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教材内容取舍的策略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各个年龄段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是不同的。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只注重生硬地强调作品的历史背景、创作年代、社会意义、作者的创作动机等等内容是不适合小学教学的。应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结合各校各地区现有的资源,寻找欣赏教材中的共性,小学美术欣赏课更应该注重对他们情感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材?取舍
  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总是问题多多,困难重重。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中欣赏作品要求了解的知识点过多、过深,不适于本阶段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2、欣赏教材涉及面广泛,量大而繁琐,作品之间衔接性不够,难以把握切入点,开展有效性教学。3、某些欣赏课程中作品过于主观,教师自身了解有所欠缺,难以找到切合学生的参考资料。4、教师教法传统,“照本宣科”的讲解,限制了学生欣赏的拓展空间,主动参与性不够,自主探究与情感体验更少。作为一名专职的美术教师,如何解决欣赏课的教学问题是我一直在思考的,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觉得关键在于备课环节。如何理解并把握教材,寻找合理的处理策略,对原有教材,图片和文字资料、信息等与我们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有效的整合,根据实际有所取舍,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学科教学目标。
  一、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把握教材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依赖于原有的认知发展基础,它受遗传、生活经验、偏好、环境以及教育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同时又具有阶段性,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课程设计一定要遵循各年龄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不能一刀切,生硬的强调欣赏作品历史,作者,背景等等。例如:浙教版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中有“外国传世名作”这样一课,课文中罗列了雕塑、绘画、建筑等多个种类的十几张照片,每张照片旁边都标注了作品介绍。赫然打开课本,看到这样的教材内容,不要说是小学生,连我们这些美术院校毕业的教师都无从下手,这些作品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在艺术家,而且类别各不相同,都是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传世杰作,要让小学生理解这些内容着实困难。也许具象的画作和建筑可以作为“了解内容”解决,但是像毕加索(西班牙)的《三个乐师》和亨利·摩尔(英国)的《国王与王后》这两件抽象的作品,谁又能保证小孩子能够看着旁边详细的作品介绍理解作品的内在含义,完成教材制定的目标呢?所以当我准备上这节课之前,我事先收集资料,准备了许许多多有关于这些作品本身的小故事,及时替换书本上那些生硬难懂的教条式解说,转换成为适合当前学生认知水平的知识点,借助学生们感兴趣的故事情节介绍课本上那些传世的杰作。帮助他们理解,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对于那两件抽象作品也很有效地进行了传达,效果较好。
  卡西尔曾经说过:“为了冥想欣赏艺术作品,他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它,我们若不在某种程度上重复和重构一件艺术作品得以产生的创造性过程,我们就不会理解或感受它。”由此可见,艺术欣赏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欣赏者对于欣赏作品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小孩子,他们都将根据自身认知水平的不同对于作品有其独有的理解,从而激发各自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我们的教学应始终围绕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展开。
  二、寻找教材中欣赏课程的“共性”,有效的展开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大量的欣赏课程集中在中高段,尤其是六年级。几乎每一个课时都有大幅篇章的要求解决一定量的欣赏课程。然而这些欣赏教材涉及门类广,欣赏量大,相邻课程之间衔接性又不够,很难把握教材的切入点,组织有效的教学。以浙美版教材六年级美术课本为例。教材中所涉及的美术种类有:漆器、建筑、脸谱、街道、版画、年画、木雕、纹样、图案、名家名作、刺绣、竹雕、文明古迹等等。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是只是简单的按照课本组织教学,势必会让教学的内容显得零乱,由此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将会大打折扣。有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们往往对于靠近生活周边,较为熟知的事物更感兴趣,且对有规律,有客观联系的事物能够快速的记忆并保持记忆的持久性。所以,面对像以上所举的六年级美术教材,我们该怎么办呢?经过细致的分析,其实有一条线索不难发现,他们杂乱的之中也有其相同的“共性”,我们可以做如下分类:
  1、元素类——纹样、图案、脸谱
  2、绘画类——版画、年画、名家名作
  3、手工类——刺绣、竹雕、木雕、漆器
  4、文化遗留类——建筑、街道、文明古迹
  从上面的分类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这样有选择的分门别类以后,使得教材的的内容呈现出系统而有连贯性,这样有规律的开展教学,对于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就显得简单的多。
  三、分析教学与课堂实际,勇于取舍教材内容
  《美术课程标准》提到“要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强调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利用和开发当地美术课程资源,补充一些教师擅长的或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由此可见,仅仅凭借一本新的美术教材,局限性的技能型课程资源实施教学,是很难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的。现行的美术欣赏教材对于作品、作者及其背景的介绍是比较详尽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由于地方区域,习俗的差异,知识面的限制等,我们在讲课时学生对于一些内容的学习缺乏积极性,觉得没有学习的价值或更本就不懂。而有的内容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觉得教材讲解的太浅显,“蜻蜓点水”不够深入,不够充分。例如:我在五(1)班教学《悠悠北山街》这一课时,学生对于文中介绍的北山街的历史、古庙遗迹、有名的文学文化大师这些内容表现的很冷漠,不感兴趣,而谈到北山街边的建筑和风景是学生们的就非常感兴趣,还不停的追问相关信息。在这个班上课时所显现的这种状态,很明确传达给了我一个信号,所以,课后我及时修改教案,添加了大量北山街的街景照片,从晨曦到夜幕,让学生更加立体的了解北山街,理解课文。经过修改的教案在五年级的另一个班级执教时对比效果明显好于五(1)班,学生们始终围绕着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学习,课堂上学习气氛融洽,所授知识掌握扎实。上海师大的王大根教授曾经谈到过美术教学的单元化,他提出:教学可以根据各地区、学校条件,学生水平,教师自身特长,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开发和再加工,“添加”以及“丢弃”使之更有效的为学生所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结合教学实践,我个人认为就我们美术欣赏课而言,“添加”应该侧重于实践性方面的内容,以及课文重点内容的拓展和延伸等,“丢弃”则应该在不违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与实际需求,谨慎为之。做到勇于“取舍”,“取舍”得当。
  小学阶段的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赵道飞?陆阳秋?《美育与艺术鉴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
  [2]王柯平?《美育的游戏》?南京出版社?2007年9月
  [3]冉祥华?《美育的当代发展》?新华出版社?2008年8月
  (平湖市全塘镇中心小学?浙江嘉兴)
其他文献
摘 要:到了初中段,学生进入绘画创作写实期,由此产生畏惧、抵触心理等使其无法将自己的目标顺利地实现。本文就《徒手画校园》为引,如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的具体实施来让学生对线描进行细节描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线描细节 教学创作  在第十三册第二课《徒手画校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线描写生仍有畏难情绪,而难以“精细”的描写等问题仍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
期刊
王少求艺术展今天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将在此品尝一次精神的美餐。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你会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的女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和才情。  这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毫不畏惧境遇的艰困,而是优雅地、知性地品味生活,并且不止息地从中吮吸艺术的养分;一个从小就对艺术有着不一般敏感和领悟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踏上了从艺之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小女人般极为细腻的洞察力但却在风格上如
期刊
摘 要:在美术教育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特点,采用故事性情境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创设合适的故事情境教学策略,通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让学生畅游在视觉艺术的课堂里,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情境教学 小学美术 运用  新课改实施后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贴补工艺,其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民间。作为一种最普通不过的工艺品,它无不显示着人们欣赏美的情趣和想像力。现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偏向适合于城市学校适用,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的教师仅凭一本教材,一张嘴,几支粉笔,是很难达到《美术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因此,怎样巧妙地整合贴画教学与学科教学资源,使农村学校遵循学校现代教育规律,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创造性地建构新型办
期刊
一、教学内容  使农村课堂本土化,结合佛堂民间手工木活字,开展以木活字为主题的课堂。  二、教学理念  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也是社会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进,美术资源也在不断的补充和改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从我们的生活中获得,知识来自生活,也用于生活,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开展本土化的课堂教学迫在眉目。各地学校开展特
期刊
摘?要:如何让学生画出精彩的作品?多年的教学实践尝试,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多一些生活的情趣,多一些灵动的创意,多一些贴心的赏识,学生会在情感的支配下,到多彩的生活中去细致地观察,积极地构思,个性地表现,学生的创作就会不断得到新生,他们的绘画作品就会创意无限。  关键词:小学生?绘画?创意  一、描绘生活百态,丰富情感体验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
期刊
摘?要:设计与应用领域在初中美术教材内容编排上占有很大比重。体现了美术与生活、社会、自然的紧密关联。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作业普遍没有创意,思路狭窄,动手欲望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学中不重视作业的设计,过于注重学生的结果性作业,忽视学生的体验过程。因此,笔者尝试运用递进式作业设计的形式,用以改进教学现状。  关键词:初中美术?递进式?作业设计  初中美术设计与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与
期刊
指导老师:潘殷群?王小叶?余斐 过仲英?杨清妹
期刊
张利安 又名子安、遇贤,字雨农、愚农,1974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现居河南郑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罗峰艺社成员,著有《张利安书法作品选》(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全国第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  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一
期刊
摘?要:科幻画是培养少年儿童创造才能的好形式,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平台。本文针对当前少儿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个大问题,运用 “应时性”原理,通过寻找新的内容、角度、方法、思路,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指导学生 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发现、创作科学幻想画。  关键词:儿童?科幻画?创作  少儿科幻画,是真实反映孩子童心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孩子从未来的角度对周围世界作出最直接,最朴素,也最深刻的一种艺术表现。在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