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德建设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重铸师魂的过程。它不仅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师德建设的主体、过程和成果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发、利用师德建设这种德育资源要更新理念,注重教学相长,加强和传统德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强化制度建设。
  关键词:德育资源 师德建设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67-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报告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全过程;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些论述,体现了党对德育工作的一贯重视,也对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需要利用和消耗一定的资源,借助于一定的途径、手段、方式进行的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思想道德品质的活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要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教师能否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作用效果怎样,取决于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教师道德意识、道德选择、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修养等道德实践中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一定社会和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它是教师的精神支柱。师德建设就是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重铸师魂的过程。师德建设不仅是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
  
  一、师德建设中的德育资源分析
  
  德育资源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可支配的有助于实现德育目的的所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由此可见,德育资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可支配的;二是它有助于德育目的的实现,也就是说,它对于德育的功效是正效应。那么,师德建设中有哪些德育资源呢?
  1、师德建设的主体是德育资源
  师德建设的主体是教师。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自己一定不做。”教育实践表明,在教学活动和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素质和品行学风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影响往往要超过思想品德课本身。教师能否成为学生的表率、楷模,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尤其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师的自我修养愈深,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愈高,教育效果愈好。可见,教师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行业更具有典型的示范性;在对教育对象的作用上,比其他行业具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和长效性。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知识和美德的和谐统一,使教师在开启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师德建设的主体即教师本身就是德育工作可资利用的资源。
  2、师德建设的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师德建设的过程包括师德建设的宣传发动、师德现状的调查研究、师德评价机制的拟定落实、师德制度的制定出台等等。师德建设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和德育效果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通过师德建设的宣传发动能在全校营造“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氛围;通过对师德现状的调查研究能够了解师德现状,为制定师德制度和师德评价机制提供依据;通过师德评价机制的拟定落实能够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提供指挥棒和风向标;通过师德制度的制定出台能够深化师生对品德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师德建设的整个过程推动了“三育人”工作的深入开展,为高校德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改善了德育工作的环境,拓宽了德育工作的思路,是德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3、师德建设的成果是德育资源
  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师德建设的成果包括思想成果、制度成果、环境成果等等。随着师德建设的深入开展,教师对师德的重要性形成了统一认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活动和与学生的交往中会更加注重平等和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会更加敬业。这些都是师德建设中的思想成果。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提出:“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因此,师德建设中教师自身的转变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师德评价机制和师德制度是师德建设的制度成果。随着制度的逐步完善,他们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日益明显。制度成果既有激励性又有约束性,为教师按照师德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供了制度保障。环境成果是指师德建设在校园内会营造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环境成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师德建设的成果是德育工作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二、师德建设中的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
  
  所谓德育资源的开发,是指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的需要,对潜在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使之成为现实资源,或对现有的德育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德育的动态过程。所谓德育资源的利用,是指所谓德育资源的利用,是指德育工作者将现实形态的德育资源投入到德育活动中去,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并最终产生出德育效益的一种实践活动。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德育资源的开发是德育资源利用的前提条件,德育资源的利用是德育资源开发的目的,二者是两个不可割裂的环节。如前所述,师德建设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但这种德育资源的重要性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德育资源,最大程度的提升德育效益,是当前德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1、理念更新是前提
  理念更新的程度决定师生参与的热度,决定师德建设的效果,决定师德建设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首先,德育工作者应具有高度的资源意识和效率意识,对师德建设中潜在的德育资源有充分的洞察力,从而在工作中有意识地开发、利用这种资源,改变单打独斗的德育工作局面。同时,全校师生都必须统一思想,更新理念,要认识到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各类课程都蕴藏有德育资源。凝聚在教师身上的科学精神和敬业精神,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德育工作者所不具备而又无法替代的。学校的各门课程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取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其德育意义的发掘程度。
  2、教学相长是关键
  注重教学相长是开发利用师德建设资源的关键。教学相长是指教师注重听取学生见解,注重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注重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德育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德育的成功有赖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而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和发挥在师德建设资源的开发中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做到教学相长,促使学生对师德的理解和认可能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学校通过思想引导、制度落实、评价考核等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的交往中做到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实现是师德建设能否最大化实现德育效益的关键。
  3、优势互补是基础
  要实现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必须将各种德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师德建设作为一种有待进一步开发的新型德育资源,需要和其他德育资源进行优势互补。一方面,师德建设中的某些德育资源必须与其他德育资源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师德建设中的德育资源在实践中发挥作用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与之配套。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德育资源优势,将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传统德育资源中的有效形式、经典内容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如进行师德宣讲会、师德演讲比赛、专业教员心理健康辅导班等,较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时事政策宣讲活动也可以要求教师参加,使师德建设资源逐渐融入传统德育资源,利于师德建设发挥最大的德育效益。实现各类德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是提升师德建设资源德育效益的基础。
  4、制度建设是保障
  开发利用师德建设资源要有师德评价机制、师德奖惩机制、师德激励机制等制度为保障,将师德的养成和德育效益的发挥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完善的师德行为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从而在过程和成果上服务德育工作。高尚师德的养成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必须强化师德制度建设,使师德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师德相关制度时要注意结合职务晋升、岗位评聘、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奖励等环节,将师德要求作为教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师德高尚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师德者给予批评惩处,形成良性的监督保障环节。
  总而言之,师德建设是德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德育价值,有效开发利用师德建设中的德育资源,能形成德育合力机制,促进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构建大德育体系的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黎.中国传统节庆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彼得洛夫.论人民教师的威信[M].北京:作家书屋,1991
其他文献
摘 要:高等教育中的大学生转专业现象日益普遍,问题与矛盾逐步凸显,本文就转专业的原因、利弊及其对策做出逐一分析。  关键词:转专业 原因 利弊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0-035-01    目前,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转专业日益成为了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在转专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矛盾,为缓解这些问题与矛盾,本文
自从7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功’的通知”及民政部、公安部的公告发出后,全国各界人士对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法轮功”组织所宣扬的歪理邪说,进
目的:研究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早期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本院自2015年5月~2020年5月的64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利用抓小球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32例.
目的:研究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与育儿知识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5月42例自然分娩产妇选定为研究对象,于产妇分娩后使用调查问卷方式统计产褥期妇女
在提倡“男女平等”甚至“女士优先”的今天,在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代,改善农村女童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弥足重要,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农村女童的生存权利
有着40年厂史的达川市自来水公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1997年底已沦落成了达川市的亏损大户。短短2年时间就累计亏损680万元,欠银行贷款和职工集资款2380万元,资金周转十分困
摘 要:近年来,党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不断增多,学生党员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党员成为党员队伍中一支生机蓬勃的力量。然而,这支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学生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结合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意见。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 教育管理 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D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方集体林区围绕产权主体问题,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森林产权变化,始终体现“合”与“分”的转换轨迹。南方集体林区由于地域上的多元化
目的观察益胃消癌汤联合OLF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进展期胃癌拟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中药组(43例),两组均予OLF化疗方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66-01    当前,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深化教学改革,而学校的常规管理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要保证。只有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才能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有序的正常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开展。    一、深化教学思想管理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思想的管理的是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