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求艺术展前言

来源 :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st1988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少求艺术展今天在这里与观众见面了,人们将在此品尝一次精神的美餐。在这些作品的背后,你会感受到一个极具个性的女艺术家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和才情。
  这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和感恩的人,毫不畏惧境遇的艰困,而是优雅地、知性地品味生活,并且不止息地从中吮吸艺术的养分;一个从小就对艺术有着不一般敏感和领悟的人,几乎是凭着天性而无师自通地踏上了从艺之路;一个在创作上有着小女人般极为细腻的洞察力但却在风格上如同大丈夫豪气万丈的人,随心所欲,由性而致,心有灵犀而挥毫泼墨,一派巾帼不让须眉的霸悍。这就是王少求,一个遨游于艺术天地不知疲倦的人,一个值得大家认识和欣赏的奇女子。
  早在14年前,如今已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先生,因缘际会与少求相识,又因为“更重要的是少求女士大作对我的冲击”而为王少求写下一篇《小女子大写意》的文章,后被贾平凹等收入《美文十年作品精选》《名家名篇散文精选》。在那篇文章里,初识少求的莫言先生连着用了“做梦也没有想到”和两个“竟然”这样的文句,对少求的才艺和作品表示惊讶,以至于他“翻来覆去地读王少求的画集,爱不释手,如饮美酒”。我想莫言先生的文章可以证明我的判断和评估不谬。
  王少求,祖籍浙江瑞安,1954年出生于浙江省南部的青田县。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山区小县,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青田人。与福建寿山石雕齐名的青田石雕,就是这里的代表性产出。同为医务工作者的父母,连同少求在内,一共养育了七个子女。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可以想见生活的艰辛和贫寒。少求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清苦的生活教会她自立要强,不怕艰难;而青山绿水、田原旷野的山区环境,又造就了她率性、奔放的天性和大度、开阔的胸襟,从小就孕育了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和对美好事物的无比向往。
  少求对于艺术的感觉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小学三年级,她就开始无数遍地偷读《石头记》。那是她趁着父亲在离家十五里路的卫生站工作时,偷偷从他的书柜里翻出来的线装本。而欣赏其中的插图,则成为她最早的美术启蒙,使她“映入脑海至今拂之不能去”。也可以说少求的原始“艺术创作”就是在这时开始的,其作品是:以旧时农家的黄历封面封底的图画如鸳鸯戏水等为蓝本,“放大加景添彩成为一幅幅独幅画”。
  文化大革命时的辍学,对少求来说,既是不幸,又是机会。她居然从房东柴火间发现了一大木箱旧书。于是她白天养鸡养鸭养兔还种菜,晚上则沉醉于书中不能自拔,偶然找到一些印刷的画图,就不断临摹。有次临了徐悲鸿的奔马图,不知情的父亲还以为是一新一旧的两张印刷品。除此之外,她还学过刺绣,学过青田石雕,虽然目的是为了补贴家用,然而她对艺术的天分和悟性就此显现。
  中学毕业后的王少求为谋生计,开始到青田画帘厂揽活,刺绣、插图、设计说明书等样样都干,后来又帮扇厂画扇面,一天竟然可画200幅,且件件合格,引来啧啧称赞。再后来进了青田竹编厂设计室工作。直到这时,她才开始向他人学习工笔花鸟画,而启蒙老师,就是她现在的先生,后来毕业于中国美院的著名画家尹舒拉。有意思的是,当时的他也还只是竹编厂的一个设计员。
  这一段是在王少求艺术生涯中十分重要的经历。一方面,她在工作中潜心学习,如切如磋,刻苦实践;另一方面,她通过接待和拜访有机会结识了一大批美术界的著名画家如周轻鼎、苏天赐、程十发、韩天衡、曾宓、朱宝庆、苏渊雷、陆俨少、周昌谷、李震坚、孔仲起、王德惠等,转益多师,受惠良多。其时,她的才情毕露,画艺日进,一些作品开始崭露头角。一九七九年,她的工笔画《蝴蝶花》入选浙江省花鸟画展,标志着她在浙江画坛上开始显现实力。而后,持续的创作,不断地参展,接二连三地获奖,成为少求艺术活动的常态。一九八六年,在自学道路上跋涉多年的少求进入曲阜师大美术系学习,艺术殿堂的系统化教育毫无疑问为她的更上层楼注入了动力。毕业后的王少求,又开始朝着更高的目标进发。
  对于这一时期的少求来说,由工笔画而向大写意的技法转变以及豪放画风的形成,恐怕是她艺术道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而这背后的推手则是陆俨少、崔子范、冯骥才等大师级人物。此外,少求的才华也在文学、摄影和瓷画、木雕创作方面得以显现和发挥。
  今天的王少求是国家一级美术师,杭州之江书画院院长、浙江滨江书法美术协会主席,曾多次参加浙江和全国的美术展览,并曾在南京、宜兴、杭州、嘉兴、台州、丽水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其画作《微山湖上静悄悄》、《沉睡的荷花淀》、《水流花开》、《共同的家园》等入选全国性画展并获奖,红色太行系列之《红云》、《红蓼》入选2011年“中国百名女画家优秀作品展”,著有《看荷》(画册)、《王少求画集》(画册)、《世界在水里——王少求泳池艺术》(画册)、《水流花开》(散文集)、《好官汤显祖》(电视剧本)等。一大批作品被媒体刊用或收入《首届中国当代百名女画家邀请展作品集》、《浙江省50年美术作品选》等画集。2009年3月,我率浙江省文化代表团出访墨西哥下加州举办“浙江文化艺术节”,王少求夫妇的画展就是艺术节的重头戏之一。
  以上所言,为的是让大家能够对这位才华充溢的艺术家的过去有一个概貌的了解。其实我以为,人们大可不必过于在意她获得的成功和荣誉。重要的是,细细品味和鉴赏她的作品。以及通过这些作品,感觉她所希望告诉人们的东西。
  少求对于艺术的理解源于她对生活之美的体察和感受。她认为世界万物是如此美好,那她就要用明快的色彩和爽朗的线条表达自己对美好世界的直觉。她从学宋人工笔团扇花鸟入手而后取大写意笔法,画风弃婉约而至豪放,就是为了毫无束缚地抒发胸臆,表达情感。因此,少求的作品,无论是写意花鸟,还是山水人物,无不呈现大开大合、浓墨重彩的个性和雄强豪迈,笔意驰骋的气魄,内敛与张扬,洒脱与理法、自然之美与精神之美,都共生融合于她的作品之中,但凡读过少求作品的人,没有不留下深刻印象的。
  在艺术的天地里,王少求可以说是进入了如鱼得水的自由王国,她的兴趣远不止在宣纸上挥洒,而是把艺术之手伸进了多个领域。无论是油画、雕刻、陶瓷艺术和公共艺术,她都乐此不疲,触类旁通,而且一出手便引人称奇,达到相当的水准。如灰釉釉下五彩瓷的创作技法,据说就是少求在实践中研创的。由于材料的不同和窑变的奇异,少求的瓷画有着与国画不一般的魅力。这种进取和探索精神,称得上是少求宝贵的艺术品质。   说到王少求令人难忘的特点,不能不提她对生活的那种热爱和享受。与不少艺术家不擅长打理生活截然不同的是,王少求太会生活了。她的家就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家,且不说两口子都是极有情调的艺术家,也不说家里的装修布置极为雅致文气,光是她家的赏梅雅集和那份名为《少求书屋》的私家期刊,就不知吸引了多少圈内圈外的人。少求懂生活、会生活、讲究生活,她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做得一手好菜,当得一个好家。艺术家、妻子、母亲、奶奶诸多角色,在她身上如此统一,实为难得。毫无疑问,对少求来说,生活决不是创作的累赘,而是动力和源泉。
  本次展览是王少求精心准备的。虽然这里呈现的艺术品种和风貌远不是她创作的全部,但大家还是可以从中一窥这个艺术家的才华和创意。
  中国画部份共展出56 件作品,既有她过去重要的代表作,又有近年来的新创作,大致可以看出王少求孜孜以求的创作脉络和她的画风。大胆而率性的想象,斑斓而鲜丽的色彩,充满强烈个性的构图和线条,以及令人称奇的细枝末节处的精到和别致。所有这些构成了她的与众不同。当年莫言先生就极为赞赏她的这种“气势如虹,泼墨如瀑”的大气和艺术胆魄。
  丙烯绘画部分,展出的是王少求近年来的26幅大作品。这是她到青藏高原和太行山采风的成果。这些作品采用丙烯材料创作,强烈的色彩和扑面而来的大山高原风情,在令人震撼的同时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不同材料的运用,对山水人物的把握和描绘,充分体现了王少求在艺术之路上无止境的探索和她对不同画种不同题材不同材料运用的驾驭能力。
  公共艺术即泳池艺术系列部分。是王少求去年的创作成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介入了小区泳池的改造工程,艺术家的灵感由此而爆发。60件120幅以鱼为题材的丙烯彩画呈现在泡沫板上,整个创作不过 两周时间。巨大的眼睛,奇异的鳞片,夸张的色彩,参差不齐的画幅,既夺人眼球,又发人思索。
  陶瓷作品部分,展示的是依托不同瓷器的绘画创作和瓷刻艺术。包括紫砂壶的创作。人们可以从中领略王少求的多才多艺和对艺术的痴迷。尤其是紫砂锻泥球瓶系列共14件。值得欣赏,其造型和镌刻技艺显现出少求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性。而采用灰釉釉下五彩技法创作的瓷器作品也是王少求的得意之作,毫无疑问是这部分的亮点。
  最后一部分是木雕和其他一些综合材料,由平面的艺术表达转向立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少求也不遗余力地进行尝试。大型水沉木雕像和一些画稿,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艺术家的才艺的不同侧面,从而认识一个立体的王少求。
  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次展览之所以在厦门举行,因为少求母亲是福建永春人。故也称“回娘家”之展,可以视为是少求为慈母奉上的一瓣心香。孝心爱心思念之心充溢于衷,外化于作品,相信观众会感受到一个女儿的情深意切。
  因为公务在身,我原打算赶赴厦门的计划无法实现,只能在千里之外的杭州,预祝本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期待这个展览能够早日在西子湖畔举行,相信故乡的人们会翘首以待。
其他文献
摘 要:望着一个个规范的汉字,很多学生往往是一扫而过,不细观察,随意落笔。一个个木棍似的字,一个个蝌蚪似的字,一个个斜坡似的字出现在我们眼前。写字又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多年来,我尝试着用对比法进行写字教学,发挥孩子的写字主动性,真正达到快乐写字。  关键词:对比教学 快乐写字 教学策略  新《语标》三个年段目标都指出要
期刊
教材分析:  《浮雕·塔》是在浙美版四年级上册《塔》的基础上改编的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主要由欣赏塔、探究塔和表现塔三部分组成:首先通过古塔的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塔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接着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塔的造型特点;最后用牛奶包装袋剪出塔,巧妙利用锡纸的可塑性,表现出具有浅浮雕效果的宝塔。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塔的结构,感受塔的造型特点。  2.尝试用牛奶袋表现
期刊
“玄一书道论坛”暨崔学路先生作品研讨会于2012年11月18日在北京惠尔再旦画院举行。  崔学路先生是《青少年书法报》社创始人,首任社长、总编。欧阳中石先生赞为“中国青少年書法发展里程碑”,刘海粟先生赞其“福佑书坛后坤,功莫大焉”,沈鹏先生引为“当今书坛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之一”。崔先生办报、书赛、书法创作和著述可谓引领和影响了一代人。但先生从没有为自己举办过展览和研讨会。本次论坛由中国书
期刊
指导老师:朱焱凤?高星薇?陆静?谢吉琴  李凯峰?沈薇薇?董力明?王莹
期刊
目前,针对大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交不上理想的作业这样的现状,我就“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质量”,进行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美术课中,经常有学生忘带美术材料,有时离上一节美术课时间长一点,可能会有一半多的学生忘带工具,那么这节课教师上得再精彩,学生的美术作业也是寥寥无几。所以学生不带美术材料成了我们美术老师的最头痛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后来我发现学生有一本每天记语数英作业
期刊
指导老师:戴莉?沈利杰?裘凯
期刊
指导老师:周乃威
期刊
陈桥宇?今年14岁,现就读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第二中学,任副班长一职。我是个阳光活泼的男孩,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对于学习中的困难我逐一克服,对于学习收获的快乐我会与同学们分享。我喜欢与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一起探讨某一个话题或某一件时事,一起解决难题,周末会爬山、弹口风琴和练习书法。我的书法之路始于幼儿园的毛笔字学习。我学习毛笔字四年,后来在三年级暑假我开始学习铅笔字。在五年级时我开始学习钢笔字至
期刊
张贝易?1977年7月生于乐清,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并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协会会员、温州美术家协会理事、瑞安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温州551人才工程奖获得者。
期刊
摘 要:到了初中段,学生进入绘画创作写实期,由此产生畏惧、抵触心理等使其无法将自己的目标顺利地实现。本文就《徒手画校园》为引,如何通过观察、临摹、创作的具体实施来让学生对线描进行细节描绘,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做一探讨。  关键词:初中 线描细节 教学创作  在第十三册第二课《徒手画校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大部分学生对线描写生仍有畏难情绪,而难以“精细”的描写等问题仍存在于大部分学生身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