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这是由其年龄特征所决定的。3~6岁是幼儿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事实上学龄前幼儿已经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和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因此我认为,幼儿期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教师要善于扮演各种 “明星人物”,利用 “粉丝”效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们喜欢看什么、听什么、玩什么、做什么,善于利用幼儿喜爱的明星及动画英雄人物努力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明星老师”,为后续的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开端。
幼儿期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要在细碎的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强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动画,尤其是其中崇拜的主人公给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将养成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通过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引导孩子明白这样的理念:喜羊羊聪明是因为他爱动脑筋爱想办法;沸羊羊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美羊羊爱干净、讲卫生、心地善良所以才很美丽;而懒洋洋懒惰,不爱动脑,但它也有优点是吃饭又快又好。再如“葫芦兄弟”使孩子明白:团结齐心力量大,能解决困难,兄弟朋友要好好相处。
教师把这些养成教育内容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轻松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再者,孩子们处于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想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明星老师”就要起到“率先示范”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合理组织好幼儿一日生活,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早在古代,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时期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而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正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我们通过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机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刻提醒和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比如早接晚送时请“礼仪小天使”与老师一同进行接待,相互之间主动问好、再见等,促使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伙伴间团结合作,互相谦让,并自己整理所用所玩物品;进餐、饮水过程中请幼儿学会排队,有秩序地如厕、洗手,端好杯子、碗,教育幼儿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多吃饭不挑食等。集体教育活动中利用领域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将五大领域各科教学有机渗透养成教育,如语言活动中通过诗歌《善良的小飞虫》让幼儿明白一家人应该相亲相爱,要爱父母,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音乐活动《蜜蜂做工》教育幼儿从小爱劳动,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社会活动《我送蚂蚁回家》让幼儿懂得爱护动物、尊重生命,送他们回归大自然的道理……中班孩子的年龄小,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提醒、强调,并及时示范,所以午间还专门留10分钟时间通过文明礼仪儿歌、情景讲述、故事等活动专门进行养成教育,从而逐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品质的情感教育
我园围绕《主题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教师以主题为脉络对幼儿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如《大树和小花》这一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去结识树和花朋友,以朋友的目光感受、理解朋友,从而体会关心、照顾朋友的情感。《小鬼显身手》主题中通过游戏做面包、送货忙等向孩子进行爱惜食品和尊重成人劳动并从小爱劳动的教育。《有趣的昆虫》活动中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欲望,并升华了幼儿尊重动物、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密切家园联系,家园共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很大程度上存在“双面性”,如何使幼儿在园在家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家园联系,达成家园共育的一致性。首先,通过日常沟通和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了解好习惯的作用、意义,知道幼儿各项行为规范要求,转变家庭教育中错误观念和做法。如生活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不大包大揽;家中有好吃的应该大家一起吃,教孩子学会分享等。其次,通过“家长园地”,宣传、介绍好的育儿知识,尤其是行为习惯培养和良好品质培养方面的好方法,好经验,引导家长与老师一起形成一致的行为要求,配合班级养成教育。再者,通过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做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起到表率作用。如老师讲话时安静、认真听、不随意走动;游戏中用过的物品自己摆放好不乱扔,吃喝后的垃圾不乱丢等。让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
好习惯受用终身,在幼儿时期,注重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会对幼儿今后的道德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教师要善于扮演各种 “明星人物”,利用 “粉丝”效应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
作为一名教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孩子们喜欢看什么、听什么、玩什么、做什么,善于利用幼儿喜爱的明星及动画英雄人物努力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明星老师”,为后续的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开端。
幼儿期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培养幼儿良好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教师要在细碎的工作中不断引导、培养和强化。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动画,尤其是其中崇拜的主人公给他们树立正面的榜样,将养成教育的内容融入其中。比如通过动画片《喜洋洋和灰太狼》,引导孩子明白这样的理念:喜羊羊聪明是因为他爱动脑筋爱想办法;沸羊羊勇敢、坚强、乐于助人;美羊羊爱干净、讲卫生、心地善良所以才很美丽;而懒洋洋懒惰,不爱动脑,但它也有优点是吃饭又快又好。再如“葫芦兄弟”使孩子明白:团结齐心力量大,能解决困难,兄弟朋友要好好相处。
教师把这些养成教育内容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轻松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再者,孩子们处于模仿力最强的时期,他们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要想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明星老师”就要起到“率先示范”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学习身边的榜样,坚持正面教育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二、合理组织好幼儿一日生活,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早在古代,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在幼儿时期开始就已经逐步形成,所以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而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正是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有利时机。我们通过一日生活各环节随机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时刻提醒和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比如早接晚送时请“礼仪小天使”与老师一同进行接待,相互之间主动问好、再见等,促使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区角活动中引导幼儿伙伴间团结合作,互相谦让,并自己整理所用所玩物品;进餐、饮水过程中请幼儿学会排队,有秩序地如厕、洗手,端好杯子、碗,教育幼儿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多吃饭不挑食等。集体教育活动中利用领域教学培养孩子的良好情感,将五大领域各科教学有机渗透养成教育,如语言活动中通过诗歌《善良的小飞虫》让幼儿明白一家人应该相亲相爱,要爱父母,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音乐活动《蜜蜂做工》教育幼儿从小爱劳动,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社会活动《我送蚂蚁回家》让幼儿懂得爱护动物、尊重生命,送他们回归大自然的道理……中班孩子的年龄小,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提醒、强调,并及时示范,所以午间还专门留10分钟时间通过文明礼仪儿歌、情景讲述、故事等活动专门进行养成教育,从而逐渐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良好品质的情感教育
我园围绕《主题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教师以主题为脉络对幼儿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如《大树和小花》这一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去结识树和花朋友,以朋友的目光感受、理解朋友,从而体会关心、照顾朋友的情感。《小鬼显身手》主题中通过游戏做面包、送货忙等向孩子进行爱惜食品和尊重成人劳动并从小爱劳动的教育。《有趣的昆虫》活动中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走进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欲望,并升华了幼儿尊重动物、关爱保护动物的情感。
四、密切家园联系,家园共育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期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方面很大程度上存在“双面性”,如何使幼儿在园在家都养成良好的习惯呢?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家园联系,达成家园共育的一致性。首先,通过日常沟通和家长会,让家长知道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效性。了解好习惯的作用、意义,知道幼儿各项行为规范要求,转变家庭教育中错误观念和做法。如生活中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不大包大揽;家中有好吃的应该大家一起吃,教孩子学会分享等。其次,通过“家长园地”,宣传、介绍好的育儿知识,尤其是行为习惯培养和良好品质培养方面的好方法,好经验,引导家长与老师一起形成一致的行为要求,配合班级养成教育。再者,通过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做孩子的榜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起到表率作用。如老师讲话时安静、认真听、不随意走动;游戏中用过的物品自己摆放好不乱扔,吃喝后的垃圾不乱丢等。让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品质。
好习惯受用终身,在幼儿时期,注重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将会对幼儿今后的道德发展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