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养老保险是民众年老之后的重要生活保障,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土地保障功能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弱化,城乡居民对养老问题的担忧也越来越明显。本文就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现无缝衔接的建议。
关键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衔接 老龄化 顶层设计 养老金统筹层次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在制度上实现了全面的覆盖。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在户籍和职业等差别条件之上的。这种碎片化的管理存在很大弊端,损害了参保人的权益,加大了养老保险体系的管理成本而且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使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实现养老保险的一体化。
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早已进入老龄社会行列,并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加明显,与城市的退休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年老后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了收入来源,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又没有其他的从业经验。农村老人年老后在家庭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他们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养老问题着实令人担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对养老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促成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 可以满足农民的福利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2.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弱化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个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用地量逐渐加大,传统的农林牧渔业被挤占,其发展受到逐渐缩小的土地限制。再加之各种其他因素导致的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减少,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在日益弱化,保障失地农民的能力也有限,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补偿模式,但毕竟不是长久之极,大量的农村人口在有限的收入水平下被迫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迁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也因种地成本增加、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使得土地收益逐渐减少,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以土地为依附的农村人口的养老模式在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民的收入也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农业收入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来源,养老的责任由子女们承担,呈现出明显的代际赡养特点,这种养老模式在我国古代社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如今经济社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延续。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也就意味着作为农民生存保障的资源越来越少,迫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年迈的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不能获得来自家庭方面的养老支持,农民的养老问题缺少经济方面和家庭方面的保障。
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不一致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真正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无缝衔接有效的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当下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养老金存在缺口的环境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更加凸显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制度的衔接不应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简单的“并轨”,对其适用范围,养老金的领取,制度衔接的相关手续,经办机构等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而这些规定都应是在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引下有序进行的。相关的配套措施要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的碎片化的问题,更好的维护参保人的利益。
2.做好宣传工作。为保证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制度的高效实施,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采取走访、入户答疑等措施使得政策真正为广大民众所了解,真正维护参保人的利益。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制度是一项关系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制度。有大量参保人存在重复参保,重复缴费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大了养老保险管理的复杂程度还严重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尤其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参保人对制度衔接政策没有清楚的了解,即使有一定的了解也缺乏维权意识,使得养老保险衔接制度应有的效应不能很好地实现,这样也就违背了养老保险衔接制度保护参保人权益的初衷。因此要想使衔接制度顺利实施运行大量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3.完善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平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制度,其信息储存量巨大,信息处理复杂。养老保险金是在参保人年老之后才领取的而其缴费是在年轻时就开始的,是一项持续性与动态性并存的政策,因此有效的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大开放的现在社会,人员流动量和流动频率都明显加大,其养老保险能否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变动直接影响到其年老后的养老金领取待遇。我国养老保险统筹的信息平台的不完善直接阻碍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因此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的信息平台这类基础措施建设,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快养老金统筹层次的提升。养老金统筹层次难提高的问题早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针对养老金的统筹层次问题做出了大量规划,但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依然没有实现,就单个的省级统筹的实现就用了大概20多年的時间,分析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地区间利益平衡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养老金的统筹需先解决地区间的利益纠纷问题。梳理具体的利益变动关系,协调地区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关系,对福利流出较大的地区进行财政上的补偿,以此减小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刘丰玲.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杨辉, 曹亚飞.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转移衔接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王恒新.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4(11).
作者简介:陈晓(1991—),女,河北邢台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产品市场营销。
关键词: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衔接 老龄化 顶层设计 养老金统筹层次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在制度上实现了全面的覆盖。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建立在户籍和职业等差别条件之上的。这种碎片化的管理存在很大弊端,损害了参保人的权益,加大了养老保险体系的管理成本而且也有悖于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近几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使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实现养老保险的一体化。
一、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必要性
1.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早已进入老龄社会行列,并且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加明显,与城市的退休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年老后丧失劳动能力没有了收入来源,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又没有其他的从业经验。农村老人年老后在家庭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得他们成为农村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养老问题着实令人担忧。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人们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多,对养老水平的要求也在提高。促成城市和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无缝衔接, 可以满足农民的福利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有效缓和社会矛盾。
2.土地养老保障的功能弱化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在这个工业化的过程中,第二、三产业用地量逐渐加大,传统的农林牧渔业被挤占,其发展受到逐渐缩小的土地限制。再加之各种其他因素导致的人均耕地占有量的减少,农民的土地保障功能在日益弱化,保障失地农民的能力也有限,虽然出现了一系列的补偿模式,但毕竟不是长久之极,大量的农村人口在有限的收入水平下被迫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来迁移到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人口也因种地成本增加、自然灾害影响等因素使得土地收益逐渐减少,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因此以土地为依附的农村人口的养老模式在逐渐被社会所淘汰。
3.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社会,养老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民的收入也主要来自农业活动,农业收入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来源,养老的责任由子女们承担,呈现出明显的代际赡养特点,这种养老模式在我国古代社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但如今经济社会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很好的延续。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人均占有的土地资源逐渐减少,也就意味着作为农民生存保障的资源越来越少,迫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许多年迈的农村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不能获得来自家庭方面的养老支持,农民的养老问题缺少经济方面和家庭方面的保障。
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建议
1.做好顶层设计。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不一致是历史遗留问题,其关系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真正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无缝衔接有效的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当下人口老龄化严重和养老金存在缺口的环境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更加凸显了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制度的衔接不应是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简单的“并轨”,对其适用范围,养老金的领取,制度衔接的相关手续,经办机构等都应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而这些规定都应是在顶层设计方案的指引下有序进行的。相关的配套措施要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保险的碎片化的问题,更好的维护参保人的利益。
2.做好宣传工作。为保证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制度的高效实施,需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法,采取走访、入户答疑等措施使得政策真正为广大民众所了解,真正维护参保人的利益。城乡养老保险衔接制度是一项关系广大民众切身利益的制度。有大量参保人存在重复参保,重复缴费的现象,这样不仅加大了养老保险管理的复杂程度还严重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尤其是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参保人对制度衔接政策没有清楚的了解,即使有一定的了解也缺乏维权意识,使得养老保险衔接制度应有的效应不能很好地实现,这样也就违背了养老保险衔接制度保护参保人权益的初衷。因此要想使衔接制度顺利实施运行大量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
3.完善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平台。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管理越来越受重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项持续性的制度,其信息储存量巨大,信息处理复杂。养老保险金是在参保人年老之后才领取的而其缴费是在年轻时就开始的,是一项持续性与动态性并存的政策,因此有效的信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场大开放的现在社会,人员流动量和流动频率都明显加大,其养老保险能否随工作地点的变动而变动直接影响到其年老后的养老金领取待遇。我国养老保险统筹的信息平台的不完善直接阻碍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因此需高度重视社会保险的信息平台这类基础措施建设,为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4.加快养老金统筹层次的提升。养老金统筹层次难提高的问题早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也针对养老金的统筹层次问题做出了大量规划,但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依然没有实现,就单个的省级统筹的实现就用了大概20多年的時间,分析其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地区间利益平衡的问题,因此要想实现养老金的统筹需先解决地区间的利益纠纷问题。梳理具体的利益变动关系,协调地区间的养老金收入再分配关系,对福利流出较大的地区进行财政上的补偿,以此减小养老金全国统筹的阻碍。
参考文献:
[1]刘丰玲.公平视角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城乡衔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2]杨辉, 曹亚飞.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转移衔接政策的分析与建议[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3]王恒新.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4(11).
作者简介:陈晓(1991—),女,河北邢台人,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产品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