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麦田的守望者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s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文轩以“孤傲”的姿态,坚守“文学的经典”,不竭地书写着“美和美感”,构筑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他自称“麦场主”,聚拢大批忠实读者,“麦粒”、“麦垛”则是其粉丝的“标签”。
  阅读曹文轩,如同踏上一段奇妙旅程,你会不自觉地跟着他,来到专属于他的“麦田”,一起欣赏艺术,一起领会浪漫,一起享受阅读与写作带来的快感,从而收获沉甸甸的“麦穗”。
  
  【他,就是曹文轩】
  著名作家、学者。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协副主席。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红瓦》、《天瓢》、《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主要学术性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等。2003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9卷)。多部作品被翻译为英、法、日、韩等文字。曾获国际安徒生提名奖、中国安徒生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冰心文学大奖、国家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40多种。
  
  【曹文轩-读书】
  有人说,读书是高贵的坚持,而坚持的背后是一种幸福的收获。想想,这句话挺有道理,只是在坚持之后如何收获幸福呢,就得看你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好书,且听曹文轩娓娓道来——
  什么是经典?
  据我的阅读经验而言,所谓的经典就是那样一种东西:它至高无上。经典肯定是与时间有关系的,对于现在的东西,我只能这么说:它可能成为经典。经典不是不可言说的,我们肯定是能够说出它们的一些基本品质的,比如说它们的艺术性,比如说它们反映的那个问题代表了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比如忧郁、悲悯、雅致、美感、圣洁、庄重、智慧和意境等等。经典对于一个人、一個民族的成长而言,是属于那种打底的——打精神底子的书。只有阅读这些书,你的人生才会有厚重的人文积淀,你的思想才会强壮。它们会让你感动,会使你油然而生悲悯情怀。因为阅读了它们,你从此会处变不惊,会在面对苦难时表现出乐观和从容。它们使你获得了一种大智慧,使你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却洞若观火,品味到人生真正的大乐趣。
  阅读有助于人类壮大经验,并创造经验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任何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掉,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永远是九牛一毛。其实我们对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有完整的知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一个非常狭隘的领域里生活着。有了文字,书就出现了,书呈现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里他人的经验。好,我坐在家里,我就看这本书,就把他人的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经验转化为我的经验,于是我就变得丰富起来。
  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什么?培养的是人的眼力,发现这个世界的眼力。同样一个世界,同样一种生活,为什么这个人就能够发现很多东西,而那个人不能发现?原因其实非常简单,能够发现这个世界的人一定是有知识的人,而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书本。
  知识,能够让你把平庸的世界变成非常高雅的世界,让无趣的东西变得有趣,让你丰富,实实在在地享受生命的过程。
  人因阅读而高贵
   读书的潜移默化里头培养你一种东西,非常重要,叫气质。读书能让漂亮的女孩变得更加漂亮,能让英俊的男孩变得更加英俊。能让一个不怎么漂亮的女孩变得漂亮,能让不怎么英俊的男孩变得更加英俊。我去鲁迅的老家绍兴开讲座,我问你们这曾出现过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大家都自豪地讲是鲁迅。我开玩笑地说你们是否想过,鲁迅如果不是一个读书人,又会怎么样呢?因为他长得太一般了。当年留下的黑白照片,你今天再去面对他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就如同来到塔山之下,你得用高山仰视去看。鲁迅是什么?一座高高的山,这座高山让你肃然起敬,甚至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从哪里来的?就是书本给他的,书本就有这么大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姿态
  你看现代舞、街舞,你一定会有一种惊讶,我们人类怎么能做出这么多的动作来,怎么做出这么多的姿态来?一头牛,怎么训练它,就是几个动作。天上的鸟长得再怎么好看,训练它,它也就是几个动作。可是人类能做出多少种动作,能摆出多少种姿态?大概是永远、无穷无尽的。所以人类是世界上最优等,进化得最好的物种。人类对造物主的回报之一,就是向造物主展示各种各样优美的动作和姿态。可是有一天造物主跟人类讲:你们最优越的姿态是读书,难道还有比读书更优美的姿态吗?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
  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是否能够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
  个性阅读首先是个性选书。选书选得很有个性,而读法与理解也极有个性。同样的一篇文章,在他们眼里,却有另一番天地,另一番气象,另一番精神。不在乎别人对那篇文章的唠叨,甚至不在乎专家权威对那篇文章的断评,而是按自己的心思去读,按自己的直觉去读,甚至按自己的奇思怪想去读,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出神入化。
  对于不会读书,没有个性阅读的人来说,知识只是一堆一无用处的石头,它既不能助你前进,也不能使你增加财富。只有在会读书的人那里,知识才可亲可爱,才具有美感,才具有使人升华的力量。我在想,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那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手里的那支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
  读书要读有文脉的书
  我曾在学校创造过一个奇迹,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道作文题,本人一口气写了三大本作文本,至今还被传为学校的一段佳话。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觉得鲁迅的精神、鲁迅的品质、鲁迅的境界乃至鲁迅说话的语气和腔调就顺着我的笔流淌到我的作文本上,流淌到我的作文里。当时,我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终于知道,它叫文脉。
  一个文脉好的文学作品,至少有这么几个特质:一个是要有强烈的道义感,另外一个就是它要有很高的审美价值。道义感就是指它的思想价值,审美就是讲它的美学价值。另外我觉得很多经典它还有一个共同的品质,它肯定有利于人的情感进化。说到语言,肯定都是非常精炼的,值得人们去揣摩。大致来说就要具备这些基本元素吧,具备了这些综合的因素就是我所说的具有文脉的作品。
  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也不太可靠的办法,但是在没有找到更可靠的办法时,只能先用这个办法,那就是,你在看一本书的时候,边上放一本笔记本,如果你觉得这本书里头,没有什么好词、好句、好段值得你抄到笔记本上来的。像这样的一本书,我们应当让它去它应该去的地方——垃圾桶。如果你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不时地会有一种惊讶:好书!好词、好句、好段,这么漂亮的一段风景描写,很想抄到笔记本上来。我说像这样的一本书,差不多可以认为它就是我所说的那种有文脉的书。
  要多读打精神底子的书
  书分两种,一种是用来打精神底子的,一种是打完底子之后再读的书。打精神底子的书是些书呢?对孩子来讲,应该是大善大美大智慧的书,是奠定他人生观的书,是奠定他思想品质的书,是奠定他能有健康的心灵和健全性格的书。
  给我思想,所有给予人们力量的书就是我说的打精神底子的书。就是向善、向美、向智慧的书。
  朗读: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方式
  汉语的音乐性、汉语的特有声调,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在声音上优美绝伦的语言。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感受我们民族语言的声音之美,从而培养他们对母语的亲近感。
  朗读还有一大好处,那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淘汰那些损伤精神和心智的末流作品。
  谁都知道,能被朗读的文本,一定是美文,是抒情的或智慧的文字,不然是无法朗读的。通过朗读,我们很容易地就把那些末流的作品杜绝在大门之外。
  
  【曹文轩-写作】
   曹文轩认为,文章与世界上的任何一门科学、任何一门技艺一样,都是可教的。他愿将自身的写作理念以及实践体验倾囊相授,大家可要听仔细——
  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脚下
  你们要知道,你们所有的一切,看到的,听到的,所经历的都是你们的财富。
  我写的《草房子》里面那个叫桑桑的男孩子,不应该叫桑桑,应该叫什么呢?叫——曹文轩。桑桑干的所有坏事,都是我干的。比如他把他们家惟一的蚊帐拿下来,做成了渔网;他用一把锯子把他们家碗柜的四条腿锯了,改装成了养鸽子的鸽笼:炎热的夏天,许多人热得都跳到了河里,可是这个叫桑桑的男孩子,却穿着一身棉袄和棉裤,在那个ⅡU油麻地的小学,走来又走去……这些事情是谁干的?是曹文轩! 《草房子》写的是我小学的生活,《红娃》写的是我初中和高中的生活。
  大家都经历了很多的事情,这些都是你们的财富,只要你会利用这些珍贵的财富,就能写出很好的作文。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生活当中,如果你不凝视,你将什么也看不见,这个世界对你来说也就等于零。
  要写好文章,就必须学会凝视,留心身边的事物。比方说墙壁上面的斑点,如果不留意,谁都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但如果同學们用心去凝视,就会发现斑点的存在。你们当中可能有人读到过英国著名作家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正因为作家的凝视和专注,才诞生了这篇经典作品。俄国短篇圣手契诃夫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好?让我来告诉你们,生活中的契科夫,会将突然听到的一个故事乃至一句有意思的话随手记下来。
  我希望同学们也能养成观察、记录生活的好习惯。
  创造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把那个有天空、有太阳、有月亮、有高山和河流的那个世界称之为第一世界。我们把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脑子去想象出来的,去虚构出来的,去编造出来的这个世界称为第二世界。这个第二世界本身是没有的,是我们人用我们的想象力把它创造出来的。
  写文章要学会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在这里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无论是写小说还是写作文,都必须有创造的自由,要学会虚构,好比喊“狼来了”的那个孩子。狼并没有来,但孩子却突发奇想,喊着“狼来了”。这便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需要借助想象力,作文离不开想象力。因此我们又可以说:想象力有多强,作文的世界就有多大。
  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北方有一句方言叫折腾,我们也常听到母亲对孩子说,你在那里折腾什么?一篇好文章是离不开折腾的,折腾上几个来回,文章自然有了悬念,也就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可用一个实例来讲解“折腾”的意思:如你要写只剩一个柿子的柿子树,你首先要设计一个主人公,给他取名为皮卡——你可以谈谈他名字的由来——然后再设计一个情节。比如树上只剩一个柿子,皮卡希望这个柿子能在树上多待几天,等外出上学的哥哥回来的时候再掉下来。这时开始“折腾”,偏偏在哥哥回来的前一天,柿子被乌鸦叼走了——注意,你要写出乌鸦的颜色、柿子的颜色、天空的颜色,这样你的文章就有了色彩——于是皮卡就开始追乌鸦,眼看快追到了——这时又要“折腾”——皮卡摔了一跤,结果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片柿子林,那里全是红红的柿子。皮卡这时应该开心摘柿子了吧?不!不要让他摘,还要“折腾”,要写皮卡开始犹豫要不要摘柿子。摘?不摘?反复思考后,再让皮卡摘柿子。这样“折腾”下来,就不愁作文写不长了。
  “我有一分钱,可以去苏联,苏联老大哥,给我一支笔,什么笔?毛笔。什么毛?羊毛。什么羊?山羊。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年高(糕)。什么年?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这是流传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一段众所周知的顺口溜。文章就像这首童谣,有了脉络血肉,才能耐人寻味。本来它要说的就是“一九五八年,吃饭不要钱”,但经过一番折腾,意义便丰富了起来。
  写作要有素描心态
  刚开始学写作的时候,不要一根筋儿只想着去创新,模仿也很重要。我小时就把很多风景描写抄在本子上,它们对后来的写作起了很大作用,当然我没去抄袭它。这就跟学画一样,学画要从素描开始,不可能一出手就是名画。
  而且,即使你的画已经价值连城了,你仍然要有素描心态:别想太多,原来什么样,一笔一划去还原就好,生活本身就够丰富。当然,素描必须要有耐心,要学会凝视,盯着一个东西看,把那个东西看穿,看透。停留在素描阶段是不够的,你要试着去虚构、想象,一边练素描一边练想象,就能写出好文章。
  风景描写很重要
  现在的书一般都有风景描写,我们要让孩子看到更多描写风景的书,这是孩子读的书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不是简单描写风景的关系,我们生活在社会上,触目所见就是风景,所以不能忽视,自然是我们的圣经。这些道理关乎我们的生活与成长。风景描写是读者感悟的最佳点。小时候,我就抄写了许多关于风景的语句,这与我现在写作是分不开的。山东的作家叫秋迅,他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对微山湖的一段段描写,让我非常喜欢。作品的格调和意境都和风景离不开。
  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
  写好文章,一切都要回到读书上面来。写作技法固然很重要,但还是要以阅读量为前提。见多识广,见得多了,读得多了,才可能写好。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书都值得一读。我们平时要多读点那些血统高贵的书,像《红楼梦》和《安娜•卡列尼娜》以及鲁迅的所有作品,都是血统高贵的书,必须多读;而对于那些破坏天然语感的书,则完全没必要去读。
  
  【附录】
  曹文轩经典语录
  1.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2. 一个人应当有两个世界。
   3.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4. 语文课文应选有意义的文本,更应选有意思的文本。
   5.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6.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不将书丢掉,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7.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8.当一个人对一个处于逆境中的人产生扶持、援助之欲望,并实施了自己的崇高行为之后,他的心里一定会感到有一种温热的暖流富有快感地流过,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其他文献
在这个世界上,可供我们羡慕的人太多了,这个人,出身豪门,不必为钱所困,享尽世间荣华富贵;这个人,天生奇才,凭借异于常人的头脑,屡获国际殊荣;这个人,骨格清奇,经过不懈努力,打开了通往奥运圣殿的大门。我们对这些人的名字指指点点,满眼都是羡慕,只觉得被他们如同明月一般的光芒晃花了眼,越发显得我们普通辰星的黯淡。   这些情绪,就像是平凡无奇的我们,放在心上的一把枷锁,那沉重的锁链就是对自己的不认同。比
期刊
院子里透出古意。墙角有青苔层叠,绿了又黄,一架紫藤茂盛得无边无际,遮蔽出一大片浓荫。   老的太师椅,老的人,老的猫。太师椅在房门前,老人在太师椅上,猫在老人的脚下。一整天,院子里像一幅静物写生,少声音,不流动,甚至空气也是凝滞的。   临近傍晚的时候,一条蛇溜了出来,成为这个院子里少见的客人。这条蛇拇指粗细,青白的身体,有暗的纹络。   蛇抬起头四下里看看,看到了打盹的老人和猫。老人并没有发现这
期刊
人生中总有许多割不断的情,忘不了的忆,释不了的怀,放不下的心。   在很小的时候,每天的夜晚,我就像一只小老鼠一样在其他伙伴家里来回穿梭。因为父母去了自己认为很遥远的地方干活,每天都很晚才回来。自己只得在如此偏僻的村庄“招摇”。幼小的心灵不想拥有那样的孤独,不想在未来的岁月留下不可磨灭的创伤。然而不知不觉中,自己在这种孤独中成长起来。每当父母回家,自己已然是兴奋不已,面带笑容,可是在他们来到之前,
期刊
嘉宾:刘步春,江苏省建湖县第二中学,高级教师  【主持人语】  “擂台”是我国旧时代武术家比武的一种形式。台,台子,是武术家比武的场所。擂,打击,是武术散手叫板参与比赛的形式。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由主办者(桩主)摆擂台,能武之士皆可上台与之较量,称为“打擂”;二是由主办者设台,比武者按报名程序上台较量,取胜者留在台上,最后决出武艺最高强者,称为擂台赛。“作文擂台”是想借擂台赛的形式,来增加刊物与社
期刊
江西大余县有一座山,因形似丫状,取名丫山,山不著名,游者不众。但进山一看,才知其特色不在山,而在巨大的瀑布群,这才是其魅力所在。   在丫山卧龙谷短短两公里多的阶梯形山谷中,集中了大小瀑布20余处,整体落差220多米,其中30米以上的瀑布四处,最高的一处瀑布60余米。近年来,随着水土保护、植被覆盖的不断加强,丫山飞瀑更加显得青春逼人、生机勃发,如诗如画、如仙如幻。   走进卧龙谷,空气润泽着湿意,
期刊
云萦雾绕的山上,立着你萧瑟的身影。你俯首眺望着远处的沈园,身子止不住地颤抖起来,许久,你叹出了那口无奈的气息,狂风夹杂着叹息声吹进了竹林,好似奏出一曲悲伤的歌调。   是谁?把原本意气风发的你折磨成这样。   是她,那个可以让你神魂颠倒的女子。   凤钗定情   公元1144年,南宋绍兴十四年,陆府。   那一日,萧瑟的秋风吹落了枯黄的叶子,吹散了夏日的温暖;那一日,有一个年过花甲的女诗人因日夜思
期刊
满眼的棉株枝繁叶茂,绿得逼人,手掌般的叶片层层重叠,密密地反射着白花花的日光。   棉垄间,只穿着短袖汗衫或光了脊背的棉农,身背手压式喷雾器,向远近的棉株上喷洒着五花八门的杀虫药剂。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有机磷味道。我的目光不由扫过最近的棉株,叶子正滴着药水,地上落满了各种颜色的虫子尸体,有几只肯定是刚刚中毒,身子抽搐作一团,还在翻滚着挣扎。   十二年后,再次经过那片棉花地,看到挤挤挨挨的双层别墅式
期刊
导语:民间的诗歌创作呈现出蓬勃的活力,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也不管是哪种年龄的人群,几乎都有诗歌的存在;中国当代诗歌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社会甚至是文学界对诗歌现状的了解、评价和研究都显得乏力和不足;重返民间是诗歌绝处逢生的根本之路。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在语言方面所表现的高度的凝练、优美以及深刻,使它一直被视作文学象牙塔的最顶端。因此,写诗成
期刊
一、重点单词  1. inspect vt. 检查;视察;察看  例1 Nobody inspected my ticket before I got on the train. 我上火车前,没有人查看我的车票。  [派生] inspection n. 检查;检验 inspector n. 检验员;督查员  [辨析] inspect, examine与survey  三者都有检查之意。  exam
期刊
诗歌是人类精神的童年,它应该拥有一片永久的绿色空间。这空间在自然界也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无论它变得怎样古老,在这里生长并从这里出发的都是含苞待放的希望。  孙玉石一生致力于中国新诗的研究,探索实现诗的“心灵交通”之路,让诗美走进更多人的心灵,永葆文学的绿色生机。  孙玉石,1935年出生于辽宁。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与五四文化、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著有学术研究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