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出背景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突出了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和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建设和运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学生学员、教师队伍、办学经费、基本建设、条件装备、教学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基本业务管理提供现代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而传统的A,C,G及以人为本等管理模式无法应对指数级增长的海量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对管理模式所提出的科学、准确、及时、无干扰、可操作的要求。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特色,“就业为本,技能优先,机制灵活”的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I模式)应运而生。
二、I管理模式
所谓的I管理模式是指以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并实施的管理模式,以科学全面的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和实施,并通过实施的反馈数据信息再作用于下一次决策和实施的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I管理模型要素包括信息、决策及实施。即决策Decision←→信息Information←→实施Implement。
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市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信息、上级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指导信息(政策等)。外部信息既是一定的决策信息也是一定的实施信息,它可整理加工形成内部需要信息。信息处理中心就是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的中枢,它以数据库为技术基础,存贮、加工、整理、分类各种信息提供给决策方作为决策依据,提供给执行方作为绝对执行信息,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实施。
决策方通过信息数据对整体工作目标进行决策,并发布执行信息,指导实施工内部信息指本单位工作有关的信息(政策等)。
实施方对决策信息进行具体工作实施,与此同时完成基础信息的收集上传。
总体模式中各部分均可以通过信息中心了解决策的执行程度和效果,并对决策加以改进,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总体目标,坚决执行。随时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及对大局的影响,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工作的实施正是基础信息的来源,而通过对信息处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正是决策信息。
三、I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1.数据信息的需求分析和分类(数据层次、功能)
I模式的起点和关键就是对数据信息的提取,要想准确、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首先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分类。为了避免过多的分级造成的结构复杂冗余,一般分两级为宜。第一级笼统的分为人、财、物,二级分类再细化为政策、研发、生产、管理、客户和销售等方面。如图1所示。其中,一级分类的人、财、物是一个旋转的转盘,即关于人的数据信息可能涉及二级分类的每一个类别。
图1 数据信息分类图
2.管理岗位的确定(定岗定位)
管理岗位的确定主要有管理岗位设置规划、管理岗位应聘机制、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其中管理岗位的设置规划与数据信息分类层次相对应,第一层次简单划分为人、财、物三方面,第二层次细划为政策、生产、研发、管理、销售、客户等方面。管理岗位应聘机制是一个与相应数据信息强相关的量化标准,应考虑等方面。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自身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管理岗位是与数据信息相关的动态循环。
3.系统平台准备
(1)硬件网络平台
硬件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内部网络主要分为服务器群、办公内网及其他应用网等3部分。
(2)软件系统平台
I模式的软件系统平台核心工作是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加工、存储(如图3所示)。具体信息包括人、财、物3个方面,如就业信息服务、学生信息服务、教师电子办公服务、财物管理服务、实习与实训服务等。
4.I管理的实施和执行
好的管理模式能否强化评估、确保落实关键有两个方面:领导重视;操作人员素质。
领导的重视是一个管理模式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领导应该学习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学习和研讨中要亲自抓、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发挥优势效应。
每个岗位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是具有胜任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常识等。技能是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动作活动方式。管理和操作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和实践操作技能,知识与技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要是指归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既包括我们间接学习的经验,也包括在工作中自己总结出的技巧,突出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已、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态度常源于情感,情感萌生出态度,而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只有领导的重视和能胜任信息管理岗位的较完备的操作人员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通过专项调度、分区片会、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健全经常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督促机制,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四、I管理模式的意义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I管理模式是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的蜕变。I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缺乏弹性、信息更新速度慢、高层决策不及时等弱势,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抗干扰性。I管理模式能够科学及时准确规范完整集中共享信息资源、依据科学数据信息做出决策并在执行中及时发现新的信息反馈给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形成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环。分层管理人制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依据层次分类合理定岗,职责清晰,避免职位冗余。岗位间关系明确、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工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整体目标的影响。I管理模式的执行和决策信息进度一目了然,便于监督和管理。统观全局、决策无遗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Z].2010-2012
[2] 刘翔,胡运全,李明星.6I管理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1
[3] 张学先.基于网络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4] 刘艳.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1,5
[5] 刘长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分类及表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9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要求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在2010年11月2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坚持育人为本,以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国家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能力为根本要求,从解决突出问题入手,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
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突出了信息时代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提出了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和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
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结合,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决策和科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战线和服务社会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
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建设计划,建设和运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覆盖、网络化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学生学员、教师队伍、办学经费、基本建设、条件装备、教学实训、毕业生就业等基本业务管理提供现代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而传统的A,C,G及以人为本等管理模式无法应对指数级增长的海量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高速发展时代对管理模式所提出的科学、准确、及时、无干扰、可操作的要求。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特色,“就业为本,技能优先,机制灵活”的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I模式)应运而生。
二、I管理模式
所谓的I管理模式是指以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并实施的管理模式,以科学全面的数据信息为中心进行决策和实施,并通过实施的反馈数据信息再作用于下一次决策和实施的动态螺旋上升的过程。I管理模型要素包括信息、决策及实施。即决策Decision←→信息Information←→实施Implement。
信息分为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市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信息、上级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指导信息(政策等)。外部信息既是一定的决策信息也是一定的实施信息,它可整理加工形成内部需要信息。信息处理中心就是将外部信息转化为内部信息的中枢,它以数据库为技术基础,存贮、加工、整理、分类各种信息提供给决策方作为决策依据,提供给执行方作为绝对执行信息,针对具体工作进行实施。
决策方通过信息数据对整体工作目标进行决策,并发布执行信息,指导实施工内部信息指本单位工作有关的信息(政策等)。
实施方对决策信息进行具体工作实施,与此同时完成基础信息的收集上传。
总体模式中各部分均可以通过信息中心了解决策的执行程度和效果,并对决策加以改进,实施过程中可以及时掌握总体目标,坚决执行。随时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及对大局的影响,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工作的实施正是基础信息的来源,而通过对信息处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也正是决策信息。
三、I管理模式的实施步骤
1.数据信息的需求分析和分类(数据层次、功能)
I模式的起点和关键就是对数据信息的提取,要想准确、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首先要对数据信息进行逐级分类。为了避免过多的分级造成的结构复杂冗余,一般分两级为宜。第一级笼统的分为人、财、物,二级分类再细化为政策、研发、生产、管理、客户和销售等方面。如图1所示。其中,一级分类的人、财、物是一个旋转的转盘,即关于人的数据信息可能涉及二级分类的每一个类别。
图1 数据信息分类图
2.管理岗位的确定(定岗定位)
管理岗位的确定主要有管理岗位设置规划、管理岗位应聘机制、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其中管理岗位的设置规划与数据信息分类层次相对应,第一层次简单划分为人、财、物三方面,第二层次细划为政策、生产、研发、管理、销售、客户等方面。管理岗位应聘机制是一个与相应数据信息强相关的量化标准,应考虑等方面。管理岗位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自身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管理岗位是与数据信息相关的动态循环。
3.系统平台准备
(1)硬件网络平台
硬件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内部网络主要分为服务器群、办公内网及其他应用网等3部分。
(2)软件系统平台
I模式的软件系统平台核心工作是数据信息的分析、整理、加工、存储(如图3所示)。具体信息包括人、财、物3个方面,如就业信息服务、学生信息服务、教师电子办公服务、财物管理服务、实习与实训服务等。
4.I管理的实施和执行
好的管理模式能否强化评估、确保落实关键有两个方面:领导重视;操作人员素质。
领导的重视是一个管理模式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领导应该学习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组织开展相关人员的学习和研讨中要亲自抓、落实到行动中,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发挥优势效应。
每个岗位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是具有胜任能力,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
知识和技能方面:知识包括专业知识、信息管理知识和常识等。技能是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的动作活动方式。管理和操作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时所必须具备的专业信息和实践操作技能,知识与技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学会”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方面:主要是指归纳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既包括我们间接学习的经验,也包括在工作中自己总结出的技巧,突出了管理和操作人员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会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般包括对已、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及其相互关系的情感、态度、价值判断,以及做事情应具有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态度常源于情感,情感萌生出态度,而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情感和态度常常就会有怎样的价值取向。
只有领导的重视和能胜任信息管理岗位的较完备的操作人员才能保证I管理模式的成功运行。通过专项调度、分区片会、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健全经常性的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制度执行督促机制,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四、I管理模式的意义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以数据信息为中心的I管理模式是管理模式在信息时代的蜕变。I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管理模式的缺乏弹性、信息更新速度慢、高层决策不及时等弱势,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抗干扰性。I管理模式能够科学及时准确规范完整集中共享信息资源、依据科学数据信息做出决策并在执行中及时发现新的信息反馈给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形成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环。分层管理人制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依据层次分类合理定岗,职责清晰,避免职位冗余。岗位间关系明确、协调工作、避免重复工作,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整体目标的影响。I管理模式的执行和决策信息进度一目了然,便于监督和管理。统观全局、决策无遗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Z].2010-2012
[2] 刘翔,胡运全,李明星.6I管理模式的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11
[3] 张学先.基于网络的高校科研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
[4] 刘艳.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1,5
[5] 刘长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分类及表述[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