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语文新教材、新课程的几点体会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Thi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调整的内容之多,涉及的知识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次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广大教师要尽快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教材;新课程;教学体会
  原来老的课本比较注重基本知识的强化,老师在课堂上完全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一套老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容许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从而扼杀了他们的灵性和创新精神。一个民族的前途正是在于创新,而我们青年一代是祖国明天的希望,他们的创新精神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因此,新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端正态度,重新定位
  通过不断地学习、“充电”,我认识到,我虽然从事教学多年,但是面对现在教新教材,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如果我们用老经验去对待新问题,就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就会被淘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以一位新教师自居,虚心求教,经常与同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尽快使自己进入新的角色。
  二、深入钻研,认真备课
  以前,在我的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而如今的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挑战对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给我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新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师生共建新知识的过程。因此,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面对这些变化,我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武装头脑,只有认真领会了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新思路、新视角。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编者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探索知识储备点及相关链接的知识点,课前要充分准备好教学用具及课件,才能做到驾驭课堂,胸有成竹。
  三、组织教学,严谨有序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学习的方式,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 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交流,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这一要求给老师上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不仅要认真备课,而且要有以一变应万变的驾奴课堂教学的能力,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应严谨有序,把握好分寸,如果时间把握不准,课堂教学就会变成放羊式的教学或者又回到老的教学方法上。尤其是慢班的学生,自制力特别差,若放任自流,认为让学生互助交流,他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时间讨论昨天做了什么,下课后去什么地方玩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东西,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密切注意各小组讨论的新动向。一发现学生有“越轨”行为,要不动声色,亲切地来到学生身边,引导他们走上正轨,做到不折不扣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及时反馈,耐心应对
  新课标内容精、时间紧、要求高,要按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目标,对一般的学校班级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新课标是按发达城市学生发展的要求编排的,对于我们欠发达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本身就相差一段距离,如果我们不及时地抓好每一课时的及时反馈工作,我们与城市的距离将会越拉越远。基于这点原因,我每节课基本上都使用课件,或精心提炼要点,或精选一些典型例题,供课堂上反馈。每天课前5分钟,讲评学生作业中的典型错误,使学生明确错误的原因。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一个知识点讲了三遍四遍还不懂是常有的事。
  教师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再开发者。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地以人为本创新教学。为人类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通过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自己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的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培养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的问题。这是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将其凝成文字,以便激励自己在课程改革中尽快的成熟。教育是事业,事业在于奉獻;教育是科学,科学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在于创新。让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去努力的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课改前的中学政治思想课主要弊端在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其带来的后果是政治思想课严重滞后于社会实际,严重滞后于学生实际。新的课程改革给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一支强生剂,但由于我们对现代教育的理念及方法的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目前政治课教学现状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远不相称,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政治 课程 改革与方法  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政治课教改的一些想法。  一、
期刊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必须激起学生的学习渴望,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使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
期刊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越来越多的教师、学生、家长都关注新教材,那么高中化学新教材到底新在哪里?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有哪些影响?以下对高中化学新教材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教材功能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1、在教学目标上不仅仅只是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理解的学习过程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语文学科因其特定性质的关系受到重点关注,语文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下一代人才的素质乃至国家的国计民生。在新课改大环境下,如何进行人文性构建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人文性建构  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大局和教学的方向,甚至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乃至国计民生的大事,它的重
期刊
一、课改初中英语教材的优越性:  1、 新教材注重口语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地培养,课文对话灵活化、多样化,情景化。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和应用,加大英语口语教学力度,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这方面的特点尤突出。课文对话旨在构建生生交际的形式,提供语言会话的模式或情景。  2、新教材注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适度点拨学生注意语言用语规范。英语交流中的困惑,不仅表现在词汇量的多与寡
期刊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新的教学途径;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历史学习,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的理解,逐步发展学习历史的能力。”因此,探索、构建高效课堂是提升我们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必需向课堂要效率。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转变观念,促进课堂转型,打造优质高效
期刊
摘 要: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语感是英语学习和使用的核心,教学的成败最终要落实到语感的强弱。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培养是一项必须的﹑重要的教学工作。本文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简要阐述培养学生英语语感方面的做法和思考。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语感 培养  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
期刊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更重要的是为了调控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的过程,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语 有效运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课堂心理和行为的表现,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要做到“减负增效、减量增质”,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和谐快乐高效的英语课堂已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年的考试,我校英语教研组在总结过去多年教学得失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通过广泛的调研、论证,提出了“如何构建高效英语课堂至关重要”。通过多年的成绩与周边乡镇中学的英语成绩比较,我校的英语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期刊
摘 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已经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国家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品质,加强思维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基本的思维方法是指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以及所派生的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系统化、具体化等方法,以及具体的观察、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