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6年6月10日,一个年轻人在日记中写道:“从昨天起,我不要我那名字,起一名字,就叫做废名。”
这一天之前,这个年轻人叫冯文炳,这之后,叫废名。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开启的年代,一如这个世界变幻莫测,对废名来说,却是无数小事不断地冲击他敏感的内心。
这些事情主要与乡愁有关。甚至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也是乡愁的结晶。
废名是多病之身。6岁时,他几乎一病不起;读了五年中学,三年半是病,最后的夏秋两季,完全住在家。
废名15岁离开老家黄梅,到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他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大胆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当时的文坛大佬周作人。192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开始发表诗歌和小说。
在武昌时,离家近,乡思不觉,好比是溜出童年的地盘、到隔壁少年的房间里好奇地窥视一番;到了北京,乡愁仿如菱荡里的深水,唧唧地响个不停。
“我当然不能谈年纪,但过着这么一个放荡的生活。东西南北,颇有点儿行脚僧的风流,而时怀一个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觉得自己还应算是一个少年了。”(《枣》)
废名在北方的干地与长夜,想念家乡明媚的风景和美好的女子,连续写出《柚子》《半年》《阿妹》,这些文章中频频露面的女性,都是废名儿时生活中最温馨的亮点。
湖北黄梅与禅宗有着重要渊源,因而,废名的乡愁里,渲染着浓浓的禅意。1930年前后,废名开始钻研佛学。
1946年他在县中学教书,校址一度就在五祖寺山脚,他每每沉醉于“四围山色中,一围残照里”的美景中。
对于禅,废名止于听闻和研究,他不是信徒,也不会成为信徒。禅宗的豁达与勤勉、性格的激烈和率性,竟能和谐统一在废名的身上。
有一回,废名和哥哥吵架,哥哥生气道:“我看你文章非常温和,而性情这么急躁!”废名和熊十力是老乡、好朋友,但两人却经常龃龉争吵。
熊十力在北大任教期间,常与废名探讨佛经理论,两人经常意见不合,争得唾沫星子乱飞火花四溅。
一次,两人吵成一团,废名说:“哥代表佛,你娃反对哥就是反对佛!”熊十力几乎动用海豚音:“放屁,哥才代表佛,你娃才是反对佛!你全家都反对佛!”
过了一会儿,外人听到里面没声音了,赶紧跑去看,发现菩萨变成了怒目金刚!俩老小孩扭成一团,正互卡脖子。
众人将他二人拉开,正劝时,十力扑上前去,对废名施以老拳,结果废名回击的火力更猛,熊十力抵挡不住,拔腿落荒而逃。
从1927年冬天开始,废名卜居京郊西山的正黄旗村,写出了代表作《莫须有先生传》;抗战期间,他因母去世返乡,索性携家人住到城外,奔波流徙近十年。
废名其实很少参加文学活动,他倾向于隐。他除了在北大授课外,仅有的一些文学活动,是和周作人、冯至一起办理《骆驼草》杂志,也仅仅维持了半年。
但废名不全然出世,他总有入世的思想。他把北京西山的居所命名为“常出屋斋”。在黄梅乡下时,时有日军进村骚扰,废名多次挺身而出,力救百姓。
废名狂放在隐逸里,隐逸在狂放里,正如他的热烈,常躲在冷傲的后面,冷傲只是热烈的一道屏风。
在百年前废名所在的那个时代,很多人其实不懂废名,也许至今,他的名字沉沦于时空的尘埃之中。唯独乡愁一以贯之,即便是今天的时代。
废名的句子
“搓衣的石头捱着岸放,恰好一半在水。”(出自《洲》)
“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出自《桃园》)
“草是那么吞着阳光绿,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闪跳,或者数也数不清的唧咕。”(出自《芭茅》)
“他走在和尚前,和尚的道袍好比一阵云,遮得放马场一步一步的小,渐渐整个的摆在后面。”(出自《碑》)
“聋子走到石家大门,站住了,抬了头望院子里的石榴,仿佛这样望得出人来。”(出自《菱荡》)
“人类的灾难/止不住鸡鸣/村子里非常之静/大家惟恐大祸来临/不久是逃亡/不久是死亡/鸡鸣狗吠是理想的世界了。”(出自《鸡鸣》)
这一天之前,这个年轻人叫冯文炳,这之后,叫废名。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曾为语丝社成员,1925年,出版第一本小说集《竹林的故事》。
上世纪20年代开启的年代,一如这个世界变幻莫测,对废名来说,却是无数小事不断地冲击他敏感的内心。
这些事情主要与乡愁有关。甚至他所热爱的文学创作,也是乡愁的结晶。
废名是多病之身。6岁时,他几乎一病不起;读了五年中学,三年半是病,最后的夏秋两季,完全住在家。
废名15岁离开老家黄梅,到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他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大胆将自己的作品寄给当时的文坛大佬周作人。192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英文预科班,开始发表诗歌和小说。
在武昌时,离家近,乡思不觉,好比是溜出童年的地盘、到隔壁少年的房间里好奇地窥视一番;到了北京,乡愁仿如菱荡里的深水,唧唧地响个不停。
“我当然不能谈年纪,但过着这么一个放荡的生活。东西南北,颇有点儿行脚僧的风流,而时怀一个求安息之念。因此,很不觉得自己还应算是一个少年了。”(《枣》)
废名在北方的干地与长夜,想念家乡明媚的风景和美好的女子,连续写出《柚子》《半年》《阿妹》,这些文章中频频露面的女性,都是废名儿时生活中最温馨的亮点。
湖北黄梅与禅宗有着重要渊源,因而,废名的乡愁里,渲染着浓浓的禅意。1930年前后,废名开始钻研佛学。
1946年他在县中学教书,校址一度就在五祖寺山脚,他每每沉醉于“四围山色中,一围残照里”的美景中。
对于禅,废名止于听闻和研究,他不是信徒,也不会成为信徒。禅宗的豁达与勤勉、性格的激烈和率性,竟能和谐统一在废名的身上。
有一回,废名和哥哥吵架,哥哥生气道:“我看你文章非常温和,而性情这么急躁!”废名和熊十力是老乡、好朋友,但两人却经常龃龉争吵。
熊十力在北大任教期间,常与废名探讨佛经理论,两人经常意见不合,争得唾沫星子乱飞火花四溅。
一次,两人吵成一团,废名说:“哥代表佛,你娃反对哥就是反对佛!”熊十力几乎动用海豚音:“放屁,哥才代表佛,你娃才是反对佛!你全家都反对佛!”
过了一会儿,外人听到里面没声音了,赶紧跑去看,发现菩萨变成了怒目金刚!俩老小孩扭成一团,正互卡脖子。
众人将他二人拉开,正劝时,十力扑上前去,对废名施以老拳,结果废名回击的火力更猛,熊十力抵挡不住,拔腿落荒而逃。
从1927年冬天开始,废名卜居京郊西山的正黄旗村,写出了代表作《莫须有先生传》;抗战期间,他因母去世返乡,索性携家人住到城外,奔波流徙近十年。
废名其实很少参加文学活动,他倾向于隐。他除了在北大授课外,仅有的一些文学活动,是和周作人、冯至一起办理《骆驼草》杂志,也仅仅维持了半年。
但废名不全然出世,他总有入世的思想。他把北京西山的居所命名为“常出屋斋”。在黄梅乡下时,时有日军进村骚扰,废名多次挺身而出,力救百姓。
废名狂放在隐逸里,隐逸在狂放里,正如他的热烈,常躲在冷傲的后面,冷傲只是热烈的一道屏风。
在百年前废名所在的那个时代,很多人其实不懂废名,也许至今,他的名字沉沦于时空的尘埃之中。唯独乡愁一以贯之,即便是今天的时代。
废名的句子
“搓衣的石头捱着岸放,恰好一半在水。”(出自《洲》)
“王老大一门闩把月光都闩出去了。”(出自《桃园》)
“草是那么吞着阳光绿,疑心它在那里慢慢的闪跳,或者数也数不清的唧咕。”(出自《芭茅》)
“他走在和尚前,和尚的道袍好比一阵云,遮得放马场一步一步的小,渐渐整个的摆在后面。”(出自《碑》)
“聋子走到石家大门,站住了,抬了头望院子里的石榴,仿佛这样望得出人来。”(出自《菱荡》)
“人类的灾难/止不住鸡鸣/村子里非常之静/大家惟恐大祸来临/不久是逃亡/不久是死亡/鸡鸣狗吠是理想的世界了。”(出自《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