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和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on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明确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这一办学思想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面临的主要困境,如扶持政策缺乏、政府和高职院校投入不足、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及稳定性不够、双师力量不足以及高职院校观念落后等,并提出相应对策,比如:政府应出台相应鼓励政策以实现校企互利双赢;高职院校应开放办学,迎进来走出去,成立专门的教学改革机构和企业服务机构;加大师资培训和合格师资引进力度等。最后以某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成果为实例证明了以上对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5-02
  从1996年国家正式实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立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以职教大省江苏为例,从1980年全国最早的职教学府-金陵职业大学创立以来,全省已有高职院校78所,在校生人数达到58.2万人。随着职教规模的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公认最好的模式[1-2],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最大难点和困境。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能力。2014年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要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这就从国家层面为高职教育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一、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困境分析
  从1996年开始,国家从法律上明确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以来,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一直存在争论,林松柏[3]总结出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种提法:应用型人才、高级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刘婧君[4]充分研究了职业教育的市场定位和内在规律,结合国内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注重的是人才技能的培养,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根本途径。但是从全国来看,高职院校最大的短板也正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足,目前主要面临如下困境:
  (一)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不完善。由于政府投入不足,没有足够经费用于采购实训设备。此外校内实训设备大多是非生产性设备,只能满足专业知识学习的需要,很难满足职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深度、广度和稳定性不够。合作深度方面,校企合作往往仅限于工厂参观、顶岗实习和就业;合作广度方面,与企业合作的面太窄,往往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院(系)只有几家合作企业,一旦签订订单式培养合同,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狭窄;合作稳定性方面,校企合作应该是互利双赢的,但常常是学校积极性很高,而企业不热心,善始不能善终。关键是企业不能从校企合作中获益。
  (三)师资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近十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多年来对高职教育的方向和目标认识不清,导致在引进教师队伍时偏重文凭和学历而轻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造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不高(为了评估的需要,很多高职院校突击发放了几批工程师证书,评估报告中双师比例看起来很高,实际水分很大)。无法满足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要求。
  (四)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教育部先后出台的关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文件中明确指出: 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明确了职业教育要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但是缺乏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学校积极性很高,但往往企业兴趣不大。
  (五)高职院校自身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改革意愿不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传统封闭式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而言实施难度较大,无论高校管理部门还是授课教师都要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此外从现有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模式和高校行政管理评价模式可以看出,评判一个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不是企业或市场而是高校主管部门,这就造成高职院校缺少了来自企业或市场的压力,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意愿不够强烈。
  二、提高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和水平的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校生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养水平是决定其能否生存的关键,而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是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校企合作,采用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上面临的困境,提出以下对策:
  (一)国家应出台支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为了帮助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国家应从政策层面明确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为了提高企业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积极性,应制定企业在教育附加费、税收等方面的减免政策以及把校企合作产生的费用纳入成本等。对于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应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评价方式,增加企业或市场对高职院校评价的比重。
  (二)高职院校应开放办学,走出去迎进来。“走出去”是让老师和行政人员增加与企业的联系,建立与企业密切的合作关系。靠自发行为不可能持久,应成立专门机构,如校企合作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招工等服务。“迎进来”一方面是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实训、讲座和教材编写等工作;另一方面是引进校外企业进校内,成为校内实训工厂,师生获得了实习实训的场所,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三)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一方面根据需要引进具有一定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在师资培训方面,一是规定每个教师在企业实习时间,使之成为职称评定和收入提高的基本条件;二是开展对教师的定期技能培训,如省培和国培等。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案例分析
  江苏省某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1995年。从成立之初,一直沿用本科教学模式,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和技能教学。造成办学质量一直处于全省下游水平,生源质量不断下降,办学水平得不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认可,学院面临生存危机。地方政府和学院领导终于认识到必须改革才能生存,从2010年开始,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大力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成立了面向全校的专业发展指导办公室,主要负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专业申报等,下设多个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个专业委员会成员20名左右,有校内各专业负责人和校外各行业专家组成。根据工作章程,定期对各专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并负责审核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了不使指导委员会的工作流于形式,专业发展指导办公室设置专任职位,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提供一定运行经费,并制定相应工作绩效考核办法。
  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收集企业相关信息和筛选合作对象、制定校企合作规划、督促和检查合作项目的进展和存在问题、落实校企合作相关扶持和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开展技术服务和下场锻炼等。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和岗位,并定期由学校主管部门对其工作成效进行监督和考核。
  经过5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学院的校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专业由原来的1-2个,发展到20个左右,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有了很大提高。过去一个专业最多与2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合作的内容仅限于实习和就业。现在平均每个专业对接有5-8家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的企业,合作内容从实习就业,拓展到职工培训、教师下场锻炼、校内实训基地共建、兼职教师聘用、专家讲座、技术服务、教材合编等全方位合作。深度合作的成果不单是提高了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还为企业创造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实现了双赢的结局。
  四、结论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中面临的困境分析,提出:
  (一)从政府政策层面,要出台扶持和鼓励校企合作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合作积极性;
  (二)从高职院校方面,要尽快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的观念,只有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实行开放办学,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让学生、企业、社会和政府都满意。
  (三)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引进真正双师型师资力量,高职院校真正需要的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四)为了把校企合作提高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应成立服务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如专业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和校企合作(中心)办公室, 从而提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庄梅霞.江苏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1-10.
  [3]林松柏.高职院校性质、培养目标的思考. 黎明职业大学[J],2007, 54(1):25-28.
  [4]刘婧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17-40.
  作者简介:
  鲁怀敏(1968—),男,安徽蚌埠人,硕士,沙洲职业工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领域和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指出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并以科学探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按照自己长期积累形成的教学经验,较多地关注学生对教师自身教法的适应,而很少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去
本文给出一种优于max-min合成法则的新的模糊推理合成法则,用新法则设计的模糊控制器克服了max-min法则设计出的控制表的逻辑矛盾。还给出分别运用以上两种模糊控制器及PI调
【摘要】针对《汽车理论》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将基于项目驱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应用其中,通过对课堂实践项目的构建、实施和评价来完成项目驱动教学过程。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关键词】《汽车理论》 项目驱动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20-02  一、
加工中心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机电仪一体化的比较先进的加工设备,它由计算机数字控制,带有或不带有自动换刀装置,这种机床最主要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机床功能
我国笼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的发展,玩赏笼鸟成为百姓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迄今国内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笼鸟养殖的相关课程。现有状况不利于发掘和继承我国笼鸟文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档案事业也步入了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一、学生档案管理手段的变革势在必行学生档案管理是每一所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学生的基本信
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图书馆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与大众对图书馆的要求,图书馆要想立足于快速发展的知识社会中,就应当创新管理模式,抛弃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具有强腐蚀性.同时在实验过程中,也常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加上实验操作不当,这些使得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
新课程改革实践核心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最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