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邑醇良 湖湘巨子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dran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魏源全集》付梓前夕,笔者一行驱车来到湖南省隆回县司马前镇的金潭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三月二十四日,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魏源就诞生在这里。我们来到魏源故居前,看着眼前这座饱经沧桑的宅院,凝想这位智者一生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苦旅,一种虔诚的敬仰和历史的伤感不禁油然而生。在这里,仿佛到处都可以找到魏源的影子,连门前的小溪似乎也在诉说着他一生的勤奋、劳碌、忧患、痛苦和悲欢。
  
  山川孕秀,天生异禀
  
  金潭是一个盘形盆地,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最宽处不过2公里,中间田畎平坦,四周树木扶疏,有似人间仙境。在统称金潭的中段,突然被紧挨着的南北两座小山隔开,把这个盆地分为上下两个魏家。两山之间有条金水河,河西那座小山活像一尊屈腿昂首的狮子,河东那座则像一头伸鼻趴伏的大象,狮子如奔,象山如扑,这就是金潭有名的胜迹“狮象把水口”。据说正是这狮象护卫金潭,把守水口,留住这块风水宝地的福气灵光,才使这里人才蔚起,上下两个魏家产生了魏源和魏光焘这“文武二魏”。
  魏源故居在上魏家金水河上游的沙洲上。这里名曰沙洲,实则是一个台状的宅地,因其地形狭长如船,故又叫船形上。院前田畴,视野开阔,一条小溪从垅中穿过,宛如一条护城河;院后约300米处,清澈的金水河不舍昼夜,流过这片原来盛产黄金的金滩,缓缓注入辰水。远处矗立在金潭南面群山峻岭中的笔架山,是由三座大山的山尖并排而成的一个山字,俨然一个大笔架。魏源故居的读书楼与笔架山正好遥遥相对,据说魏源少年时就常常凭棂伫望笔架山,翘首问明月,浮想联翩。
  隆回金潭的诸多胜迹,曾激起不少文人骚客泼墨写意,清末的大理寺少卿魏澧兰就有多首写金潭山水风光的律诗,如:“酒馀潇洒倚花栏,醉眼频开仔细看。五色祥云横石壁,三更朗月照金潭。形排笔架呈青障,髻旋田螺拥翠峦。尤爱文昌高建阁,千秋胜迹壮奇观。”诗中提到的石壁、金潭、笔架山、田螺山、文昌阁等,都是魏源童年流连陶醉过的地方。魏源就是在这样美丽的山川环境中成长的,使他自幼养成了豁达开朗、宁静深邃的性格,而且终生怀着一种对故乡浓浓的恋情。他在成名后为《邵阳魏氏族谱》序中写道:“金滩山水环绕,原隰广平,加以前人德泽所加,非止掇一科一邑之荣已也,将必有忠信材德奇伟之士出乎其间,以亢宗而起家。”魏源就是这里诞生的“忠信材德奇伟之士”。
  魏源的祖上原是当地的大户,财产丰厚。到曾祖父魏大公和祖父魏志顺(字孝立)时,在一次饥荒中,由于代全乡农民交纳钱粮,致家道中落,魏家也因此得到了县令嘉奖的“邵邑醇良”匾额。据说魏源故居就是乾隆中叶由祖父所建的。魏源是金潭魏家第十五世孙,属“达”字辈,因而原名远达,字良图,号默深。魏源有方印章,刻有“默好深湛之思”六个字,自述了他为何取字“默深”的本意。他七岁开始入私塾读书,其刻苦好学远远超过了一般子弟。据说由于他沉醉书中很少出书斋门,白天用功了,晚上还要读到深夜,致使父母非常担心他的身体,“每夜定,灭灯令卧”,可他伺二老熟睡后,还是要偷偷翻阅。不仅如此,少年魏源的聪慧也非同寻常:一般孩子只能机械背诵的古书,魏源听讲之后即能了解大意;九岁到县城应童子试时,县令指着茶瓶上的太极图即兴说“杯中含太极”,怀揣两个麦饼的魏源灵机一动,当即以“腹内孕乾坤”答对,对仗之工整,意境之高远,使县令大为惊异。金潭人常说,是这里的山川灵秀孕育了魏源的聪慧天资;是先辈为人正直、乐善好施的操守品德和儒家经典中讲究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传统文化营养,从小陶铸了魏源非凡的意志、才具和品格,培养了他关心社会、关心民瘼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
  
  魏源故居是一个坐西朝东、两进两横的四合院,木质结构,四周有围墙,占地约2300平方米。前进为厅堂,宴接宾客;后进为正堂,祀列祖列宗,其两侧为正房。前后进之间,两侧为厢房,构成四合天井。两横为楼房,上楼下仓。右侧的楼房是魏源少年时代的读书楼,书斋中桌椅、文具、油灯等,仍按原状陈列。厅堂前面为坪地,坪地前面是槽门。据金潭老人说,槽门原有两扇门,内门楣上有“内阁中书”匾额。槽门两边有楹联:“沙洲回碧水,朗月照金潭。”厅堂柱上有楹联:“读古人书,求修身道;友天下士,谋救世方。”读书楼则有“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两副楹联。据说这些楹联大多是魏源青年时代所作的。
  登上这座魏源童年时代读书的木楼,缅怀当年他从塾师欧阳炯明在此楼读蒙馆和从刘之纲师习举子业、练习作文赋诗的情景,掂量着这些对联透出的抱负和远大志向,更领会到了一个人一生的学习与交友对人生成长的至关重要。正是在这个读书楼多年苦读,十五岁便中了秀才。且由于考试成绩优异,得到湖南学政李宗瀚的赏识。嘉庆十七年(1812年),魏源来到省城长沙的岳麓书院求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如汤金钊、袁名曜、李克钿、何庆元等。大约学习了10个月,便因品学兼优而被学政汤金钊选为送京城国子监读书的优贡生。魏源到北京后,一面准备科考,一面寻师访友。他首先找到当时为翰林院编修的湖南同乡陶澍,又通过陶澍介绍,与经学家胡承珙相识,并得到胡承珙、刘逢禄等大学问家的指导,还结识了贺长龄、林则徐等一些正派的达官,学业上则与龚自珍、陈沆等相切磋。可以说,魏源的第一次上北京,在精神上和学问上都收获很大,那些师友后来大都是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或终生不变的笃友。后来他又两次进京,虽然考试不利,两中副榜,直到道光二年才高中顺天府乡试第二名,但他学问上却已博通经史,开始以经术当治术,写出了第一部通经致用的著作《诗古微》,同时还结识了汤鹏、包世臣、陈奂、姚莹、杨芳、张际亮等一批新朋友。据《魏源师友记》记载,与魏源同时的巨公、长者、魁儒、奇士等师友竟达233人。正是这些挚友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共同关注和对魏源旷世奇才的认同,才有后来贺长龄招魏源入幕,请他代为编辑的一部开启晚清一代经世致用学风的皇皇巨著《皇朝经世文编》;又有鸦片战争后受林则徐重托而编著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部巨著《海国图志》。有人说,在近代中国这个激剧变化和大动荡的时代潮流中,我国士人中明显地出现顽固守旧、袖手旁观和与时俱进三种不同的态度,而湖南士人的杰出代表魏源,其人生态度始终是积极的,与时俱进的。从他编辑《皇朝经世文编》时“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和“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经世变易思想,到鸦片战争后在《圣武记》中疾呼的“时乎时乎,惟太上能先时,惟智者能不失时”,再前进到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划时代的光辉命题,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并艰难地“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先进文化代表形象。这些名著的诞生,何尝不是对魏源当年所撰“学贵运时策,友交立德人”的最好回应和诠释!
  魏源一生官运不佳,虽然原因很复杂,但与他自身的气质和学人本质有很大关系。他“生平寡言笑,鲜嗜欲,虽严寒酷暑,手不释卷,至友晤谈,不过数刻,即伏案吟哦”,即使做官之后,也是“听政之暇,以典籍自娱”,不能忘情于撰述。“学问渊博,才气纵横,其性情兀傲,几若目中无人。”这样的气质和情性,当然不适合于充当机警权变的政治家,更耻于逢迎奔竞跑官钻营。因而他在晚清污浊不堪的宦海中,得不到高官名位,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我敬重魏源,觉得他一生的精力没有耗费在官场上,而主要用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救亡图强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邃思考,这不独是国家、民族之幸,也是魏源之幸。
  (作者单位:岳麓书社)
其他文献
集经典文化大成的编辑先师    2500多年前,正当西方的哲人受“上帝”的启示,绕着地中海周边的河流、平原和山谷,探索宇宙人生的奥秘,用“神谕的文字”,在泥陶版、莎草纸或兽皮上刻画、撰写后来被称为《旧约》的某些先知故事的时候,东方的哲人接受“圣王”的教谕,周游黄河大平原,寻求三皇五帝积累起来的甲骨、金石、竹木等简版文献,精心编述治世兴邦的文化经典。  孔子自从问道于老子,得知夏、商、周三代的精神文
期刊
清编《全唐诗》,集中收录的郊庙歌辞差不多有7卷(第10卷~第16卷,第15卷有3组舞曲歌辞),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些去掉“兮”就是六言),总共438篇,近500首,占到《全唐诗》的百分之一。其中第16卷是五代时的郊庙歌辞,因本文主要探讨唐王朝时期的宫廷祭祀,所以暂不同列考虑。  宫廷祭祀是国家大事,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郊庙歌辞”,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社稷、宗庙等大典时所用的歌
期刊
罗香林先生的《客家源流考》一书中记载了一则“葛藤坑”故事: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大军进发到闽西,百姓纷纷逃难。黄巢见到一位逃难妇女,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里却牵着一个小孩子,心中不解,询问才知,大孩子乃是其侄,父母双亡,因此准备在万不得已时牺牲自己的孩子,尽力为兄嫂保存血脉。黄巢大为感动,便告诉她在家门上插上葛藤,起义大军便不会骚扰。妇女回去告诉了全村的人,整个村子在战乱中得以保全,此村以后便名之为“
期刊
河南南阳彭氏分为邓州与镇平两支。按照彭氏族谱的记载,彭氏族人是在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的。清康熙年间,该族成员彭师抟曾入朝为官,并被延聘为皇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业师。后来家族败落,该族后人彭链携其四个儿子到邻县镇平七里庄重新落户,从而形成了镇平彭氏的四个支系(俗称“四门”)。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邓县彭氏渐渐不为人知,而镇平彭氏则因为彭禹廷和彭雪枫的政治作为而
期刊
《寻根》杂志2003年第二期以《中原地区的台湾村》为标题,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河南邓州市台湾村。该村陈氏家族的始祖依那思罗,系台湾邹族人,于300多年前自台湾到邓州屯垦定居。据陈氏家谱记载,在依那思罗去世百余年后的清朝同治年间,曾有台湾族人前来“觅亲祭祖”。邓州陈氏家族现已发展到第13代,42户,200多口人。2002年12月,陈氏家族第13代孙、该村小学校长陈堂三从家中一个古旧木箱子里发现了珍藏多年
期刊
科举,即“分科举仕”的简称,它创设于隋朝开皇七年(587年),终结于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前后历时1300多年,是中国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渠道,也是世界上历史最长久、影响最大的选官考试制度。科举设立以后,春季开考的称为“春闱”,秋季开考的称为“秋闱”。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大抵说来,分为三级:乡试被录取者称举人、会试被录取者称贡士、殿试被录取者称进士。  广西富川瑶族自
期刊
新世纪之初,湘鄂渝黔接壤的湘西龙山县里耶一项重大考古发现轰动中国乃至世界。酉水河畔里耶发掘出一座战国古城,出土36000枚秦简及许多重要文物。国务院将里耶古城遗址增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一发现是继发现兵马俑之后秦代考古的又一惊世发现,蕴含巨大的学术价值。  里耶,土家语音译地名,里,土地;耶,拖,拉,开垦耕耘,即开辟土地之意。武陵山区的里耶,处于酉水中游的一片小盆地,是土家族聚居区中心。土家
期刊
科举制度确立于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政治由中央集权走向君主集权的隋唐时代。在君主集权政治之下,君主能否有效地控制官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科举制度的出现,除了提高官员的职业素质之外,更重要的是满足专制君主控制官员的选拔并由此控制国家权力的要求。  科举考试养成了读书做官的风气。中国社会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这种读书做官的思想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而被高度强化。科举考
期刊
陂村位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属青原区文陂乡,全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古村自然条件优越,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的古村落。据考证,陂村的开基祖为南宋初年梁仕阶,从陕西长安带领族人迁徙至此。如今该村有3000余人口,均姓梁。现存有367幢明清建筑风格民居和2
期刊
在常人看来,中国人是最崇拜祖先的民族,光宗耀祖是子孙后代义不容辞的义务。中国的家谱格外发达,目的是敬宗收族、明确传承、纯洁血缘。然而中国人又是现世主义的,家谱的另一个不被提及的目的——提高家族地位常常将前者彻底戏弄。唐末逢社会大动乱,前代的谱牒学著作几乎荡然无存,世族制度永远退出中国历史舞台。此后中国进入民间修谱时期。然而中华民族屡经灾难,史籍文献既高产也高失,大规模毁书记录就有多次。对于家族谱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