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以下简称记):在你之前,数十年的中国大洋科考中,为什么没有女性担任首席科学家?
韩喜球(以下简称韩):没有女性担任首席科学家,并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女科学家,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前,科考船上条件比较艰苦,装备也跟不上,住房设施、卫生设施有限。此次“大洋一号”改装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单间卧室。首席科学家可以拥有一个带工作间的豪华套房,甚至还“很奢侈”地拥有一个浴缸,当然,谁也不会真的用那个浴缸去洗澡。
记:科考船上的条件应该很艰苦吧?对女性有没有特殊照顾?
韩:是很艰苦。用船员们的话说是“流血流汗、掉皮掉肉”。我负责的航段在西印度洋上,经常是烈日当空,刺得人睁不开眼,甲板被烤得有四五十摄氏度,在上面走路都很困难,还要进行各种试验操作;因此干完活常常是浑身疼痛,累得连饭碗都端不起来。伙食一般是馅饼、西红柿、稀饭、排骨汤……大家偶尔会动手包顿饺子,却很少能吃到绿色蔬菜。在船上没有性别之分,我首先是科学家,其次才是女人。我平时和大家一样带着安全帽,指挥大家操作各种仪器。除了体形相对瘦弱些,外人根本看不出我是女人。
记:你负责的大洋科考收获颇丰,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韩:应该说是地质学选择了我。我的家在浙江台州农村,父亲经常在外,母亲整天在田里做农活。小时候妹妹无人照管,只好跟着我一起上学。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至于学什么并没想过。直到考上了成都理工学院,才渐渐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有人问我的名字是不是后来改的,我告诉他们从来没有改过。大概我父母有先见之明,知道我会与地球科学结缘吧。我天生就喜欢海,毕业之后,就选择进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记:你是一名科学家,同时又是妻子和母亲,事业和家庭之间有没有冲突,你是怎么解决的?
韩:肯定有冲突。我是竭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但是有时候很难,我在工作上投入更多一点,给家里的肯定要少一点。我经常要出海,在海上的那段时间肯定没办法照顾丈夫和儿子。说实话,我已经不记得上次带儿子去公园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我常常觉得内疚,不能像其他家长一样每天陪在儿子身边。还好,儿子很独立,不是特别需要我的照顾。
记:在科考船上经常和家人联系吗?
韩:不算经常,三五天会打个电话。科考船上的卫星海事电话很贵,我得以身作则。我不在家,老公把儿子照顾得很好,我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和儿子聊一会儿,叮嘱他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儿子有时也不耐烦,说:“老妈你烦不烦呀!这些话都重复N遍了。”儿子正值叛逆期,有时我对他也没有好办法。好在老公有耐心,帮助我解决了这些问题。
记:你儿子肯定为有你这个科学家妈妈感到自豪吧?
韩:是的。上次随“大洋一号”出海科考时,临走前我给儿子介绍了几本海洋探险小说,让他在我回来后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儿子也给我布置了任务,他学校科研小组的同学送给我一些蔬菜籽,让我在船上种植做实验。一个航次下来,我种在花盆里的萝卜竟然出苗了。于是,我就把这盆萝卜苗当做思念儿子的一个寄托。我结束为期39天的科考任务回来后,专门制作了一个科普PPT,然后到儿子的学校,为学生们搞了一次讲座。这次讲座给儿子长了脸,让他感到无比骄傲,整天嚷着将来也要当科学家。
记:你平时在家最喜欢做什么?
韩:难得有休息日,我哪儿也不想去,只想在家静静地陪着丈夫和儿子,拖拖地,洗洗衣服,然后下厨房做一桌他们爱吃的菜肴。看着他们爷儿俩大快朵颐,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有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会挤在一起下棋,或者看看我科考时拍的DV。我很享受这种时刻,家庭的温馨让我忘掉了工作的疲劳。除了工作,我最喜欢的还是做个“首席家庭主妇”。
韩喜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009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作为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她“领航”第三航段的科学考察任务,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发现热液喷口。
〔编辑:刘波〕
韩喜球(以下简称韩):没有女性担任首席科学家,并不是中国没有优秀的女科学家,而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前,科考船上条件比较艰苦,装备也跟不上,住房设施、卫生设施有限。此次“大洋一号”改装以后,才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单间卧室。首席科学家可以拥有一个带工作间的豪华套房,甚至还“很奢侈”地拥有一个浴缸,当然,谁也不会真的用那个浴缸去洗澡。
记:科考船上的条件应该很艰苦吧?对女性有没有特殊照顾?
韩:是很艰苦。用船员们的话说是“流血流汗、掉皮掉肉”。我负责的航段在西印度洋上,经常是烈日当空,刺得人睁不开眼,甲板被烤得有四五十摄氏度,在上面走路都很困难,还要进行各种试验操作;因此干完活常常是浑身疼痛,累得连饭碗都端不起来。伙食一般是馅饼、西红柿、稀饭、排骨汤……大家偶尔会动手包顿饺子,却很少能吃到绿色蔬菜。在船上没有性别之分,我首先是科学家,其次才是女人。我平时和大家一样带着安全帽,指挥大家操作各种仪器。除了体形相对瘦弱些,外人根本看不出我是女人。
记:你负责的大洋科考收获颇丰,当初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韩:应该说是地质学选择了我。我的家在浙江台州农村,父亲经常在外,母亲整天在田里做农活。小时候妹妹无人照管,只好跟着我一起上学。那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考上大学脱离农村,至于学什么并没想过。直到考上了成都理工学院,才渐渐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有人问我的名字是不是后来改的,我告诉他们从来没有改过。大概我父母有先见之明,知道我会与地球科学结缘吧。我天生就喜欢海,毕业之后,就选择进了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记:你是一名科学家,同时又是妻子和母亲,事业和家庭之间有没有冲突,你是怎么解决的?
韩:肯定有冲突。我是竭力扮演好每一个“角色”,但是有时候很难,我在工作上投入更多一点,给家里的肯定要少一点。我经常要出海,在海上的那段时间肯定没办法照顾丈夫和儿子。说实话,我已经不记得上次带儿子去公园是什么时候的事了。我常常觉得内疚,不能像其他家长一样每天陪在儿子身边。还好,儿子很独立,不是特别需要我的照顾。
记:在科考船上经常和家人联系吗?
韩:不算经常,三五天会打个电话。科考船上的卫星海事电话很贵,我得以身作则。我不在家,老公把儿子照顾得很好,我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要和儿子聊一会儿,叮嘱他好好学习,照顾好自己。儿子有时也不耐烦,说:“老妈你烦不烦呀!这些话都重复N遍了。”儿子正值叛逆期,有时我对他也没有好办法。好在老公有耐心,帮助我解决了这些问题。
记:你儿子肯定为有你这个科学家妈妈感到自豪吧?
韩:是的。上次随“大洋一号”出海科考时,临走前我给儿子介绍了几本海洋探险小说,让他在我回来后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儿子也给我布置了任务,他学校科研小组的同学送给我一些蔬菜籽,让我在船上种植做实验。一个航次下来,我种在花盆里的萝卜竟然出苗了。于是,我就把这盆萝卜苗当做思念儿子的一个寄托。我结束为期39天的科考任务回来后,专门制作了一个科普PPT,然后到儿子的学校,为学生们搞了一次讲座。这次讲座给儿子长了脸,让他感到无比骄傲,整天嚷着将来也要当科学家。
记:你平时在家最喜欢做什么?
韩:难得有休息日,我哪儿也不想去,只想在家静静地陪着丈夫和儿子,拖拖地,洗洗衣服,然后下厨房做一桌他们爱吃的菜肴。看着他们爷儿俩大快朵颐,是我最开心的时刻。有时候,我们一家三口会挤在一起下棋,或者看看我科考时拍的DV。我很享受这种时刻,家庭的温馨让我忘掉了工作的疲劳。除了工作,我最喜欢的还是做个“首席家庭主妇”。
韩喜球,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2008年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009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作为中国大洋科考史上第一位女首席科学家,她“领航”第三航段的科学考察任务,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发现热液喷口。
〔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