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kidsc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性是音乐作品最主要的表现特征,而音乐的叙事性是在艺术性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音乐情感体验与具体的故事情节产生同构的结果。以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文学题材为依据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具有某些与文学作品相似的叙事性特征。女声独唱曲《蓝花花》,以叙事民歌为基础,充分体现了音乐叙事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艺术性 叙事性 《蓝花花》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作曲家把高低不同长短不等色彩不一的声音巧妙组织起来,成为音乐语言。音乐是通过音乐语言来塑造音乐形象。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摸不着看不见。音乐随着时间流动而流动,消逝而消逝。音乐作品在作曲家创作之后,还必须经过表演艺术家的再创作才能产生它的艺术效果。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能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具体的音乐作品中,音乐音响所激发的情感,往往通过人的主观想象与联想同具体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使音乐形象在音响的运动与人的主观意见意志的作用下变得清晰具体。尤其在一些以具有故事情节性的文学题材为依据而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比如叙事歌曲、歌剧、叙事曲、标题音乐作品等,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结合与完善表现,使得音乐作品具有某些与文学作品相似的叙事性特征。虽然音乐本身看起来与故事情节无关,但是为了适应情节展开所创作和设计的音乐主题形象与特定情绪的音乐音型,使音乐情感表现与叙事性的故事情节展开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音乐的叙事性特征充分表现和完美的展示。音乐的这种叙事性特征,是在音乐的抒情特征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叙事性体验是通过情感的表达来完成的。
  由著名作曲家王志信根据陕西民歌改编创作的女声独唱歌曲《蓝花花》,被千秋万代传唱,这不仅仅是因为歌曲本身具有超强的艺术生命力,也是由于有一代代的艺术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其不断输入文化的养分。作曲家运用叙事手法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以纯朴生动、犀利的民族语音,高亢有力、激昂奔放、优美流畅,既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信天游音调,更是艺术家、作曲家对民族民间音乐传承和保护的优良方式。
  该曲以民歌为主题,以高度融合和对比性的艺术手法,准确塑造了蓝花花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女性的音乐艺术形象。在较短的结构内形成了叙事性、戏剧性和悲剧性的艺术形象对比,讲述了一个悲凉凄苦、催人泪下的感人的故事。
  一 《蓝花花》的叙事性梗概
  叙事歌曲是以叙述故事的方法来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的歌曲。它的主要特征是歌词具有很强的史诗、叙事诗或故事诗的性质,旋律较接近语言声调,音乐较口语化,音乐起伏不大,曲调与歌诗的结合紧密,声音情感都必须情随歌词而变化,富于表现力,能较好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突出叙事性的特点。
  蓝花花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民歌广为流传,歌颂蓝花花为追求自由和幸福,没有屈服,不惜拼上性命,冲破封建礼教的枷锁。《蓝花花》就是一首以这个民间故事编写的陕北传统民歌,属民歌风格的叙事歌曲,共7段歌词,含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歌曲采用分节歌的形式吸收了叙事的手法,以优美委婉、高亢有力的信天游的曲调咏唱。曲调较短而小,相对平淡而单调,旋律音域比较窄,极力表现歌曲演唱的张力。用纯朴生动、鲜明的音乐语言,叙述封建时代一个女青年悲惨遭遇,热情歌颂了她的聪明美丽与强烈的反抗精神,成功塑造了《蓝花花》的艺术形象。歌曲的旋律属于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两句组成,将故事性与叙事性、抒情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流传过程中歌词多有变异,人们不断加工润色,使之更加丰富完美,语言纯朴,曲调悠扬柔美,节奏舒缓自由,歌词口语化,很具地方特征,深得广大群众喜爱。
  这首女声独唱曲《蓝花花》,在保留原民歌基础上做了生动的发挥,赋予了新的内容。从旋律的丰富、节奏的变化、音域的扩张、力度与速度的张驰有致,曲调的结构以及转换的运用、丰富情感的表现力等方面,使歌曲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更加深广地表现了民歌内涵。此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长期以来被誉为民歌中“咏叹调”而著称,成为一首民族性与艺术性的完整统一,具有深厚技术技巧和艺术魅力,有一定难度的艺术歌曲。不仅成为老一辈歌唱家郭兰英、王昆和青年歌唱家刘艳玲等人的保留曲目,更受广大听众的青睐,并是我国高等音乐学府声乐演唱的重要教材。歌曲中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是听众对音乐形象展开想象与联想的依据。《蓝花花》基本保留了原歌曲的旋律,充分发挥了西北高原秦腔(陕西梆子)的古老特性,将“欢音”和“苦音”唱腔恰到好处地运用,具有忧戚低回的阴柔气质,以人物的悲剧性情绪紧相贴切的表现特性,使歌曲更生动反映了叙事中的故事情节。
  二 叙事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陕西民歌《蓝花花》是一首将多种情绪有机结合为一个含有故事性、戏剧性、矛盾冲突色彩强烈的女声独唱曲。歌曲以富有特色性的陕北山歌的普遍特点即上下结构的信天游曲调为基础,节奏自由、柔美流畅、高亢有力。在歌曲中,作曲家熟练地运用民族民间音乐语言,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戏曲的技巧和特长,把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进行有机结合。主题旋律采用陕西民歌《蓝花花》加工发展而成,全曲采用有地点、人物的故事性叙事曲的结构手法,在不长的篇幅里概括表现了民歌的基本内容,使我国民族音乐在声乐演唱艺术上达到完美展现。从曲式结构来看,三部曲式的三个部分,呈示——展开——再现,蕴含了作品情节展开和扩张的可能性,把故事情节的(开始——发展中的戏剧冲突——解决)展开与三部性特征结合起来,用音乐艺术的结构形式体现了音乐的叙事性。在故事情节的展开过程中,不同情节采用了不同的演唱方法,如“苦音腔”音调深沉、高亢激昂,表现了悲痛凄凉的情绪;“欢音腔”音调明亮、刚健有力,表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使情节富有变化,加强了作品的艺术形象与故事情节的戏剧性。
  歌曲第一部分呈示部,从第一到第二十小节,由主题的双句体乐段结构组成,曲调高亢而流畅,速度中快慢的变化自由,以秦腔中“欢音”和“苦音”咏唱出对故事主人蓝花花的赞美。主题部分速度标记为慢板,表情术语是自由、赞美、有表情的,用原民歌曲调,一开始即以简练的手法呈现了极富抒情性的旋律,节奏舒缓,曲调优美,感情真挚,以叙述性的语调刻画了温柔、美丽的陕北农村姑娘蓝花花的艺术形象。作曲家除了保留原民歌旋律前扬后抑的唱腔特点外,在钢琴伴奏的和声织体安排上,用了平静的延长和弦与具有推动力的切分音节奏,更加增强了音乐的抒情性与动力感,使人完全置身于那充满感染力的故事情境中去。
  之后进入主题第二段歌词的反复,主题以重复的手法加以扩张和发展,给予极大的张力,速度有所加快,节奏逐渐活跃起来。演唱者以饱满的激情、嘹亮高亢的咏唱,钢琴符以切分节奏和右手变为和弦八度织体的伴奏运用以衬托,增加了旋律的弹性和动力,使音乐流畅动人;加强了旋律的厚度,使声音更加宽广丰满,音乐富于动力感,情感表达更加浓厚。这种恰到好处的反复手法,更加完美地确立了音乐艺术的形象性,歌词句式与本地方言密切联系,形成独特的民族声韵和语言调式美,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普天下最聪明、最美丽的姑娘——蓝花花。
  歌曲第二部分也就是故事的展开部。第一片段从第二十一到第五十九小节。该片段以多句体乐段结构组成,音乐调性色彩的转换,速度较自由舒缓慢板的变化,在人声腔体上用“哭音腔”表达了蓝花花对封建婚姻的无奈和悲痛的心情。突然,伴奏音乐出现了极不协和的属七和弦,预示着封建势力的黑暗和蓝花花命运痛苦的征兆。音乐旋律出现较大发展,如诉如说,虽保留了主题旋律的骨干音,但有较大的变化。速度进一步缓慢,情绪更加活跃。两个乐句以级进的手法创作而成,旋律时而缠绵,时而短促,似断非断,音乐腔色悲痛欲绝,富于动感并显示出矛盾冲突。而后,旋律转到稍渐快并在饱满的中高声部出现,伴奏用大和弦与八度的加入,增加了旋律的浓度,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由渐快到渐慢,在由渐慢到渐快,突然慢速加陕西梆子的“哭音”,不协和和弦音的运用,力度与速度的紧密变化,把作品一步步的推向高潮,音乐故事发生了戏剧性变化,矛盾加剧。伴奏以横向进行的旋律表现为主,纵向和声表现为副,加以模仿民族器乐节奏特色,使音乐的叙事性产生了戏剧性的情节吸引力。并在段末进入尾句的扩充中,旋律出现了用强音唱出的手法,不协和和弦打断了乐思的正常发展。速度突然变慢,曲调沉重,一种不祥之兆令人感到十分不安。音乐的艺术性手法与叙事性的融合,向人们暗示了蓝花花被周家地主老才强迫成亲的悲惨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
  第二片段从第六十到八十七小节构成,该片段以双句体乐段形式组成,节奏急促、音调简明,说出蓝花花的愤懑心情。该片段的部分变奏是全曲的高潮部分,表情术语为激动的、焦急的,速度变为相当快,音乐变得不安、惊慌且更加激动起来,旋律在中高音区徘徊,唱出强烈而急促的音调,旋律的节奏型也变得十分密集。在伴奏中旋律隐含在连续跑动的十六分音符中,用下行双音音阶来衬托右手主题,使音乐形象更加急促紧张。而后演唱中出现了一个力度很强的音,音乐旋律产生强烈的愤怒与抗争,运用西北秦腔中的摇板独有特点——紧打慢唱的节奏,借用戏曲的跺板来营造一种情绪激烈、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景。一大串音向高处倾泻而出,蓝花花誓死抗争。之后重复该片段,以控诉和“花音腔”的“硬音”为音调,节奏律韵更加急促推进,更表现出一种反抗、不安、激动、悲愤的情绪,演唱者一次比一次的情绪“失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体现了蓝花花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失去爱情自由的愤恨和抗争。反复片段的句末音乐再一次由低音逐步推向高音区,节奏连续性和重复的出现,使这种脉动性的节奏由疏而密。再加上力度由弱到强的变化,音乐的情感表现达到了极致,戏剧性的情节与民歌中描写的蓝花花被迫“抬进了周家”以及为挣脱魔爪离家出逃的情节,在音乐的叙述中表现得十分真切,惟妙惟肖,音乐的叙事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第三片段从第八十八小节到一百二十二小节构成,该片段仍然以双句休乐段的形式,采用了戏剧中的摇板或散板的节奏,音乐情绪和气氛极度高涨。高亢激昂的音调,表现了蓝花花强烈的向往自由、反抗封建而宁死不屈的精神。进入该片段是故事的叙事性、戏剧性和矛盾冲突的制高点。经过旋律音调的变化和速度与节奏韵致的自由发展,使蓝花花主题艺术形象更加突出。从表情术语为热情与激情中,体验到情绪更热烈、饱满,表现了一种急切的激动心情,象征了蓝花花追求婚姻自主的坚强性格与强烈的反抗精神,音乐的叙述带有赞颂的性质,最后在片段句末再次引用了扩充句式的手法,加剧了故事的悲剧色彩。使旋律的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第三部分再现部,从第一百二十三小节到一百三十二小节。再现部由双句体乐段加补充句结尾构成,音乐旋律清新而明亮并回到了主调色彩,奔放而无限激情,高亢而爽朗的音乐风格,音乐速度宽阔舒展,从容激情,犹如打开笼门的鸟儿在天空任凭自由的飞翔,充满激情地唱出了蓝花花对自由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三 结语
   《蓝花花》这首由陕西民歌改编创作的优秀作品,以叙事性民歌的旋律作为主要的音乐素材,运用民族音乐、戏曲唱腔、本地方言的语言结构,使音乐的进行与故事的情节展开环环相扣。用叙事性的音乐语言,表现了作品戏剧性的故事情节与内在的精神实质。歌曲中多种少数民族方言与音乐语言要素的结合运用,使同一主题旋律具有的叙事性和故事情节紧密相连。《蓝花花》音乐中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带给人们无限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肖常纬:《中国民族音乐概述》,西南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2] 王耀华、伍湘涛:《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作者简介:杨胜慧,女,1962—,广西柳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演奏与教学,工作单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同时蕴涵着丰富的编辑思想。本文从刘勰生平经历入手,探究其编辑思想的实践基础;并通过对《文心雕龙》进行的文本分析,挖掘其编辑思想的内涵。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编辑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刘勰(约465-约532年),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其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期刊
摘要苏轼的“空”作为美学范畴,涉及审美意象、审美境界和审美功能。苏轼在《送参廖师》一诗中,通过静—空—象、象—空—境、境—空—味的三组辩证关系,论述了“空”的美学含义。这三个层面涵盖了构思、文本与鉴赏的文学活动的全过程。在逻辑关系上,由主体到客体,再将主体与客体合而论之。  关键词:苏轼 诗歌 空 美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诗人与僧人有无矛盾?苏轼在《送参廖师》一诗中
期刊
摘要韩礼德和哈桑《英语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掀起了国内外对衔接研究的狂潮,使语言分析超越了句子层次而进入到语篇层次。许多语言学家更是将衔接理论引入到翻译实践中。研究发现,替代这一重要衔接手段,在翻译中主要通过以下手段进行转换:保留原有替代形式、转换成重复衔接及通过省略、照应等补偿手段。  关键词:替代 衔接手段 翻译 转换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语篇
期刊
摘要宫怨诗创作在唐代十分繁盛,后代研究亦多,但对其在历代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则鲜有人提及。本文从历代唐诗选本这个角度分析唐代宫怨诗在不同时代的传播,统计出历代选家眼中的优秀宫怨诗人与宫怨诗作,并分析个中原因,以期对此类诗歌的研究有所推进。  关键词:唐诗选本 宫怨诗 传播 优秀诗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宫怨诗萌芽于先秦,发展于汉魏六朝,至唐而大盛。《全唐诗》所存宫怨诗40
期刊
摘要电视剧《生死线》讲述了一群默默无闻却舍生取义的布衣之士,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演绎的一曲悲壮史诗。剧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平凡却伟大的英雄形象。同是英雄,这些人物却各具特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本文以海明威硬汉形象及中国侠文化中的侠士形象为纲,对剧中英雄人物进行分析,指出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海明威硬汉 中国侠士 《生死线》 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论  2
期刊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客观上给汉语古诗词翻译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作为古诗译者,必须要了解这种差异,在翻译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译文符合中英文语言表达的习惯。本文试从转换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 思维方式 翻译 差异 调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的古诗词,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
期刊
摘要范勃,一个孤独的画者。《花开花落》,范勃作品中较受争议的一组,通过对人物和红棉树的组合,虚无的空间在画布上构建,一个个充满现实感的人物依次进入,彷佛一出荒诞剧。范勃作品特点用一句话概括:抽象化背景加上缺乏逻辑关系的人物组合关系。大多数人无法将范勃的作品归类,写实也好观念也罢,范勃的情绪一直被一种疏离感所笼罩,而这种疏离感恰恰就是通过“冷漠化”和“去逻辑化”方式来表达。本文通过《花开花落》系列油
期刊
摘要诗歌、音乐两者关系密不可分,都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兴起发展而来的,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都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情感、性格特征,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类自身的种种关系,同时更表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审美理念和对生活的审美属性。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说是彼此辉映,相得益彰,如果融合在一起将会达到异曲同工之妙,在思想情感表现上则达到高度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春江花月夜 诗歌
期刊
摘要在中国当代戏剧艺术的百花园中,“黑土戏剧”以昂扬的时代旋律、浓郁的黑土风情、深入的人性开掘、多元的艺术探索等审美特征,绽放着独特的风采。而现实主义创作意识的流变、地域文化意识的自觉、自我生命意识的觉醒、戏剧创新意识的增强,则是其审美特征形成的内在动因。  关键词:黑土戏剧 审美特征 创作意识 内在动因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黑土戏剧”指称的是黑龙江省戏剧艺术家们创作、
期刊
摘要语用学是语言学的一个较新领域,所研究的内容是在特定的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特别是研究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英语祈使句常常用来实施三类言语行为:要求(命令)、建议(劝告)、愿望(希望),既违背礼貌原则,同时又遵守礼貌原则。  关键词:祈使句 言语行为 语用意义 语境 礼貌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祈使句是英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要准确理解并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