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波动对世界經济波动周期影响的分析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hy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作为主要的冲击因子,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經济周期产生明显影响。分析发现:第一,石油价格波动导致的收入转移效应最终引致世界經济波动产生;第二,石油价格波动能加深世界經济周期振幅,拉长世界經济波动的周期;第三,受双向影响的约束,长期看,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經济具有“稳定器”的作用。在当前世界經济中,初期大幅下滑的油价加深了本轮世界經济周期的下降幅度,动荡不定的油价预示着未来的世界經济可能呈现“W”形波动。
  关键词 石油价格 世界經济周期 影响
  引言
  石油一直是經济生产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石油期货市场的存在不仅使全球油价联动效应明显,而且也使得任何局部因素引发的地区油价波动取得世界性质成为可能,并对世界經济波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据經合组织估计,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使全球經济增长率下降0.25%。IEA的一项研究表明,油价从25美元/桶上涨到35美元/桶将使OECD的GDP减少0.4%。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經济整体上步入下滑阶段的事实表明新一轮世界經济周期的开始,而在此期间,世界石油价格“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使得人们在对前景未卜的世界經济预测时需要把石油作为一个必要的影响因子给予分析。
  我们知道各国經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任何經济大国的經济波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国家协动进而可能导致世界經济的波动,此外,共同的世界性因素和一些特定意义上的冲击是生成世界經济周期的主要因子,进而引起全球經济的高涨或衰退。作为經济生产中重要的投入要素,石油更容易充当世界性因素,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經济衰退便是例证。尽管由于非OPCA成员国家石油供应份额增加、石油冲击引起的替代性能源研究加快及各国采取的更为有效较少石油对本国經济冲击的预防性措施,由石油危机导致大的全球經济危机可能性降低,但石油价格波动伤脑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世界經济的波动,进而可能影响到世界經济周期的变化。本文从世界經济周期波动方面考察其与石油价格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把握世界經济周期运行规律和如何更好地采取措施减少石油价格波动对經济的冲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献综述
  自从1970年的石油危机引起世界經济危机已后,人们对石油与經济发展关系的给与了更多的关注。随着經济体制不断健全发展、政府灵活多样的调控手段更具有效性、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經济破坏性的冲击引致的各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替代性能源应用的扩展,人们研究石油对世界經济影响的视角也在不断改变,认为石油危机还会产生的可能性不大,主流的观点认为石油导致世界經济危机出现的可能性极小,但认为存在石油价格的波动会导致世界經济的波动,因此现有的研究更多地是集中在油价的波动对世界經济的冲击反应方面。Bemake,Gerlter和Watson(1997)发展了一种基于VAR技术的能够把一个给定外生冲击引致的总体經济影响分解到对具体部分影响的方法,并利用其研究了石油价格对經济的影响,结果表明,外生的油价冲击引致的經济衰退不是源于实际的油价上升,而是缘于应激采取的内生的货币紧缩手段。Hunt、Isard和Laxton(2002)利用IMF的多国模型(MULTIMOD)实证模拟了油价变动对世界經济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国家对油价的冲击有着明显不同的反应,基于油价变动而采取的货币政策会影响到油价上升对經济的冲击作用。由于各国际經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供给结构的差异,也有从分析油价对具体經济发达国家影响进而评估油价对世界經济的冲击效用的,如Jimenez-Rodrigue和Sanchez(2004)利用计量方法把油价对实际GDP的冲击分析扩展到几个OECD国家和G7国家,研究发现除了日本其他所有国家的产出增长率与油价的上升有着负相关关系;对GDP的最大负作用出现在冲击后第四个季度,除了法国和意大利在第三季度外,而且所有冲击效应在三年后完全消失;油价上升100%对GDP产生累计负作用具体到美国和德国是5%左右,意大利是4%,法国3%,欧元区整体是2%,加拿大是1%。
  相对国外,国内关于石油与世界經济关系的研究在90年代以前较多,如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1983年出版的论文集《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經济的影响》收录了30篇关于石油与世界經济关系的论文,但其中多数是从石油危机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經济影响的分析着手的,而且多数研究实质上是对两次石油危机的产生、如何影响世界或地区国别經济及影响程度的描述和分析,对石油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分析很少。孙执中(1991)讨论了第三次石油危机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三次石油危机加剧了世界經济周期的幅度和波长。以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发现,多数研究集中在世界經济对石油价格的冲击反应方面,而关于石油价格波动与世界經济周期关系的研究很少。本文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从理论上探讨油价波动引致世界經济波动周期的形成机理;其次以石油危机为例分析油价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具体影响;最后预测当前一轮世界經济的未来发展态势。
  油价与世界經济周期关系的分析
  1、油价波动引致世界經济波动周期的形成机理
  站在全球视角分析时,我们可以把所有国家分为石油进口国和出口国,油价波动对世界經济的影响是通过对石油进出口国經济的影响进而导致世界經济波动周期的形成。石油价格的上涨首先导致石油收入转移效应(Income Transfer Effect)。因为短期内石油需求价格弹性几乎难以变化,任何油价的上涨并未导致短期石油需求减少,石油进口国(需求方)需要支付油价上涨引起的额外支付,结果导致石油进口国的部分收入被转移到石油出口国(供应方)。石油收入的这种转移效应将通过对进出口两方的影响而作用于世界經济并最终导致世界經济波动周期的形成,其形成机理如图1所示。
  我们从首先受到消极影响的石油进口方的视角分析,石油价格上升引致的转移效应将对进口方产生如下影响:
  第一,在现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口方国家对进口石油价格的上升部分的额外支付导致进口方国家外汇储备的减少,在进口需求尚未变动时外汇储备的减少将迫使本国货币非正常的贬值,汇率风险引起的未来预期投资收益损失导致国外投资者信心不足进而发生撤资行为,投资不足。
  
  第二,外汇储备不足引起的本国货币贬值导致的本国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从该国的立场看似乎不是坏事,各国出口增加和进口减少的状态只是被证明在现实世界行不通的古典贸易差额论的想象,从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从所有石油进口方来看,一个国家出口的扩大必然意味着其他国家进口的扩大,油价上涨导致的众多石油进口国家被迫处于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趋势相当于各国纷纷采取的本国货币贬值(类似东亚金融危机),结果是各国出口和进口都不能增加,对外贸易额减少。
  第三,作为重要生产投入要素的石油价格的上涨将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增加。作为上游生产要素的石油,其价格上涨将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 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指数(PPI)上涨,因为企业短期内很难改进生产技术和提高生产要素利用率,这样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自然上涨。由于工资价格的粘性,工资在短期内很难调整,同时受油价和PPI上涨压力的推动,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上张,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社会购买力不足,消费不足,企业陷入困境,失业增加,經济走向低谷。
  这样作为国民收入三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投资、对外贸易额和消费的减少将导致本国經济步入下滑阶段。以上三点是从对油价上涨对单个石油进口国家經济影响的分析,从世界范围内看众多石油进口国經济衰退结果导致区域性或世界性(尤其石油进口国是对世界經济有重要影响的經济大国时)經济波动周期的形成。
  从石油出口国的视角分析,短期内油价的上升将带来很高的收益,但一段时间后石油进口国經济的不景气导致石油需求的减少使得石油出口量和价格均面临下跌,从而影响到以石油产业为主导的石油出口国經济的增长。同时石油进口国經济的衰退导致的外部經济环境恶化,也会通过其他因素影响到与世界經济有紧密联系的石油出口国經济的增长,最终可能导致其經济步入下降阶段。
  2、油价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
  石油对世界經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传导的,因此我们主要分析油价变动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由于影响世界經济周期波动的因素众多,我们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达到本文研究目的:第一是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分离出石油因素分析其对世界經济波动的影响,第二是假定其他影响因素不变,只有石油价格变动时所引起的世界經济周期明显变动。由于世界經济的波动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即使能单独分离出石油因素,但单独由石油引致的世界經济波动却很难剥离,这样分析的结果会夸大石油因素的影响作用。相比之下第二种方法则避免了这种不足,而且历史上已經存在的事实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种假设的合理性并为分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如三次石油危机中,油价的剧烈波动导致世界經济步入衰退,这时我们可以认为其他影响因素不变,油价引致了世界經济周期的明显变化。这样通过对比分析石油危机引致的世界經济周期和其他轮次世界經济周期的特征,可以给出油价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因此我们选取第二种方法并以历史上的石油危机为例从价格视角分析油价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
  (1)历史上三次石油危机与世界經济周期在时间上的关系分析
  我们选取1971-2010年实际石油价格和同期的实际世界經济增长率数据进行考察。步骤如下:
  首先确定该时段内存在的世界經济周期。鉴于现实中一轮世界經济周期的存在表现为世界主要經济体的經济波动在相同时间段内表现出有关联的高度协动,因此为准确界定考察时段内的世界經济周期,我们从协动性方面参照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德国7个大国的实际經济增长率波动图,结合世界經济增长率波动图来判定世界經济周期的形成和划分。如图2所示,依据峰一峰法,我们可以初步判断1970年到2010年,世界經济增长率在波动轨迹上显示有六轮周期波动,且在每轮周期内,所选取的世界主要国家的經济波动在时间趋势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步性,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此期间存在七轮世界經济周期即:1973-1976年、1976-1984年、1984-1988年、1988-1994年、1994-2000年、2000-2007年和2007年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經济周期。
  
  其次确定受石油危机引致的世界經济周期。我们将世界經济增长率和世界实际油价波动图放在同一个图内观察(如图3所示)。尽管从波动图上看,世界經济增长率和石油价格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点,但是观察发现,三次石油危机期间油价和世界經济周期具有密切关系。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3-1974年,同期发生了1973-1976年问的第一轮世界經济周期性波动,这次石油危机正发生在世界經济的衰退阶段(1973-1975);第二次石油危机发生在1979-1980年,且发生在第二轮世界經济周期性波动衰退阶段(1976-1982);始于1990年的第三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第四次世界經济的衰退阶段(1988-1991)。因此可以初步看出以石油危机为参照期内,世界經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发生的时间上存有同步性且油价上升的阶段内世界經济恰好处于下降阶段。
  
  (2)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
  观察图2并从波幅和波长方面对比分析受油价冲击的三轮世界經济周期与余下世界經济周期,可以发现石油价格对世界經济周期存在如下影响:
  第一,石油价格变动加深了世界經济周期波动幅度。
  三次石油危机均发生在所在轮次世界經济周期衰退阶段,而受石油危机冲击的三轮世界經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波幅均比余下轮次的世界經济周期的波幅大。第一轮世界經济周期(1973-1976)期间,經济增长率(百分率)从1973的6.9%降到2.4%,降幅高达4.5%,第二轮世界經济周期(1976-1984)期间降幅高达4.1%,第四轮世界經济周期降幅为3.1%。而第三、五和第六轮世界經济周期的降幅分别为1%、2.3%和2.3%。
  第二,石油价格变动拉长了世界經济波动的周期。
  比较发现,受石油危机影响的第二、四轮世界經济周期明显变长,周期分别为8年和7年,而第三、五和第六轮世界經济周期分别为4、5和4年。进一步比较发现,第一、二和第四轮世界經济周期拉长是因为发生了石油危机的衰退阶段(分别为2、6、3年)变长,比其上升阶段(分别为1、2和3年)和第三、五和第六轮世界經济周期各个阶段在时间跨度上长。
  第三,石油价格变动对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正在减弱,并由最初的异向变动转为同向变动。
  在第五、六轮世界經济周期期间,尽管也有油价较大幅度的波动,但周期变动的幅度和长度弱。对图2观察发现,在时间序列数轴上,石油价格变动率和世界經济增长率变动方向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在1994年前,石油价格增长率与世界經济增长率主要呈现出异向变动,第一、二和第四轮世界周期衰退阶段(1973-1975),石油价格增长率处于几乎直角的上升态势,而上升阶段石油价格增长率或是处于下降阶段或是变动平缓。1994年以后,石油价格变动率和世界經济增长率的变动主要表现出同步性,在波动轨迹上几乎完全一致。尤其是始于2007年的当前一轮世界經济周期中,油价在經历了一年的高涨后于2008年开始步入下降并与世界經济波动保持同步的“V”形走势。
  第四,从长期变动趋势来看,油价与世界經济之间具有内在相互制约的关系,这使得油价对世界經济的波动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对图3观察发现:1973-1974年、1979-1980年和1988-1991年高涨的石油价格分别拉深了1973-1976年、1976-1984年和1989-1994年的世界經济周期的下降幅度,使世界經济周期出现明显变化。但世界經济衰退到一定程度后,經济的低迷通过降低的需求反作用石油,使得油价变动平缓或降低,有助于 世界經济的止跌回升。1975-1976年出现的油价平缓变动、1980-1984年和1990-1994年出现的油价降低正好对应1973-1976年、1976-1984年和1988-1994年世界經济周期的止跌回升阶段。
  这表明:尽管油价明显地影响到世界經济周期出现变化,但影响只是在一定限度内;超过这个限度,受世界經济的反作用,油价会“反方向”影响世界經济周期。我们可以认为世界經济本身影响到石油价格变化,继而这种变化通过上面分析的作用机制反过来影响世界經济。即世界經济在扩张阶段,由于經济发展的需要使得对石油的需求增加,如果石油在短期内不能扩产,石油供给的相对变小使得石油价格上涨并使得世界經济的发展受到约束。反之世界經济的低迷使得对石油的需求较少,降低的石油价格又会有助于世界經济的复苏。因此从一定程度上,石油价格像宏观經济中的某些调控措施一样,对世界經济的波动发挥了内在“稳定器”的作用。高涨时油价的上升抑制了世界經济的过度发展,低迷时油价的降低有助于世界經济的恢复。
  3、油价对当前世界經济周期的影响
  始于2007年的当前一轮世界經济周期仍在继续,影响因素的众多使得人们不能明朗地判断未来世界經济的走势。我们基于以上分析从油价视角考察本轮世界經济周期的走势。
  第一,油价初期的高涨助推了本轮世界經济周期的下降幅度。2007年当世界經济开始步入下降阶段时,始于2002年一路上涨的油价在市场预期和上涨“惯性”的推动下,在2007-2008年出现飙升,助推了深陷困境的世界經济加速下滑,拉大了本轮世界經济周期下将幅度。
  第二,动荡不定的油价影响并预示着世界經济在谷底的徘徊。不同于以往三次石油危机后油价开始下跌或平稳波动的情形,本轮世界經济衰退后,油价在2008-2010年,先降后升,在2011年上半年,又出现下降的趋势。世界經济危机后呈现“W”型波动的油价和众多因素一起,可能会使本轮世界經济在谷底徘徊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本轮世界經济周期内,油价除受世界經济影响外,还受国际通胀影响,而通胀又同时影响到世界經济复苏。事实上为刺激世界經济复苏而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造成的国际通胀正在成为另外一个独立的施动者影响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的变化已不单单取决于供给和需求,这是当前油价的起伏变动的原因所在。因此世界經济低迷引起的石油需求减少已不能很好地影响到油价降低,来帮助世界經济的复苏。不稳定的油价变动正是影响世界經济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油价的变动态势暗示着世界經济极的复苏并非一帆风顺,本轮世界經济周期有可能呈现出“w”形的波动。
  (责任编辑:张晓薇)
其他文献
摘 要 冷战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所面临的地区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南中国海问题持续升温,同时还受经济安全、恐怖主义、走私贩毒、生态环境、能源资源、疾病蔓延等非传统安全领域问题的困扰。为应对这些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主要围绕澜沧江—湄公河建立了多个小多边安全机制,这些机制致力于提供地区公共产品,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何解决和改进中国与东盟小多边安全机制内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与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梳理了1949年以后台湾地方当局的南海政策,分析了台湾地区与中国大陆、美国及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文化交流和政治交往对于南海争端的影响,认为台湾是南海冲突各方中最可能与大陆携手合作的一方一同时还认为,大陆应该充分利用与台湾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与台湾方面在南海海域的经济合作,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提高在台湾民众中间的影响力,并逐步将两岸合作上升到政治领域,引导和发挥台湾在南海争端中的积
期刊
摘 要 国家投射欧洲化是国家适应欧洲化的衍生概念,但它本身也为欧洲一体化研究提供了独立的视角,尤其适用于大成员国和政府间性质领域的研究。在应用中,需要从国际、欧盟和成员国三个层面把握欧洲化的原因;从成员国的互动,特别是成员国在互动中的领导作用把握如何实现欧洲化;从不对称相互依赖带来的权力结构宏观把握欧洲化的结果。  关键词 国家投射欧洲化 投射压力 欧盟  欧洲一体化作为国际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实验
期刊
摘要:农业合作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江苏为例,分析了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不同路径及效果,提出了两岸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和ECFA实施后,两岸农业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要在理念上合作融合,产业上优势互补,领域上因地制宜,方式上多种多样。  关键词:农业合作发展海峡两岸路径  农业在大陆和台湾都有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又是两岸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内容,因此,两
期刊
摘 要:对于德国在欧债危机应对中表现的解读,学界一直存在是“利益驱动”还是“价值导向”的争论。有鉴于此,本文依据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分别从德国国家利益、德国秩序自由主义经济治理理念和反通胀文化,以及自反性多边主义出发,分析德国在欧债危机应对中表现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指出,组合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德国在欧债危机应对中介于利益与价值之间的行为。  关键词:德国 欧债危机 现实主义
期刊
摘要:伴随着2009年奥巴马总统的上台,美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其核心内容是加速战略东移。促成新战略成形的原因有政治上维护霸权的需要、经济上亚太迅速发展的吸引力、安全上军力收缩与维持影响力需要平衡以及意识形态上不变的推行民主的目标。但是,由于复杂形势的限制,新战略的实施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美国奥巴马政府亚太战略东移  2009年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即开始了美国的战略调整,其主要内容是加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制度与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机制,利用世界30个国家2000—201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方法,考察了制度要素对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对农产品比较优势影响显著,制度质量的提升会促进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形成。世界30个国家的数据表明,农产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密集型产品,与制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但是发达国家的数据表明农产品是低制度密集型产品,而在
期刊
摘 要 几个世纪以来的主权债务危机历史表明,很多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新兴市场阶段都出现过债务危机,且危机国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事实:首先是脆弱的宏观经济,表现为经济增速波动下滑、通货膨胀水平高企、对外贸易状况恶化;其次是不利的债务结构,表现为过度依赖外部融资、短期债务占比过高;最后是不合理的汇率制度安排。本文在特征事实的基础上,利用二元选择模型检验了以上几点因素对主权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得出如
期刊
摘要:2012年的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特征是“热点多、挑战大和应对难”,众多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呈并发态势。诸多领域的大变革和大调整引发了许多现实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一些安全领域和地区甚至出现了大动荡,因而必须通过大治理方能有所缓解或消除,因而世界迎来了一个大变革、大调整、大动荡和大治理的时代。尽管国际格局未有大变化,但美国安全战略调整的深化导致亚太安全局势的复杂,频发的武装冲突对国际安全形
期刊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通信作者及地址:朱江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口路22号新闻传播学院;邮编:210093;Email:zhujl@nju.edu.cn.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WTC001)和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1501009C)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  本文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利用2003—2012年中国与40 个主要文化创意产品出口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