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哀郢》写屈原被流放江南,思楚心切,再惊闻郢都陷落,创造出了双重时空维度。屈原将国都陷落和自身流放两个事件组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整体。
关键词:屈原;《哀郢》;双重时空;抒情结构
放逐九年,屈原颠沛流离,思楚心切。此时惊闻郢都被强秦攻陷,回顾多年流浪生活,对故国的哀恋,对人民的哀矜,对奸臣的愤恨,对楚王的埋怨……种种悲情聚于伶仃一身,他感慨万端,于是寄心于墨,以词遣哀,写下了这篇《哀郢》,深含蕴藉,如泣如诉。
一、纪行:回望无声路渺茫
本诗可分为纪行、思归、斥奸三部分,开头一直至“今逍遥而来东”是纪行。顷襄王初立之时,遭强秦攻打,人民生灵涂炭,国势岌岌可危。正是国难当头之际,国家对外,则缴械投降;对内,则排挤忠良!屈原义愤填膺,禁不住仰天长啸:“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一开篇,就已经以呼天抢地的震撼,奠定悲愤之调。
乘夏水,向西流亡。船方举桨,他徘徊不前,想的不是自己日后的流亡生活,而是“哀见君而不再得”。去閭阎,望长揪,过夏首,又顾龙门,然而没有一处能看得见,连最起码的情感慰藉都统统失去。他呜咽徘徊,欲行又止,越远离,越沉重。仿佛心理和行为在一步步反向裂变,一次次撕裂挣扎。失去了与故国对话的机会,就连无情的水,迷蒙的烟波,也都变成他倾诉的对象。
虽未见郢都字样,却程程都以郢都失陷、山河破碎作为精神代价。抒情从“有”处着笔,要升华出“无”,才愈见空灵;而从“无”郢处着笔,更见其思念之密切。
二、思归:江风泪密哀郢地
从“羌灵魂之欲归兮”至“蹇侘傺而含戚”是写思归,思归的挣扎和难归的现实纠结在一起,使屈原充满了矛盾与苦闷。虽然身居异地,却无时不刻不在思念故土,担心着国家的命运前途;也想象着郢都东门的现状:是不是变成了土丘?是不是变得很荒芜?多年未归,只是看着长江两岸的平乐安静的景象,就已经焦灼不安,急切想要返回郢都。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还有多远,只知道自己离郢都有多远,远到无法企及。
为什么屈原如此思恋郢都,急切思归?其实他还是希望君王复召。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君王是如此昏聩,这种长久的忧思抑郁之态,以至于他产生了幻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三、斥奸:君王昏聩痛断肠
如彼国忧,如此身愁,原因何在?这原因,就是从“外承欢之汋约兮”到“美超远而逾迈”所陈述的内容:斥奸。他把楚君比喻成自己爱慕的女子,然而这个女子已不再是当初的女子了,她变得轻佻浮躁、爱慕虚荣,他变得听信谗言而不知利害深浅,外表恭顺绰约,实则软弱不堪。屈子似乎觉得两性比喻又过于隐晦,无法一吐心中不快,便添了政治色彩,以古帝尧舜来说理。奸佞当道,心怀妒忌,不慈的罪名一样加在了尧舜身上。世风日下,颠倒黑白,只可惜这位“女子”不曾醒悟,全凭好恶做主,“不是思君是恨君”。这样近奸远忠、离心离德的社会运行体制,不正是此国破之痛、身世之感、人民之苦的根本原因吗?但自己势单力薄,又怎么去改变这种现状呢?哀莫大于心死,行文至此,想必一颗滚烫的爱国赤子心,离冰凉刺骨的汨罗江水,也不远了。
可是纵使这样又如何?他的返乡之念没有变过,他的爱国之情不曾消退,有再大的委屈,只要能魂归鼓故里,正如狐死首丘,“神高驰之邈邈”的壮年意气不再,但对生命归宿点的坚定,让一切都变得了无遗憾。
四、结语
纪行,思归,再到斥奸,是一个从遥寄郢都再到祭奠自我的抒情过程,而这个抒情境界是圆融的,它体现在《哀郢》的三个典型性、具有整体感的艺术画面。首先以“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的动乱场面为开端,给全诗笼罩一股浓浓的哀愁,再到自己流亡于江上,一派烟波浩渺,雾霭迷蒙,更显迷茫无助。而长江两岸的平乐古朴与郢都的破败正反相衬,更添诗歌的悲剧之美。屈原以流亡过程为线索,或远思郢都,或近观自身,在这双重时空维度中或动或静,不断变换焦距。整首诗像一幅流动的艺术画卷,集人民哀苦、个人漂泊、国家凋残于一体,更富立体感、多层次。透过这画卷,无论耳畔还是眼前,仿佛都是难民呻吟苦痛之声,山河凋败之惨、屈子痛苦憔悴之状。
以纪行为索,思归情切,再对历史理性深度的反思,遥念郢都,近哀自我,通过自身的感受加深对国家命运的理解,《哀郢》构思精巧,感情真挚,跨越了时空,更跨越了历史河流。正如梁启超所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读罢《哀郢》,声泪俱下。
参考文献
[1]钟志清.个体哀痛与民族悲悼——《哀歌》与《哀郢》的跨文化阅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4(09):78-85.
[2]李霁.从《哀郢》中的地名看屈原的一段流放行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01):6-8+28.
[3]杨义.《哀郢》的双重时空维度——屈原《九章》的抒情学新论之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56-59+67.
[4]杨纯.两曲悲歌 一腔忠悃──《哀郢》和《哀歌》的平行比较[J].云梦学刊,1994(04):12-14+26.
作者简介
刘哲(1997.05—),女,广东省高州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屈原;《哀郢》;双重时空;抒情结构
放逐九年,屈原颠沛流离,思楚心切。此时惊闻郢都被强秦攻陷,回顾多年流浪生活,对故国的哀恋,对人民的哀矜,对奸臣的愤恨,对楚王的埋怨……种种悲情聚于伶仃一身,他感慨万端,于是寄心于墨,以词遣哀,写下了这篇《哀郢》,深含蕴藉,如泣如诉。
一、纪行:回望无声路渺茫
本诗可分为纪行、思归、斥奸三部分,开头一直至“今逍遥而来东”是纪行。顷襄王初立之时,遭强秦攻打,人民生灵涂炭,国势岌岌可危。正是国难当头之际,国家对外,则缴械投降;对内,则排挤忠良!屈原义愤填膺,禁不住仰天长啸:“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一开篇,就已经以呼天抢地的震撼,奠定悲愤之调。
乘夏水,向西流亡。船方举桨,他徘徊不前,想的不是自己日后的流亡生活,而是“哀见君而不再得”。去閭阎,望长揪,过夏首,又顾龙门,然而没有一处能看得见,连最起码的情感慰藉都统统失去。他呜咽徘徊,欲行又止,越远离,越沉重。仿佛心理和行为在一步步反向裂变,一次次撕裂挣扎。失去了与故国对话的机会,就连无情的水,迷蒙的烟波,也都变成他倾诉的对象。
虽未见郢都字样,却程程都以郢都失陷、山河破碎作为精神代价。抒情从“有”处着笔,要升华出“无”,才愈见空灵;而从“无”郢处着笔,更见其思念之密切。
二、思归:江风泪密哀郢地
从“羌灵魂之欲归兮”至“蹇侘傺而含戚”是写思归,思归的挣扎和难归的现实纠结在一起,使屈原充满了矛盾与苦闷。虽然身居异地,却无时不刻不在思念故土,担心着国家的命运前途;也想象着郢都东门的现状:是不是变成了土丘?是不是变得很荒芜?多年未归,只是看着长江两岸的平乐安静的景象,就已经焦灼不安,急切想要返回郢都。也不知道要去的地方还有多远,只知道自己离郢都有多远,远到无法企及。
为什么屈原如此思恋郢都,急切思归?其实他还是希望君王复召。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君王是如此昏聩,这种长久的忧思抑郁之态,以至于他产生了幻觉: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
三、斥奸:君王昏聩痛断肠
如彼国忧,如此身愁,原因何在?这原因,就是从“外承欢之汋约兮”到“美超远而逾迈”所陈述的内容:斥奸。他把楚君比喻成自己爱慕的女子,然而这个女子已不再是当初的女子了,她变得轻佻浮躁、爱慕虚荣,他变得听信谗言而不知利害深浅,外表恭顺绰约,实则软弱不堪。屈子似乎觉得两性比喻又过于隐晦,无法一吐心中不快,便添了政治色彩,以古帝尧舜来说理。奸佞当道,心怀妒忌,不慈的罪名一样加在了尧舜身上。世风日下,颠倒黑白,只可惜这位“女子”不曾醒悟,全凭好恶做主,“不是思君是恨君”。这样近奸远忠、离心离德的社会运行体制,不正是此国破之痛、身世之感、人民之苦的根本原因吗?但自己势单力薄,又怎么去改变这种现状呢?哀莫大于心死,行文至此,想必一颗滚烫的爱国赤子心,离冰凉刺骨的汨罗江水,也不远了。
可是纵使这样又如何?他的返乡之念没有变过,他的爱国之情不曾消退,有再大的委屈,只要能魂归鼓故里,正如狐死首丘,“神高驰之邈邈”的壮年意气不再,但对生命归宿点的坚定,让一切都变得了无遗憾。
四、结语
纪行,思归,再到斥奸,是一个从遥寄郢都再到祭奠自我的抒情过程,而这个抒情境界是圆融的,它体现在《哀郢》的三个典型性、具有整体感的艺术画面。首先以“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的动乱场面为开端,给全诗笼罩一股浓浓的哀愁,再到自己流亡于江上,一派烟波浩渺,雾霭迷蒙,更显迷茫无助。而长江两岸的平乐古朴与郢都的破败正反相衬,更添诗歌的悲剧之美。屈原以流亡过程为线索,或远思郢都,或近观自身,在这双重时空维度中或动或静,不断变换焦距。整首诗像一幅流动的艺术画卷,集人民哀苦、个人漂泊、国家凋残于一体,更富立体感、多层次。透过这画卷,无论耳畔还是眼前,仿佛都是难民呻吟苦痛之声,山河凋败之惨、屈子痛苦憔悴之状。
以纪行为索,思归情切,再对历史理性深度的反思,遥念郢都,近哀自我,通过自身的感受加深对国家命运的理解,《哀郢》构思精巧,感情真挚,跨越了时空,更跨越了历史河流。正如梁启超所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读罢《哀郢》,声泪俱下。
参考文献
[1]钟志清.个体哀痛与民族悲悼——《哀歌》与《哀郢》的跨文化阅读[J].中国图书评论,2014(09):78-85.
[2]李霁.从《哀郢》中的地名看屈原的一段流放行程[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01):6-8+28.
[3]杨义.《哀郢》的双重时空维度——屈原《九章》的抒情学新论之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04):56-59+67.
[4]杨纯.两曲悲歌 一腔忠悃──《哀郢》和《哀歌》的平行比较[J].云梦学刊,1994(04):12-14+26.
作者简介
刘哲(1997.05—),女,广东省高州人,广州市番禺区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