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因一个哲学转换,我开始走近院士何继善。
这个哲学转换来源于70年前,日军轰炸机在一位中国孩子头上盘旋,那些罪恶的炸弹在炸死了多少中国人的同时,也炸醒了一个民族沉睡的灵魂。我尤为好奇的是,那些飞机曾在很多中国人头上盘旋,在很多中国少年头上盘旋,却没有炸出千万个何继善。是什么让少年的他与那些疯狂的轰炸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哲学互动?如果用宿命论的惯性思维去推想一个乡村孩子的人生轨迹,是很难跟一位杰出科学家连在一起的。可事实上——
一个幸福的幼童,就是没有快乐的童年;
一个好学的孩子,就是没有学校可进;
一个不知仇恨的幼子,就是为家国恩仇付出一生!
奇怪的是,何继善从小失学、失学再失学,苦难、苦难再苦难。一直到他的青年时代,命运似乎一直在跟这位以后的科学家不停拧巴。或者说,是他在跟命运不停拧巴。比如上大学、遇“文革”、顶“污点”、受排挤。可是他——
就是站出个湖南领军的何继善!
就是站起个中国杰出的何继善!
就是站成个世界瞩目的何继善!
何继善何许人也?用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弗兰克·莫里森的一句话来说:“在地球物理学界,既懂方法原理,又懂研制仪器的,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何继善是其中一个。”
我曾经相信,冥冥之中总有一双命运的推手。但是,何继善的故事让我对命运的推手产生了质疑。对那个大围山下的幼子而言,宿命的力量显得那么无力。因为,我强烈地感觉,不是命运在推着他走,而是他在牵着命运的鼻子走!
深入采访后我终于悟出:是侵略者炮火的激将,是民族屈辱后的奋争,是抗战精神激励了他。从遭受日军轰炸那天开始,漫漫70年——
他做梦,自强、国强,不再受欺负;
他追梦,不拿枪,用科学一生抗战;
他圆梦,拼搏奋争,让国家民族永立不败之地!
第一次上门采访他,是在中南大学的办公室。他身后,贴有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全球矿产分布图。密密麻麻布满的红点,连成的分明是他的生命轨迹,走着看着,那张巨大的图突然幻化成巨大的舞台,演绎着一个杰出科学家对人类的巨献:
从世界列强炮火下幼童的立志,到一个“矿工的梦想”变为现实——“双频激电法”,类似医学上的“CT”探测地下矿产资源,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由中国人提出原理、由中国人发明仪器、在中国国土上取得成功应用的勘探方法。60年来,何继善对地球的探索,是从广袤的陆地,到深邃的海洋。在他的地球物理国度里,他从来就是舒展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而由此衍生的系列探测地球物理的方法和仪器,让何继善在国际舞台上声誉鹊起,赢得一致赞誉——
研究发明地质“CT”系列,他从高山到海洋,从平原到河流,创造了“把脉”地球的神话;
发明找矿仪,他找到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锡、锑、锰在内的一大批矿产资源,累计价值超过2000亿元;
发明世界首台管涌渗漏探测仪,运用在110条江堤、20多座湖泊水库,洪水来临前堵住了管涌,溃坝垮堤的风险能减小到零;
他更能将人们认为已经枯竭的“空矿”,“变”成储存40吨金矿石的金矿……
类似这种为民造福的工程无法累计。
他倡导科普,“大手”拉起无数“小手”,在100多家学校和公益场所、20多万青少年心里埋下科学的“根”……
舞台中央站着气定神闲的何继善,聚光灯从背景述说到光照凝聚。我看到一位80岁的长者挺直的脊梁、有力的脚步、周正的双肩……
原想去找哲学转换后的生命密码,并借此探究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但,笔者觉得,直接聚焦何继善,细致地画一幅肖像,会来得更直接,说得更形象。
腿:跑野外比车轮子更接地气
我常常想:高个儿的何继善,那双长长的腿几乎占据了他身高的一半,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更撑着一位科学家的身体与精神。那双腿一旦起步,脚下青山绿水的大地,便是汪洋大海。那双长腿,像一艘探索之舟,载着他驶向“鲜花盛开的村庄”。
的确,何继善的口头禅:“我的实验室是——大自然。”
“科学,离不开实验;科学家,不走进大自然的实验室,就会失去生命。”何继善这话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真知灼见。
用腿亲近大地,成了他60年的日常功课;
用腿丈量精彩,收获他80年的丰富人生。
何继善生下来一双长腿,听母亲说,是用脚讨生活奔波的命。还真叫母亲说对了,怀揣着矿山的梦想,肩背着装满图纸蓝图的行囊,他不知疲倦地走了多少山川大地。他一直想通过对一花一草、一石一树的热爱,去读懂地下的宝藏。它们应该有特别的灵性,也有独特的语言。
但有很长时间,何继善读不懂,自然就找不到藏宝的门。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一段“发配流放”时光里,沉睡千年的土地开始苏醒显灵,一花一草开始说话。
作为“白专典型”的何继善,有一天接到通知,让他到四川物探队劳动锻炼,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没有感到突然,像他少年时代的失学一样,权当命运的插曲。虽然,那该是一个青年学者做学问的大好时光,但何继善有他的思维方式:事物都是辩证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個学者的专业不应该仅仅长在书本上,也应该长在大地上,长在崇山峻岭中,因为他研究的是地球物理学。
在那个地方,何继善遇到了从前的几个学生,但学生们的遭遇并不比老师好到哪里去。都是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都是属于被改造的一类人。
于是物探队里,技术人员被当成工人用,工人被当作技术人员受重用。设备不能掌握在被改造人手里,是不放心,也是不讲政治。这种工作安排上的错位,免不了碰出一些黑色幽默的火花。比如,工人们在操作仪器时,常常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正在干体力活的何继善们就会被工人们叫去,在他们的监督下,指导工人消除故障。 一天,物探队的仪器坏了,不管众人怎么捣鼓,就是不听使唤。这事儿正好让何继善碰上了。他看了看、想了想,然后有点羞涩地问:可不可以让我试试?负责人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一时不敢答应。但他们也明白,这些不听使唤的设备要是老也不听使唤,恐怕更不好交代。思考再三,负责人同意让何继善试试。
其实,要说何继善当时没有顾虑是假的,因为万一修不好,就会被扣上“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帽子。这对于一个正在改造锻炼的人来说,其后果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问何继善:明知道后果很严重,为什么还要去冒险?
何继善笑笑说,以我当时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冒险的。我是有绝对的把握。我是先看出了门道,然后才请战的。当然,也是责任感的驱使。我是国家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国家需要我出力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风险,我做不到。
就这样,何继善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着手上的一个万用表、一把螺丝刀,玩魔术般地把仪器给弄好了。
工人毕竟是质朴而实在的。眼前这位戴眼镜的青年知识分子,让他们相信了知识分子不但是可以改造好的,而且改造好了之后对国家还是很有用的。何继善的个人境遇有了明显的改变。工宣队的人也开始把仪器交给他使用。
何继善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他早就酝酿于心的“双频激电法”的探索研究。
何继善去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地区。山下山上温差很大。山下穿背心,上了山就得穿毛衣。从山下爬到山上,要整整一天时间。而且不能住少数民族同胞家里,就住帐篷。
一天的山路,就算身上没有什么行囊负担,走起来也够呛,何况还要背上很重的仪器设备。没过多久,他与同行的张宗岭就有点儿吃不消了。这时候,何继善竟然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把每天重复背上山背下山的仪器设备放在山洞里,这样自然就免去了重复的劳累。
保存了体力,研究就在悄然中进行了,其进展也没有他预期的那样快。但正是那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他能够开始在设备群里畅游,为他在仪器实验研究中开通了一条暗道。谁也没料到,在世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重大关注的“双频激电法”不是在高端的实验室,而是在大山深处逐渐成形。
何继善尝到了野外勘探的甜头,真正的科学在屋里是容纳不了的,祖国的山山水水、枝枝蔓蔓都带着灵气。从此,何继善不用被“发配”而是主动争取一次次出发:一个月的,两个月的,最长一次半年才回家。
后来,何继善又带学生到云南个旧实习。那里山陡路险,云南冶金局正在此地探矿。他们到来的时候,云南冶金局正苦于无法解决地形因素对地电场分布的影响。而这正是何继善潜心研究的方向。当时,那个发端于苏联的“坐标网转换法”的地形改正方法正在推广。但用这种方法后,常常出现改正比不改正更差的结果。何继善敏锐地洞察到这个问题,悄悄地酝酿着自己的“点源场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经过夜以继日的计算、试验、论证,他向领导和专家们果断抛出他的“点源场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已无计可施的云南冶金局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采用了这一方法,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苦苦寻觅的大锡矿终于被找到了!
这次试验的成功,接轨了何继善思考多年的理论,与“挑战权威”找到了实践的对应。他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在新的高度上自然碰撞、提高、升华。
早在1975年,何继善就曾尝试过挑战自己心中的权威。那时候还是漫长的科研寒冬,何继善凭着一股冲劲,不合时宜地对苏联权威专家的学术成果提出了质疑。然而,他还没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还不足以驳倒人家,何继善一次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答案。
正是亲近大自然,挚爱大自然,何继善有了满满的收获。云南个旧4个多月的野外勘探的辛苦与幸运之旅,加上又一次4个多月的贵州、宁夏之行,他背回重而大的行囊——一大袋厚厚的地质考察笔记。
何继善背回的何止是勘探笔记!而是他野外勘探时生出的无数疑问。在精心整理和探究中,他确信,世界地球物理学界权威们的某些科学定论,有明显的漏洞与瑕疵。尤其苏联学界的权威专家B.A.柯马罗夫,他把地质勘探的原理建立在二维空间里,导致很多地质勘探中出现的问题,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对地球的物理勘探原理应该建立在三维空间上!而权威们用二维空间原理指导现实,只能把地质勘探引向歧途。何继善把这一理论整理成文后,投给了一家权威学术期刊。也许是怕撼动权威,他们把那篇论文压下了。毕竟,中国地质学界长期以来都是在那位被何继善质疑的学术权威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地质勘探的。
挑战权威,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勇气。在那些日子里,有一个人是能读懂何继善的,就是他的妻子。她从丈夫整理笔记的精心与执着中发现,他常常莫名其妙地显出激动和快乐。这时的他像一个钢琴演奏家,那双手在琴键上激越,仿佛在创作一首崭新的曲子,那姿势、那乐感、那灵动,与他热衷的做实验是不一样的。
何继善多次说过,他感谢那段让他有史以来如此长时间地贴近土地,贴近深藏富矿、闪闪发光的地方。就在大好河山面前,儿时的片片段段开始浮现在眼前,仿佛都给他灵感、给他悟性。他感觉他在慢慢读懂它们,并能与之倾心交流。
何继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学术研究已进行到一个新的突破节点。
技术从来就是被理论支撑、引导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先生自然深知此理。正因为如此,他花在理论研究上的时间和功夫并不少于他发明和研制诸多探测仪器。
有趣的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何继善的“电阻率法消除异常干扰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而这个大奖卻是由云南方面上报的,何继善本人并不知情。直到湖南省召开科学大会,何继善领到奖状时才知晓这一切。
何继善说到此处,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那个时候的人,思想很单纯,不会把别人的成果揽入自己怀里。要是换了今天,这个国家大奖就未必是我的了。”
在回忆那段被流放的岁月时,何院士的语气里没有半点抱怨。在他慢条斯理的讲述中,艰苦的劳动锻炼被他赋予了颇有诗意的浪漫色彩。比如,他与同伴张宗岭可以在帐篷里把山里的特产铺满一地,以水当酒,遥祝远方的亲人生日快乐。当然,对那段生活做了很多的诗意描述之后,何继善没有忘记告诉我,那段生活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严重的胃病。 其实,何继善对那段时光的留恋,绝非因为那些被他诗化了的所谓浪漫生活。他留恋的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无法省略的治学过程,而那个过程只能在山川大地上完成。
1986年,何继善的那篇题为《电阻率法地形改正》的论文,终于被地球物理学界所认同。何继善严謹、坚持、不畏强手的故事被地球物理学术界传为佳话。
同样在198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
“请问,您的‘双频激电法’的根据是什么?”台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突然发问。何继善顿了顿,他两眼注视着这位白发学者,平静而不无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有两个人,高矮只相差1毫米,甚至更少,要比较两者的高矮,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地方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如果其中一个人换个地方去用另一把尺子测量,得到的结果就不准确了。‘双频激电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两种频率的电流同时输入地下,同时测量两种频率的电流形成的电位、振幅、相位。这样,不同矿产与岩石就鉴别出来了。”
“请问,这种方法有何优点?”
“请问……”
“请问……”
讲演被打断了,提问者来自会场的各个角落。对这些十分内行,甚至非常挑剔的提问,何继善侃侃而答,以他那自信的微笑、坚实的功底、严密和流利的答辩,赢得了阵阵掌声。结束讲演时,他突然发现讲台上放着一个信封。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名片和一页信纸:名片上印着“亚利桑那大学教授J.R.维特”;信纸上列着一长串专业论文题目,并附有一句话:教授,如果您愿意,我可将论文全部免费提供给您。
何继善精神为之一振,这不就是1950年发明使用“变频法”找矿、被人称为“变频法之父”的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维特教授吗?原来那位在课堂上“发难”的银发学者正是维特教授。在后来的交谈中,J.R.维特教授钦佩地对何继善说:“教授先生,您的论文对我启发太大了,您的答问思路敏捷、论证严谨、无懈可击,令我佩服。我们落后了。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
何继善的眼睛湿润了。自己多年的心血,多年的奋斗,不正是盼望着使祖国的地质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一天吗?何继善从此声名远播重洋。美国、瑞典、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研究所和实验室里,都先后留下了他考察、讲学、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足迹。1993年,他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定为“有杰出成就的人”,被美国国际传记中心选为世界名人,并被吸收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的外籍会员。美国著名应用地球物理学家霍曼教授评价何继善说:“他的双频激电理论和实践,是近年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俄罗斯著名科学家柯马罗夫则称赞何继善是一位“激电人”,只有他敢在应用地球物理学界向西方发达国家挑战。
何继善说,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是自己那双脚越走越硬朗,还与山川大地之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神交,产生妙不可言的默契,那是他与一寸寸藏有丰富宝藏的土地亲密的私语。地球的奥秘藏在地下,但表情都明明白白写在上面,写在我们面前。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语言的,每一寸土,每一块石,每一株树,每一棵草,都在用它们独有的语言,或有声或无声。于是——
手中的测电仪灵敏了,那是来自地心宝藏的感应;
心里模糊的概念明晰了,那是跟不说话的土地互动了;
脚踩在大地上感受到了磁性,吸引着何继善倾心与之共舞。
就这样,那些貌似辛劳乏味的探测之路,成了何继善治学道路上开满鲜花的幸运之旅。
手:为实验而生的绝妙工具
手的神秘语言,比人体其他肢体的信息都丰富多彩。人是靠双手来争取一切的。何继善天生一双大手,似乎专为实验而生。
何继善这双大手不抓钱,也没只抓书,更没抓乌纱帽。这双大手用在了实验室做实验,直到后来做出全世界都称好、为全球地球物理勘探做贡献的精密仪器。
是科学家就离不开实验。实验又离不开那些形形色色的工具。何继善有一双比任何工具都灵敏,带有思想、任劳任怨、永不下岗的手。
到底是“好工具”成就了这位科学家,还是科学家勤做实验成就了一双巧手?
这一天,走进何继善的实验室,看他专注娴熟地摆弄仪器,忽高忽低,左右开弓,手下那些电阻表、天平、平衡仪、水槽等各式“工具”在他手里和谐奉献、尽情“高歌”。看着看着,就像幕布拉开,那双大手成了舞台中央指挥家的那双手,高山流水,抑扬顿挫。再看随后出来的一组组数据,那不就是“指挥家”指挥出的一场悦耳合奏、一场精彩剧目?那又是何继善入魂入境地弹奏一曲动听的“钢琴曲”……
“一位大师说过:智者是‘脑转 手动’。聪明绝顶但就是不做,结果永远等于‘0’。国家和民族的一部文明史,就是手的劳作史,手的血泪史,手的受虐史——手替人创造了文明。”何继善对手的认识就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对实验的重视。
简单到“想好了就去做”,一直被人称为“何氏风格”。这看起来似乎人人都能做到,却是人人都不容易做到的,何继善几乎倾尽所能去做。他能成为今天的何继善,就是把别人想做而没做到的事,做了。
家穷和失学,让何继善从小动手能力就特强。到了大学,运动中的“帮助党整风”让这个“书呆子”开始转场去了实验室。
那是1958年,何继善所在的长春地质学校成立了“鸣放委员会”,天天开会、场场评说。何继善勤奋好学,人人都知道。开会来了也是捧本书,不来就是在实验室。他主动把同学不愿做的实验作业揽下来,就是想逃避那些没完没了的“鸣放会”……就这样,在开会挤掉上课,停课无事可做的岁月,这双大手却就有了最好的去处——
他整天泡在实验室,不仅是完成了作业。那是开始悄悄把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
在那段外面动荡、室内劳作的日子里,何继善完成了人生第一件仪器:碰力仪。这个根据苏联的一份新电子碰力仪学说衍生的大胆设想,硬是在他手里成了将高深的理论变成能应用的仪器,毕业论文也是这个亲自实践并提炼出的“碰力仪”理论。理论与实践最好地结合,他的论文得了系里最高分。 “关键啊……”何院士回忆到这儿,感慨加重了,“关键还不是别人耽误了,我却还在学习。那时,满墙的大字报都是帮党提意见,所有人的鸣放言论都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打成右派。我因为‘三青团’档案里的污点,言行小心、谨慎回避;那种场合、那种形势,是不能多用脑的。我用手,不惹祸,好学勤做,躲进实验室,才躲过了人生又一次磨难。”
何继善的一双手带着他从学校的实验室到大自然的实验室——让他声名显赫的双频激电理论和仪器、国际上首创的先进科技成果,就是在学校实习的野外萌发的。
“都知道,做实验是科学家的第一生命。没有它,没有上好的做实验能力,科学家的生命就荡然无存。”那天,何院士给我讲了一个科学家成功的起码秘诀。
何继善从矿山就爱上了实验,在反复实验中,准确数据来了,科学依据来了,底气来了,成功也来了。从矿山、大学,到当老师任教,面对所有的科研项目,他都在勘探后问实验这第一手资料上要成果。正因为这最初的勤勉,夯实了科学家的底气。由此,他敢挑战同类学说,也敢挑战学界的权威。
找矿需要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何继善又开始想,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国家探寻地下资源尽责尽力,何继善认为这是一个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分内的事情。他也因此选择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悄然萌生了“双频激电法”的构想,并扎实做起了相关实验。
何继善知道,这是时间域、频率域激电法的区别。时间域激电法装备笨重,野外工作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大量应用。频率域的本质优点是轻便和抗干扰能力强。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最早是以变频法开始进行频率激电工作的,但它的精度低、速度慢,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要研究方法,必须要有仪器。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张赛珍等翻译文章,介绍变频激电法。随后多个单位纷纷研制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于1976年提出“双频激电法”,当时条件很差,只有靠自筹资金自己动手。首先制成了一台包含0.3赫兹和3.9赫兹的双频电流发送机。接着用这台发送机发送双频电流,用自制的变频仪接收机,分别接收高、低频电位差,进行了水槽和野外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何继善以原中南矿冶学院物探教研室为基地,邀请袁宏基、唐承智、李明宪、张磊等组成了当时国内力量最强的变频激电仪研制中心;他们将仪器分为共同通道、高频通道、低频通道、逻辑控制电路和数据显示电路五部分,又请王学慧、曹家驹、田成方老师参加电路实验。
1978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双频激电仪——DBJ-1型变频激发电位仪终于被成功研制出来。因为测量的是双频振幅,故命名为双频道幅频仪。双频激电仪具有轻便、快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本质性优点,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随即,就由地质总局组织鉴定,交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这是我国由工厂正式生产的第一代频率域激电仪,其主要性能超过了加拿大生产的P-670变频仪。然而,变频仪在观测中要改变频率,使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效率都大受限制,无法发挥频率域激电的优势。这仪器的结果是推而不广,因为它仍然只是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认为,以模仿为主的研制是没有出路的,要发挥频率域激电轻便等优点,必须摆脱变频法!只有提出比别人更先进的思想,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才有可能超越。
何继善说,一些仪器设备研制也是走过弯路的。他的一些仪器设备也是在弯路上逐渐成熟完善的。这个严肃的科学家,对自己发明和研制的仪器设备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挑剔心理。这又是何继善习惯性的完美主义。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大都是自虐狂。但完美主义者的人生态度是没有人真心嘲弄的,而是充满了敬意。何继善对产品的挑剔态度,就打动过相关的当事者。甚至深深地影响过许多耳闻目睹的人,比如他的学生们。
何继善很快对“双频激电法”仪器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仪器投产后,在全国更广泛的区域内投入使用。
为了推广应用改进后的仪器,1979年何继善除请了鲍光淑、张友山二位老师参加,还邀请了黑龙江冶金物探队的杜广德、瓮晶波,辽宁冶金矿探队的王宗兰、金泽善,云南冶金物探队的余增祥、苏才万组成的民间研究中心,后又請甘肃冶金地质综合队的白宜成、浦慧如加入。
那时,大大的培训班,坐着满满当当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物探精英们是那样细致、认真地听何继善讲课。常常是,何继善讲双频激电原理和仪器线路,大家一边学习一边组装仪器,每个单位装一套双频道幅频仪,带回各省进行野外试验。
不停改进仪器,就不断有各地学员们反馈回的信息:
甘肃找到了金矿;
河北找到了银矿;
新疆发现了铅锌矿……
所有的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这个集全国地质勘探精英们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的双频激电仪,在1980年通过冶金部的地质局组织鉴定,交福建三明无线电二厂生产。
这时的何继善又开始审视他的双频激电法探矿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果然,随着使用情况的不断复杂化,他的“双频激电法”的缺陷也日见明显。情况反映到何继善这里,他想都没想,立刻表示——
马上中止生产,待他改进后再说。
何继善总是鼓励自己的团队去研究新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他与他的团队进行野外探测时,是用光纤连接来保证几十上百台仪器的数据传输,相当麻烦。何继善还是要求他的实验室做改进,从第一代的光纤传输,改进到无线传输,再到最新一代的智能化自动记录。而这样的不断改进,一般做仪器的公司是想不到的。
改进以后,又是好评;不久,又被何继善挑剔出不足;又继续改进……终于,有了让何继善自己比较满意的仪器!国家批准成批量投入生产。反反复复研究改进的仪器,原理和创新性能优越,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找到的金属矿,经济价值达150多亿元,已创经济效益近2个亿。运用双频激电仪找到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寻找地下水源的成功率也在95%以上…… 其实,以何院士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没有必要那么辛苦,那么事事亲力亲为。灵魂无时无刻不在创新中舞蹈的科学家,不需要有形的舞台,他该有的是大至无形、大至无边的理念。但创新、发明已经逐渐成了何继善的一种习惯。不仅表现在他事事都独辟蹊径,还体现在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上——小到生活中用蜂蜜治病,大到勘探地球深处,一辈子,何继善的发明不断。无人直升机上的抗干扰磁力仪、压制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大深度激电仪,都是何继善想到了就去做出来的新发明。
理论指导下的实验,让一台台技术含量高、可广泛用于找矿及其他领域的先进仪器频频诞生:“K-1抗耦电仪”“C-1微测深仪”“S-2双频道数字激电仪”“F-1频域(谱)激电仪”“C-2交流电阻率仪”“高精度电提取仪”。
不一样的结果还体现在一篇篇论文的接连诞生:《双频激电法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
一双大手就这样刻画着一个科学家的人生,让他带着汗水、带着心血、带着理想、带着拼搏,从实验室到广阔的野外,走到了行业领头人,走上了显赫的国际舞台……
就是年龄大了,从岗位上退下来后的何继善,那双大手依旧没停着。他干什么了?告诉你,“大手”牵“小手”,科普时常走。
肩:担风雨更扛民意
生活中,找一个人好找,找一副敢于扛事儿的肩,太难。
何继善是什么时候让理想在肩上筑巢的。像他自己所说:一个对社会、对亲人不承担些责任的男人,是不配有一副肩膀的。他的倡导、反映都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发明、提供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群众期盼的、欢迎的,就全力以赴做好。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担起科学为人民的职责,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品格。
1998年,何继善在巴西进行学术访问时,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国内洪水肆虐的灾情报道。那场被称为百年未遇的大洪灾,紧紧揪住了何继善的心。
何继善注意到,在那场洪灾中,溃堤是汛期的最大灾害,而管涌是导致溃堤的“第一杀手”。当时在国内,管涌探测几乎全靠人工拉网式沿堤巡查或派潜水员水下摸探,效率低,危险性大,结果也不精确,防范效果也就防不胜防。当时,身在异国的何继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同行者说:“回去以后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何继善一回国,就马上投入到了对管涌的探测研究。其实,何继善从前研究的专业方向,是对地下矿物的探测,而对堤坝下那些空空洞洞形似无物的莫名之洞,他对它们诡异的存在可以说知之甚少。而且,无论从专业角度看还是从工作职责,这都不是何继善的分内工作。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征服管涌的研究工作。
沿袭“双频激电法”“广域电磁法”“伪随机信号电法”等科研导向,何继善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套探测堤坝管涌渗漏隐患的全新理论——“流场法”理论,并由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
此后,這套仪器在全国准确测定了110多处江堤管涌和20多个水库大坝渗漏点。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利用这种仪器,成功探测了德阳市的继光水库等3座高危险情水库9个渗漏进水口,为大坝除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巧的是,“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刚一问世,就在人称“长沙头上一盆水”的株树桥水库用上了。
1998年底,何继善来到株树桥水库。当时,国内外没有查找管涌的方法和仪器,这个居同类水库世界第二位的巨大水库,比长沙城水位高出120多米,严重的管涌渗透,每秒漏水1.6立方米,让人整天提心吊胆,像“长沙头上一盆水”,稍有倾泻,偌大的长沙城随时就会汪洋一片。
该水库总容量2.7亿立方米,到何继善他们接手,水库已是名副其实的险情水库。
水库水深达50多米,漏水处上面覆盖了六七米厚的石渣等复杂沉积物。数年来,每当汛期来临,堤坝外面就会防不胜防地出现多处漏点,让人心里惴惴不安。而那些诡异的渗漏点几年来都没有找到。如果大坝一旦发生险情,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解决管涌探测难题,何继善在这里一蹲就是数月。第二年春节,他基本没回家。
那是1999年元旦,大雪飘飞,何继善带领他的团队仍在水库的船上探测。这天,借着吉祥的雪花,“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往大坝上一放,仿佛是一面照妖镜,没过多久,堤坝下那些诡异的漏洞便一个个现了出来。经水下电视录像和工程实践证实,“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对漏洞的探测,准确率达100%。
据何继善的学生、中南大学朱自强教授介绍:“由于水深达50多米,严重漏水时上面覆盖了六七米厚的石渣,准确渗漏点几年都没有找到。可小漏成大漏,大漏直接导致溃堤,那就是塌了天。水库下多少百姓、多少良田毁灭性地遭殃,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用何老师这个仪器,非常准确地确定了渗漏点,经工程堵漏,十几年了,再也没漏过。”
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何继善的团队到曾补漏的水库回访,正碰上水库退水。当坝身露出来,一个个“补丁”准确补在漏洞上,那是他们的“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探测出的漏洞,再由他们细致地水下“缝补”,居然无一错位。
而这套没有失败过一次的仪器,却不是立项项目,也就是国家没有拨付任何资金,全部的8万多元都由何继善自己垫付。
以何继善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他要申请立项经费,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拿自己的钱做公家的事情,恐怕就是有人亲眼看见也不敢相信,或者不愿相信。许多人可能要问个为什么。何继善的回答是:“有些研究发明是因为来不及先立项后研究,比如防治管涌的‘流场法’防治办法,就来不及想立项不立项,只能快点把它搞出来。有的花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来,就不想立项要什么经费了。那太麻烦。”
何继善所说的“麻烦”,是等申请项目、层层审批、获得批准,只怕险情早已暴发成灾,人民生命财产也受到了威胁。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这只能算是何继善式的解释。说得轻描淡写,却已经足够让当今的一些人感慨万千。 直到现在,何继善的发明仍然不断,无人直升机上的抗干扰磁力仪,压制了地球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大深度激电仪,都是何继善想到了就要去做出来的新发明,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先立项,再向国家申请要科研经费。像他自己说的:“没有人要我们做,也没有人给钱。但我们有责任,科学家有义务为人民排忧解难。科学家不拿枪也要保护人民。”
为治洪水溃堤研制“渗漏探测仪”,何继善完成了“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及汛期管涌研究”科研项目。带着“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几年来,何院士和他的科技小组,先后到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海南、江苏、福建、四川、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这项成果,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1999年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奖”。
何继善的创新与发明总是紧贴现实。只要社会需要,不管是不是他的专业,碰见了,就义不容辞。我多少次在心里冒出一个天真而幼稚的想法:如果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这天,何院士带着历时10年完成的“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巧妙地回答了我这个问题。“自强报国不是高喊一辈子,是陪伴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富强繁荣的努力奋斗过程。小时候,我们渺小,别人强大;祖国羸弱,受外国欺负。那时候,没有我们的地位,更没有我们的价值,谈什么奉献?就说‘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这课题,不是中南工大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和地质勘察研究所15位专家、教授一起来攻关,哪里能完成?”
1995年,何继善在湘西参加省地质学会的研讨会,得知湘西沃溪金矿因迟迟找不到新的矿源而难以为继,金矿已到了倒闭的边缘,整个金矿已经“矿空人要走”。的确,在老的理念下,这个矿开采到了700多米深,是没什么好开采的了。本着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的想法,沃溪金矿就找到了何继善。他当即接受了。
何继善带着助手前去探矿,不久,团队也过去了。他们在矿山开展“湘西金矿深边部地质地球物理探矿研究”,采用CSAMT法和近矿激电法,圈定了湘西金矿沃溪矿区深部矿脉向东的延伸形态及深部赋存状态,成功探明矿区深部具有金矿石储量360万吨,还有丰富的锑、钨矿藏,总价值达61亿元,意味着这座已有百余年开采历史的大型矿山,深部资源仍很丰富,其金矿可供开采34年、锑矿可开采43年,钨矿也可开采20年以上。
随后的两年中,何继善再带团队,先后深入云、湘、新、皖、鲁等10多座矿山,在找矿或查明地质构造、查找涌水通道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他提出伪随机三频电法、大深度激电法、交流电阻率法等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观测仪器,都是针对中国矿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貌特点而设置的。
“多少濒临倒闭的古老矿山,‘空矿’瞬间变成真正的‘金矿’。有了开采的资源,像注入了强心剂,矿山很快重现勃勃生机。随后,湘西金矿更名为‘辰州矿业’,如今已成功上市风生水起。”
说到曾经奉献过的矿山,何继善一臉的自豪。自然,矿山的人们,也把何继善当成了他们的大救星,纷纷提出要对他个人给予奖励,他一番话这么说:“矿藏是国家的,好好开采吧,用你们的金灿灿的成果奖励国家和人民。”
1997年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鉴定,对这项高难度的大型研究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其研究成果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重要的理论意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新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项具有首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望着何继善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宽宽的肩让他整个身体特别有型。我知道,正因为肩上扛着忠诚与责任,在困难面前,他是推不倒的城墙;在荣誉面前,他有压不垮的脊梁。奉献兑现承诺,责任考验忠诚,他用一个科学家的忠诚、用他最具生命色彩的人性之光,诠释了科学家听党指挥、服务百姓的信念。用丰硕的科研成果——向祖国报告!为人民服务!
脊梁:挺直站成擎天大柱
何继善身高1.78米,就是进入“80后”,也腰不弯、背不弓。什么时候都是脊梁挺挺、腰背直直,骨子里透着顶天立地的气度。正是这直直的背脊撑起他事业的殿堂、支起他爱的厅堂。直到与多少优秀儿女一起,奋力托承民族的脊梁!
这天,我们走在中南大学绿色的校园,在一棵高大笔直的大树面前站住了。他望着这棵树直插云霄的树尖,说:“这树不屈不弯,是棵上梁的好料。人和树一样啊,人格的笔直、尊严的不弯,才能做支撑的栋梁。”
“眼下,许多人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比我们的圆,美国就是人间天堂,连日本的马桶盖都比中国的好。他们用自己的行为鄙视了自己的民族。我们科学界,也有希望全盘照抄、照搬、照套西方的那一套。殊不知,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大利大义问题上,一味媚外,哪还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做人应该有脊梁,国家当然也如此。”
1995年9月,应伊朗矿山金属部的多次邀请,何继善要前往伊朗。临走时,他将双频激电仪及附件装在一个手提箱中,轻松地提着去了。
在伊朗地质调查所和该国铅锌矿研究人员陪同下,何继善的探测仪与其他科学家的探测仪在矿山进行对比试验。当何继善拿出他带来的仪器时,伊朗有关人员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再看看某先进国家的仪器及附件是用两卡车拉来的。那庞大的机身给人的直觉,就是耗时费力,包含多少人巨大的付出。而何继善带来的仪器,相比之下就像是一个简易的工具箱。
试验开始了。何继善带来的仪器放在地上,数据迅速、准确地显示在液晶板上。而某国的仪器经过好长时间也没有测试出来。于是,不得不又用卡车拉来了另一套。两之相比,无论探测的速度和精确度,都不如中国科学家带来的不起眼的小仪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人们不解地问起何继善,这仪器为什么如此之小?何继善则淡淡地说:地质勘探仪器要便于携带,因为使用它的地方往往都是汽车轮子滚不到的地方。
仿佛就在那一刻,参观者才明白,庞大的地质探测仪原来不能算是真正的探测仪。 伊朗一位名叫依拉兹的科研人员目睹了何继善那个小小仪器的神奇效果,敬佩不已,专程来华做他的弟子,攻读博士学位。
一次次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何继善的论文出来了、专著出来了、新仪器也出来了。他不仅闻名国内的同行圈,还扬名国外地球物理学界。
1998年底,何继善和他的助手们,携带自己设计的“CT”地质仪器,远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寻找生命之源——水。该国把指定的实验地点,定在总统、总理和艾茵市市长的农庄。在短短的20多天内,何继善的地质“CT”显出神奇的威力。
何继善的仪器在这几个地方很快确定了位置,随后打出了4口涌出清泉的上好水井,每口井昼夜出水量达20万吨以上。耳闻目睹这一切的阿联酋的官员们激动地表示,一定要把何继善的名字刻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土地上。
中國科学家们的成功演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引起了轰动。可以想象,在这个水源极度稀缺的国度里,一件能准确找到水源的“神器”,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国家的水比油贵,因为该国的地下,油多水少。该国的人们几乎把中国科学家当成了生命的福音。总统十分重视,并急切想要了解找水的详细经过。1999年3月,何继善将这次找水的情况向阿联酋政府做了书面报告。
正是在这个汇报中,看这个中国科学家脊梁挺直,一身正气抬头挺胸却又绝不高调,目光平和又自信满满,给该国官员留下了“气宇轩昂”“乐观向上”的印象。官员们突发奇想,委婉地暗示这位中国科学家:如果他愿意留下到他们国家来工作,他将成为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贵宾。
傻子都懂,作为“贵宾”意味着什么。高物质回报不用说,名誉和后面的利益有多大,何继善心中当然有数。当时正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的他,望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漫步在那灯红酒绿的街头,面对高度物质文明的诱惑和主人的盛情挽留,何院士反问自己:你的荣华富贵重要,还是浏阳大围山下古朴的村舍、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重要?你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你想为莘莘学子做什么榜样?祖国亟待用你的学术成果勘探宝藏,你若为别国开发财富,想打败自己的国家?你从小铁蹄下遭凌辱、炮火中死里逃生,那时跟自己签下立志强国,今天来毁约……一连串的反问让何继善心里有底。
当对方问及为什么不愿来时,何继善挺了挺很直的背,说了句柔软却让对方大感意外的话:“这个地方,听不到外婆的童谣。”
那位官员听得云里雾里。他没有料到何继善拒绝他的理由,竟然是……外婆的童谣。中国的外婆、中国的童谣有那么大的魔力?
其实,这哪是童谣的事,祖国这个大家给他的养料是无数个童谣穿起的亲情和文化,是无边的温暖和无穷无尽的滋养……何继善知道,离开了这里,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质丰富了,精神枯竭了。一身风骨也注定他永远不会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儿时的立志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他该站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自己国家的栋梁,与中华民族的精英们一起撑起共和国的脊梁、民族的富强!
知道这个小插曲的人,为何继善感到惋惜,也有些不解。“石油之都,富可敌国”,何况一个石油大国。可以想象,在那么一个水源稀缺的国度里,一个善于找水的“神人”带着他那个找水的“神器”,他在这个国家里将会是个什么样的生存境遇。更何况,在今天的世界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连同科学家本人一并被购买的事例并不鲜见。
人体骨块最多的地方是脊背,32块骨居人体中部撑起的是脊梁。也撑起人全部的思想、灵魂和骨肉,讲究的是挺直的姿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骨。
“有些人缺的就是做人的风骨。他们不也有手吗?别人手巧心灵,他们的双手28节指骨一节不少,少的是硬骨头般的骨气!
“儿时国力不强,我和我的同胞挺不起脊梁,被日本军国主义践踏和奴役。落后就要挨打。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唯有挺起民族的脊梁,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发展更健康、更稳健、更有活力、更长远。如今,好不容易我们有了自己跟强国抗衡的砝码,要珍惜,要自尊自强,确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都没有理由也不能丢弃民族的脊梁,任何时候都不能!”
他的话让我看到他奔涌的血脉里那强悍的骨气。这以后,他创立并发展了双频激电理论、广域电磁法理论和流场法管涌渗漏探测理论、伪随机多频地电场理论;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与观测系统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他研制的仪器可谓找矿“神器”,为国家创效益上千亿元,为地球号脉,为矿山解围;他发明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地电场观测仪器设备,形成了从理论到方法技术,再到仪器设备,再到成果应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
何继善踏实的科研成果,让他先后获得了5项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奖励,申请国内外专利2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1986年,因科研成果突出,他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历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风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修长的手臂、有力的长腿,更有他笔直的脊梁、宽阔的胸怀。再看他走过的路,也是气节、风骨的合力。
何继善10年前就提出弘扬科学正气、反对科研腐败,自己的科研项目攻关,严谨、踏实,从不走捷径,更不会搞歪门邪道争经费、硬评奖。担任15年的湖南省科协主席,正人正己,敢于直言,不辱科学。
这是一年一度的湖南青年科技奖。评奖前后,周边就异常热闹。何继善心里明白,一些人开始“活动”,他自己就频频接到要来“看他”的电话。他依然地大敞着办公室,来人说事可以,留下的哪怕是一本书,他都得翻翻,里面有东西,统统带走。严厉却儒雅的他,拒绝,也还给人一点尊严。
看到大赛初选名录,他明显感觉基层比例太少。边远山区扎实搞科研的那批人,哪有时间跑关系、来周旋?可是,他们才是全省科研的基石和中坚啊。不能让这些人吃亏,更不能让科研“掺水”。何继善马上召集开会,语重心长地跟大家说:看到这批名单,我想起一些青春的身影,联想到一个个在野外、在实验室、在科研岗位上的淌汗、较真,甚至固执坚守的鲜活身影,他们充满了年轻闯劲、洋溢着青春活力,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姿多彩的追梦人生时常也是我的营养,想到他们,我就仿佛也是他们青春队伍中的一员。 他们是中国科技的希望啊。我们的梦在哪里?在科技;梦在哪里延续?在青年!而这中间有一批是出身贫寒,却未因家境之寒而丧志;有一批在最基层满怀对祖国和科学的热爱,脚踏实地。这些“70后”甚至“80后”,面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浮世繁华,仍然能保持心灵的一片“绿洲”,坚持不懈地朝着梦想前行。你评不评奖,他们都会热爱,你关不关注,他们都无怨无悔。他们没时间跑关系,没有实力来活动。但是,如果纯粹的科学都没有公平可言,正义何在?如果被视为纯洁殿堂的科协也有贪腐,我们何颜面对百姓?
这个短会把基调定得很准很实。何继善强调基层尤其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科研人员要多考虑、出比例。光有理论概念不行,要数字化落实。他知道,曾经的第二届“青科奖”,40个奖项企业只占3家,基层20%都不到,挫伤了多少人的积极性。这样不正常的局面要纠正。最后,他像是掏心掏肺地再告诫:作为科技把关人,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秉公办事。要替一个青年人的成长着想,要为科技事业的长远着想。
这一年,也是有史以来基层比例上升到接近40%。湖南金健种业、中石化巴陵分公司、湘潭钢铁公司、三一重工等企业榜上有名;边远山区,怀化正好制药的张光贤、张家界茂源化工的陈学勇都幸运获奖……
骨,是人体的框架,一如屋中梁框,是百年房屋之本。而装修之类的“面子”活是可以10年、20年翻新一次,一旦“骨架”结实,有什么样的装饰就有什么样的风格,建筑可以不朽!
领导言传身教定下了基调,就是一座大厦定下了建筑框架。内部稳定了,风正了,并不等于能抗外部干扰。更检验人的奥赛又是一场“人情”恶战。
奥赛关乎一个个孩子的前程。中学生数理、化、生的奥林匹克竞赛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地位丝毫不逊于奥运会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地位。
何继善当然知道,闪光的奥赛奖牌那就是和名牌大学破格录取、保送和自主招生都连在一起,在人们心中,那就是孩子们完美前程的敲门砖。在竞争残酷的普教界,这实在是提升学校档次,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筹码。它连着领导的政绩、教师的业绩、学生的成绩,那是学生、家长、学校都能崭露头角、风光无限的景色。但因为挂上了太多的“功利”符号,多少人拼命想挤这座独木桥。自然就有人钻山打洞地想套近乎、走后门。
无论在省科协班子会议上,还是在科协全体员工大会上,何继善的话总是那样掷地有声: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社会各界关注的节点、我们工作的难点,都在这儿呀,怎么办?按程序走,有纪律配,凭良心办。给百姓一个公开,给社会一个公正!
2011年,湖南省奥赛复赛五学科竞赛陆续举行。开赛前的对全程的监督和管理那是层层到位、步步严谨;严格按照全国的要求做着试卷的接收和保密工作;派专人对每科竞赛进行巡视和严管,出现问题随时整改,确保公平、公正。
严格管理,有了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风清气正,反倒敦促了人才的成长。这年,长郡中学的郭华阳同学,通过层层打拼,从省里冲向全国,再冲向世界。在国际信息学奥赛上,他力挫群雄获得金牌,为中国、为湖南争得了荣誉。
何继善的一身正气还在于他对学术的坚持。在省科协采访时,几次有人提到何院士为湖南省科技馆的设计发了两次大脾气。奇怪,他一向豁达、儒雅。与人交往,从来是礼让三分、不争高下。第一次“负面”影响,倒真想探个究竟。
湖南省科技馆,是“十一五”期间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公益性项目,带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工程,也是何继善任省科协主席期间主持的特大型科普项目,内容更是“奇妙”,像法籍两足仿人机器人的即兴舞蹈,中国制造的仿人机器人声情并茂的扬琴表演,“辛追”借助光学系统虚实莫辨的“魅影”,以及太空探索的系列体验展品,都是实体进入,被这些精彩绝伦的大物件一瓜分,186亩的场馆占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旷。
问题就来了,有人首先想的是建筑的奇特和豪华,有人重点考虑的是功能的完善,多一些场景和设备进入,科学体验和启迪更重要。前者,大半的耗资在场馆建设上,异形设计不仅耗钱,还占去大量的空间。何继善坚决抵制这种做法。设计异形,既耗空间又费钱,关键做不得什么用。既然是公益场馆,就要面向公众多考虑。他们要实实在在感受科学,而不是站在高空要一个地标建筑;他们是来欣赏科学的,并不是欣赏建筑艺术的……当这些理念从何继善这里反复传达出去,收到的却还是奇形怪状的设计。“不行!不能这么干!”何继善那天突然高八度的声音,吓住了许多人。
“3亿多的投资建这么个‘标志’就得用去三分之二,不心疼啊?”“后面我们用什么往楼里装‘科技’?外面光鲜华丽,里面没东西看,這是让人看设计,还是看科技?”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发了脾气的何继善平复了情绪,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看同步进行的展厅策划。“制造天地”“材料空间”“能源世界”“信息港湾”“地球家园”“生命体验”“数理启迪”“太空探索”“儿童科学乐园”九大主题展厅,都要往里装;351件(套)常设科普教育展品展项既包含数、理、化等基础科学原理内容,又融合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航天技术等综合性学科领域知识,并采用模型操作、多媒体、科普剧场等互动手段,也是占天霸地;异形建筑无形中就损耗了太多的空间,而穹幕数字影院和特色实验室,占的地盘还要大。
模拟战斗机飞行让参与者能在仿真度极高的模拟战斗机舱里驾驶飞机、操作空中特技;虚拟驾驶让参观者在真车的驾驶环境里体验驾驶汽车的乐趣;地震体验通过真实模仿地震来临时的室内情景。
在计算机模拟绿茵场,参观者们常即兴“远射”,破门得分。而4D影院的神奇和刺激,呈现的震荡、烟雾及座椅下沉等特效,随电影故事情节的变化,能真实地带来下雨、刮风、海水溅起、跌入陷阱等真实感受,特别受人欢迎……
湖南省科技馆最终还是采纳了何院士的意见,场馆建得既大气华丽,又少了很多拐弯抹角、奇异曲张。空间增加了,费用降低了,省下的钱全用于科技馆的实物展示。 这就是一个严谨的、有责任、能担当的科学家,他为广大民众的利益着想,为广大老百姓代言。说他是人民科学家,对。说他是人民公仆,更精准!
尾 声
湘中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湘页1号井工地。一束刚刚点燃的页岩气火炬,熊熊燃烧。
缺电、缺煤、缺一切能源的湖南那心底的希望,被页岩气点燃了。人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这不仅仅标志着湖南页岩气勘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且改写了湖南一贯的能源历史,宣告湖南彻底告别无气时代!
一直以来,“缺煤、无油、少气”,是湖南能源构成的基本格局,也让这个中部内陆省份缺少工业化底气,只能保持“鱼米之乡”的美誉。自涟源桥头河的“湘页1井”成为省内第一口页岩气出气井,用何继善的“CT”系列深层探测页岩气资源,探明湖南的储量非常高。9.2万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国资源储量的7%,排名全国第六位;可开采量在1.5万亿~2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湘中和湘东南。其中湘西北地区,将作为优先开发区块。何继善胸有成竹地说:湖南2011年的天然气用量大约15亿立方米。页岩气可开采量按保守1.5万亿立方米测算,这一储量可使湖南用上数百年。如果按湖南“十二五”末天然气年用量65亿立方米测算,页岩气储量也够湖南用上200多年。
其实,数十年来,湖南人对石油、天然气的渴望,从未间断过。20世纪70年代起,“澧1井”“湘深1井”就先后进入洞庭湖勘探,无功而返;湖南人找寻石油的脚步又相继进入常德、沅江,但最终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益阳沅江市设立的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湖南办事处,也早已撤离。
湖南历来是电资源匮乏的省份,近10年来,几乎年年闹电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久旱不雨,史上最长的电荒周期笼罩三湘大地。为省电,各地绞尽脑汁,拉闸限电成为家常便饭。受季节性和干旱的影响,湖南水电资源开发接近95%,但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45%的水电装机,实际发电量不到全省总用电量的30%。与地球“斗”了一辈子的何继善站出来,理性地说:电荒的症结在于能源结构。
何继善面对的是一個偌大神秘的地球,如此自信准确地勘测页岩源,是他的“双频激电法”“伪随机”“广域电磁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他其实早就拥有勘测页岩气的“金钥匙”——他的“广域电磁法”就专为探测5000米以下矿藏而备的。这个从“双频激电法”延伸而来的理论,已制造出现成的仪器,像专门为页岩气开发探测准备的。
退下来之前,老人就选定了自己的目标——瞄准新能源页岩气。
他又开始在山川大地上悠然漫步,行程数万里。老人自信的结果:他的系列“CT”理论,找到了湖湘大地下极为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何继善因此有了新称号——“湖南页岩气之父”。
如果仅用“余热”二字来描述一位高龄老人在崇山峻岭中的穿行来去,过于轻描淡写。因为正是这位老人的“余热”,把地方发展的决策者们燃烧得激情澎湃。湘江大地下,那可以开采500年的巨量页岩气资源,其深远的意义,绝非仅限于湖南的发展。
——对整个国家,它是国力!对整个世界,它是底气!
也许有人会问:何继善的老年奔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很遗憾,我们都想知道,但何继善却怎么也不愿说出更多的“为什么”。是儿时外婆的故事,幼时头顶上的日军飞机,无数次的失学,牛棚里恩师的背影,路边伸手的乞丐,还是一波又一波科普课堂上孩子们的共鸣声……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问那么多的为什么。因为他还在行走的路上。这路上还有很多跟他一样的行者,而且将加入越来越多的行者。那些相伴的行者拥有一条共同的大道,承载着一个共同的中国梦。
因一个哲学转换,我开始走近院士何继善。
这个哲学转换来源于70年前,日军轰炸机在一位中国孩子头上盘旋,那些罪恶的炸弹在炸死了多少中国人的同时,也炸醒了一个民族沉睡的灵魂。我尤为好奇的是,那些飞机曾在很多中国人头上盘旋,在很多中国少年头上盘旋,却没有炸出千万个何继善。是什么让少年的他与那些疯狂的轰炸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哲学互动?如果用宿命论的惯性思维去推想一个乡村孩子的人生轨迹,是很难跟一位杰出科学家连在一起的。可事实上——
一个幸福的幼童,就是没有快乐的童年;
一个好学的孩子,就是没有学校可进;
一个不知仇恨的幼子,就是为家国恩仇付出一生!
奇怪的是,何继善从小失学、失学再失学,苦难、苦难再苦难。一直到他的青年时代,命运似乎一直在跟这位以后的科学家不停拧巴。或者说,是他在跟命运不停拧巴。比如上大学、遇“文革”、顶“污点”、受排挤。可是他——
就是站出个湖南领军的何继善!
就是站起个中国杰出的何继善!
就是站成个世界瞩目的何继善!
何继善何许人也?用美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弗兰克·莫里森的一句话来说:“在地球物理学界,既懂方法原理,又懂研制仪器的,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何继善是其中一个。”
我曾经相信,冥冥之中总有一双命运的推手。但是,何继善的故事让我对命运的推手产生了质疑。对那个大围山下的幼子而言,宿命的力量显得那么无力。因为,我强烈地感觉,不是命运在推着他走,而是他在牵着命运的鼻子走!
深入采访后我终于悟出:是侵略者炮火的激将,是民族屈辱后的奋争,是抗战精神激励了他。从遭受日军轰炸那天开始,漫漫70年——
他做梦,自强、国强,不再受欺负;
他追梦,不拿枪,用科学一生抗战;
他圆梦,拼搏奋争,让国家民族永立不败之地!
第一次上门采访他,是在中南大学的办公室。他身后,贴有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在内的全球矿产分布图。密密麻麻布满的红点,连成的分明是他的生命轨迹,走着看着,那张巨大的图突然幻化成巨大的舞台,演绎着一个杰出科学家对人类的巨献:
从世界列强炮火下幼童的立志,到一个“矿工的梦想”变为现实——“双频激电法”,类似医学上的“CT”探测地下矿产资源,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由中国人提出原理、由中国人发明仪器、在中国国土上取得成功应用的勘探方法。60年来,何继善对地球的探索,是从广袤的陆地,到深邃的海洋。在他的地球物理国度里,他从来就是舒展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而由此衍生的系列探测地球物理的方法和仪器,让何继善在国际舞台上声誉鹊起,赢得一致赞誉——
研究发明地质“CT”系列,他从高山到海洋,从平原到河流,创造了“把脉”地球的神话;
发明找矿仪,他找到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锡、锑、锰在内的一大批矿产资源,累计价值超过2000亿元;
发明世界首台管涌渗漏探测仪,运用在110条江堤、20多座湖泊水库,洪水来临前堵住了管涌,溃坝垮堤的风险能减小到零;
他更能将人们认为已经枯竭的“空矿”,“变”成储存40吨金矿石的金矿……
类似这种为民造福的工程无法累计。
他倡导科普,“大手”拉起无数“小手”,在100多家学校和公益场所、20多万青少年心里埋下科学的“根”……
舞台中央站着气定神闲的何继善,聚光灯从背景述说到光照凝聚。我看到一位80岁的长者挺直的脊梁、有力的脚步、周正的双肩……
原想去找哲学转换后的生命密码,并借此探究我们这个民族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但,笔者觉得,直接聚焦何继善,细致地画一幅肖像,会来得更直接,说得更形象。
腿:跑野外比车轮子更接地气
我常常想:高个儿的何继善,那双长长的腿几乎占据了他身高的一半,充满阳刚之气、力量之美,更撑着一位科学家的身体与精神。那双腿一旦起步,脚下青山绿水的大地,便是汪洋大海。那双长腿,像一艘探索之舟,载着他驶向“鲜花盛开的村庄”。
的确,何继善的口头禅:“我的实验室是——大自然。”
“科学,离不开实验;科学家,不走进大自然的实验室,就会失去生命。”何继善这话是他用脚走出来的真知灼见。
用腿亲近大地,成了他60年的日常功课;
用腿丈量精彩,收获他80年的丰富人生。
何继善生下来一双长腿,听母亲说,是用脚讨生活奔波的命。还真叫母亲说对了,怀揣着矿山的梦想,肩背着装满图纸蓝图的行囊,他不知疲倦地走了多少山川大地。他一直想通过对一花一草、一石一树的热爱,去读懂地下的宝藏。它们应该有特别的灵性,也有独特的语言。
但有很长时间,何继善读不懂,自然就找不到藏宝的门。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一段“发配流放”时光里,沉睡千年的土地开始苏醒显灵,一花一草开始说话。
作为“白专典型”的何继善,有一天接到通知,让他到四川物探队劳动锻炼,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没有感到突然,像他少年时代的失学一样,权当命运的插曲。虽然,那该是一个青年学者做学问的大好时光,但何继善有他的思维方式:事物都是辩证的,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個学者的专业不应该仅仅长在书本上,也应该长在大地上,长在崇山峻岭中,因为他研究的是地球物理学。
在那个地方,何继善遇到了从前的几个学生,但学生们的遭遇并不比老师好到哪里去。都是知识分子,都是“臭老九”,都是属于被改造的一类人。
于是物探队里,技术人员被当成工人用,工人被当作技术人员受重用。设备不能掌握在被改造人手里,是不放心,也是不讲政治。这种工作安排上的错位,免不了碰出一些黑色幽默的火花。比如,工人们在操作仪器时,常常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正在干体力活的何继善们就会被工人们叫去,在他们的监督下,指导工人消除故障。 一天,物探队的仪器坏了,不管众人怎么捣鼓,就是不听使唤。这事儿正好让何继善碰上了。他看了看、想了想,然后有点羞涩地问:可不可以让我试试?负责人很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一时不敢答应。但他们也明白,这些不听使唤的设备要是老也不听使唤,恐怕更不好交代。思考再三,负责人同意让何继善试试。
其实,要说何继善当时没有顾虑是假的,因为万一修不好,就会被扣上“破坏‘抓革命,促生产’”的帽子。这对于一个正在改造锻炼的人来说,其后果无异于雪上加霜。
我问何继善:明知道后果很严重,为什么还要去冒险?
何继善笑笑说,以我当时的身份,是没有资格冒险的。我是有绝对的把握。我是先看出了门道,然后才请战的。当然,也是责任感的驱使。我是国家培养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国家需要我出力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风险,我做不到。
就这样,何继善在众目睽睽之下,凭着手上的一个万用表、一把螺丝刀,玩魔术般地把仪器给弄好了。
工人毕竟是质朴而实在的。眼前这位戴眼镜的青年知识分子,让他们相信了知识分子不但是可以改造好的,而且改造好了之后对国家还是很有用的。何继善的个人境遇有了明显的改变。工宣队的人也开始把仪器交给他使用。
何继善利用这个机会,开始了他早就酝酿于心的“双频激电法”的探索研究。
何继善去的地方是少数民族地区。山下山上温差很大。山下穿背心,上了山就得穿毛衣。从山下爬到山上,要整整一天时间。而且不能住少数民族同胞家里,就住帐篷。
一天的山路,就算身上没有什么行囊负担,走起来也够呛,何况还要背上很重的仪器设备。没过多久,他与同行的张宗岭就有点儿吃不消了。这时候,何继善竟然想出一个大胆的办法:把每天重复背上山背下山的仪器设备放在山洞里,这样自然就免去了重复的劳累。
保存了体力,研究就在悄然中进行了,其进展也没有他预期的那样快。但正是那次不可多得的机会,他能够开始在设备群里畅游,为他在仪器实验研究中开通了一条暗道。谁也没料到,在世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重大关注的“双频激电法”不是在高端的实验室,而是在大山深处逐渐成形。
何继善尝到了野外勘探的甜头,真正的科学在屋里是容纳不了的,祖国的山山水水、枝枝蔓蔓都带着灵气。从此,何继善不用被“发配”而是主动争取一次次出发:一个月的,两个月的,最长一次半年才回家。
后来,何继善又带学生到云南个旧实习。那里山陡路险,云南冶金局正在此地探矿。他们到来的时候,云南冶金局正苦于无法解决地形因素对地电场分布的影响。而这正是何继善潜心研究的方向。当时,那个发端于苏联的“坐标网转换法”的地形改正方法正在推广。但用这种方法后,常常出现改正比不改正更差的结果。何继善敏锐地洞察到这个问题,悄悄地酝酿着自己的“点源场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经过夜以继日的计算、试验、论证,他向领导和专家们果断抛出他的“点源场电阻率地形改正方法”。已无计可施的云南冶金局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采用了这一方法,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苦苦寻觅的大锡矿终于被找到了!
这次试验的成功,接轨了何继善思考多年的理论,与“挑战权威”找到了实践的对应。他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在新的高度上自然碰撞、提高、升华。
早在1975年,何继善就曾尝试过挑战自己心中的权威。那时候还是漫长的科研寒冬,何继善凭着一股冲劲,不合时宜地对苏联权威专家的学术成果提出了质疑。然而,他还没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还不足以驳倒人家,何继善一次次走进大自然去寻找答案。
正是亲近大自然,挚爱大自然,何继善有了满满的收获。云南个旧4个多月的野外勘探的辛苦与幸运之旅,加上又一次4个多月的贵州、宁夏之行,他背回重而大的行囊——一大袋厚厚的地质考察笔记。
何继善背回的何止是勘探笔记!而是他野外勘探时生出的无数疑问。在精心整理和探究中,他确信,世界地球物理学界权威们的某些科学定论,有明显的漏洞与瑕疵。尤其苏联学界的权威专家B.A.柯马罗夫,他把地质勘探的原理建立在二维空间里,导致很多地质勘探中出现的问题,找不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对地球的物理勘探原理应该建立在三维空间上!而权威们用二维空间原理指导现实,只能把地质勘探引向歧途。何继善把这一理论整理成文后,投给了一家权威学术期刊。也许是怕撼动权威,他们把那篇论文压下了。毕竟,中国地质学界长期以来都是在那位被何继善质疑的学术权威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地质勘探的。
挑战权威,需要的绝不仅仅是勇气。在那些日子里,有一个人是能读懂何继善的,就是他的妻子。她从丈夫整理笔记的精心与执着中发现,他常常莫名其妙地显出激动和快乐。这时的他像一个钢琴演奏家,那双手在琴键上激越,仿佛在创作一首崭新的曲子,那姿势、那乐感、那灵动,与他热衷的做实验是不一样的。
何继善多次说过,他感谢那段让他有史以来如此长时间地贴近土地,贴近深藏富矿、闪闪发光的地方。就在大好河山面前,儿时的片片段段开始浮现在眼前,仿佛都给他灵感、给他悟性。他感觉他在慢慢读懂它们,并能与之倾心交流。
何继善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的学术研究已进行到一个新的突破节点。
技术从来就是被理论支撑、引导的。应用地球物理学家何继善先生自然深知此理。正因为如此,他花在理论研究上的时间和功夫并不少于他发明和研制诸多探测仪器。
有趣的是,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何继善的“电阻率法消除异常干扰研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而这个大奖卻是由云南方面上报的,何继善本人并不知情。直到湖南省召开科学大会,何继善领到奖状时才知晓这一切。
何继善说到此处,突然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那个时候的人,思想很单纯,不会把别人的成果揽入自己怀里。要是换了今天,这个国家大奖就未必是我的了。”
在回忆那段被流放的岁月时,何院士的语气里没有半点抱怨。在他慢条斯理的讲述中,艰苦的劳动锻炼被他赋予了颇有诗意的浪漫色彩。比如,他与同伴张宗岭可以在帐篷里把山里的特产铺满一地,以水当酒,遥祝远方的亲人生日快乐。当然,对那段生活做了很多的诗意描述之后,何继善没有忘记告诉我,那段生活也在他身上留下了永久的纪念:严重的胃病。 其实,何继善对那段时光的留恋,绝非因为那些被他诗化了的所谓浪漫生活。他留恋的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无法省略的治学过程,而那个过程只能在山川大地上完成。
1986年,何继善的那篇题为《电阻率法地形改正》的论文,终于被地球物理学界所认同。何继善严謹、坚持、不畏强手的故事被地球物理学术界传为佳话。
同样在1986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讲台上,何继善用十分流利的英语向在座的各国专家们介绍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新方法——“双频激电法”。这是他潜心研究20余年的成果第一次在国际上亮相。
“请问,您的‘双频激电法’的根据是什么?”台下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突然发问。何继善顿了顿,他两眼注视着这位白发学者,平静而不无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有两个人,高矮只相差1毫米,甚至更少,要比较两者的高矮,最好的办法是在同一地方用同一把尺子测量。如果其中一个人换个地方去用另一把尺子测量,得到的结果就不准确了。‘双频激电法’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将两种频率的电流同时输入地下,同时测量两种频率的电流形成的电位、振幅、相位。这样,不同矿产与岩石就鉴别出来了。”
“请问,这种方法有何优点?”
“请问……”
“请问……”
讲演被打断了,提问者来自会场的各个角落。对这些十分内行,甚至非常挑剔的提问,何继善侃侃而答,以他那自信的微笑、坚实的功底、严密和流利的答辩,赢得了阵阵掌声。结束讲演时,他突然发现讲台上放着一个信封。拆开一看,原来是一张名片和一页信纸:名片上印着“亚利桑那大学教授J.R.维特”;信纸上列着一长串专业论文题目,并附有一句话:教授,如果您愿意,我可将论文全部免费提供给您。
何继善精神为之一振,这不就是1950年发明使用“变频法”找矿、被人称为“变频法之父”的世界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维特教授吗?原来那位在课堂上“发难”的银发学者正是维特教授。在后来的交谈中,J.R.维特教授钦佩地对何继善说:“教授先生,您的论文对我启发太大了,您的答问思路敏捷、论证严谨、无懈可击,令我佩服。我们落后了。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
何继善的眼睛湿润了。自己多年的心血,多年的奋斗,不正是盼望着使祖国的地质科学走在世界前列的这一天吗?何继善从此声名远播重洋。美国、瑞典、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的一些大学、研究所和实验室里,都先后留下了他考察、讲学、参加国际学术活动的足迹。1993年,他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定为“有杰出成就的人”,被美国国际传记中心选为世界名人,并被吸收为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协会的外籍会员。美国著名应用地球物理学家霍曼教授评价何继善说:“他的双频激电理论和实践,是近年来应用地球物理学界的一件大事。”俄罗斯著名科学家柯马罗夫则称赞何继善是一位“激电人”,只有他敢在应用地球物理学界向西方发达国家挑战。
何继善说,真正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是自己那双脚越走越硬朗,还与山川大地之间有一种难以言状的神交,产生妙不可言的默契,那是他与一寸寸藏有丰富宝藏的土地亲密的私语。地球的奥秘藏在地下,但表情都明明白白写在上面,写在我们面前。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语言的,每一寸土,每一块石,每一株树,每一棵草,都在用它们独有的语言,或有声或无声。于是——
手中的测电仪灵敏了,那是来自地心宝藏的感应;
心里模糊的概念明晰了,那是跟不说话的土地互动了;
脚踩在大地上感受到了磁性,吸引着何继善倾心与之共舞。
就这样,那些貌似辛劳乏味的探测之路,成了何继善治学道路上开满鲜花的幸运之旅。
手:为实验而生的绝妙工具
手的神秘语言,比人体其他肢体的信息都丰富多彩。人是靠双手来争取一切的。何继善天生一双大手,似乎专为实验而生。
何继善这双大手不抓钱,也没只抓书,更没抓乌纱帽。这双大手用在了实验室做实验,直到后来做出全世界都称好、为全球地球物理勘探做贡献的精密仪器。
是科学家就离不开实验。实验又离不开那些形形色色的工具。何继善有一双比任何工具都灵敏,带有思想、任劳任怨、永不下岗的手。
到底是“好工具”成就了这位科学家,还是科学家勤做实验成就了一双巧手?
这一天,走进何继善的实验室,看他专注娴熟地摆弄仪器,忽高忽低,左右开弓,手下那些电阻表、天平、平衡仪、水槽等各式“工具”在他手里和谐奉献、尽情“高歌”。看着看着,就像幕布拉开,那双大手成了舞台中央指挥家的那双手,高山流水,抑扬顿挫。再看随后出来的一组组数据,那不就是“指挥家”指挥出的一场悦耳合奏、一场精彩剧目?那又是何继善入魂入境地弹奏一曲动听的“钢琴曲”……
“一位大师说过:智者是‘脑转 手动’。聪明绝顶但就是不做,结果永远等于‘0’。国家和民族的一部文明史,就是手的劳作史,手的血泪史,手的受虐史——手替人创造了文明。”何继善对手的认识就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对实验的重视。
简单到“想好了就去做”,一直被人称为“何氏风格”。这看起来似乎人人都能做到,却是人人都不容易做到的,何继善几乎倾尽所能去做。他能成为今天的何继善,就是把别人想做而没做到的事,做了。
家穷和失学,让何继善从小动手能力就特强。到了大学,运动中的“帮助党整风”让这个“书呆子”开始转场去了实验室。
那是1958年,何继善所在的长春地质学校成立了“鸣放委员会”,天天开会、场场评说。何继善勤奋好学,人人都知道。开会来了也是捧本书,不来就是在实验室。他主动把同学不愿做的实验作业揽下来,就是想逃避那些没完没了的“鸣放会”……就这样,在开会挤掉上课,停课无事可做的岁月,这双大手却就有了最好的去处——
他整天泡在实验室,不仅是完成了作业。那是开始悄悄把自己的设想变成现实。
在那段外面动荡、室内劳作的日子里,何继善完成了人生第一件仪器:碰力仪。这个根据苏联的一份新电子碰力仪学说衍生的大胆设想,硬是在他手里成了将高深的理论变成能应用的仪器,毕业论文也是这个亲自实践并提炼出的“碰力仪”理论。理论与实践最好地结合,他的论文得了系里最高分。 “关键啊……”何院士回忆到这儿,感慨加重了,“关键还不是别人耽误了,我却还在学习。那时,满墙的大字报都是帮党提意见,所有人的鸣放言论都有一个归宿,那就是——打成右派。我因为‘三青团’档案里的污点,言行小心、谨慎回避;那种场合、那种形势,是不能多用脑的。我用手,不惹祸,好学勤做,躲进实验室,才躲过了人生又一次磨难。”
何继善的一双手带着他从学校的实验室到大自然的实验室——让他声名显赫的双频激电理论和仪器、国际上首创的先进科技成果,就是在学校实习的野外萌发的。
“都知道,做实验是科学家的第一生命。没有它,没有上好的做实验能力,科学家的生命就荡然无存。”那天,何院士给我讲了一个科学家成功的起码秘诀。
何继善从矿山就爱上了实验,在反复实验中,准确数据来了,科学依据来了,底气来了,成功也来了。从矿山、大学,到当老师任教,面对所有的科研项目,他都在勘探后问实验这第一手资料上要成果。正因为这最初的勤勉,夯实了科学家的底气。由此,他敢挑战同类学说,也敢挑战学界的权威。
找矿需要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何继善又开始想,把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为国家探寻地下资源尽责尽力,何继善认为这是一个应用地球物理学家分内的事情。他也因此选择这门学科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他悄然萌生了“双频激电法”的构想,并扎实做起了相关实验。
何继善知道,这是时间域、频率域激电法的区别。时间域激电法装备笨重,野外工作成本高,限制了它的大量应用。频率域的本质优点是轻便和抗干扰能力强。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们最早是以变频法开始进行频率激电工作的,但它的精度低、速度慢,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要研究方法,必须要有仪器。20世纪60年代起,我国张赛珍等翻译文章,介绍变频激电法。随后多个单位纷纷研制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于1976年提出“双频激电法”,当时条件很差,只有靠自筹资金自己动手。首先制成了一台包含0.3赫兹和3.9赫兹的双频电流发送机。接着用这台发送机发送双频电流,用自制的变频仪接收机,分别接收高、低频电位差,进行了水槽和野外实验,都取得了成功。何继善以原中南矿冶学院物探教研室为基地,邀请袁宏基、唐承智、李明宪、张磊等组成了当时国内力量最强的变频激电仪研制中心;他们将仪器分为共同通道、高频通道、低频通道、逻辑控制电路和数据显示电路五部分,又请王学慧、曹家驹、田成方老师参加电路实验。
1978年初,世界上第一台双频激电仪——DBJ-1型变频激发电位仪终于被成功研制出来。因为测量的是双频振幅,故命名为双频道幅频仪。双频激电仪具有轻便、快速、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本质性优点,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随即,就由地质总局组织鉴定,交上海地质仪器厂生产。这是我国由工厂正式生产的第一代频率域激电仪,其主要性能超过了加拿大生产的P-670变频仪。然而,变频仪在观测中要改变频率,使其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效率都大受限制,无法发挥频率域激电的优势。这仪器的结果是推而不广,因为它仍然只是变频激电仪!
何继善认为,以模仿为主的研制是没有出路的,要发挥频率域激电轻便等优点,必须摆脱变频法!只有提出比别人更先进的思想,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才有可能超越。
何继善说,一些仪器设备研制也是走过弯路的。他的一些仪器设备也是在弯路上逐渐成熟完善的。这个严肃的科学家,对自己发明和研制的仪器设备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挑剔心理。这又是何继善习惯性的完美主义。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大都是自虐狂。但完美主义者的人生态度是没有人真心嘲弄的,而是充满了敬意。何继善对产品的挑剔态度,就打动过相关的当事者。甚至深深地影响过许多耳闻目睹的人,比如他的学生们。
何继善很快对“双频激电法”仪器做了改进。改进后的仪器投产后,在全国更广泛的区域内投入使用。
为了推广应用改进后的仪器,1979年何继善除请了鲍光淑、张友山二位老师参加,还邀请了黑龙江冶金物探队的杜广德、瓮晶波,辽宁冶金矿探队的王宗兰、金泽善,云南冶金物探队的余增祥、苏才万组成的民间研究中心,后又請甘肃冶金地质综合队的白宜成、浦慧如加入。
那时,大大的培训班,坐着满满当当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物探精英们是那样细致、认真地听何继善讲课。常常是,何继善讲双频激电原理和仪器线路,大家一边学习一边组装仪器,每个单位装一套双频道幅频仪,带回各省进行野外试验。
不停改进仪器,就不断有各地学员们反馈回的信息:
甘肃找到了金矿;
河北找到了银矿;
新疆发现了铅锌矿……
所有的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这个集全国地质勘探精英们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的双频激电仪,在1980年通过冶金部的地质局组织鉴定,交福建三明无线电二厂生产。
这时的何继善又开始审视他的双频激电法探矿仪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缺陷。果然,随着使用情况的不断复杂化,他的“双频激电法”的缺陷也日见明显。情况反映到何继善这里,他想都没想,立刻表示——
马上中止生产,待他改进后再说。
何继善总是鼓励自己的团队去研究新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他与他的团队进行野外探测时,是用光纤连接来保证几十上百台仪器的数据传输,相当麻烦。何继善还是要求他的实验室做改进,从第一代的光纤传输,改进到无线传输,再到最新一代的智能化自动记录。而这样的不断改进,一般做仪器的公司是想不到的。
改进以后,又是好评;不久,又被何继善挑剔出不足;又继续改进……终于,有了让何继善自己比较满意的仪器!国家批准成批量投入生产。反反复复研究改进的仪器,原理和创新性能优越,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
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找到的金属矿,经济价值达150多亿元,已创经济效益近2个亿。运用双频激电仪找到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寻找地下水源的成功率也在95%以上…… 其实,以何院士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没有必要那么辛苦,那么事事亲力亲为。灵魂无时无刻不在创新中舞蹈的科学家,不需要有形的舞台,他该有的是大至无形、大至无边的理念。但创新、发明已经逐渐成了何继善的一种习惯。不仅表现在他事事都独辟蹊径,还体现在他不畏艰难、敢于挑战上——小到生活中用蜂蜜治病,大到勘探地球深处,一辈子,何继善的发明不断。无人直升机上的抗干扰磁力仪、压制了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大深度激电仪,都是何继善想到了就去做出来的新发明。
理论指导下的实验,让一台台技术含量高、可广泛用于找矿及其他领域的先进仪器频频诞生:“K-1抗耦电仪”“C-1微测深仪”“S-2双频道数字激电仪”“F-1频域(谱)激电仪”“C-2交流电阻率仪”“高精度电提取仪”。
不一样的结果还体现在一篇篇论文的接连诞生:《双频激电法研究》《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频率域电法的新进展》……
一双大手就这样刻画着一个科学家的人生,让他带着汗水、带着心血、带着理想、带着拼搏,从实验室到广阔的野外,走到了行业领头人,走上了显赫的国际舞台……
就是年龄大了,从岗位上退下来后的何继善,那双大手依旧没停着。他干什么了?告诉你,“大手”牵“小手”,科普时常走。
肩:担风雨更扛民意
生活中,找一个人好找,找一副敢于扛事儿的肩,太难。
何继善是什么时候让理想在肩上筑巢的。像他自己所说:一个对社会、对亲人不承担些责任的男人,是不配有一副肩膀的。他的倡导、反映都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发明、提供都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群众期盼的、欢迎的,就全力以赴做好。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担起科学为人民的职责,才是一个科学家应有的品格。
1998年,何继善在巴西进行学术访问时,在电视上看到了中国国内洪水肆虐的灾情报道。那场被称为百年未遇的大洪灾,紧紧揪住了何继善的心。
何继善注意到,在那场洪灾中,溃堤是汛期的最大灾害,而管涌是导致溃堤的“第一杀手”。当时在国内,管涌探测几乎全靠人工拉网式沿堤巡查或派潜水员水下摸探,效率低,危险性大,结果也不精确,防范效果也就防不胜防。当时,身在异国的何继善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同行者说:“回去以后我要解决这个问题。”
果然,何继善一回国,就马上投入到了对管涌的探测研究。其实,何继善从前研究的专业方向,是对地下矿物的探测,而对堤坝下那些空空洞洞形似无物的莫名之洞,他对它们诡异的存在可以说知之甚少。而且,无论从专业角度看还是从工作职责,这都不是何继善的分内工作。但是他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征服管涌的研究工作。
沿袭“双频激电法”“广域电磁法”“伪随机信号电法”等科研导向,何继善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和探索,创立了一套探测堤坝管涌渗漏隐患的全新理论——“流场法”理论,并由此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
此后,這套仪器在全国准确测定了110多处江堤管涌和20多个水库大坝渗漏点。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利用这种仪器,成功探测了德阳市的继光水库等3座高危险情水库9个渗漏进水口,为大坝除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巧的是,“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刚一问世,就在人称“长沙头上一盆水”的株树桥水库用上了。
1998年底,何继善来到株树桥水库。当时,国内外没有查找管涌的方法和仪器,这个居同类水库世界第二位的巨大水库,比长沙城水位高出120多米,严重的管涌渗透,每秒漏水1.6立方米,让人整天提心吊胆,像“长沙头上一盆水”,稍有倾泻,偌大的长沙城随时就会汪洋一片。
该水库总容量2.7亿立方米,到何继善他们接手,水库已是名副其实的险情水库。
水库水深达50多米,漏水处上面覆盖了六七米厚的石渣等复杂沉积物。数年来,每当汛期来临,堤坝外面就会防不胜防地出现多处漏点,让人心里惴惴不安。而那些诡异的渗漏点几年来都没有找到。如果大坝一旦发生险情,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解决管涌探测难题,何继善在这里一蹲就是数月。第二年春节,他基本没回家。
那是1999年元旦,大雪飘飞,何继善带领他的团队仍在水库的船上探测。这天,借着吉祥的雪花,“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往大坝上一放,仿佛是一面照妖镜,没过多久,堤坝下那些诡异的漏洞便一个个现了出来。经水下电视录像和工程实践证实,“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对漏洞的探测,准确率达100%。
据何继善的学生、中南大学朱自强教授介绍:“由于水深达50多米,严重漏水时上面覆盖了六七米厚的石渣,准确渗漏点几年都没有找到。可小漏成大漏,大漏直接导致溃堤,那就是塌了天。水库下多少百姓、多少良田毁灭性地遭殃,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用何老师这个仪器,非常准确地确定了渗漏点,经工程堵漏,十几年了,再也没漏过。”
还有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何继善的团队到曾补漏的水库回访,正碰上水库退水。当坝身露出来,一个个“补丁”准确补在漏洞上,那是他们的“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探测出的漏洞,再由他们细致地水下“缝补”,居然无一错位。
而这套没有失败过一次的仪器,却不是立项项目,也就是国家没有拨付任何资金,全部的8万多元都由何继善自己垫付。
以何继善在科研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他要申请立项经费,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拿自己的钱做公家的事情,恐怕就是有人亲眼看见也不敢相信,或者不愿相信。许多人可能要问个为什么。何继善的回答是:“有些研究发明是因为来不及先立项后研究,比如防治管涌的‘流场法’防治办法,就来不及想立项不立项,只能快点把它搞出来。有的花不了多少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出来,就不想立项要什么经费了。那太麻烦。”
何继善所说的“麻烦”,是等申请项目、层层审批、获得批准,只怕险情早已暴发成灾,人民生命财产也受到了威胁。那是他最不愿看到的。这只能算是何继善式的解释。说得轻描淡写,却已经足够让当今的一些人感慨万千。 直到现在,何继善的发明仍然不断,无人直升机上的抗干扰磁力仪,压制了地球电磁感应耦合效应的大深度激电仪,都是何继善想到了就要去做出来的新发明,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先立项,再向国家申请要科研经费。像他自己说的:“没有人要我们做,也没有人给钱。但我们有责任,科学家有义务为人民排忧解难。科学家不拿枪也要保护人民。”
为治洪水溃堤研制“渗漏探测仪”,何继善完成了“流场法探测堤坝渗漏及汛期管涌研究”科研项目。带着“堤坝管涌渗漏探测仪”,几年来,何院士和他的科技小组,先后到湖南、湖北、江西、广东、海南、江苏、福建、四川、山东等十多个省市。这项成果,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为“1999年全国高校十大科技进步奖”。
何继善的创新与发明总是紧贴现实。只要社会需要,不管是不是他的专业,碰见了,就义不容辞。我多少次在心里冒出一个天真而幼稚的想法:如果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这天,何院士带着历时10年完成的“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巧妙地回答了我这个问题。“自强报国不是高喊一辈子,是陪伴国家从贫穷落后走向富强繁荣的努力奋斗过程。小时候,我们渺小,别人强大;祖国羸弱,受外国欺负。那时候,没有我们的地位,更没有我们的价值,谈什么奉献?就说‘生产矿山地质地球物理研究’这课题,不是中南工大地球物理勘察新技术研究所和地质勘察研究所15位专家、教授一起来攻关,哪里能完成?”
1995年,何继善在湘西参加省地质学会的研讨会,得知湘西沃溪金矿因迟迟找不到新的矿源而难以为继,金矿已到了倒闭的边缘,整个金矿已经“矿空人要走”。的确,在老的理念下,这个矿开采到了700多米深,是没什么好开采的了。本着死马当活马医试试看的想法,沃溪金矿就找到了何继善。他当即接受了。
何继善带着助手前去探矿,不久,团队也过去了。他们在矿山开展“湘西金矿深边部地质地球物理探矿研究”,采用CSAMT法和近矿激电法,圈定了湘西金矿沃溪矿区深部矿脉向东的延伸形态及深部赋存状态,成功探明矿区深部具有金矿石储量360万吨,还有丰富的锑、钨矿藏,总价值达61亿元,意味着这座已有百余年开采历史的大型矿山,深部资源仍很丰富,其金矿可供开采34年、锑矿可开采43年,钨矿也可开采20年以上。
随后的两年中,何继善再带团队,先后深入云、湘、新、皖、鲁等10多座矿山,在找矿或查明地质构造、查找涌水通道方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他提出伪随机三频电法、大深度激电法、交流电阻率法等一系列新方法、新技术,并研制了相应的观测仪器,都是针对中国矿山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貌特点而设置的。
“多少濒临倒闭的古老矿山,‘空矿’瞬间变成真正的‘金矿’。有了开采的资源,像注入了强心剂,矿山很快重现勃勃生机。随后,湘西金矿更名为‘辰州矿业’,如今已成功上市风生水起。”
说到曾经奉献过的矿山,何继善一臉的自豪。自然,矿山的人们,也把何继善当成了他们的大救星,纷纷提出要对他个人给予奖励,他一番话这么说:“矿藏是国家的,好好开采吧,用你们的金灿灿的成果奖励国家和人民。”
1997年1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组织专家鉴定,对这项高难度的大型研究课题给予了高度评价——其研究成果不但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重要的理论意义,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新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和明显的经济效益,而且是一项具有首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望着何继善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宽宽的肩让他整个身体特别有型。我知道,正因为肩上扛着忠诚与责任,在困难面前,他是推不倒的城墙;在荣誉面前,他有压不垮的脊梁。奉献兑现承诺,责任考验忠诚,他用一个科学家的忠诚、用他最具生命色彩的人性之光,诠释了科学家听党指挥、服务百姓的信念。用丰硕的科研成果——向祖国报告!为人民服务!
脊梁:挺直站成擎天大柱
何继善身高1.78米,就是进入“80后”,也腰不弯、背不弓。什么时候都是脊梁挺挺、腰背直直,骨子里透着顶天立地的气度。正是这直直的背脊撑起他事业的殿堂、支起他爱的厅堂。直到与多少优秀儿女一起,奋力托承民族的脊梁!
这天,我们走在中南大学绿色的校园,在一棵高大笔直的大树面前站住了。他望着这棵树直插云霄的树尖,说:“这树不屈不弯,是棵上梁的好料。人和树一样啊,人格的笔直、尊严的不弯,才能做支撑的栋梁。”
“眼下,许多人总认为西方的月亮比我们的圆,美国就是人间天堂,连日本的马桶盖都比中国的好。他们用自己的行为鄙视了自己的民族。我们科学界,也有希望全盘照抄、照搬、照套西方的那一套。殊不知,在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大利大义问题上,一味媚外,哪还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做人应该有脊梁,国家当然也如此。”
1995年9月,应伊朗矿山金属部的多次邀请,何继善要前往伊朗。临走时,他将双频激电仪及附件装在一个手提箱中,轻松地提着去了。
在伊朗地质调查所和该国铅锌矿研究人员陪同下,何继善的探测仪与其他科学家的探测仪在矿山进行对比试验。当何继善拿出他带来的仪器时,伊朗有关人员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再看看某先进国家的仪器及附件是用两卡车拉来的。那庞大的机身给人的直觉,就是耗时费力,包含多少人巨大的付出。而何继善带来的仪器,相比之下就像是一个简易的工具箱。
试验开始了。何继善带来的仪器放在地上,数据迅速、准确地显示在液晶板上。而某国的仪器经过好长时间也没有测试出来。于是,不得不又用卡车拉来了另一套。两之相比,无论探测的速度和精确度,都不如中国科学家带来的不起眼的小仪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人们不解地问起何继善,这仪器为什么如此之小?何继善则淡淡地说:地质勘探仪器要便于携带,因为使用它的地方往往都是汽车轮子滚不到的地方。
仿佛就在那一刻,参观者才明白,庞大的地质探测仪原来不能算是真正的探测仪。 伊朗一位名叫依拉兹的科研人员目睹了何继善那个小小仪器的神奇效果,敬佩不已,专程来华做他的弟子,攻读博士学位。
一次次出去,回来;再出去,再回来,何继善的论文出来了、专著出来了、新仪器也出来了。他不仅闻名国内的同行圈,还扬名国外地球物理学界。
1998年底,何继善和他的助手们,携带自己设计的“CT”地质仪器,远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寻找生命之源——水。该国把指定的实验地点,定在总统、总理和艾茵市市长的农庄。在短短的20多天内,何继善的地质“CT”显出神奇的威力。
何继善的仪器在这几个地方很快确定了位置,随后打出了4口涌出清泉的上好水井,每口井昼夜出水量达20万吨以上。耳闻目睹这一切的阿联酋的官员们激动地表示,一定要把何继善的名字刻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土地上。
中國科学家们的成功演示,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引起了轰动。可以想象,在这个水源极度稀缺的国度里,一件能准确找到水源的“神器”,对这个国家意味着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国家的水比油贵,因为该国的地下,油多水少。该国的人们几乎把中国科学家当成了生命的福音。总统十分重视,并急切想要了解找水的详细经过。1999年3月,何继善将这次找水的情况向阿联酋政府做了书面报告。
正是在这个汇报中,看这个中国科学家脊梁挺直,一身正气抬头挺胸却又绝不高调,目光平和又自信满满,给该国官员留下了“气宇轩昂”“乐观向上”的印象。官员们突发奇想,委婉地暗示这位中国科学家:如果他愿意留下到他们国家来工作,他将成为这个国家最受欢迎的贵宾。
傻子都懂,作为“贵宾”意味着什么。高物质回报不用说,名誉和后面的利益有多大,何继善心中当然有数。当时正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的他,望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漫步在那灯红酒绿的街头,面对高度物质文明的诱惑和主人的盛情挽留,何院士反问自己:你的荣华富贵重要,还是浏阳大围山下古朴的村舍、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重要?你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中南工业大学校长,你想为莘莘学子做什么榜样?祖国亟待用你的学术成果勘探宝藏,你若为别国开发财富,想打败自己的国家?你从小铁蹄下遭凌辱、炮火中死里逃生,那时跟自己签下立志强国,今天来毁约……一连串的反问让何继善心里有底。
当对方问及为什么不愿来时,何继善挺了挺很直的背,说了句柔软却让对方大感意外的话:“这个地方,听不到外婆的童谣。”
那位官员听得云里雾里。他没有料到何继善拒绝他的理由,竟然是……外婆的童谣。中国的外婆、中国的童谣有那么大的魔力?
其实,这哪是童谣的事,祖国这个大家给他的养料是无数个童谣穿起的亲情和文化,是无边的温暖和无穷无尽的滋养……何继善知道,离开了这里,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物质丰富了,精神枯竭了。一身风骨也注定他永远不会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儿时的立志终于在今天得以实现,他该站在自己的国土上,做自己国家的栋梁,与中华民族的精英们一起撑起共和国的脊梁、民族的富强!
知道这个小插曲的人,为何继善感到惋惜,也有些不解。“石油之都,富可敌国”,何况一个石油大国。可以想象,在那么一个水源稀缺的国度里,一个善于找水的“神人”带着他那个找水的“神器”,他在这个国家里将会是个什么样的生存境遇。更何况,在今天的世界里,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连同科学家本人一并被购买的事例并不鲜见。
人体骨块最多的地方是脊背,32块骨居人体中部撑起的是脊梁。也撑起人全部的思想、灵魂和骨肉,讲究的是挺直的姿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风骨。
“有些人缺的就是做人的风骨。他们不也有手吗?别人手巧心灵,他们的双手28节指骨一节不少,少的是硬骨头般的骨气!
“儿时国力不强,我和我的同胞挺不起脊梁,被日本军国主义践踏和奴役。落后就要挨打。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唯有挺起民族的脊梁,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发展更健康、更稳健、更有活力、更长远。如今,好不容易我们有了自己跟强国抗衡的砝码,要珍惜,要自尊自强,确保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都没有理由也不能丢弃民族的脊梁,任何时候都不能!”
他的话让我看到他奔涌的血脉里那强悍的骨气。这以后,他创立并发展了双频激电理论、广域电磁法理论和流场法管涌渗漏探测理论、伪随机多频地电场理论;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以地电场与观测系统为特色的国家重点学科;他研制的仪器可谓找矿“神器”,为国家创效益上千亿元,为地球号脉,为矿山解围;他发明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地电场观测仪器设备,形成了从理论到方法技术,再到仪器设备,再到成果应用的完整的研究体系。
何继善踏实的科研成果,让他先后获得了5项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20余项省部级奖励,申请国内外专利23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1986年,因科研成果突出,他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历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湖南省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风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修长的手臂、有力的长腿,更有他笔直的脊梁、宽阔的胸怀。再看他走过的路,也是气节、风骨的合力。
何继善10年前就提出弘扬科学正气、反对科研腐败,自己的科研项目攻关,严谨、踏实,从不走捷径,更不会搞歪门邪道争经费、硬评奖。担任15年的湖南省科协主席,正人正己,敢于直言,不辱科学。
这是一年一度的湖南青年科技奖。评奖前后,周边就异常热闹。何继善心里明白,一些人开始“活动”,他自己就频频接到要来“看他”的电话。他依然地大敞着办公室,来人说事可以,留下的哪怕是一本书,他都得翻翻,里面有东西,统统带走。严厉却儒雅的他,拒绝,也还给人一点尊严。
看到大赛初选名录,他明显感觉基层比例太少。边远山区扎实搞科研的那批人,哪有时间跑关系、来周旋?可是,他们才是全省科研的基石和中坚啊。不能让这些人吃亏,更不能让科研“掺水”。何继善马上召集开会,语重心长地跟大家说:看到这批名单,我想起一些青春的身影,联想到一个个在野外、在实验室、在科研岗位上的淌汗、较真,甚至固执坚守的鲜活身影,他们充满了年轻闯劲、洋溢着青春活力,他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多姿多彩的追梦人生时常也是我的营养,想到他们,我就仿佛也是他们青春队伍中的一员。 他们是中国科技的希望啊。我们的梦在哪里?在科技;梦在哪里延续?在青年!而这中间有一批是出身贫寒,却未因家境之寒而丧志;有一批在最基层满怀对祖国和科学的热爱,脚踏实地。这些“70后”甚至“80后”,面对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浮世繁华,仍然能保持心灵的一片“绿洲”,坚持不懈地朝着梦想前行。你评不评奖,他们都会热爱,你关不关注,他们都无怨无悔。他们没时间跑关系,没有实力来活动。但是,如果纯粹的科学都没有公平可言,正义何在?如果被视为纯洁殿堂的科协也有贪腐,我们何颜面对百姓?
这个短会把基调定得很准很实。何继善强调基层尤其边远山区、贫困地区的科研人员要多考虑、出比例。光有理论概念不行,要数字化落实。他知道,曾经的第二届“青科奖”,40个奖项企业只占3家,基层20%都不到,挫伤了多少人的积极性。这样不正常的局面要纠正。最后,他像是掏心掏肺地再告诫:作为科技把关人,我们要做到问心无愧、秉公办事。要替一个青年人的成长着想,要为科技事业的长远着想。
这一年,也是有史以来基层比例上升到接近40%。湖南金健种业、中石化巴陵分公司、湘潭钢铁公司、三一重工等企业榜上有名;边远山区,怀化正好制药的张光贤、张家界茂源化工的陈学勇都幸运获奖……
骨,是人体的框架,一如屋中梁框,是百年房屋之本。而装修之类的“面子”活是可以10年、20年翻新一次,一旦“骨架”结实,有什么样的装饰就有什么样的风格,建筑可以不朽!
领导言传身教定下了基调,就是一座大厦定下了建筑框架。内部稳定了,风正了,并不等于能抗外部干扰。更检验人的奥赛又是一场“人情”恶战。
奥赛关乎一个个孩子的前程。中学生数理、化、生的奥林匹克竞赛在当今中国的教育界,特别是在中学领导、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地位丝毫不逊于奥运会在运动员心目中的地位。
何继善当然知道,闪光的奥赛奖牌那就是和名牌大学破格录取、保送和自主招生都连在一起,在人们心中,那就是孩子们完美前程的敲门砖。在竞争残酷的普教界,这实在是提升学校档次,使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筹码。它连着领导的政绩、教师的业绩、学生的成绩,那是学生、家长、学校都能崭露头角、风光无限的景色。但因为挂上了太多的“功利”符号,多少人拼命想挤这座独木桥。自然就有人钻山打洞地想套近乎、走后门。
无论在省科协班子会议上,还是在科协全体员工大会上,何继善的话总是那样掷地有声: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社会各界关注的节点、我们工作的难点,都在这儿呀,怎么办?按程序走,有纪律配,凭良心办。给百姓一个公开,给社会一个公正!
2011年,湖南省奥赛复赛五学科竞赛陆续举行。开赛前的对全程的监督和管理那是层层到位、步步严谨;严格按照全国的要求做着试卷的接收和保密工作;派专人对每科竞赛进行巡视和严管,出现问题随时整改,确保公平、公正。
严格管理,有了更加公开透明的环境;风清气正,反倒敦促了人才的成长。这年,长郡中学的郭华阳同学,通过层层打拼,从省里冲向全国,再冲向世界。在国际信息学奥赛上,他力挫群雄获得金牌,为中国、为湖南争得了荣誉。
何继善的一身正气还在于他对学术的坚持。在省科协采访时,几次有人提到何院士为湖南省科技馆的设计发了两次大脾气。奇怪,他一向豁达、儒雅。与人交往,从来是礼让三分、不争高下。第一次“负面”影响,倒真想探个究竟。
湖南省科技馆,是“十一五”期间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公益性项目,带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工程,也是何继善任省科协主席期间主持的特大型科普项目,内容更是“奇妙”,像法籍两足仿人机器人的即兴舞蹈,中国制造的仿人机器人声情并茂的扬琴表演,“辛追”借助光学系统虚实莫辨的“魅影”,以及太空探索的系列体验展品,都是实体进入,被这些精彩绝伦的大物件一瓜分,186亩的场馆占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空旷。
问题就来了,有人首先想的是建筑的奇特和豪华,有人重点考虑的是功能的完善,多一些场景和设备进入,科学体验和启迪更重要。前者,大半的耗资在场馆建设上,异形设计不仅耗钱,还占去大量的空间。何继善坚决抵制这种做法。设计异形,既耗空间又费钱,关键做不得什么用。既然是公益场馆,就要面向公众多考虑。他们要实实在在感受科学,而不是站在高空要一个地标建筑;他们是来欣赏科学的,并不是欣赏建筑艺术的……当这些理念从何继善这里反复传达出去,收到的却还是奇形怪状的设计。“不行!不能这么干!”何继善那天突然高八度的声音,吓住了许多人。
“3亿多的投资建这么个‘标志’就得用去三分之二,不心疼啊?”“后面我们用什么往楼里装‘科技’?外面光鲜华丽,里面没东西看,這是让人看设计,还是看科技?”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发了脾气的何继善平复了情绪,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看同步进行的展厅策划。“制造天地”“材料空间”“能源世界”“信息港湾”“地球家园”“生命体验”“数理启迪”“太空探索”“儿童科学乐园”九大主题展厅,都要往里装;351件(套)常设科普教育展品展项既包含数、理、化等基础科学原理内容,又融合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航天技术等综合性学科领域知识,并采用模型操作、多媒体、科普剧场等互动手段,也是占天霸地;异形建筑无形中就损耗了太多的空间,而穹幕数字影院和特色实验室,占的地盘还要大。
模拟战斗机飞行让参与者能在仿真度极高的模拟战斗机舱里驾驶飞机、操作空中特技;虚拟驾驶让参观者在真车的驾驶环境里体验驾驶汽车的乐趣;地震体验通过真实模仿地震来临时的室内情景。
在计算机模拟绿茵场,参观者们常即兴“远射”,破门得分。而4D影院的神奇和刺激,呈现的震荡、烟雾及座椅下沉等特效,随电影故事情节的变化,能真实地带来下雨、刮风、海水溅起、跌入陷阱等真实感受,特别受人欢迎……
湖南省科技馆最终还是采纳了何院士的意见,场馆建得既大气华丽,又少了很多拐弯抹角、奇异曲张。空间增加了,费用降低了,省下的钱全用于科技馆的实物展示。 这就是一个严谨的、有责任、能担当的科学家,他为广大民众的利益着想,为广大老百姓代言。说他是人民科学家,对。说他是人民公仆,更精准!
尾 声
湘中娄底,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湘页1号井工地。一束刚刚点燃的页岩气火炬,熊熊燃烧。
缺电、缺煤、缺一切能源的湖南那心底的希望,被页岩气点燃了。人们欢呼雀跃,兴奋异常。这不仅仅标志着湖南页岩气勘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而且改写了湖南一贯的能源历史,宣告湖南彻底告别无气时代!
一直以来,“缺煤、无油、少气”,是湖南能源构成的基本格局,也让这个中部内陆省份缺少工业化底气,只能保持“鱼米之乡”的美誉。自涟源桥头河的“湘页1井”成为省内第一口页岩气出气井,用何继善的“CT”系列深层探测页岩气资源,探明湖南的储量非常高。9.2万亿立方米左右,约占全国资源储量的7%,排名全国第六位;可开采量在1.5万亿~2万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湘西北、湘中和湘东南。其中湘西北地区,将作为优先开发区块。何继善胸有成竹地说:湖南2011年的天然气用量大约15亿立方米。页岩气可开采量按保守1.5万亿立方米测算,这一储量可使湖南用上数百年。如果按湖南“十二五”末天然气年用量65亿立方米测算,页岩气储量也够湖南用上200多年。
其实,数十年来,湖南人对石油、天然气的渴望,从未间断过。20世纪70年代起,“澧1井”“湘深1井”就先后进入洞庭湖勘探,无功而返;湖南人找寻石油的脚步又相继进入常德、沅江,但最终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益阳沅江市设立的中石油浙江油田分公司南方勘探湖南办事处,也早已撤离。
湖南历来是电资源匮乏的省份,近10年来,几乎年年闹电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尤其是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久旱不雨,史上最长的电荒周期笼罩三湘大地。为省电,各地绞尽脑汁,拉闸限电成为家常便饭。受季节性和干旱的影响,湖南水电资源开发接近95%,但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45%的水电装机,实际发电量不到全省总用电量的30%。与地球“斗”了一辈子的何继善站出来,理性地说:电荒的症结在于能源结构。
何继善面对的是一個偌大神秘的地球,如此自信准确地勘测页岩源,是他的“双频激电法”“伪随机”“广域电磁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的积累。他其实早就拥有勘测页岩气的“金钥匙”——他的“广域电磁法”就专为探测5000米以下矿藏而备的。这个从“双频激电法”延伸而来的理论,已制造出现成的仪器,像专门为页岩气开发探测准备的。
退下来之前,老人就选定了自己的目标——瞄准新能源页岩气。
他又开始在山川大地上悠然漫步,行程数万里。老人自信的结果:他的系列“CT”理论,找到了湖湘大地下极为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何继善因此有了新称号——“湖南页岩气之父”。
如果仅用“余热”二字来描述一位高龄老人在崇山峻岭中的穿行来去,过于轻描淡写。因为正是这位老人的“余热”,把地方发展的决策者们燃烧得激情澎湃。湘江大地下,那可以开采500年的巨量页岩气资源,其深远的意义,绝非仅限于湖南的发展。
——对整个国家,它是国力!对整个世界,它是底气!
也许有人会问:何继善的老年奔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很遗憾,我们都想知道,但何继善却怎么也不愿说出更多的“为什么”。是儿时外婆的故事,幼时头顶上的日军飞机,无数次的失学,牛棚里恩师的背影,路边伸手的乞丐,还是一波又一波科普课堂上孩子们的共鸣声……
我们已经没有必要问那么多的为什么。因为他还在行走的路上。这路上还有很多跟他一样的行者,而且将加入越来越多的行者。那些相伴的行者拥有一条共同的大道,承载着一个共同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