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董浩叔叔可谓家喻户晓,他主持的《大风车》、《童心回放》、六一晚会等节目深受少儿观众的喜爱,获得过“央视十佳主持人”、“金话筒”主持人奖等荣誉。三十几年“混迹于”孩子们当中,他因此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全国最大的孩子王。如今,董浩已经56岁了,可他依然活跃在少儿节目里,他可能是国内少儿节目主持人队伍里最老的一位,是老少观众心目中永远的“董浩叔叔”。
走下荧屏,董浩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他不仅擅长绘画,是个名副其实的业余画家;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吃,喜欢美食。董浩出身官宦之家,祖祖辈辈都好吃,而且妈妈烧得一手好菜,所以打小时候起,董浩就有口福。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自诩“会吃”的董浩走进了央视《天天饮食》栏目,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天天围着锅台转,跟名厨偷师不少,耳濡目染,厨艺长进了不少。可是,董浩的夫人很心疼他,总怕他累着,根本不让他进厨房,这使他的一身厨艺找不到施展的舞台。
接到《夕阳红》的邀请,董浩欣然前来。他说:“虽然我的父母都不在了,但是特别感谢《夕阳红》节目组给我一个为远在天上的父母做菜的机会。”董浩要为父母献上的是一道饱含浓情记忆的菜——萝卜丝烹虾段。
菜品背后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参加《夕阳红》的《我为父母做道菜》,董浩心里面其实多少有些酸痛。他首次在屏幕上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董浩的父亲是一个建筑商,也是京城颇有名气的书画家,1960年父亲突患心肌梗塞,三天就去世。那年董浩刚刚4岁。从此,家道中落,家里把能变卖的都卖掉了,孩子们都睡在铺板上,“一串的小脑袋”。但是在董浩的印象里妈妈从来不睡,“我睡觉之前最后的这一眼,总是看到她是在10瓦的灯泡下边(灯泡用旧报纸罩着,怕影响我们睡眠)织毛衣,用这种手工来养活全家。半夜醒了一看,她还在织;早上醒来看,她还在织。”
但是作为妈妈的“老儿子”,董浩很得妈妈的疼爱,“早上,她一定会给我一个糖浆和两个糖饼或者火烧、油饼和一个煮鸡蛋”。
董浩记得爸爸活着的时候,妈妈经常做一些活鱼、大虾或者螃蟹等时令的东西,“这种好菜一般都是让我爸爸先吃,然后我们吃一些虾头虾尾。后来就吃不上了,吃不起大虾,就用虾皮吧;吃不起鱼,我们可以用那些小杂鱼。”
董浩的爸爸很好客,妈妈很刚强,也很好客,而且妈妈做得一手好菜。所以,“我爸爸在的时候,三天一小请,六天一大请。来了亲戚了,照样给他们吃大鱼大肉,所以我是盼着来人、盼着过节。”
董浩说自己小时候比较馋,妈妈做菜的时候,他经常站在厨房的小门槛上看妈妈怎么做,多少也学了一点。“有时我们姐几个经常也在聊,说谁能继承妈妈的厨艺,其实谁都没有继承下来。”妈妈做菜的时候,也会跟董浩聊天、讲故事,“她会跟我说,谁也不要靠,要靠自己。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今天能做出一些成绩,和小时候妈妈给我在做菜当中讲的一些故事有关系。”
正因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妈妈做鱼虾的场景,来到《夕阳红》为父母做菜,董浩首先想到的就是烹虾段。“那时候,家里每当来客了或者说过节的时候,妈妈都要做这个菜,哪怕她用虾皮做菜,居然也能做出这种大虾的味道。”
节目主创奚伟说,在录制现场,回忆起儿时的往事,想起父亲早逝、母亲所承受的艰辛,想到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从没给父母做过一道菜,他一度泪湿双眼,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一道菜,勾起了董浩对已故双亲深深的怀念,带着这样一份感恩和想念,董浩要为父母献上这道浓情记忆菜。
萝卜丝烹虾段凸显专业范儿
来到小丁菜场,董浩要了大虾、白萝卜、小西红柿以及葱、姜等辅料,打算给天下父母上道硬菜——萝卜丝烹虾段。
董浩首先给萝卜去皮,改刀切成丝。他有个又快又省事的去皮方法:把白萝卜一切为二,在案板上放平,左右两边各斜切一刀,然后再把中间一溜的皮切掉,基本上三刀就把萝卜皮去掉了。他还说,实际上不光是萝卜了,其他需要去皮的东西都可以采取这办法。瞧他的一招一式,就是专业范儿!
姜切片,葱白拍一下。去虾头、虾线。小西红柿去皮备用。然后点火,他强调一定要热锅凉油。锅要是不够热的话,它就巴锅。油有一点就行,润润锅,先下姜爆香,一定让它有点变色,香味扑鼻,要把姜味煸到油里,再把葱搁进去煸炒,炒香之后放入虾段,稍稍收火,保持温度,让姜葱的香味充分地渗透到虾肉当中,等虾皮变红时再翻。然后多搁点料酒,“走边儿,这就是烹。”这时候大火催一下,可以把腥气烹掉,把香味烹进虾肉里去。然后加高汤或水,稍微没过虾肉一点,炖煮一会儿,让虾肉和萝卜的味道充分地融合。这个时候要打打沫子,先把萝卜放下去。炖萝卜有讲究,要看它透明了,让它软烂。最后放入小西红柿。
董浩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一唇搁盐,而且是把盐直接搁在碗里,再加糖少许,提鲜,放点胡椒粉,最后就关火、装盘,放上一点香菜。一盘红红绿绿、鲜香扑鼻的萝卜丝烹虾段就做好了。
董浩提醒,吃虾的时候,一定要姜,因为虾是寒性的,得用姜来中和它的寒性,而且姜可以去腥。
坐镇《夕阳红》的大厨李铁钢因为过去常跟董浩在《天天饮食》节目里做菜,两人之间早已非常熟悉,董浩更是尊称李铁钢为师傅。做好菜,董浩当然迫不及待地要听听师傅的意见了。李铁钢尝了尝菜说:“今天做的这个不错,要颜色有颜色,要味道有味道,有日子没见,董老师这个功夫又增长了不少!”
这道菜同样也得到了在场的营养专家张晔的认可:“在冬天,这个菜对老人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一道菜。萝卜和虾的组合对老年人真的是太棒了,大白萝卜可以理气,还有一定的止咳作用,而且萝卜里头还含有一些矿物质。萝卜基本上不含草酸,所以它和虾配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虾中的钙不会因为草酸的参与而影响吸收。所以它们两个是最佳搭档。”张晔还说,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萝卜、西红柿炖的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挥发越充分。如果想用萝卜来顺气、暖胃,一定要把它炖烂了;不炖烂,它的这个作用就会弱很多。
他是老少观众心中永远的“董浩叔叔”
董浩做完这道菜以后,因为天上的父母不可能品尝到了,董浩和《夕阳红》的同行们就决定把这道菜送到一家养老院去,让那里的老人尝一尝,感受来自董浩的对于老人的那份孝心。《夕阳红》主持人丁曦出发前,董浩跟电视机前的年轻朋友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全心全意地关爱老人,从小事做起,呵护老人,把我们满满的心意献给老人。”
接下来,主持人小丁用最快的速度带着董浩亲手制作的萝卜丝烹虾段赶到了金泰颐寿轩敬老院。几位老人品尝了这道菜后赞不绝口:“萝卜是通气的,大虾对老年人补充蛋白质很好,很好吃,很好吃!”“我们都没有牙,这道菜又软又香,吃着很好。”“味道鲜美,好看又好吃,我们从心里感觉挺温暖的,证明董浩叔叔还惦记着我们老年人。”老人们没想到自己能享受这样一份小惊喜,而且觉得董浩叔叔这样的一个知名人士还能做这么好的菜,觉得很意外,“真不简单!”
小丁说,最有意思的是,那些七八十、八九十岁的老人对董浩都不陌生,而且在他们嘴里,一口一个“董浩叔叔”。看来,董浩真的是老少观众心目中永远的“董浩叔叔”。
走下荧屏,董浩的生活可谓丰富多彩。他不仅擅长绘画,是个名副其实的业余画家;他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吃,喜欢美食。董浩出身官宦之家,祖祖辈辈都好吃,而且妈妈烧得一手好菜,所以打小时候起,董浩就有口福。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自诩“会吃”的董浩走进了央视《天天饮食》栏目,在4年多的时间里,他天天围着锅台转,跟名厨偷师不少,耳濡目染,厨艺长进了不少。可是,董浩的夫人很心疼他,总怕他累着,根本不让他进厨房,这使他的一身厨艺找不到施展的舞台。
接到《夕阳红》的邀请,董浩欣然前来。他说:“虽然我的父母都不在了,但是特别感谢《夕阳红》节目组给我一个为远在天上的父母做菜的机会。”董浩要为父母献上的是一道饱含浓情记忆的菜——萝卜丝烹虾段。
菜品背后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参加《夕阳红》的《我为父母做道菜》,董浩心里面其实多少有些酸痛。他首次在屏幕上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董浩的父亲是一个建筑商,也是京城颇有名气的书画家,1960年父亲突患心肌梗塞,三天就去世。那年董浩刚刚4岁。从此,家道中落,家里把能变卖的都卖掉了,孩子们都睡在铺板上,“一串的小脑袋”。但是在董浩的印象里妈妈从来不睡,“我睡觉之前最后的这一眼,总是看到她是在10瓦的灯泡下边(灯泡用旧报纸罩着,怕影响我们睡眠)织毛衣,用这种手工来养活全家。半夜醒了一看,她还在织;早上醒来看,她还在织。”
但是作为妈妈的“老儿子”,董浩很得妈妈的疼爱,“早上,她一定会给我一个糖浆和两个糖饼或者火烧、油饼和一个煮鸡蛋”。
董浩记得爸爸活着的时候,妈妈经常做一些活鱼、大虾或者螃蟹等时令的东西,“这种好菜一般都是让我爸爸先吃,然后我们吃一些虾头虾尾。后来就吃不上了,吃不起大虾,就用虾皮吧;吃不起鱼,我们可以用那些小杂鱼。”
董浩的爸爸很好客,妈妈很刚强,也很好客,而且妈妈做得一手好菜。所以,“我爸爸在的时候,三天一小请,六天一大请。来了亲戚了,照样给他们吃大鱼大肉,所以我是盼着来人、盼着过节。”
董浩说自己小时候比较馋,妈妈做菜的时候,他经常站在厨房的小门槛上看妈妈怎么做,多少也学了一点。“有时我们姐几个经常也在聊,说谁能继承妈妈的厨艺,其实谁都没有继承下来。”妈妈做菜的时候,也会跟董浩聊天、讲故事,“她会跟我说,谁也不要靠,要靠自己。所以现在我觉得我今天能做出一些成绩,和小时候妈妈给我在做菜当中讲的一些故事有关系。”
正因为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妈妈做鱼虾的场景,来到《夕阳红》为父母做菜,董浩首先想到的就是烹虾段。“那时候,家里每当来客了或者说过节的时候,妈妈都要做这个菜,哪怕她用虾皮做菜,居然也能做出这种大虾的味道。”
节目主创奚伟说,在录制现场,回忆起儿时的往事,想起父亲早逝、母亲所承受的艰辛,想到作为家里的小儿子,从没给父母做过一道菜,他一度泪湿双眼,泣不成声,说不出话来。一道菜,勾起了董浩对已故双亲深深的怀念,带着这样一份感恩和想念,董浩要为父母献上这道浓情记忆菜。
萝卜丝烹虾段凸显专业范儿
来到小丁菜场,董浩要了大虾、白萝卜、小西红柿以及葱、姜等辅料,打算给天下父母上道硬菜——萝卜丝烹虾段。
董浩首先给萝卜去皮,改刀切成丝。他有个又快又省事的去皮方法:把白萝卜一切为二,在案板上放平,左右两边各斜切一刀,然后再把中间一溜的皮切掉,基本上三刀就把萝卜皮去掉了。他还说,实际上不光是萝卜了,其他需要去皮的东西都可以采取这办法。瞧他的一招一式,就是专业范儿!
姜切片,葱白拍一下。去虾头、虾线。小西红柿去皮备用。然后点火,他强调一定要热锅凉油。锅要是不够热的话,它就巴锅。油有一点就行,润润锅,先下姜爆香,一定让它有点变色,香味扑鼻,要把姜味煸到油里,再把葱搁进去煸炒,炒香之后放入虾段,稍稍收火,保持温度,让姜葱的香味充分地渗透到虾肉当中,等虾皮变红时再翻。然后多搁点料酒,“走边儿,这就是烹。”这时候大火催一下,可以把腥气烹掉,把香味烹进虾肉里去。然后加高汤或水,稍微没过虾肉一点,炖煮一会儿,让虾肉和萝卜的味道充分地融合。这个时候要打打沫子,先把萝卜放下去。炖萝卜有讲究,要看它透明了,让它软烂。最后放入小西红柿。
董浩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一唇搁盐,而且是把盐直接搁在碗里,再加糖少许,提鲜,放点胡椒粉,最后就关火、装盘,放上一点香菜。一盘红红绿绿、鲜香扑鼻的萝卜丝烹虾段就做好了。
董浩提醒,吃虾的时候,一定要姜,因为虾是寒性的,得用姜来中和它的寒性,而且姜可以去腥。
坐镇《夕阳红》的大厨李铁钢因为过去常跟董浩在《天天饮食》节目里做菜,两人之间早已非常熟悉,董浩更是尊称李铁钢为师傅。做好菜,董浩当然迫不及待地要听听师傅的意见了。李铁钢尝了尝菜说:“今天做的这个不错,要颜色有颜色,要味道有味道,有日子没见,董老师这个功夫又增长了不少!”
这道菜同样也得到了在场的营养专家张晔的认可:“在冬天,这个菜对老人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一道菜。萝卜和虾的组合对老年人真的是太棒了,大白萝卜可以理气,还有一定的止咳作用,而且萝卜里头还含有一些矿物质。萝卜基本上不含草酸,所以它和虾配在一起最大的好处就是虾中的钙不会因为草酸的参与而影响吸收。所以它们两个是最佳搭档。”张晔还说,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萝卜、西红柿炖的时间越长,营养素的挥发越充分。如果想用萝卜来顺气、暖胃,一定要把它炖烂了;不炖烂,它的这个作用就会弱很多。
他是老少观众心中永远的“董浩叔叔”
董浩做完这道菜以后,因为天上的父母不可能品尝到了,董浩和《夕阳红》的同行们就决定把这道菜送到一家养老院去,让那里的老人尝一尝,感受来自董浩的对于老人的那份孝心。《夕阳红》主持人丁曦出发前,董浩跟电视机前的年轻朋友说了一句话:“我们要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全心全意地关爱老人,从小事做起,呵护老人,把我们满满的心意献给老人。”
接下来,主持人小丁用最快的速度带着董浩亲手制作的萝卜丝烹虾段赶到了金泰颐寿轩敬老院。几位老人品尝了这道菜后赞不绝口:“萝卜是通气的,大虾对老年人补充蛋白质很好,很好吃,很好吃!”“我们都没有牙,这道菜又软又香,吃着很好。”“味道鲜美,好看又好吃,我们从心里感觉挺温暖的,证明董浩叔叔还惦记着我们老年人。”老人们没想到自己能享受这样一份小惊喜,而且觉得董浩叔叔这样的一个知名人士还能做这么好的菜,觉得很意外,“真不简单!”
小丁说,最有意思的是,那些七八十、八九十岁的老人对董浩都不陌生,而且在他们嘴里,一口一个“董浩叔叔”。看来,董浩真的是老少观众心目中永远的“董浩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