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热狗外交”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_p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有贵客自远方来,主人家自然隆而重之。但偏偏美国,这个欧洲王室眼中的化外之地,做起事来却粗枝大叶,表现往往让那些“蓝血之士”侧目,以棒球、BBQ等寻常百姓家之物来款待贵宾,让后者哭笑不得。这些也就罢了,更离谱的都有试过。那就是以“热狗”来宴请尊贵的一国之君。
  这个匪夷所思的美国外交传统,起源于1939年6月,主角是总统罗斯福和英王乔治六世。那时正是二战前夕,欧洲战云密布,英国大敌当前,为拉拢美国支持,乔治六世毅然远渡重洋,飞往新大陆当亲善大使,希望能与美国结盟。
  这种官方交谊在今天习以为常,但在当时,它们仍未完全摆脱独立战争两国开战留下的创伤和心理阴影,关系敏感脆弱,心存芥蒂,崇尚自由、平等的美国平民百姓,也对高高在上的英国王室,没有多大好感。于是这次英王乔治六世的美国之旅,便在心里没底、战战兢兢的情况下起程。
  在华盛顿的官方访问结束后,罗斯福安排英王伉俪到其乡间别墅欢度周末,是为了显示亲善,也为了在较为松弛的环境下,打开心扉说话。但堂堂一国之君,平素锦衣玉食,住的是琼楼玉宇,忽然走到一间乡郊大宅,只觉浑身不舒服,再加上前述两国间芥蒂,更让他心存阴影,猜度是否主人故意慢待。
  晚餐之后,进入正题,女士退席,只剩下罗斯福、英王,以及陪他访美的加拿大首相Mackenzie King,三人促膝夜谈,讨论世界政局。当时只有44岁的英王,觉得大他17岁的罗斯福就像慈父一样,与其谈得异常投契。他觉得对方很易相处,既是一个好的讲者,也是一个好的聆听者。结果彼此藩篱尽开,谈到凌晨1点半钟,罗斯福把手按在英王膝上,说:“年轻人,是时候你该上床睡觉了。”会谈到这里才结束。加拿大首相陪同英王到卧室,英王还意犹未尽,未能入睡,兴奋地说:“为何我的大臣就不能像这位总统今晚般跟我说话?”
  翌日早上,他们一起到乡间教堂做礼拜。之后,便是著名的郊外露天野餐——“热狗外交”(Hot Dog Dipolomacy)的现场。此次野餐餐单如下:维吉尼亚火腿、熏火鸡、牛排、小红莓果冻、沙律、焗豆、梳打水、啤酒,以及热狗。
  这是被喻为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一次宴请,很多人觉得美国人对英国王室不敬,甚至是羞辱。但罗斯福深谋远虑,有心用野餐,尤其是热狗和啤酒,来拉近两国的文化差距,让美国民众觉得英国王室可以亲近,不那么高高在上,为之后派美国子弟兵到欧洲打仗、支持英国打好了民情基础。热狗和啤酒,本来就是美国老百姓最寻常不过的食物。
  
  说回食物,不是山珍海味倒也罢了,但没想到竟是热狗,英王伉俪心里更加七上八下。王室向来雍容华贵、举止优雅,偏偏热狗吃起来食相难看,所以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好生为难。大家知道,女士吃热狗,食相实在是分外尴尬,甚至有点不雅。伊丽莎白不禁眉头一紧,不好意思地问罗斯福,究竟热狗怎样吃?罗斯福却粗豪地说:“十分简单,把它往嘴里塞,一直往嘴里塞,直到吃完为止。”
  结果,还是英王豁达,放低身段,把热狗徒手吃下,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还要了第二根。他甚至仿效美国人,把芥酱涂在热狗上吃,却不小心让芥酱滴在裤子上。王后又怎么吃的呢?她还是选择以刀、叉来干掉那只热狗。
  翌日,《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这“惊世”一幕,题为:
  KING TRIES HOT DOG
  AND ASKS FOR MORE
  And He Drinks Beer With Them
  事后,全国都为热狗而疯狂。美国民众对此反应甚好,认为英国王室随和亲切,能够放下身段,纡尊降贵,向他们这些化外之民看齐,一起欣赏热狗这味“国食”,一改他们一向认为后者高高在上、看不起人的形象。他们甚至认为,从英王伉俪吃下第一口热狗那刻开始,仿佛他们便默认从此两国可以平起平坐,无分高低。
  一只热狗,被赋予如此重大的政治意义,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热狗外交”(Hot Dog Diplomacy)。
其他文献
正式登基近10年之后,沙特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的人生画上了句号,2015年1月23日,沙特阿拉伯王宫办公厅发布消息:国王阿卜杜拉于当天凌晨去世,享年90岁。他的弟弟、王储萨勒曼继位成为新国王,同时宣布第二王位继承人、第二副首相穆克林为新王储。  阿卜杜拉的葬礼在首都利雅得的一间清真寺举行。按照伊斯兰教的传统,阿卜杜拉的遗体只盖上了一块白布,抬至清真寺。葬礼由萨勒曼主持。只经过几分钟的简短仪式,阿卜杜
坐着808路公交车穿越北京城的右心房,京通快速边,时不时露出一块空地或正在开发的地皮,有时还能遇到崭新的商贸广场。城市化的过程紧张地进行着。夹杂着泥土的味道,混合着钢筋和油气的佐料,随着这4月倒春寒的冷风,我被吹到了宋庄。  北京东书房是典型的北方院子,“因其位处京畿东门之宋庄,为藏书纳报之所,谈经论道之屋;又因其以深究民情为旨,故以别庙堂高深之南书房也。”近年来,宋庄成为画家的世外桃源,小堡村坐
李家后人终于在台湾见到了王家后人。李风说,这是他和二哥方风雷第一次见到王志刚。  生于1943年的王志刚6岁到了台湾,曾官至台湾“经济部”部长、国民党中常委、世贸中心董事长。“在台湾听到了白洋淀普通话!”李风很兴奋,而他的二哥则是中国的“投资教父”,他们是标准的红色家族。  这次会面后,李王两家决定回家乡白洋淀端村投资修学。80年前,他们的祖辈先后投身国共两党,成为政治上的生死对手。如今,时代洪流
他早已跳出了“篮球之神”的形象,在广阔的商业市场上大展身手    “我很高兴看到最高人民法院在乔丹体育商标争议案的判决中,认可了我保护自己名字的权利”。2016年12月8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宣判涉及汉字姓名“乔丹”的三件商标违反商标法规定,“篮球飞人”迈克尔·乔丹通过媒体对此发表声明。  这场介于美国体育巨星与中国企业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丹公司)之间的马拉松诉讼,看上去至少暂时画上了一
2016年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最终候选人名单近日公布,中国女作家残雪名列其中。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国际文学奖,有“美国的诺贝尔奖”的美誉。  残雪这个笔名已经将邓小华的世界观透露了七成。大多的雪已融,唯有这么点洁白不打算融化。不合时宜有之,个人英雄主义有之,以一己之力向季节之神复仇亦有之。孤勇的残雪,正如邓小华在中国文坛上尴尬的写照。  邓小华小学毕业后恰逢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失学在家,
诚诚与奶奶偎依在一起,年迈的失独者给孙辈以力所能及的庇佑,孙辈给失独者带来的更多是心灵慰藉  公开报道显示,全国已有超百万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个。留有第三代的失独家庭和没有第三代的失独者相比,他们暂时得以相互慰藉,但未来却更令人人担忧。孙子带着奶奶看病  2015年5月10日,母亲节,褚芝玲没有儿子的祝福。十年前离婚,和儿子一家相依为命,两年前又痛失独子,褚芝玲如今唯一的欣慰是还有孙子诚诚相
第一次到“海外”是1980年代初,周志兴去了香港。那时他在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少奇研究组,拿着国家发的500元制装费,做了一身黑色西装。在香港见到王光英,对方第一句话就是:“别看你穿一身西装,一看你就是共产党干部。”  样貌被人戏称有“党干部”和“农民”气质的周志兴,最高学历初中,当过兵,下过工厂。改革开放之初,因缘际会进入中央文献研究室,并创办了中央文献出版社。编撰领袖文集画册,在那个年代按理是稳打
尽管父亲已88岁高龄,但他走得很突然。阴阳两隔,竟如此之快,我万万想不到。我和父亲有一些相似的人生经历,每念及此,颇感惊异。没有任何人为安排,却一一发生了。  父亲和我都做过共青团基层的团委书记。父亲16岁那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争年代,父亲担任过地方共青团组织的团委书记。也许是这段经历的缘故,父亲南下时,是华东局共青团干部工作团的一员。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父亲是上海交通大学团委书记。父
外逃12年,原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终究逃脱不了法律制裁。5月29日,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证实,中国全球“红色通缉令”一号逃犯杨秀珠已被羁押在新泽西州哈德逊县惩教中心,等候被遣返回国。  杨秀珠落网,对那些外逃贪官有巨大的心理震慑作用。自今年4月中国政府在全球开展“猎狐2015”行动、对100位外逃贪官展开全球追捕以来,已经有戴学民、李华波、孙新先后回国自首或被抓获。其中,李华波是“红色通缉令”
2008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蔡国强——北京奥运会在天空踩下29个大脚印烟花的家伙。“这个作品包括29个烟花做出的大脚印,每个脚印代表一次奥运会,在北京的天际上走过,通往国家体育场。这29个脚印是连续放出的,总共为15公里,或者9.3英里,用时63秒。”蔡国强说。那些焰火和从前的不太一样:精致、节制、高雅,有一种内在的规律。  火药成为了他的画笔,爆炸则是他的创作手段。在奥运会之前,他已经“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