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展语文能力的需要。是古今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教育家卢梭指出:“为了使一个青年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硬要他采取我们的看法。”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创设条件,优化教法,让学生敢想、会想、肯想。
一、尊重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少人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如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却少有涉及。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要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就必须精心呵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对他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伤害。
首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教师的影响下作深入的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答问不要过早表态,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从而认识各种见解的价值。其次,在学生的认识发生错误时,不要指责学生,更不嘲讽他们,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二、教会阅读方法,让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读者,首先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重视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其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也是有效阅读的方法之一。阅读之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明晰是非、善恶,感受好的品格,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最后,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教师还应关注他们在阅读生活中的积累,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及时地检查,一旦发现好的典型,立刻组织交流,扩大影响。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
1.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挑山工》一课,在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坚持到底)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去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2.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作出多种答案。
如教完《特殊的葬礼》,笔者曾提出这么一道问题:从《特殊的葬礼》,你想到什么?启发学生:(1)从文章内容和标题的关系去想;(2)从“特殊的葬礼”的原因去想;(3)从瀑布前后对比去想……结果学生认识得很深刻。
3.从非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它是怎样进行的,也不能用语言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但是它在认识事物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许多不同一般的见解都是直觉思维的产物。小学生直觉思维,经常无意识地运用联想的方法,如看到冰河解冻,就会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联想,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首先要启发学生乐于质疑,“欲求真智,必先疑之”,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刨根问底。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会永远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其次,“思考即生活”,要鼓励学生把思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最后,要鼓励学生以思考为荣,以有自己的见解为荣。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说过:“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是什么?是思想。”思想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在学生想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会想、敢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像种子那样萌芽,成长成参天大树。
(责编黄桂坚)
一、尊重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何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不少人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对如何鼓励和保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却少有涉及。历史事实证明:只有允许思想上的自由,才会有心灵上的解放,才会有真知灼见的出现。要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就必须精心呵护学生的思想自由,对他们不能有意或无意地伤害。
首先,在教学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要过早,以保证学生能在不受教师的影响下作深入的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答问不要过早表态,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以保证学生思维活跃起来;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比较,从而认识各种见解的价值。其次,在学生的认识发生错误时,不要指责学生,更不嘲讽他们,而是小心翼翼地把他们往正确的方向引,由他们自己纠正不正确的想法,自己悟出正确的见解。
二、教会阅读方法,让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宋代学者陆世仪说过:“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意思是说独立的见解是想出来的,不去想就谈不上什么见解。教给思考方法,让学生会想,学生的独立见解就会如不竭的山泉汩汩流淌。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读者,首先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重视独立思考、设疑善问、熟读精思、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其次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也是有效阅读的方法之一。阅读之后的讨论,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更明晰是非、善恶,感受好的品格,更深刻地理解生活。最后,鼓励学生应用于实践。教师还应关注他们在阅读生活中的积累,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并及时地检查,一旦发现好的典型,立刻组织交流,扩大影响。此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引导学生思考:
1.从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是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如《挑山工》一课,在引导学生比较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走路方式、速度和结果,从而理解课文的中心(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朝着一定的目标坚持到底)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还可以从什么方面去比较,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识?如果从登山的目的去比较,就会得出另一种认识。挑山工以挑货上山为谋生手段,当然得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是以登山为休闲方式,当然是走走停停。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也就不同。
2.从发散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发散思维是一种多向开展的思维,它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一种想法,而是广开思路,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对问题作出多种答案。
如教完《特殊的葬礼》,笔者曾提出这么一道问题:从《特殊的葬礼》,你想到什么?启发学生:(1)从文章内容和标题的关系去想;(2)从“特殊的葬礼”的原因去想;(3)从瀑布前后对比去想……结果学生认识得很深刻。
3.从非逻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
在直觉思维过程中,主体不能明确它是怎样进行的,也不能用语言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但是它在认识事物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学生许多不同一般的见解都是直觉思维的产物。小学生直觉思维,经常无意识地运用联想的方法,如看到冰河解冻,就会想到冬去春来,想到万物复苏。因此要经常引导学生联想,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三、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要让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首先要启发学生乐于质疑,“欲求真智,必先疑之”,凡事都问个为什么,凡事都刨根问底。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就会永远有刨根问底的劲头。其次,“思考即生活”,要鼓励学生把思考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享受思考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最后,要鼓励学生以思考为荣,以有自己的见解为荣。美国著名学者爱默生说过:“世界上最艰苦的事是什么?是思想。”思想的果实是甜的,但思考的过程却是苦的。没有刻苦的精神,思考就会深入不下去,甚至半途而废。在学生想不下去的时候,我们要鼓励他们坚持到底,再给时间让他们思考。
总之,只要我们创造条件让学生会想、敢想,学生就会逐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乐于表达出来。在不同见解的交流碰撞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像种子那样萌芽,成长成参天大树。
(责编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