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学生感到数学好玩真的那么难吗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见习的学校是湖州吴兴区月河学校502班。通过近两周的时间观察发现,学生数学成绩分化已经非常严重。数学成绩好的学生能考到100分,差的学生只有47分,连及格线都碰不到。在笔者看来,数学不应该有这么大的两极分化,可想而知,47分的学生在今后的高中的数学学习是多么惨淡。
  数学老师要做的头等大事是将数学上得有趣,让学生爱上数学,而不是害怕数学。让学生把数学变得好玩并且玩好数学,是大家一直以来的愿望。但是怎样能够实现这一愿望,却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如果我们单纯地从知识上传授,很难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好玩,给孩子营造一种数学的环境和氛围。就此次见习观察而言,笔者总结了以下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的做法:
  一、精心设计活动环节,紧密结合相关知识,寓教于乐
  同组同学所上的五年级下册那堂《因数与倍数》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一个环节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让学号是某某数的倍数的学生到讲台来的游戏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好玩。小小的一个环节却能调动课堂的气氛,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何乐而不为?课后指导老师又给我们支了一招,曾有教师在公开课上很好地运用此法: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令以某某数的倍数为学号的学生先离开教室,再让某某数的因数为学号的学生离开教室,最后便可以说1的倍数为学号的同学可以离开教室。这个绝妙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多么好玩,从而打破了他们原先对数学的恐怖认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在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对于课堂环节有精心的设计,运用生活中能够引发孩子兴趣的事物为支点,成功地激发了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并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好感。
  二、巧妙地让学生参与课堂,给他们可控的表现机会
  新的教育观点认为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更多的时候教师会有很多顾虑,比如课堂纪律的问题,上课进度的问题等等,所以总是只能无奈地继续选择牵着孩子走,而无法将课堂真正地交还给学生。就笔者见习期间的观察,学生的表现欲确实很强,有的时候因为学生太过积极也确实曾出现难以控制的场面。面对这一难题,笔者认为不应该因为害怕课堂失控而过多地限制学生,如手中握沙,你捏得越紧,那么沙粒将会从你手中漏得越快,就如孩子们对于数学好玩的好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将手摊开将沙粒捧在手中似乎更安全些,给学生可控的自由,有他们足够的表现机会,但绝不能让他们逃出你可以控制的范围。课堂中能让孩子自己操作的,自己解释的老师绝不代劳,比如学长方体时,让学生自己看一看,量一量,和大家说一说:讲解题目时,学生会讲的就让学生讲解;在遇到数学概念时,学生能自己概括的就让其概括,真的遇到困难时再做提示;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得出的就让他们自己进行学习。而在面临学生争先恐后回答的失控场面时,教师应及时地引导学生,拿回主导权,把握课堂的节奏,而不应该只考虑让学生多多表现这一单一方面。这个度的拿捏也是十分考验教师的功力的,若能处理好这样的问题,学生们不但能够注意力高度集中,意识到数学是自己的事,也能不打乱课堂的节奏,影响教学的进度。
  三、让学生感悟数学并不是藏之高阁的武功心法,而是能时时傍身的利器
  在大部分孩子眼里,数学只在考试中才会用到,长此以往必将磨光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因此这一观点必须及时改变才行。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这需要和家长多沟通,让家长配合教学,让学生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让家长参与数学教育,在生活中多留意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而不是只在考卷上出现。而在这一方面教师却无法真正地将其落实,因为其中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更现实的方法为将我们的数学课堂变成真实的数学生活,在课堂的引入方面更加地生活化,运用生活中所遇的问题将数学和生活连接,直接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在教学中运用的例子也应更接近小学生的生活。除此以外教师可以在下课或课堂生成问题上多引导学生,多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而不应该给学生留下老师只在乎自己卷面分数的坏印象。
  能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好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应该留意生活中的小事,多思考教学方法,多花时间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眼里的数学变得好玩从而玩好数学。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和学生仍一头雾水形成鲜明对比。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任务的设计谈谈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学习动力 能力培养 课堂效率  作为一线的中职数学老师,对课堂中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授,台下学生仍一头雾水的反差感触最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学生,文科类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
期刊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若以“授”代“学”,难免不“言之谆谆,听者藐藐”。若更新观念,改进教法,变“授”为“学”,把重点放在“学”字上,则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教师由教为主转变为启发学生学习为主,使教学过程由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为主,从而使语文教学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一、发
期刊
为贯彻新课程精神,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着力推行“朴实教学模式”,注重课堂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教与学的结合以及学生自主性的开发,除了课堂教学环节外,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需要关注。如何才能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教与学结合的新范式,促成教学一体化,笔者试从高考历史复习学生备考角度进行思考和尝试。  一、思考与筹划  高考一轮复习中,教师多以带领学生梳理课本,掌握基干知识
期刊
【摘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明代进步思想家顾宪成写下的流芳百世绝唱,它激励了一代代莘莘学子和无数的仁人志士。此绝联所倡导的“勤奋读书、不忘社会、关心国事”的历史责任意识,正是新课程精神理念和学校教育改革所高举的时代旗帜。作为历史文明的传承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社会核心生产力的缔造者,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倾囊相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根据课程教学的内涵特征,注重对
期刊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祖国语言中的精华,可是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摇头叹息,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其关键在于学生没有对文言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谈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的美,体会到文言文的实用,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坚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蓝本,以考试大纲为参考,以自主学习
期刊
“口语交际”是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必须予以重视,下面谈一谈初中阶段“口语交际”训练的一些设想。  一、初中各年级口语交际训练的基本要求  七年级,激发练说的兴趣,鼓励练说的勇气,着眼于训练学生正确、连贯地进行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善于从身边的生活寻找话题,养成主动表达的习惯。  要利用以叙述事物和人物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材料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有学生因违反课堂纪律与任课老师发生矛盾的事情,如果不及时解决,一方面会影响任课教师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是降低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因此而放弃了对该学科的学习。这时,如果班主任能够正确地沟通引导,化解其中的矛盾,从而树立起任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就会达成学生喜欢老师,老师离不开学生这样一个完美、和谐的结果。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 切入点 欣赏 桥梁  班主任是
期刊
《牛津初中英语》每单元的第一课时包括Comic strip和Welcome to the unit两方面的内容 。Comic strip 通过卡通漫画中可爱的小狗Eddie和电子狗Hobo之间简洁而有趣的对话,导入本单元学习的话题,并点明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要点;Welcome to the unit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预测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属于热身训练。其实这第一课时,就是每单元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不甘落后,它不断地自我发展和完善,在过去的漫长岁月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中语文教学作为教学领域的重要一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着。中考的诞生和发展是人们有目共睹的,其中有一项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核一直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点,一旦它改革成功了,那么初中语文的教学改革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所以,近年来,关于改变初
期刊
九年级同学在复习思想品德时,不光要面对当年的课程,而且还要面对七、八两个年级的课程,所有内容犹如压缩饼干一样,同时摆放在同学们的面前,如何取得理想的成绩,是许多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思考起来颇令许多同学“头痛”的事情,“头痛”久了,就会背上思想和心理的双重包袱,容易导致对该门功课信心的缺失,恶性循环下去,考试的时候,就只能听天由命了。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执教经历,就复习方法问题,笔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