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攸县之行,感触良多,并且提供的各种介绍和文章足足装了一布包,给我们这些作家的提示装满了一大脑子。欣喜若狂地回到家里,静下心来,却不知从何下笔,真是应了那句“狗咬刺猬无从下口”。尤其是建伟仁弟弱弱的提醒——老哥,近期少喝点酒啊!下半句他没点明,我心领神会,在此补上——快下笔呀!
于是,我闷头重新翻了攸县提供的几种书籍、资料,徒然产生了选项越多越选不好的感觉。有道是“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在此行各路作家中,我喝人家酒最多。而且,甚至不喝当地产的米酒,指着讨高档白酒“五粮液”豪饮。草原汉子见酒不顾脸的毛病暴露无遗。“对酒当歌”时暂且把颜值不高的老脸放在一边,喝了嚎了再说。然而,写人家山景水色、风土人情、文化渊源、古圣今贤,万不能不顾老脸了,毕竟这虚齿虚名在挂着。这样对不起热情接待的攸县官民,也对不起酒中皇后“五粮液”兮!
头一晚少酌六两“闷倒驴”,次日清晨脑洞渐开,于是有了下篇。
攸县犹如镶嵌在秀美山水中的一颗顆宝石,令我视力尚可的草原秃鹫眼不够用了。每一处都是绿水青山,其间不时出现清泉叠瀑,半空中的“天桥”,两侧的奇花异草更是争奇斗艳。我对宣传部长杨喜兰女士说,到你们这里,我突然感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可能是真实的写照。杨喜兰笑曰:“那是啊!”我接着道:“我都看见前边的青瀑之下七仙女在沐浴呢。”杨喜兰说:“啊,蒙古人也好浪漫,你把她写下来呀!”我举了举矿泉水瓶说:“我用这纯净水换了一瓶仙女沐浴飞瀑的天然水。”杨喜兰肯定在想:连仙女洗澡水都不放过,你好贪啊!著名作家族弟鲍尔吉·原野拿过我的新接天然水,使劲晃了晃,一看一点沉淀、浑浊都没有。族弟赞叹:“这才是真正天然纯净水。”我想起了朱熹那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住吧,我的拙笔难绘攸县雄奇。
还是闲话文化吧,算是扬长避短。
中华乡绅、乡贤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在攸县重放异彩。愚意以为此现象全湖南乃至全国独具特色,令人欣喜,沉思,值得“泼墨”。现在提出“文化自信”,是缘于华夏文明肇始于八千年前,通常说法是五千年,而且源远流长。朝代更替,文化却从未割断,对自身也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独领风骚,独占鳌头。从一件事可见一斑。韩国是当代亚洲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跻身亚洲四小龙,他的国旗图案竟然是华夏文明的发轫之作《易经》中的“八卦图”。妙乎!绝乎!我们通常把读书识字叫作文化,太小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或一群体的共同的生存方式。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凝成了共同的生存智慧,思想哲学,甚至信仰宗教。它犹如祖先的血液流淌在子孙万代的身上一样,不可替代,不可断流,犹如空气、阳光、水一样养育、滋润着我们。文化就是人类共同文化圈的DNA,我们再有本事也不能把祖先的DNA从自己身上清除干净了,换一套全新的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可以优化、改良、修补,留精华,去糟粕,但是,不能够“革命”,不能够倒脏水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不言而喻,中国2500年来主流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主干,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士子的儒家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有了道教,推崇老子、庄子为始祖。老子、庄子是中国哲学的奠基者,博大精深。汉末的张氏兄弟创立道教,为了打鬼借助钟馗,也是拉大旗作虎皮,追认老、庄为始祖。其实,他们没有懂得老、庄的皮毛。孔子倒是得老子思想的精要,并多有阐发。他称老子是真龙。孔子和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隋唐以来佛教兴盛,它是舶来品。有人以为中国的文化为儒释道三教合流。其实,形似,神甚远。治国理政到持家,养育后代,教化文脉,儒学无可替代,从未疲弱过。各朝代的开科取士考的就是儒家经典。当时,全世界也是最公平、合理的选拔人才方式。因为,寒门子弟有进阶机会。
更可以为证的是,入主中原建大一统王朝的元、清也免不了尊崇儒学,治国理政,教化子民。忽必烈在金莲川草原时,就纳大儒刘秉忠、姚枢等人规谏,决定国策“以汉法治汉地”,并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大而无极则元”之句,重新取国号为“大元”。蒙古大军进山东,忽必烈下令三千军马围住“三孔”,不得乱兵进入。完好无损地保住了“三孔”这个文化圣地。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恢复“科举”。
参观到了石羊塘镇,看到孩子们演唱《弟子规》时,我与“官文双秀”的谭仲池先生说,“治国理政”、“大政方针”用马列,教化万民,培育后代日常细微处用儒何尝不可。已经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孩子们一点即通,甚至点一通三。谭先生用深邃的目光瞅了瞅我。这些是石羊塘镇的“乡贤”系列展览、讲解提示的结果。孩子们练书法,老人们听课,妇女们跳广场舞,都以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为轴心展开。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夏昭炎老先生。他曾经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14年前退休回石羊塘镇高桥老家定居。他退而不休,利用自己文艺美学专业的优势,拿出自己的积蓄办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少儿假期学校,又为贫困学生设奖学金,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十几年中把山村建成了散发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气息的美丽乡村。
乡绅、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宗族为轴的底层社会是宝塔式结构的基础。这里产生和发展的就是乡绅、乡贤、乡土文化。这些乡绅、乡贤往往是宗族里的族长、长者、学者、官者、富者。他们以宗族为纽带,以儒家经典为蓝本,维系宗族、教诲子孙,其中孝悌、仁义礼智信、忠勇是根本。由是维系着社会基层的稳定、安宁、和谐,也为江山的安宁、稳固起到了本中之本的作用。其中,乡绅、乡贤是那个基层社会的中流砥柱。
而今天,乡贤文化正应其时,闪亮登场,攸县走在了时代前列,可喜可贺!
责任编辑:黄艳秋
于是,我闷头重新翻了攸县提供的几种书籍、资料,徒然产生了选项越多越选不好的感觉。有道是“吃人家嘴软,拿人家手短”。在此行各路作家中,我喝人家酒最多。而且,甚至不喝当地产的米酒,指着讨高档白酒“五粮液”豪饮。草原汉子见酒不顾脸的毛病暴露无遗。“对酒当歌”时暂且把颜值不高的老脸放在一边,喝了嚎了再说。然而,写人家山景水色、风土人情、文化渊源、古圣今贤,万不能不顾老脸了,毕竟这虚齿虚名在挂着。这样对不起热情接待的攸县官民,也对不起酒中皇后“五粮液”兮!
头一晚少酌六两“闷倒驴”,次日清晨脑洞渐开,于是有了下篇。
攸县犹如镶嵌在秀美山水中的一颗顆宝石,令我视力尚可的草原秃鹫眼不够用了。每一处都是绿水青山,其间不时出现清泉叠瀑,半空中的“天桥”,两侧的奇花异草更是争奇斗艳。我对宣传部长杨喜兰女士说,到你们这里,我突然感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可能是真实的写照。杨喜兰笑曰:“那是啊!”我接着道:“我都看见前边的青瀑之下七仙女在沐浴呢。”杨喜兰说:“啊,蒙古人也好浪漫,你把她写下来呀!”我举了举矿泉水瓶说:“我用这纯净水换了一瓶仙女沐浴飞瀑的天然水。”杨喜兰肯定在想:连仙女洗澡水都不放过,你好贪啊!著名作家族弟鲍尔吉·原野拿过我的新接天然水,使劲晃了晃,一看一点沉淀、浑浊都没有。族弟赞叹:“这才是真正天然纯净水。”我想起了朱熹那句话:“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打住吧,我的拙笔难绘攸县雄奇。
还是闲话文化吧,算是扬长避短。
中华乡绅、乡贤文化源远流长,如今在攸县重放异彩。愚意以为此现象全湖南乃至全国独具特色,令人欣喜,沉思,值得“泼墨”。现在提出“文化自信”,是缘于华夏文明肇始于八千年前,通常说法是五千年,而且源远流长。朝代更替,文化却从未割断,对自身也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独领风骚,独占鳌头。从一件事可见一斑。韩国是当代亚洲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跻身亚洲四小龙,他的国旗图案竟然是华夏文明的发轫之作《易经》中的“八卦图”。妙乎!绝乎!我们通常把读书识字叫作文化,太小了!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或一群体的共同的生存方式。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凝成了共同的生存智慧,思想哲学,甚至信仰宗教。它犹如祖先的血液流淌在子孙万代的身上一样,不可替代,不可断流,犹如空气、阳光、水一样养育、滋润着我们。文化就是人类共同文化圈的DNA,我们再有本事也不能把祖先的DNA从自己身上清除干净了,换一套全新的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可以优化、改良、修补,留精华,去糟粕,但是,不能够“革命”,不能够倒脏水把孩子一起倒掉了。
不言而喻,中国2500年来主流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主干,有道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士子的儒家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来有了道教,推崇老子、庄子为始祖。老子、庄子是中国哲学的奠基者,博大精深。汉末的张氏兄弟创立道教,为了打鬼借助钟馗,也是拉大旗作虎皮,追认老、庄为始祖。其实,他们没有懂得老、庄的皮毛。孔子倒是得老子思想的精要,并多有阐发。他称老子是真龙。孔子和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隋唐以来佛教兴盛,它是舶来品。有人以为中国的文化为儒释道三教合流。其实,形似,神甚远。治国理政到持家,养育后代,教化文脉,儒学无可替代,从未疲弱过。各朝代的开科取士考的就是儒家经典。当时,全世界也是最公平、合理的选拔人才方式。因为,寒门子弟有进阶机会。
更可以为证的是,入主中原建大一统王朝的元、清也免不了尊崇儒学,治国理政,教化子民。忽必烈在金莲川草原时,就纳大儒刘秉忠、姚枢等人规谏,决定国策“以汉法治汉地”,并取《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大而无极则元”之句,重新取国号为“大元”。蒙古大军进山东,忽必烈下令三千军马围住“三孔”,不得乱兵进入。完好无损地保住了“三孔”这个文化圣地。元成宗铁穆耳于大德十一年(1307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恢复“科举”。
参观到了石羊塘镇,看到孩子们演唱《弟子规》时,我与“官文双秀”的谭仲池先生说,“治国理政”、“大政方针”用马列,教化万民,培育后代日常细微处用儒何尝不可。已经流淌在血液里的精神,孩子们一点即通,甚至点一通三。谭先生用深邃的目光瞅了瞅我。这些是石羊塘镇的“乡贤”系列展览、讲解提示的结果。孩子们练书法,老人们听课,妇女们跳广场舞,都以传统文化现代化发挥为轴心展开。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夏昭炎老先生。他曾经是湖南科技大学教授,14年前退休回石羊塘镇高桥老家定居。他退而不休,利用自己文艺美学专业的优势,拿出自己的积蓄办起了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学校、少儿假期学校,又为贫困学生设奖学金,组织村民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十几年中把山村建成了散发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气息的美丽乡村。
乡绅、乡贤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之一。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宗族为轴的底层社会是宝塔式结构的基础。这里产生和发展的就是乡绅、乡贤、乡土文化。这些乡绅、乡贤往往是宗族里的族长、长者、学者、官者、富者。他们以宗族为纽带,以儒家经典为蓝本,维系宗族、教诲子孙,其中孝悌、仁义礼智信、忠勇是根本。由是维系着社会基层的稳定、安宁、和谐,也为江山的安宁、稳固起到了本中之本的作用。其中,乡绅、乡贤是那个基层社会的中流砥柱。
而今天,乡贤文化正应其时,闪亮登场,攸县走在了时代前列,可喜可贺!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