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拉下“制动闸”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_B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中,课堂秩序的管理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招拉下“制动阀”,轻松抑制课堂躁動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秩序管理;课堂仪式;警示;分化
  对于教学来说,课堂太“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说的“活”当然不是指学生的思维活,而是课堂上的“躁动”现象。学生随便说话,交头接耳,玩小动作,导致课堂声音嘈杂,学习情绪浮躁,学习效率低下。
  如果我们把课堂比作一辆车的话,那么秩序管理就好比它的“制动闸”。当然,课堂管理是一门综合艺术,不可能像汽车那样瞬间刹车。近几年,我摸索了几点小做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把这几点课堂管理的小做法叫做“三招拉下制动闸”。
  一、课堂仪式“震撼”学生
  有些老师往往很不重视上下课的组织仪式,以为这几秒钟的活动只是个形式,可有可无,学生的“老师好”还没喊完,教师就低头在那里摆弄起了自己的备课笔记或教具。这种现象都反映了教师不懂教育规律。其实上课的组织仪式至少有两大意义,一个是收回学生的心,刚刚过了课间十分钟,操场上的欢乐情景还在他们眼前萦绕,一个“起立”,就是要提醒学生赶紧让你的心回到教室,要开始学习了!这个“起立坐下”搞得不郑重、不规矩,怎么能让学生的心迅速静下来呢?有经验的教师对这个组织仪式总是非常重视,他会在学生起立的瞬间目扫全堂,迅速判断学生的精神是否振作,注意力是否集中,同时用自己的目光告诉学生——赶紧打起精神,马上投入新的学习!教师会用自己庄重的态度震撼学生的心,会用自己严肃的目光给学生传递一个强大的信号——我的课你必须好好听!
  二、目光铸剑“警示”学生
  我们常常会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声色俱厉地训斥学生,有时候甚至会被学生气得突然失态。教师的暴跳如雷从表面来看好像把他们给唬住了,其实在很多学生的心里却在暗自高兴,他们巴不得课堂越乱越好。那么遇到课堂“情绪”动荡的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从一些老教师多年的实践来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以静制动”。课堂出现嘈杂,教师就不要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了。此时,教师应当把讲课暂时停下,转而用犀利的目光紧紧地盯住某个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这种威而不怒会对所有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震慑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此处无声胜有声”。一位优秀的教师必定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它会随时把教师的赞许、鼓励、提醒、警告静静地传达给学生,用这种无声的力量去震撼学生的心灵。
  三、个别工作“分化”学生
  那些课堂喜欢“起哄”的学生往往容易建立“心理结盟”,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给其他捣乱纪律的孩子以“配合”或“支援”,这种“心理结盟”会“裂变”为一种难以抑制的破坏力,使课堂无法进行下去。对于这种情况,就要对那些顽皮的学生进行个别分析,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开展“个别工作”进行“各个击破”,分化他们的“捣乱队伍”,逐渐“瓦解”他们的“心理结盟”,使之向着专心学习的方向转化。譬如,可以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征求他们对课堂纪律的意见或建议,用他们认为好的办法来管理他们,达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以每节下课后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听课注意力有什么变化,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另外,个别特别聪明的学生会因为觉得统一学东西“没劲”而转向了随便说话或玩小动作。对这类学生应当给他们加一点压力,让他们驮得多一点,可以让他们自学或给他一个智力题。这样的话,他们还会再有心思去随便说话或玩小动作吗?对基础特别差只想破罐破摔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和鼓励,譬如可以抛出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叫他回答,让他们也能“荣耀”一回。譬如上课的练习题或作业题可适当给他们减少数量,比较难的题可以允许他们不做。简单的题能好好做出来,你也很优秀。这样的话他们逐步有了信心,课堂纪律也会有所好转。
  抑制课堂躁动现象要“软着陆”,万万不可“硬着陆”,要依靠科学的教育手段,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靠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试图靠体罚训斥讽刺挖苦暴跳如雷来驾驭课堂的只会使课堂越来越乱。
  参考文献:
  [1]康颖卿.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课堂秩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2]万蓉平.小学青年教师课堂秩序管理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35).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松旺庄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时,教师要立足年段,领会编者意图,对接语文要素,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立足单元,整组观照,全面融合,激活学生的言语思维;立足生本,增加言语思维含量,提升言语思维品质,扎实推进语用。  【关键词】词句段运用;统编教材;言语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一项基本任务,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又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倡导,语文教学也显示出其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对我们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更多信息,引进各种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等都是很必要的。语文教学也要转变角色,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其主动学习、探究学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何使用导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呢?下面总结几点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与大家一起学习。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要注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赏析藤萝之美;  2.品读课文,感受藤萝的悲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大自然是美好的,虫鱼鸟兽、花草树木,常常引发我们的想象,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喜,或为之悲。一株藤萝的命运牵动了著名学者季羡林的情思。今天让我们继续品读《幽径悲剧》这篇散文。(板书:幽径悲剧)  关于悲剧,鲁迅先生有过怎样的论说?  生: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第一,抓中国足球“雄起”;第二,抓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第三,抓老百姓监督司法权力;第四,抓规范领导干部“身边人”。第一件事就是谈中国足球,那么怎么抓?深改组也开出药方:  一是,不能急躁,要从娃娃抓起。会议强调,发展振兴足球事业关键是把路子走对,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要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
摘 要: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做到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使音乐课堂充满情感,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准确精练;形象生动;韵律优美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和语言性的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
摘 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当发生与别人不同的理解、产生歧义时,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不盲从同学,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于歧异处追问是十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追问;有效;创新  一、语文教学中老师的有效提问是一种机智的表现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有待点燃的火炬”,追问,要讲究质量,讲究实
老师,那些毛毛的小白点怎么会变成小蘑菇呢?  老师,你看小花跑到我前面去了呢?  孩子的好奇心让我理解了陈鹤琴先生“做中学”的精髓所在,也让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了新的尝试。  片段一:  一次,我带孩子去操场散步,突然一个孩子指着路旁刚露出土面的小白点说:“这上面有毛。”另一个孩子说:“这些像棉花毛。”毛茸茸的菌丝确实有点像毛。过了几天,我们又来观察了。“呀,那些毛毛的小白点怎么会变成小蘑菇呢?”
摘 要: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如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生字,真正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意,就成了教学重点。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多样;拓展训练  一、辨明字音语言细化,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我教给学生的“三步学字”的第一步是读准字音,而他们在开始时往往读不准确。之后我将“看清音节”细化为“看清声母、韵母、声调”,学生看
摘 要:众所周知,在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的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探索出一些解题方法供考生参考。  关键词:题目类型;方法指导;教学  浏览近几年中考历史试卷,20分的材料题始终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命题越来越紧扣时代特点,思考性越来越强,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笔者近几年参加中考阅卷,发现考生解答材料题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已工作了将近十年。迎接了不少入校的新生,送走了许多毕业的学生。从工作的效果来看,虽然有许多不足,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面对每一届学生,我都在思考:我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教会他们学会什么。其间有很多的想法,但多年来,逐步固定下来了一个观点:我要我的学生在离开学校,踏上社会后,能成为一个自食其力、不断进取的人。因此,我想到了狼。狼是大自然的精灵,是生活的强者。狼的许多性格,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