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霍小玉传》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霍小玉传》是唐传奇中最精彩动人的一篇,当中霍小玉对现实社会认知清楚透彻的形象历来广受称赞。本文立足于霍小玉对社会认知的清醒度,结合她的爱情经历,指出她对封建现实的认知只处于“半清醒化”阶段,而对现实认知不够透彻也是造就其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结尾对霍小玉的复仇行为进行评述,最后概括《霍小玉传》对当今婚姻爱情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霍小玉 半清醒化 社会认知 悲剧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评论道:“唐人小说纪闺阁事,绰有情致。此篇(《霍小玉传》)尤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故颂弗衰。”蒋防的《霍小玉传》是中唐传奇的扛鼎之作,作者通过写一个娼妓的爱情悲剧,抨击封建等级制度的丑恶,表达对娼妓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纵观文学批评家对霍小玉爱情悲剧的评论,大多人将其香消玉殒的责任归结为封建社会门阀制度的残酷和李益的负心,然对比同时代另外一部著名的传奇《李娃传》,笔者发现,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同是“出自贱庶”的娼妓,李娃最后成了汧国夫人,霍小玉却含恨而去。在此,笔者并不否认造成霍小玉的悲惨下场的元凶是黑暗的封建社会现实和李益的寡情背叛,但同时笔者也看到,霍小玉自身“半清醒化”的社会认知也是让自己走向毁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半清醒化:小玉对现实认知不够透彻的表现
  世人多叹小玉对人事看得清楚透彻,对李益的负心早有警觉,我却认为,正是因为小玉对现实的理解不够深厚,对爱情抱有过于天真浪漫的幻想,才造就她无限辛酸的人生历程。且来看她对社会“半清醒化”认知的四处表现。
  其一是小玉“出自贱庶”,却保持着“高情逸态”的择偶标准。“霍王小女,字小玉,王甚爱之。”小玉本是霍王府中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享受高贵的生活,无奈霍王死后因其母身份卑微,母女二人被驱出家门,小玉也从此堕入娼门,被抛到社会的底层、命运的深渊。在遭遇如此家变后,本应对身份等级感触其深的小玉,明知自己已成了“娼家女”,却缺乏“娼家女”生活现状的理智认识。小玉自小拥有高贵的出身和良好的文化教养,所以她对爱情的憧憬自然要比普通人家的少女要更纯洁热烈,择偶的标准更为理想化,她求遣鲍十一娘为其寻一“格调相称”的好儿郎就是她要求高最好的证明。“格调相称”四字要求看似简单随意,可是要找到一个真正配上小玉才貌的男子实在艰难。鲍十一娘不负所托,寻来“才调风流”、“容仪雅秀”的李益,为身为娼妓的小玉的爱情悲剧埋下伏笔。
  其二是小玉对妓院这种风花雪月的场所不甚了解,与娼妓的生活也不相应。在开头李益与小玉初次见面的片段,小玉并非如普通的妓女那般倚门卖笑、抛头露面直接迎逢李益,而是先由母亲在厅堂接待,在母亲为其做好“试探侦查”的工作后才令侍婢请小玉出场。小玉出场后也一直保持着大家闺秀“低鬟微笑”、轻声细语的仪态,当李益请小玉唱歌时,小玉“初不肯,母固强之”,经过一番推脱后才腼腆献唱。对比《李娃传》中行动老练、久惯宾客的李娃,小玉明显没有在风月场所经过人情世故打磨的女子身上的气质,自然在看待婚姻爱情的问题上也不如风尘女子那般现实透彻。由上可见,小玉高洁的思想行为和她堕入娼门的实际娼妓身份并不完全相符,所以作者写她对爱情追求过于浪漫理想也是合乎常理的。
  第三是小玉“八年短愿”的理想化追求。其实小玉并非对自己在和李益关系中的高下差别一无所知,不然她也不会在“极尽欢爱”的“中宵之夜”流泪自陈内心的担忧了。在霍小玉和李益结合的当晚,小玉就坦言“妾本娼家,自知非匹”,李益对小玉凄楚的样子产生怜悯,当即立下盟约以宽慰小玉,小玉也放松警惕与其度过两年无忧的理想爱情生活。但在李益拜官两人面临分别之际,小玉清楚意识到山盟海誓只是“徒虚耳语”,霍小玉与李益携手白头的理想即将破灭,她不甘心又提出了八年内享尽“一生之爱”的愿望。“八年短愿”千载后我们读来还是催人泪下,小玉沉重的话别中包含了弱势女子的无限辛酸和自我牺牲的高尚情怀,明知在等级分明的现实里自己不可能和李益走到白头,但也求抓住奇迹的尾巴,让她再度八年幸福的日夜。霍小玉的“短愿”是她不甘于屈从命运,向社会发出抗争和改变的行为。但霍小玉没有看到的是,在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下,她的抗争根本无法实现,“短愿”遥不可及,只是一个浪漫的理想化的追求。在她对爱情抱有最后希望的情节来看,她对残酷的社会认知还不够深厚,只能说处于“半清醒化”的阶段。
  其四是小玉对李益懦弱的性格没有清楚的认知。虽然小玉一开始就知道李益只重“色爱”,但从李益中宵之夜“句句恳切”的盟约和离别时“相见非远”的承诺,小玉相信李益对她还是有情的。读者从文本后段小玉去世后李益“旦夕哭泣”的行为里也可看出他和其他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有所不同,李益的负心并非无情,他的背叛源于社会的等级现实和家庭的联姻压力。霍小玉把“八年短愿”的赌注全然压在李益对她的真情上,却忽视了李益不成熟的思想和软弱的性格注定她的败局。李益年少时没有任职压力,不受家庭管制,心智不成熟的他可以随心所欲挥霍家财和小玉风花雪月。一到上任之际,李益要承担的是一个官员身正清廉的名、一个家族攀附甲族的利,光耀门楣的重担落在青年才俊的李益身上,懦弱的他无法向社会勇敢抗争,只能妥协于世俗现实的婚姻而牺牲浪漫理想的爱情。李益对小玉并非没有真情,只是年少不成熟的他只顾沉浸在当下美好的生活中,没有远瞻到未来自己要背负的责任,一到难关面前,他就逃避躲藏,辜负小玉。其实当下许多校园恋情和李益小玉很是相似,青年们手握家里接济的生活费过起理想中热情轰烈的爱情生活,毕业之际两人面临分离,加上就业后体会到自食其力的艰苦,发现原来失去家庭的支撑再是怎么也浪漫不起来了,最终只能选择分道扬镳。
  二、理想情怀:小玉对爱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普通的寒门女子面对寡行男子背信弃约时只会哭哭啼啼,自觉认命,但小玉在李益逾期未归之日起便开始求神问卜、遣财打听李益的下落,她还是看不透李益幼稚懦弱的本性,还是看不透社会现实的残忍。在得到李益已和卢氏女订婚之时小玉大呼“天下岂有是事乎”,她没有打消和李益见面的念头,继续执著寻找他,以致感动了匠工、公主等人,赢得了社会舆论。千载后霍小玉的女性形象之所以依旧崇高灿烂,正因她具有在不可能实现理想爱情的时代里坚持寻找的韧性,从不妥协屈从于命运的顽强性格。可悲的是,一旦女人将爱情视作生命的全部,束缚了自己的灵魂,必然在遭背叛之际落得孤苦离世的下场。在寻访李益的过程中,小玉可以說是全力以赴、真诚顽固的。但从侧面来看她也一步步降低自己的要求标准,甚至舍弃了尊严。其一是在小玉寻人过程中她抛头露面,多方寻访打听,已然全无三年前名门闺秀腼腆青涩的模样;其二是小玉散尽家财,最后意图卖掉象征自己高贵血统的紫玉钗。此钗是霍王生前命匠工订做,表现霍王对小玉的疼爱及小玉不凡的身份,也是她被赶出霍王府后最后一点维持和贵族家庭联系的象征。小玉卖掉紫玉钗,不正是她为了追求爱情舍弃亲情、放弃尊严的最好证明吗?   小玉与李益重逢最震撼人心的死别场面是小说的高潮。小玉临死梳妆,表现她的刚毅顽强。在这个负心汉面前,萎靡不支只会让他看轻自己,只有打扮得惊艳动人才能使他懊悔羞愧。小玉先是“含怒凝视”,看清楚眼前自己朝思暮想的人到底是何态度,在李益一言不发时小玉回想起这个男人曾经的山盟海誓的壮阔再对比眼前羞于启齿的麻木,她忍不住伤心流泪。在“斜视生良久”李益仍无反应后小玉终于怒火中烧,掷杯在地,一字一顿发出自己有力的控诉和复仇誓言,使在场者无不震撼,恐怕李生自己也没料到柔弱的小玉竟刚烈至含恨而去,连道歉的机会都没给他留下。作者在结尾悲喜交加的结构中突显小玉爱憎分明的性格,使她的艺术形象在毁灭中得到升华。等李生恍然醒悟时,小玉已化身为愤怒的复仇者,将复仇之剑对准李益后半辈子的安宁生活,一击即中。
  蒋防安排小玉复仇的情节正是他对这个故事结尾理想化的交代。在当时那个等级严明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给小玉创造像李娃一般皆大欢喜的结局是不现实的,若像莺莺另嫁他人又突显不了小玉至刚至烈的性格,而这部传奇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毁灭性的悲剧结尾正是对封建世俗的强有力控诉。小玉的毁灭是必然的,但出于作者自身对小玉的同情和读者对故事的期待,蒋防把小玉打造成一个复仇者的形象,让李益和卢氏以及接下来的侍妾都不得安宁。卢氏是尊贵门阀的象征,报复她不正等于小玉在死后还向封建制度做出抗争吗?而其他女子的不幸,则更深刻地反映她们都是封建现实的牺牲品,这些命运悲惨的妇女在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得到纯真爱情。
  三、结语
  《霍小玉传》通过一个失败的爱情故事刻画了爱情在名利社会里的无力,揭示真情在名利社会里寸步难行的处境,小玉的陨落也控诉了礼教的阴森残酷和对妇女人格的迫害。时至今日,男女平等的号角已响彻全国,但现代社会“门当户对”“有车有房”的择偶标准何尝不是当年门第观家族观的遗留产物?所以说,《霍小玉传》在今天仍能打动读者,对社会起到警示作用,让怀揣浪漫情怀的青年男女学会在理想与现实、在斗争与妥协的夹缝中找到一个容身之处。这部作品不仅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小玉用自身的不幸告诫后世女性,切莫将爱情视作生命的全部,成为爱情的奴隶,否则当爱情破灭時,生命也将随之消陨。
  【参考文献】
  [1]林春香. 《霍小玉》别解[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76-79.
  [2]胡蝶. 《霍小玉传》与《李娃传》中的悲喜爱情[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01:67-69.
  [3]钟婴. 对《霍小玉传》的两点思考[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4:85-87.
  [4]贺信民. 悲喜殊味 各领风骚──唐传奇《李娃传》、《霍小玉传》对读[J]. 唐都学刊,2001,01:34-37.
其他文献
【摘要】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课程除了室外形式为主外,还具有实践性、集群性和互动性较强的特征,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来说,本是一种不容忽视且得天独厚的优势平台。然而,由于传统模式、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学校及其体育教师过多地注重传授理论知识、训练体能技能和提高运动成绩,普遍忽视了对学生素养的全面教育,往往以损害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代价,更使得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一种低层次化的发展之势。“思
期刊
我工作所在的乡镇是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落后,绝大多数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则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亲属隔代抚养,甚至是独居,这一严酷的现实导致了大量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心灵上的抚慰,在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当中,他只能用不成熟的心智来面对或者承担所有问题,所以很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如偏激、叛逆、自私、自卑等极端情绪严重。心理发展的不健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期刊
社会要进步,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因此,大力贯彻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举国上下,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大力开拓创新教育之路,教育改革措施频频出台。从教育体制到课程体系、教学观念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等都进行了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给当前的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育盛况空前。但是,在这生势浩荡的教改大潮中,一些具体的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却被忽略了。  学生宿舍文化便是一片在教育园地中被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我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注意“开门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找准切入点,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在语文活动中要注重社会元素;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的题材中要反映社会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实际 结合  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
期刊
路径规划是移动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导航的关键技术之一,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在无人驾驶,物流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领域。传统路径规划算法分为全局规划算法和局部规划算法,前者负责在全局地图中搜寻可行路径,后者根据前者规划的路径与局部地图信息进行实时避障,因此规划效果会受限于地图信息、算法效率和计算力。深度强化学习能使智能体在环境中通过交互试错的方式学习,无需额外数据集和先验知识,多用于连续决策的任务场景,因此将深度强化学习应用到移动机器人是如今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深度强化学习普遍存在训练周期太长的问题
生成对抗网络模型(GAN)是在深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模型之一,在图像翻译中也得到极大的应用,因为图像翻译就是两个不同分布数据之间的迁移。对抗生成网络虽然在同维度数据之间迁移的任务(如人脸微表情生成)中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在低维度迁移到高维度的任务中性能表现较差。例如,在图像翻译任务中,低纬度的标签图转换到高维度的高分辨率图片,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性能表现欠佳。为了解决标签图转换高分辨率图片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展开了如下的工作:
  (1)以增加生成器的输入信息的多样性作为出发点,研究了增加标签图多样的方法
【摘要】学习或欣赏艺术性的语言,除了词的理性意义、语法意义外,还要注意词的色彩义。本文把色彩词作为切入点,借助象征、夸张、借代等修辞手法来分析词的色彩义,探究色彩义在具体的语境中是如何将自身色彩特征和色彩氛围向四周辐射、衍生的。  【关键词】色彩意义 色彩词 修辞手法  【前言】这里主要阐述通感的运用。眼、耳、舌、鼻、身是人体的五种主要器官,分管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  人体的各种官能的单
期刊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文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培养祖国未来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仁”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仁,仁义也。指在与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仁,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
期刊
【摘要】狄更斯小说在19世纪美国的接受是广泛普遍的。19世纪中期前后对他作品的接受,在不同区域、年龄、性别、阶层中都获得广泛持久的一致欢迎。19世纪末期对他小说的接受具有分层化、多元化、集团化的新特点。狄更斯小说的接受对美国英语的创新、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以及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建构有重要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异化 大众化 精英文化 民主制度 想象共同体  Abstract: Dickens's n
期刊
【摘要】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文坛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流露出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和感悟,他将母爱作为人类摆脱困境的其中一条途径,与冰心在散文集《寄小读者》中将母爱视作维系宇宙、支撑世界的最可靠的力量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从二人描写母爱的方式、题材选择、宗教意识三方面着手,横向比较两者写母爱的不同,最后纵向挖掘两人写母爱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母爱 我与地坛 寄小读者 不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