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多维互动,才能接纳八方聚拢的知识信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突出主体,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更新新观 归还主动权 激发兴趣 开放气氛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在各行各业都是学之有效的真理,特别是教育行业更要贯彻执行这一理念。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从“单向输出型”教学和“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破旧立新,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多维互动,才能接纳八方聚拢的知识信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突出主体,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做了积极努力的思考和探索。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语文课的内容远不是几本教材所能囊括的,因此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更新教学观念
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排斥“教”,也不是作系统讲授。要真正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以“学”为重心,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并能在实践中坚持贯彻这种思想。
为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⑴在课备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⑵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⑶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归还学生主动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⑴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⑵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⑶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⑷把练的内容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讨论题,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如: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后,联系学生实际,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话题:⑴讲真话真的很难吗?生活中你有没有说过谎?如果说过,为什么要说谎?⑵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穿衣服在街上行走的人?如果有,我们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呢?⑶谈谈你对真实与谎言的看法?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4、开放课堂气氛
开放思维首先要开放课堂。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
要让学生开放思维、有效探究,教师就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教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如:我在教《祝福》时,设置情境,烘托气氛。我用低沉的音调说:“祥林嫂死了!”脸上露出悲凉的神情。学生一脸的疑惑:老师今天怎么啦?对作品中的人怎么这样动情?这时,我就启发学生:“你们知道祥林嫂怎么死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是饿死的,有的说是冻死的,有的说是被柳妈的地狱说吓死的,还有人说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学生的回答逐渐接近主题。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发问:“到底谁是真正的凶手呢?”让学生写一个祥林嫂死亡的分析报告。学生做了一回主治医生,课堂气氛能不和谐吗?所以,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与轻松,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自主学习中引导与释疑
在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的初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我们有些同学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对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太适应。所以,一部分学生手足无措,放任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如:一些学生总是在自习课时间说话,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学习,给人的感觉是百无聊赖。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把学习当回事,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学不学差不多。有些同学学习基础薄弱,但这更需要加强自主学习,要利用宝贵的自习时间,迎头赶上。因此,我一再鼓励他们要有决心、有信心,并激励大家伸出帮助之手,共同进步。二是寄希望于外界帮助。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觉得没有后顾之忧。我耐心地做好个体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现在好好学习,未来才会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有些同学希望学习好,但是不会利用自学时间:时间分配不当,导学案没时间做,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这样学习,总感觉被动。我们引导学生首先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交流探讨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利用好时间,真正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语文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
【关键词】更新新观 归还主动权 激发兴趣 开放气氛
古人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在各行各业都是学之有效的真理,特别是教育行业更要贯彻执行这一理念。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从“单向输出型”教学和“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破旧立新,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多维互动,才能接纳八方聚拢的知识信息,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突出主体,呈现出生生不息的活力。
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做了积极努力的思考和探索。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充分证明:只有在如下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语文课的内容远不是几本教材所能囊括的,因此教学单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比重,必须随着学段的提高而增加。这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二、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更新教学观念
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排斥“教”,也不是作系统讲授。要真正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以“学”为重心,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并能在实践中坚持贯彻这种思想。
为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⑴在课备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⑵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⑶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归还学生主动权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然而,教师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这是当前教学中师生关系最突出的问题。要优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坚持活化教师主导作用和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做到以下几点:⑴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问”的天堂。⑵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课堂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⑶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⑷把练的内容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3、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性的讨论题,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如:在上《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后,联系学生实际,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话题:⑴讲真话真的很难吗?生活中你有没有说过谎?如果说过,为什么要说谎?⑵日常生活中有没有不穿衣服在街上行走的人?如果有,我们认为是什么样的人呢?⑶谈谈你对真实与谎言的看法?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热情很高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这样,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提供信息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使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
4、开放课堂气氛
开放思维首先要开放课堂。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习者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在参与中表现。
要让学生开放思维、有效探究,教师就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教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如:我在教《祝福》时,设置情境,烘托气氛。我用低沉的音调说:“祥林嫂死了!”脸上露出悲凉的神情。学生一脸的疑惑:老师今天怎么啦?对作品中的人怎么这样动情?这时,我就启发学生:“你们知道祥林嫂怎么死的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是饿死的,有的说是冻死的,有的说是被柳妈的地狱说吓死的,还有人说是被鲁四老爷逼死的。学生的回答逐渐接近主题。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发问:“到底谁是真正的凶手呢?”让学生写一个祥林嫂死亡的分析报告。学生做了一回主治医生,课堂气氛能不和谐吗?所以,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自主学习的快乐与轻松,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在自主学习中引导与释疑
在坚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的初期,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我们有些同学对自主学习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对自主学习的方式不太适应。所以,一部分学生手足无措,放任自己,失去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如:一些学生总是在自习课时间说话,自己不学,还影响别人学习,给人的感觉是百无聊赖。究其原因:一是没有把学习当回事,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学不学差不多。有些同学学习基础薄弱,但这更需要加强自主学习,要利用宝贵的自习时间,迎头赶上。因此,我一再鼓励他们要有决心、有信心,并激励大家伸出帮助之手,共同进步。二是寄希望于外界帮助。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觉得没有后顾之忧。我耐心地做好个体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现在好好学习,未来才会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有些同学希望学习好,但是不会利用自学时间:时间分配不当,导学案没时间做,不想做,而又不得不做。这样学习,总感觉被动。我们引导学生首先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交流探讨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利用好时间,真正发挥出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只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来源,也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教学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自己能构建知识,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利用语文自身的魅力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宽敞的学习空间,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