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资本盛宴,初心依旧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所有创业者对资本渴望的真实写照。
  每一位拥有激情的创业者,总是充满着梦想,而在他们圆梦路上,离不开梦想导师和圆梦平台的助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位懂得欣赏他们的导师,很可能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这几年,全球各类创业大赛风起云涌,都从不同程度上为有梦想的创业者带去了希望,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苏州这个充满了创新创业激情的城市,自然也不會少了创业大赛的身影——由中国创业人才投资中心举办的金鸡湖创业大赛,自2012年创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9年,在业内形成了独有的品牌效应,选才范围从遍布全国逐渐到遍布全球,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搭平台,为高潜力企业注入成长的力量
  11月6日,2020金鸡湖创业大赛总决赛在苏州工业园区上演巅峰对决。记者从大赛现场了解到,此次进入总决赛的20个项目集中在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及应用、人工智能和综合行业4个领域,科技“含金量”高。
  只要1至2毫升的唾液,就能进行抑郁症筛查?看似天方夜谭的产品背后是HKG团队多年的潜心研究,这一基于DNA甲基化机制实现的精神病学早筛IVD产品目前正在开展临床试验。“这次在苏州参赛,亲身体会到了这里良好的产业环境,希望未来与苏州有更多合作机会。”HKG首席运营官马力说。
  大赛主办方负责人表示,中国创业人才投资中心是由元禾控股投融资服务平台管理运营,会给所有参赛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如专业投融资对接、产业对接、创业培训指导等增值服务,希望优秀的项目能利用大赛这个平台展示自己,获得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帮助,走向更好的未来。
  “九年来,总计有160多个项目进入最后的决赛。” 苏州工业园区沙湖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元禾控股旗下投融资服务平台,其总经理王晓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鸡湖创业大赛致力于为世界各国怀揣梦想的创业人才搭建立与资本、市场、产业对接的平台,为高潜力企业注入成长的力量。“历年项目总融资额突破53亿人民币,并且这160个项目已有49个落户园区,36家企业已获评园区领军。”
  真金白银的助力,让这些进入决赛的项目,慢慢在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
  举办金鸡湖创业大赛的初衷,就是想要建立起创业项目与投资者、企业家之间合作的平台,创业团队可以通过大赛展示自己的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寻求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投资者可以通过大赛,寻找和孵化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企业家可以通过大赛了解最新的技术进步,寻找产业整合以及并购的机会。
  创新赛制,做与众不同的创业大赛
  今年,突遇疫情,金鸡湖创业大赛创新赛制,特别开通了云路演,通过视频直播,连通全球,举办海外赛区复赛和部分行业决赛,突破地域限制,让创业者“云端相会”投资人。
  “今年有1000多个项目入围初赛,通过线上选拔与线下路演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分地域、分行业组织了区域复赛和行业决赛,最终评选出20个项目,相聚在金鸡湖畔,进行巅峰对决。”王晓玲介绍到。
  除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外,大赛创新发布2020导师计划,升级了原有的导师辅导环节,由16位国内一线机构的投资人和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组成战队,通过项目辅导、创投饭局和已投企业互动的形式,从资本和产业的角度为参赛项目赋能。
  金鸡湖创业大赛的特殊之处不仅于此。这一发源于苏州的大赛,从来不局限于本地,而是立足苏州,辐射全国,连通全球。多年来,大赛走过旧金山、西雅图、巴黎、法兰克福、东京、苏黎世、米兰、都灵等海外城市,同时,在国内创业投资最活跃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等城市,也都留下了大赛的印记。
  通过“初赛走出去,决赛请进来”这样的方式,大赛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业者充分交流学习,近距离感受不同的创业环境和商业文化,加速资本对接。本届大赛总评委、方广资本管理合伙人洪天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金鸡湖创业大赛的与众不同之处有四点——一是影响力范围广,二是参赛项目水平高,三是参与投资人多,四是平台助力项目发展后劲足。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年与大赛一同陪伴创业者的是深度参与和支持大赛的投资机构。元禾原点、元禾厚望、元禾重元、元禾璞华、德同资本、华映资本、嘉御基金、金沙江创投、昆仲资本、软银中国、松禾资本、通和毓承等国内一线创投机构的合伙人,组成了几乎是中国最强大的评审以及导师阵容,从团队、技术、市场等角度为参赛项目把关指点。
  做服务,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从2012年启动至今,大赛已累计吸引了超万名创业者报名参赛。“创业维艰,我们的服务要做深做实,”大赛主办方表示,“我们的投融资对接,分行业、分地域、分主题,目的就是要高效对接,我们的创业者培训服务,就是要解决企业管理提升的核心痛点。”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坚持办赛,服务创业者,跟他们不断交流、深度互动。”王晓玲坦言,除了项目本身以及赛制等方面的不同,在她看来,最不一样的可能是,赛前赛中赛后,他们都在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给创业者最大的帮助和支持。
  当然,这也得益于中国创业人才投资中心是由元禾控股投融资服务平台管理运营,其会组织“聚在沙湖”“融在沙湖”“成在沙湖”“学在沙湖”“云上沙湖”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从专业投融资对接、产业对接、创业培训指导等方面,帮助创业者实现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变,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对接超百家投资机构,获取上下游产业资源。
  元禾控股一直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共赢的创投生态圈。同时作为东沙湖基金小镇的运营方,元禾控股通过一系列的品牌活动,致力于将基金小镇推向了更多的股权投资机构。此外,通过基金小镇,可以让更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切身感受到园区的创业环境、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政策。未来,无论是机构入驻东沙湖基金小镇,还是创业企业落户园区,都提前创造了先机。
  对于基金小镇来说,只要是人聚在一起,信息就聚在一起,信息聚在一起,交易机会就会存在,小镇举办活动、搭建服务平台,都是在为苏州区域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环境。
  深度赋能,助力区域发展
  大赛总评委、CMC资本创始合伙人黎瑞刚也特别肯定了金鸡湖创业大赛持续办赛、不断注入配套资源支持创业者的做法。“今年大赛组委会和元禾控股深入挖掘整合投资者、专家、企业家人脉资源,为创业者进行创业指导和孵化,这种模式在全国创业大赛中也是不多见的,不是走一个创业大赛流程,而是我们对创业者有很多赋能,从技术指导到管理运营,和整体价值提升赋能。”
  “我们通过分子成像技术,研发出了新一代全数字单光子断层扫描设备,可以针对癌症、心血管疾病等进行影像诊断,拥有高效、高分辨率、低辐射等优势。”Spectrum Dynamics公司中国区经理马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参赛的产品已经在海外有了销售,目前正在进行国内注册,参加这次大赛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有利于产品在国内加速落地。“我们已决定在园区设立公司的全球总部,并享受到了园区提供的政策、场地、人才、资金等有力支持。”
  经过九年打造,大赛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成为了园区开放创新、招才引智的重要窗口,更是分享智慧、放飞梦想的精彩舞台。众多海内外精英通过金鸡湖创业大赛,认识园区、爱上园区、扎根园区,谱写了新时代奋斗者的壮美华章,大赛已经成为园区永不落幕的盛会、金光闪闪的名片。
  驱动新经济,助力新发展,决赛现场还举行了2021金鸡湖创业大赛启动仪式,首届大赛总评委、北极光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邓锋将再次接棒,与洪天峰一起担任新一届大赛总评委,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帮助更多创业者厘清商业模式,助力更多海内外人才在中国创新创业,为高潜力企业注入成长的力量。
其他文献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而1992年,黄建明就开始参与筹备工作。身边的人都开玩笑地说:“你是苏州工业园区的第0批员工”。1992年和1993年,李光耀两次带领政府和企业团队访华,表达了中新合作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最终确定选址苏州。彼时在苏州市计划委员会工作的黄建明,负责汇总新加坡客商到苏州考察后拟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黄建明称,从那时候开始和新加坡接触,算是筹备
期刊
A*STAR企业合作中心:  深化中新合作,推动双方科技创新再攀新高  11月18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简称A*STAR)的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在新加坡-江苏合作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正式启动,这也是A*STAR首次在新加坡以外设立分支机构,当前,位于腾飞创新园的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已完成装修并入驻。  新加坡-江苏合
期刊
往喀什的卧铺车厢,一眼望去皆维吾尔族,谈笑风生,嘻嘻哈哈。待到熄灯,渐渐安静下来,躺下翻了几个身,酣然入梦。  天亮时被列车员叫卖声吵醒,推车上摆着哈密瓜,又大又便宜,买了一只当作早餐。火车一站一站,不紧不慢,看了会野景,觉得眼皮沉重,复又入眠。睡到下午方醒,回去车票未有着落,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晚上八点多到站,天色依旧大亮。下车即有人招揽住宿,中年汉人,戴着银边眼镜,斯斯文文。宾馆乃车站开办,
期刊
新加坡是世界上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许多外资银行的亚太总部全都在此落户,“金色经济”扬名海外,而在聚力打造长三角上海金融副中心的苏州工业园区,环金鸡湖CBD,几乎随处可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据了解,苏州90%的银行分行,50%的保险分公司都在此集聚,外资银行数全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国内金融机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多年来,园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自贸区”等国家战略,深化
期刊
改革和开放,是苏州工业园区鲜明的品格之一。其中,行政审批制度的彻底改革,可谓“开全国之先河”。如今,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园区凭借精简高效、勤政廉政的行政管理体制,用“真心”换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安心”与“知心”。  让数据“多跑腿”,优质服务覆盖全生命周期  “一网通办”实现了便民惠企的“加速度”。对企业,“一网通办”罗列完整事项,定制个性化服务;对个人,“一网通办”下足功夫,通过线上将信息归集到一个
期刊
陈永明任职凯德集团(中国)商业管理首席执行官。说起苏州工业园区,他表示“作为中国新加坡一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自开发之初便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为范本,学习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如今的园区为苏州的繁荣带来了蓬勃的商机和活力。”  用心打造城市商业标杆  凯德集团在1994年进入中国,是进入中国最早的外资开发商之一,可以说,凯德集团全面参与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化历程。199
期刊
智慧芽是专注于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科技平台,在对知识产权国际化保护,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工作中,智慧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智慧芽苏州公司的副总经理,胡阳颇感自豪。他也为自己能够工作、生活在苏州工业园区感到欣慰。  他直言,这是一种精神愉悦,幸福感爆棚。  悄悄考察,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  没来园区之前,他听说这里看不到虫子,生态很差。2016年春节假期,他懷揣着忐忑的心情,悄悄过来考察,
期刊
1990年10月,中国与新加坡签署联合公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决定共同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这个合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也在中新全面合作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  从此,苏州这座千年古城,与新加坡结下了不解之缘。  26年过去了,当初中新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用自身发展史向世人讲述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同样,这也是中国与新加坡众多故事中
期刊
徐钲淇是苏州人,毕业于南洋理工大學,一次机缘巧合,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考察活动,他作为毕业生代表专程赴新加坡负责接待,这也为他两年后来园区工作埋下伏笔。  链接园区和新加坡,做好科技项目落户  2017年,徐钲淇回到家乡苏州,在园区创办南洋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作为中新合作典范,园区与新加坡的联系较其他城市更为紧密。多年来,园区政府也一直在加强中新合作,
期刊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建区26年来,广泛借鉴新加坡经验,涵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经济发展和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等方面,规划先行,“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開放高地、国际化创新高地、高端化产业高地、现代化治理高地。  在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副教授屠立峰看来,园区协同发展已然成为都市化样板。他说,“借鉴新加坡做法,融合苏州特色,成就园区经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