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侧重点都是有迹可循的,教师只要抓住立足理解,抓住关键之处展开教学,就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本文以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为例,把內容分成了计算、图形、实际问题、记忆性内容这四类,从每部分内容的侧重点出发,谈基于理解的教学做法。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教学侧重点 课堂成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抓住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的学习在理解中发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减负。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侧重点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抓住关键之处,立足理解,展开教学,就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一、理解算理——“计算教学”收效长远
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算理进行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得出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且学生能够独立计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理解算理”,有了算理的支撑,学生在计算时,就能知道怎么算,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了。
一般在教学时,有的教师会把理解算理的过程形式化,侧重于练习计算方法和步骤,这样做在当堂课上确实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效果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或者作用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而有的教师则更加注重理解算理,会通过直观操作,抽象说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巩固学生对算式本身和算理的认识,然后再得出计算方法和步骤。
以一年级计算单元安排为例,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如果按照第一位教师的做法,虽然学生能够快速的会算这类题目,然而在课后的作业中却会频频发生错误,他们会因为加数的位置交换而弄不清该怎么加。比如25 3和3 25,前者他们会算,而后者很容易就算成3 2=5,3 25=55,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
反之,教师把侧重点像第二位教师一样放在“理解算理”方面,这样的错误就可以很好得避免。因为通过一节课的实际操作、抽象说理,学生能够充分明白25 3和3 25中,5和3都表示几个一,因此不管如何交换位置,他们都会把5和3相加。
其实,在理解算理到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加法的计算题目中,不管是什么题目,在计算的时候,只需把“意义相同的数”相加。明白了这个算理,那么以后几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会相对更加容易掌握和突破。比如,掌握了这点,学生就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而在学《竖式计算》时,学生也能顺利地接受“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
所以,从发展长远的角度考虑,还是应该侧重理解算理,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之后再进行其他类似的计算教学,学生就能够通过第一节课的知识经验积累,把之前的理解、方法迁移到新课中来。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通百通。
二、理解特征——“图形教学”收效扎实
低年级图形教学,主要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线段和角。内容虽然简单,但教学起来还是存在不小的挑战。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教材没有明确指出各种图形的特点,而是通过感性的观察、触摸、比较、分类来认识这些图形的,因此教师想说而不能说,也说不清,就造成了教学的困扰;二是因为生活经验的干扰,在低年级学生幼儿时期,生活中遇到过“形状”的介绍,而由于家长的误导,让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不正确的认识。
所以,并不是越简单的内容越好教,图形教学还是不能回避“特征”二字,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就是图形教学的侧重点。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归纳,都应该围绕特征展开。
纵观这些教学内容,其中“线段”和“角”的认识,都出现了对于这两个图形特征的描述,显然,又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归纳。因此,在教学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效果较为理想。而在教学其他图形时,因为教材没有明确指出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图形的理解就是无力的,在出现非本质因素干扰时,学生很容易就会被其干扰。不过教师如果能带着学生在理解特征之后进行简单的归纳,形成一定的判断标准,巩固对每种图形特征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更为扎实了。
比如,在区分一类特殊的长方体时,由于这类长方体的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学生就很容易把这样的长方体看成正方体。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归纳: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形状是四四方方的,而且大小相同。归纳过后,再出示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学生就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而那样特殊的长方体以后也不会判断错了。
三、理解数量关系——“实际问题教学”收效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虽然没有独立的单元,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解决实际问题难就难在实际问题灵活多变,有时候往往做过的题目换一种说法,学生就不会了。面对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内容,实际问题的教学应该侧重“理解数量关系”。不管描述多么灵活多变,只要本质的数量关系弄清楚,就不怕解决不了。
比如,在教学“一根绳子长100米,用去32米,还剩多少米?”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的教师会直接问,是求“总数”,还是“一部分”。学生答“一部分”。教师追问,要求“一部分”怎么办?学生则会说从“总长度”里面去掉“用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追问的一句“怎么办”,就可以让学生完整的道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总长度一用去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可是往往在生活中,随着大量的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现,教师认为这类题目很简单,就很容易简化成如下步骤:还是先问要求“总数”还是“一部分”,学生答“一部分”,教师则直接问用什么方法。这样的简化,漏掉的是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表述,实在不可取。遇到类似的实际问题,就会让学生吃大亏。如“一根绳子长100米,用去32米,再用去15米,这根绳子用去了多少米?”如果仍旧像刚才这样认为求“一部分”就用减法,那么这题学生就做错了。正确的做法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完整的数量关系,即“先用去的部分 后用去的部分=一共用去的部分”。
因此,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面对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我们要牢牢抓住“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就是梳理数量关系的过程,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此以往,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学生就能去伪存真,道出题目的本质,从而轻松地解决实际问题了。
四、理解规律——“记忆教学”收效多元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因为学生年龄以及知识储备的原因,课上还会多出用到模仿与记忆,并且许多内容都是熟能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的。这些知识的教学,无法按照内容进行分类,但在此也是值得一提的,比如,一年级的《分与合》,二年级的《乘法口诀》。如果光是依靠死记硬背,虽然也能达到掌握的效果,但却事倍功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类关于“记忆”的教学,也是有侧重方面的,那就是“规律”,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够使学生在最初学习的时候,避免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死记硬背,过后还能让学生通过规律进行检验,可谓收效多元。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的心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抓住每个内容的侧重点,以理解为准绳,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 教学侧重点 课堂成效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是广大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抓住数学的本质,让学生的学习在理解中发生,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减负。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最后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实不同的教学内容,其教学侧重点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抓住关键之处,立足理解,展开教学,就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有效学习。
一、理解算理——“计算教学”收效长远
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对算理进行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然后得出计算方法和步骤,并且学生能够独立计算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侧重“理解算理”,有了算理的支撑,学生在计算时,就能知道怎么算,并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算了。
一般在教学时,有的教师会把理解算理的过程形式化,侧重于练习计算方法和步骤,这样做在当堂课上确实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这个效果能够持续多长时间,或者作用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而有的教师则更加注重理解算理,会通过直观操作,抽象说理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巩固学生对算式本身和算理的认识,然后再得出计算方法和步骤。
以一年级计算单元安排为例,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如果按照第一位教师的做法,虽然学生能够快速的会算这类题目,然而在课后的作业中却会频频发生错误,他们会因为加数的位置交换而弄不清该怎么加。比如25 3和3 25,前者他们会算,而后者很容易就算成3 2=5,3 25=55,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
反之,教师把侧重点像第二位教师一样放在“理解算理”方面,这样的错误就可以很好得避免。因为通过一节课的实际操作、抽象说理,学生能够充分明白25 3和3 25中,5和3都表示几个一,因此不管如何交换位置,他们都会把5和3相加。
其实,在理解算理到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在加法的计算题目中,不管是什么题目,在计算的时候,只需把“意义相同的数”相加。明白了这个算理,那么以后几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会相对更加容易掌握和突破。比如,掌握了这点,学生就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计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不退位)》,而在学《竖式计算》时,学生也能顺利地接受“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了。
所以,从发展长远的角度考虑,还是应该侧重理解算理,也就是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之后再进行其他类似的计算教学,学生就能够通过第一节课的知识经验积累,把之前的理解、方法迁移到新课中来。这样的教学,才是一通百通。
二、理解特征——“图形教学”收效扎实
低年级图形教学,主要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平面图形——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线段和角。内容虽然简单,但教学起来还是存在不小的挑战。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教材没有明确指出各种图形的特点,而是通过感性的观察、触摸、比较、分类来认识这些图形的,因此教师想说而不能说,也说不清,就造成了教学的困扰;二是因为生活经验的干扰,在低年级学生幼儿时期,生活中遇到过“形状”的介绍,而由于家长的误导,让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不正确的认识。
所以,并不是越简单的内容越好教,图形教学还是不能回避“特征”二字,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就是图形教学的侧重点。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归纳,都应该围绕特征展开。
纵观这些教学内容,其中“线段”和“角”的认识,都出现了对于这两个图形特征的描述,显然,又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的归纳。因此,在教学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效果较为理想。而在教学其他图形时,因为教材没有明确指出各种图形的特征,教师如果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图形的理解就是无力的,在出现非本质因素干扰时,学生很容易就会被其干扰。不过教师如果能带着学生在理解特征之后进行简单的归纳,形成一定的判断标准,巩固对每种图形特征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就更为扎实了。
比如,在区分一类特殊的长方体时,由于这类长方体的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学生就很容易把这样的长方体看成正方体。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正方体的特征,进行归纳:正方体有6个平平的面,每个面的形状是四四方方的,而且大小相同。归纳过后,再出示特殊的长方体,那么学生就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进一步的认识,而那样特殊的长方体以后也不会判断错了。
三、理解数量关系——“实际问题教学”收效灵活
解决实际问题虽然没有独立的单元,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内容。而解决实际问题难就难在实际问题灵活多变,有时候往往做过的题目换一种说法,学生就不会了。面对这样的灵活的教学内容,实际问题的教学应该侧重“理解数量关系”。不管描述多么灵活多变,只要本质的数量关系弄清楚,就不怕解决不了。
比如,在教学“一根绳子长100米,用去32米,还剩多少米?”这个题目的时候,有的教师会直接问,是求“总数”,还是“一部分”。学生答“一部分”。教师追问,要求“一部分”怎么办?学生则会说从“总长度”里面去掉“用去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完整的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追问的一句“怎么办”,就可以让学生完整的道出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总长度一用去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可是往往在生活中,随着大量的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出现,教师认为这类题目很简单,就很容易简化成如下步骤:还是先问要求“总数”还是“一部分”,学生答“一部分”,教师则直接问用什么方法。这样的简化,漏掉的是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表述,实在不可取。遇到类似的实际问题,就会让学生吃大亏。如“一根绳子长100米,用去32米,再用去15米,这根绳子用去了多少米?”如果仍旧像刚才这样认为求“一部分”就用减法,那么这题学生就做错了。正确的做法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完整的数量关系,即“先用去的部分 后用去的部分=一共用去的部分”。
因此,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面对灵活多变的实际问题,我们要牢牢抓住“怎么办”,这个“怎么办”就是梳理数量关系的过程,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此以往,面对不同的实际问题,学生就能去伪存真,道出题目的本质,从而轻松地解决实际问题了。
四、理解规律——“记忆教学”收效多元
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因为学生年龄以及知识储备的原因,课上还会多出用到模仿与记忆,并且许多内容都是熟能生巧,最终达到掌握的。这些知识的教学,无法按照内容进行分类,但在此也是值得一提的,比如,一年级的《分与合》,二年级的《乘法口诀》。如果光是依靠死记硬背,虽然也能达到掌握的效果,但却事倍功半。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类关于“记忆”的教学,也是有侧重方面的,那就是“规律”,理解和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够使学生在最初学习的时候,避免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死记硬背,过后还能让学生通过规律进行检验,可谓收效多元。
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的心愿。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抓住每个内容的侧重点,以理解为准绳,从学生长远发展考虑,才能从真正的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