲”。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运用策略的必要性,不能为了激发而激发,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更重要的是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很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现在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数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别从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升级等两个角对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新课程;初中;数学    一、前言  根据现阶段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初中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教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教学学习的过程。”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基本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接通生活的源头活水,就会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理论变得鲜活生动起来,就会使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从而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的紧密联系,继而更加喜欢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放宽生活视角,激活学生思维。  带领学生放宽眼界,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要使学生的视角从课内生活拓宽到课外生活,这样更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
期刊
【摘要】现在的复习课,很多教师都喜欢采取变式教学,从一个题目入手,逐层推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可以避免无效的运算,又能把重心投入到思路形成中去,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这样一堂复习课,教师上得十分辛苦,学生学到的也没想象中多,能力也未必得到培养。那怎样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变式题组,使复习更加有效,正是笔者所考虑的问题。  【关键字】变式教学 复习实效       
摘要:长期以来,数学课堂上盛行灌输和强制式教学,这使得数学的教学效率无法得到提高。因此,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注重课前的导学设计、运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老师“一味讲”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数学氛围的学习环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素质教育导语教学手段讨论性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中小学校必须把工作的重点从应试教育迅速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優化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教师遵照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改善改革教学方法,营造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出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究、交流讨论,提高数学知识和能力效率。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如何开展有效教学,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浅要谈谈一些想法。  【关键词】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策略    重庆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其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也应与之相适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卓越的医学家、杰出的医学教育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陈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5月11日13时36分与世长辞,享年92岁.rn陈谅教授1928年5月出生于辽宁
期刊
最近我校开展了“有效复习”习题展示课,两位数学教师都采用了变式训练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种形式的教学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而精彩,而收到的效果也是十分的明显。因此,对高中数学习题课中变式训练如何设置的探讨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以我校两位数学教师公开课的题型设置为例,归纳总结如下:  高三数学教师讲解复习课《几种特殊的数列求和的方法》  例1.(分组求和)求数列 的前n项和  变式训练一:   通过例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