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互动的行为,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起着教育的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完成人,起着学习主体的作用。结合教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了教与学应遵循的规律。并给出了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结合笔者从事的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及辅助手段。
[关键词]教学 归纳 演绎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互动的行为,教师与学生是这两个行为的执行者,如何搞好教学,把握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和作用,了解教与学的规律以及这两个互动行为的反馈关系,并且掌握教学过程中“知识绣球”的传递与接受特点,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起着教育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个性化、信息化的今天,强调“有教无类”。教师须在渊博知识、严密逻辑和翔实数据上做足功夫,经得起质疑,同时,也要循循善诱,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知识变得易懂、亲切。当然,对于现在日渐增多的课堂吃零食、看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光“感到头疼,垮掉的一代”是不够的,怎么想办法让他们改变劣习,从心底里喜欢知识、喜欢听老师讲课,这是永远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题。
学生是学习的完成人,所谓的学习主体。那么,学风状况、学习兴趣、学生层次(知识基础、领会能力等)的不同会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积极性,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当然,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听话、认真、聪明的学生,喜欢与自己观点一致、兴趣相同的学生,这样,授课和交流非常便捷,教学进度会顺畅且愉快。然而,现实总不那么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能主动的了解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年青人,欣赏他们的优秀品格,了解他们的不良习惯,并利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当然,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方法和不同答案,教师应有平等、包容的心态,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甚至争辩,这正体现了大学的自由精神,也是思想火花迸发的时刻,这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会实现教学双方知识的升华。
二、教与学的逻辑思维过程
结合教与学的主要逻辑思维过程,谈点教学规律:
“教”的归纳及综合方法: 比如在课程讲授中的模型介绍,利用数学归纳法,即假设,推导,结论。这个过程可以从理论上讲模型讲清楚,要想让学生吃透,再利用例证法——案例,找出规律,验证。这个过程是将模型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例,从而让学生懂得该模型的作用,并会用。
“学”的分析及演绎方法: 要教会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如分析法:整体,局部,细节;或者:结果,原因,深层原因,这是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将知识“化整为零”,了解了知识的细节,何愁不明白知识的大块儿?
同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思路,过程,具体内容。同以上系统分析方法相类似,引导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并能应用(演绎)。
教与学的过程不但是“科学知识”(相对于理工科)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的过程。
15世纪下半叶各门自然科学产生、分支并壮大以来,科学的发展基本遵循着以上的“归纳演绎”和“综合分析”的认知过程,也使用着以上的科学方法[1]。因此,教与学必定遵循着以上的规律。从科学的层面上了解这些规律,对教学大有裨益。
三、引导学生,完成主体学习任务
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并各有所得地完成学习任务。
1.针对学风状况,培养学习兴趣
1) 知识是有趣的,并符合科学的“奥卡姆剃刀”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信心:“讲授的内容是简单的,肯学就会懂”。
2) 注重双向的反馈,教师讲解后的询问,学生学习后的疑问。
3) 安排任务,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4) 不同的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汇报等形式。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得
1) 设定最低目标:理解基本内容,会用基本方法。
2) 基础好,领会快的同学,鼓励深入学习较复杂的扩展知识,并应用于专业领域。
3) 基础薄弱,领会慢的同学,将复杂过程分解,使其明白理论的“简单性” ,并掌握基本内容。
四、课堂教学形式及辅助手段
以下结合笔者从事的《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列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课堂教学形式和辅助手段[2]。
1.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
1) PPT和板书的配合使用
2) 分组进行系统分析报告,学生课堂汇报
3) 课堂测验:如描述一个系统(利用15分钟时间)
4) 软件的学习使用:Vensim, AHP, MCE, Excel等软件
5) 辩论:如金融危机对运输系统的利弊分析等
2.教学辅助手段的利用
1) 网络平台的利用
2) 教材、课件的PDF版
3) 习题库、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4) 教学视频
5) 其他参考资料的利用
6) 各种资料的上传,供下载学习
五、结语
以上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浅谈了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了教与学应遵循的规律。并给出了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结合笔者从事的《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及辅助手段。这个演绎的方法,大家会用了吗?
课题来源:2009年度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系统的创新与设计
[参考文献]
[1]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郭瑞军,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
[关键词]教学 归纳 演绎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对互动的行为,教师与学生是这两个行为的执行者,如何搞好教学,把握教师和学生的位置和作用,了解教与学的规律以及这两个互动行为的反馈关系,并且掌握教学过程中“知识绣球”的传递与接受特点,值得教育工作者思考。
一、教师和学生的定位
教师是学习的引路人,起着教育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在个性化、信息化的今天,强调“有教无类”。教师须在渊博知识、严密逻辑和翔实数据上做足功夫,经得起质疑,同时,也要循循善诱,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将知识变得易懂、亲切。当然,对于现在日渐增多的课堂吃零食、看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光“感到头疼,垮掉的一代”是不够的,怎么想办法让他们改变劣习,从心底里喜欢知识、喜欢听老师讲课,这是永远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主题。
学生是学习的完成人,所谓的学习主体。那么,学风状况、学习兴趣、学生层次(知识基础、领会能力等)的不同会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授课内容和积极性,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当然,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听话、认真、聪明的学生,喜欢与自己观点一致、兴趣相同的学生,这样,授课和交流非常便捷,教学进度会顺畅且愉快。然而,现实总不那么理想。这就要求教师能主动的了解学生,了解新时代的年青人,欣赏他们的优秀品格,了解他们的不良习惯,并利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影响甚至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当然,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方法和不同答案,教师应有平等、包容的心态,课堂内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甚至争辩,这正体现了大学的自由精神,也是思想火花迸发的时刻,这个互动的教学过程会实现教学双方知识的升华。
二、教与学的逻辑思维过程
结合教与学的主要逻辑思维过程,谈点教学规律:
“教”的归纳及综合方法: 比如在课程讲授中的模型介绍,利用数学归纳法,即假设,推导,结论。这个过程可以从理论上讲模型讲清楚,要想让学生吃透,再利用例证法——案例,找出规律,验证。这个过程是将模型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实例,从而让学生懂得该模型的作用,并会用。
“学”的分析及演绎方法: 要教会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如分析法:整体,局部,细节;或者:结果,原因,深层原因,这是科学的还原论方法,将知识“化整为零”,了解了知识的细节,何愁不明白知识的大块儿?
同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思路,过程,具体内容。同以上系统分析方法相类似,引导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并能应用(演绎)。
教与学的过程不但是“科学知识”(相对于理工科)传授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的过程。
15世纪下半叶各门自然科学产生、分支并壮大以来,科学的发展基本遵循着以上的“归纳演绎”和“综合分析”的认知过程,也使用着以上的科学方法[1]。因此,教与学必定遵循着以上的规律。从科学的层面上了解这些规律,对教学大有裨益。
三、引导学生,完成主体学习任务
下面从两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愉快地、主动地、并各有所得地完成学习任务。
1.针对学风状况,培养学习兴趣
1) 知识是有趣的,并符合科学的“奥卡姆剃刀”原则,给学生以充分信心:“讲授的内容是简单的,肯学就会懂”。
2) 注重双向的反馈,教师讲解后的询问,学生学习后的疑问。
3) 安排任务,让学生动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4) 不同的教学形式,避免单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汇报等形式。
2.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各有所得
1) 设定最低目标:理解基本内容,会用基本方法。
2) 基础好,领会快的同学,鼓励深入学习较复杂的扩展知识,并应用于专业领域。
3) 基础薄弱,领会慢的同学,将复杂过程分解,使其明白理论的“简单性” ,并掌握基本内容。
四、课堂教学形式及辅助手段
以下结合笔者从事的《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列出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课堂教学形式和辅助手段[2]。
1.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
1) PPT和板书的配合使用
2) 分组进行系统分析报告,学生课堂汇报
3) 课堂测验:如描述一个系统(利用15分钟时间)
4) 软件的学习使用:Vensim, AHP, MCE, Excel等软件
5) 辩论:如金融危机对运输系统的利弊分析等
2.教学辅助手段的利用
1) 网络平台的利用
2) 教材、课件的PDF版
3) 习题库、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4) 教学视频
5) 其他参考资料的利用
6) 各种资料的上传,供下载学习
五、结语
以上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浅谈了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并结合教学的逻辑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应用,分析了教与学应遵循的规律。并给出了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些基本方法。最后结合笔者从事的《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及辅助手段。这个演绎的方法,大家会用了吗?
课题来源:2009年度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系统工程学》课程教学系统的创新与设计
[参考文献]
[1]W.C.丹皮尔著,李珩译,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2]郭瑞军,交通运输系统工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大连)