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政治与教育关系研究综述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o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当中一个基础性的课题。政治与教育关系的如何定位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同时也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地有效展开以及功能的发挥。目前国内学界有关此课题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化”之争,即“泛政治化”、“去政治化”和“中性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政治与教育关系研究现状
  
  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理论研究当中一个基础性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此课题的研究明显偏少,且十分简单,主要散见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著作当中。以“政治与教育关系”为研究主题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能够检索到的只有一篇,即王长乐的《试论政治与教育的关系》(1999年《科技导报》)。由于学术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并未真正地从学理和学科上达成共识,由此也就很难对二者关系作出任何科学和有效的界定,导致目前的研究中出现了三“化”之争:“泛政治化”、“去政治化”、“中性化”。
  (一)关于“泛政治化”的研究
  “泛政治化”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意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的概念,错误地将二者等同化,以政治教育替代思想政治教育,并试图以政治来“遮蔽”掉教育,甚至将思想政治教育直接定位于一种纯粹的工具性的政治操控手段。也就是说,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功能和作用不仅要坚持,更要强化,据此有学者认为,我们在不断扩大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时,忙于枝叶的繁茂,却忽略了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的政治性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又从根本上决定了它的政治性,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是完成党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就决定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思想政治工作一条不可动摇的基本方针原则,进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是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当中,思想教育是先导,政治教育是核心,道德教育是重点,心理教育是基础。该学者认为政治教育是核心,主要是指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诸内容中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的性质、方向、内容和效果,因此应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要强化和改进领导干部的政治教育;要端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有原则的不断开发政治教育的新思维、新手段 。
  对此王长乐则持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由于以往极左路线的影响,人们往往视政治为禁区,对其揭示和分析都是在肯定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往往给人以明显的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之感。而“现行的教育与政治关系理论,明显地存在着偏、空、旧的毛病。言其偏,是指该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片面化现象。比如,在讲政治对教育的影响时,只讲政治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而不讲政治对教育的消极影响;在讲教育对政治的影响时,有许多教育的本质性影响都未涉及,如教育对政治的文明促进、质量提升、非理性现象批判等。言其空,是指该理论所陈述的有些内容,多为泛泛而谈的理论教条,缺乏实质性的内容。还有一些内容并非教育事实的本质抽象,而是现行政策和制度的注释和解说,成为缺乏理论生命的政治辩护词。言其旧,是指该理论中的许多内容,多是一些相互传抄的陈旧论调,缺少反映时代变化的鲜活的内容和独立思考的理论精神,缺少理论创造应有的对社会现实中落后现象的批判精神,缺少与社会变化同步的理论进步发展特征。这些显然不利于教育理论的进步,也不符合教育理论研究的精神。”
  有学者也持同样观点。首先他认为在现实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德育的全貌,真正的道德教育无论从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任何一方面来看,似乎都走向了空乏和虚无。接着他得出以下结论:现实生活中的德育已经步入了舍本逐末的误区,从而使其泛政治化倾向日益明显,德育渐渐演变为“顾左右而言它”,它的内在质的规定性则在逐步削弱和淡化,主要表现为:德育目标高深、单一和失衡;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的需要,抽象和摇摆不定;德育途径追求目标各异,形不成合力。德育途径是内容、方法、过程的承载体;德育方法和评价单一,可操作性差;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 。
  还有学者研究了我国社会当中出现的“泛政治化”倾向,指出“泛政治化”实际上是一种缺乏政治理性的行为,把非政治领域的言行统统牵扯到政治上进行对号入座,上纲上线,是一种政治泛化现象,它危害了正常的政治发展,使人们对社会问题不能做出实质的理解和处理,也使社会功能难以正常发挥,还常常带来政治冷漠。因此“我们应该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模式,构筑政治的理性主义,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处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司法、教育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来开展政治参与。”
  “泛政治化”倾向的一个主要理由就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一直都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制胜法宝”,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因此我们应当时时、处处、事事讲政治性,高谈政治的重要性。的确,政治工作优势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深刻把握其政治性也是本质需要。但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并不必然代表一切都要走向“泛政治化”,以至于出现政治包办一切,替代一切的极端现象。“泛政治化”在十年文革期间就曾经登峰造极,以至于“教育无条件地降为政治的婢女,教育一词也成为政治(教育)、革命(教育)的连缀词”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仍然无法真正、有效地认清和把握二者关系的实质,从而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科学、审慎地把握和处理这一问题。这种现象确实值得人们去深思。
  (二)关于“去政治化”的研究
  “去政治化”是就有意识地弱化或者试图直接“去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漠视政治意识形态的本质,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于一种文化价值活动或中立性的社会工作。
  虽然在现实中没有人会去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去政治化’思潮出来就没有停息过,这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出现的“去政治化”倾向。
  关于“去政治化”的主要表现,有学者通过研究作了归纳 :思想政治教育泛德育化;思想政治教育泛心理咨询化;思想政治教育泛“多元化”。 该学者认为除了“泛德育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去政治化”最主要、最有争议的话题,“泛心理咨询化”也是目前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泛“多元化”则是特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研究和运用中取向的过杂和方式的混乱。
  如何实现“去政治化”或者淡化政治对教育的决定性功能,有学者提出处理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四大原则 :坚持教育与政治相互平等、相对独立的思想原则;坚持教育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原则;坚持促进教育与政治自主、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政治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的原则。
  当然,相对于“去政治化”,也有人选择了“克服”而不是再用“去”。通过研究该学者提出了“克服”政治化的思路 :第一,确立党政职能分开的思维方式,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第二,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办事,社会内部诸系统的协调发展才是优化之路;第三,积极发挥社会机制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社会化;第四,改进政治社会化,增进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还有学者提出“弱化”的观点。此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较浓,社会意识形态性教强。因此,适当的“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色彩是很有必要的。“弱化”政治色彩并不是不讲政治方向,政治观点,而是指要讲究科学性,艺术性,变单一的政治理论,道德规范的灌输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熏陶,塑造,感染,更加强调渗透性和情理交融,强调借助一些较为委婉的方式来达到政治教育的目的。
  龚昊也曾经在《道德教育要从泛政治化走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一文中谈到这一问题。他认为当今中国社会不少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实际行为表现与社会提倡的价值目标相距较远,甚至一些人有精神失落、价值方向迷失和行为失范等倾向,而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其中主要就是道德教育的泛政治化。因此,他呼吁“道德教育要从泛政治化走向社会性功能与个体性功能的有机整合。”
  (三)关于“中性化”的研究
  相对长期以来学界就有的“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之争,一些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当中则刻意回避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既不主张前者,也不赞同后者,而选择了中立的立场,试图以中性化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标识。于是,“中性化”思想逐渐成为一种认识和行动的标准,成了一种时尚,进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流行标签”。有学者就专门对此进行过探讨,认为目前社会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中性化”倾向:①科学性等同知识性,取中性的“教育标准”;②教育内容“市场化”,取中性的“教育实践观”;③躲避崇高,取中性的“教育态度”;④主张“价值多元化”,取中性的“教育理念”。接下来该学者分别对这几种“中性化”倾向进行了分析:第一种倾向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丝毫不考虑对人的精神引导,这种“把知识的学习与人的精神建构分离开来,把社会角色的指定与人的全面发展分割开来”的教育,销毁了受教育者的有机成长。第二种倾向更应该高度警惕了,因为“它是消解正统意识形态的最好途径。它不声不响地、静悄悄地在消解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在侵蚀、瓦解统治了几十年的社会观念体系、意识形态;由于它与市场经济、现代经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最有力量,也最有效果,比‘精英’们的政治批判强多了。” 第三种倾向表面上看似客观、公正,其实质上确是一种“躲避崇高”的保守主义教育策略。第四种倾向具体反映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主要有两种样式:以多元化诘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以多元化为旗号,取消教育的价值意义引导。而不管是以那一种样式,如果放弃对主导价值的宣扬,把思想政治教育蜕变为承认“多元化”价值存在的没有立场的教育活动,那么这实际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亵渎,它毁灭的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还包括人的精神追求与生活的意义,甚至是人自身!
  从以上对“中性化”的研究成果来看,它给人们积极思索和探讨政治与教育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但上述研究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否科学、合理,还值得商榷。
  
  二、简要评述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尽管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专门对政治与教育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有些观点比较有新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政治与教育的关系。但这远远不够,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探讨。
  关于“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的争论,笔者认为两种极端化的观点都不正确。在政治与教育关系上,“泛政治化”在强调和突出政治性的同时,又绝对地、过度地把政治无限放大,把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上一切活动都贴上政治的标签,从而使教育失去其应有的、独立的发展空间、发展资源,成为政治的附庸和“婢女”;而“去政治化”试图“去掉”政治性,让教育绝对的独立和自由是极其错误的,也是不可能的。人类有史以来,教育与政治都是一对孪生姐妹,谁也无法分开。显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和“教育”三组词语的简单叠加这是不科学的,而“简单地把政治与教育的关系说成是决定与反映、决定与从属的关系,也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孙其昂等也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既不能抛弃“政治”也不能不加区别地谈“政治”,需要从实际出发,作辩证处理 。
  相对于长期以来就存在的“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争,思想政治教育“中性化”倾向的出现就更凸显深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紧迫性,否则,它只能在社会上、在人们的头脑中制造出新的、更大的思想混乱。实际上,所谓的“中性化”试图在“泛政治化”与“去政治化”之间寻找一个折衷方案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是“政治”还是“教育”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政治与教育关系根本就无法达成共识,对二者关系定位的模糊与漂泊不定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社会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迷茫”与“混乱”,也使得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消极的看法,甚至于走入了认识的误区。“我们党和国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摆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恰当位置,把它放在不适当的冲击一切的位置上,或者在教育内容上安排不当,在教育方式上选择不当,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难道就是一种绝对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或者说不得不走向“中性化”?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滞后性”在政治与教育关系问题研究中也尤为明显。有学者就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基本问题上存在“先天不足”,主要表现是缺乏面向自身的反思意识。同时,由于社会分化程度的加深及去道德化,政治与教育都发生了“下坠”,导致两者的和谐关系发生了疏离,但这种疏离并不表明两者不能够重新结盟。该学者认为,政治与教育的重新结盟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问题得到求解,这要求在现代人性基础上揭示政治与教育的矛盾张力,其具体内涵应当是“政治的教育”与“教育的政治”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协调与张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政治与教育之间的矛盾张力”同样也“凸显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蕴涵的基本矛盾状态” 。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途径。此外,政治与教育的关系问题研究还要充分考虑历史与文化背景、现实可能性,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因而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其他文献
在人教版新教材物理2(必修)“向心力”的教学中,对教材中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常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作演示实验,二是作学生随堂实验,学生边实验边学,两种思路孰优孰劣?    一、谁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
期刊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家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呈现出空前的热情,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乃至教师都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人们普遍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强大的交互性,只要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软件的开发,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但经过长时间的探究发现,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存在着诸多误区,如果处理不当将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削弱多媒体的优
期刊
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材中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还有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正确地处理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精心地选择、设计演示实验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对教材中现成的演示实验的处理    教材中提供了一些现成的演示实验,为了取得演示实验的良好效果,教师如何处理、利用这些实验,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呢?  (一)将实验现象尽可能放大  明显、直观是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所以教师选择
期刊
摘要:现代企业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企业发展关键的因素。国内中小企业更是如此,文章对国内中小企业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概述,运用SWOT方法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促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  关键词:国内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夏晓慧(1973-),女,吉林长春人,广西大学商
期刊
当前,在社会转型时期,医患关系紧张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从而导致医疗纠纷增多,甚至演化为“医院暴力”,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一、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初探    (一)患方因素  1、对医疗高风险性认识不足与对疾病康复的期望值过高。  健康是第一财富,人人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旦生病,都期望尽快康复;孰不知,医疗
期刊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实施,已形成以市场为中心的资源,人力,资金的灵活配置,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这对金川公司职工子女就业前培训和技工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加强技校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势在必行    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企业间的竞争表现为产品的竞争,实际是劳动者素质和人才的竞争。企业为了在市场经济中生存,发展,对企业的主体-----劳动者,在质量上要求必然会提高。
期刊
摘要:本文联系我校日常教学与技能鉴定的实际情况,从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制、创新等方面,论述了进行课程改革,并将日常教学与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编制教学与技能鉴定一体化的教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技能鉴定通过率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职校教学 技能鉴定 课程改革 教材编制 教材创新     目前职校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中、高级新型技能人才,因此为实现预定的目标需要有计划地对所安排的
期刊
圆锥曲线以其图形优美、方程简洁、性质众多而备受人们喜爱,三类曲线既有共性又有特性,本文通过一道高考题探究这几类曲线的一些相关性质。  问题: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F,A、B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过A、B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其交点为M,(1)证: 为定值; (2)设 的面积为S,写出 的表达式,并求S的最小值  标答如下:(Ⅰ)由已知条件,得,   设 ,由   得  将(1)式两边平方,并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真实、快乐、有趣的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更是参与者。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来搞好课堂教学呢?    一、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期刊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新的历史时期,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本身的发展,对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拓展医院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使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只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了,其内容、方式、方法、机制才能真正创新,才能发现和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才能贴近现实,得到真正认可。当前,医院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